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授不同内容的动态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有组织的小型混合的团体学习来掌握教学内容,他们不仅自己要学好,更要帮助组员同伴的学习。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体育、参与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合作学习将成为新课标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法。
  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根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合编组或自愿结合编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立体的效果。
  一、把握有效合作的要素,组建合作小组
  根据有效合作学习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来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如:在教学中,一般我们根据学生的四列横队(或者四路纵队)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这样的分组只适应学习同一个简单的内容,如做游戏,分小组400-600米自然地形跑,但带有技术性的项目,我一般按人数要求来分组,如二人一组篮球传球技术学习,四人一组足球传球练习,6-8人一组迎面接力等;分组时学生既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教师引导结合,此时教师还得随时关注游离在组外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自身原因,许多小组“不欢迎”,被 “拒之合作大门门之外”,此时教师尽快“牵线搭桥”,让这些人归队,此外,教师还得尽量考虑合作的每组中有的活泼好动的,有文静内秀的;或者有的是学习上较好的学生,有的是学习困难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来灵活确定合作的组别,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合作中去,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二、营造合作的时空环境,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开始运用小组合作时,应改先从小问题着手,由小小组合作开始逐步过度到大范围合作学习,从二人到四人再到七八人的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合作的质量,逐渐形成规范的、生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要担心合作过程会花去过多的时间,拖延教学,影响效果,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此时要保证学生合作练习、主动参与、探究交流表现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交互合作中感受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真正乐趣,这种方式远比教师中断学生的合作讨论,由老师或个别优秀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要强的多,学生获得的对体育运动的感受、体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也将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绝不能因小失大。另外,在小组表演、展示中我们应尽可能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充分地发挥,尤其是激发所谓学习困难者的兴趣和自信,使多数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合作学习的目标任务,并逐渐扩大合作面,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有效性。
  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确立良好的合作形式
  体育中的很多项目需要合作学习,而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体育课堂上的生生之间的合作常见不鲜。每个学生获取受教育的机会多、渠道广,他们身上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我们老师应很好地利用这种财富、智慧、资源,创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气氛,共同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育新课程推崇一种开放的、“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由此看来,老师和学生是互相合作的一方,平等参与式和合作互补式都是良好的方式。
  四、注意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协调合作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的正确组织、指导与协调。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很有必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长说了算的局面,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这对于体育课中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组内学生会越来越感到自身在小组合作中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兴趣也会愈来愈浓厚。相反如果教师放任自由,小组合作过程容易偏离中心,这时的合作学习成了形式主义,既浪费时间又丢了合作的本质。
  五、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适当的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小组的合作表现应做为主要指标。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让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在学业成绩上,教师在公平分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组平均分加个人成绩做为学习小组成员平时成绩。这种捆绑式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另外,在小组合作、分组表现中,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各组的优点,多一些激励,少一些否定和各组间谁好谁不好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侧面间接地感到自己与他人(组)的距离,认识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合作讨论结束后的分组表现过程很容易造成各个小组间的小集体主义倾向,不利于各组间的交流,这时教师合理贴切的评价会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因此,教师要随时随地地接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掌握学生的概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和督促或者进行课内补差。如果学生的动作出错较多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的内容、节奏、速度、密度等进行补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各尽其能,情趣盎然,而且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十分浓厚。在学习的交流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和喜爱。它不仅解决了教师因材施教的难点,更好地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一学期全面发展情况做出的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书写评语是班主任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良好的评语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更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但在实践中我们许多班主任对书写评语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所写的评语往往干人一面,缺乏个性,这种评语只能是教师“劳而无获”,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融情、求真、求活、求美,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是提高评语教育效能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的在于过分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 “指导”而不是“传授”。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习题的教学研究有过较多的探索与改革。  一、“学生说题教学法”的八个教学环节  一说命题意图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让学生明确习题教学目标并达到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习题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让学生领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皮尺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TRU)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在该科同期住院的482例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CA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UGI)和CT为贲门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影像学方法之一,该课题应用CT和UGI两种检查相结合研究,在贲门癌术前分期及手术评估中的价值,探讨提高贲门癌术前分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都得到极大丰富,然而很多学生只知道安逸享受,忘了这种生活的由来。这是社会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就学校教育而言,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通常只知道对学生赋予爱,而从不关注学生对爱的感受与体会。我们的学生只知索取,不知怎样回报,这就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  进行信息筛选——知恩。在中学语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循环内分泌因子(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研究治疗无效或加重的原因,探讨应用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教师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信息,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效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按照此观点,数学应该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表现多维度的,数学活动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够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使学
目的:比较音乐与视听分散疗法对缓解PICC置管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疼痛与焦虑的作用效果差异,探索两种疗法使用规律与作用效果的不同之处。  方法:将120例因患乳腺癌须接受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