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人终身发展的需要,利用自学辅导教学,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他能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他有可操作的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传授正确的自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这把打开宫殿的钥匙。
【关键词】新课程;自学辅导;培养;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是统一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迅速,仍然用自学迎头赶上。在新课程改革中利用自学辅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自学辅导适应新课程要求,是时代的需要
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无论老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属于方法的知识。“一个差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自学辅导的实质,就是探索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创一条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自学辅导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教主学从”转化“学主教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可以跟上时代的需要,自学成才。自学辅导顺应时代潮流,是时代的需要。
2 利用自学辅导教学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矛盾,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是内因,导是条件。内因通过条件才能起作用。自学辅导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要求上,不仅要求学生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懂得如何学,怎样用;在教学形式上,避免了“老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灌”入知识的被动地位。现在学生自看、自写、自做、自批、自改,从已知探索未知,通过思考加深理解,主动地、刻苦地学习。老师只作启发、诱导、提问和小结工作,在教学关系上,学生直接面对知识的源泉。“做知识的主人”,强化自我完善能力,学生眼看、脑想、手练、耳听、回答,所有的感知器官都调动起来,减少疲劳,加深记忆;在教学组织上,因材施教,区别辅导,激发独立主动的进取精神,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定步调,优生不受限制,可把知识面加深拓宽,成为学习尖子;中等程度的学生以及差生也能根据能力安排自己的学习步调。各类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达到各自的最佳学习效果。
导要注重在“思想”和“方法”上做文章。致力于科学的思想方法之启发、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创造思维。根据各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才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等等,指导他们、培养他们、发展他们各自的才能,激励优等生树立信心争取更好的成绩,树立远大的理想。对差生唤起他们上进心,克服自卑感,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多进行耐心辅导,帮助他们进步。
导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要靠教师的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自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学生竭力思考,而问题又未能得到解决的关键时刻,教师才给予指点和提示,使之豁然开朗,帮助学生达到他们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学业任务。
3 针对教材要求,完善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会学生读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他们博览群书,掌握自学数学的要领、步骤和方法,然后逐步贯彻在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学生在每节课里都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自练、自检,最后和教师一起小结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善于自学、自练、自检的能力,针对北师大教材中“议一议”,“想一想”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中增加了“议”这一环节。
启即启发诱导。从旧知识引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按照出示的阅读提纲,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兴趣和爱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可以设置情景,提出疑难,把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引导到学习中去。
读即阅读教材。一般我们经历三个进程:
(1)由教师领读、范读到放手学生自己读。既当数学教师,又当语文教师。要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要突出重点、难点。对定义中的字、词、句,要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对邻近的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加以比较分析。
(2)加强阅读层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有的学生看书不踏实、浮躁、浮于表面,抓不住要领。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他们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中同时思考”。只用眼睛接收信号,不用大脑加工信号不算作阅读。
(3)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理的能力,懂得粗、精、细的阅读方法。章节之后,能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深化系统,并能做笔记,写心得,写小论文。
练即做练习。题目要有梯度,书上的习题为了适应大面积的需要,数量多,结合实际,可以选择使用。既要有学生把所学知识直接运用或加工后运用的题目,又要有深化知识,结合解决问题的题目。统编课本上的一些好题,也可选用。要讲求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知即当时就知道结果。做完练习对答案,查对的结果,往往是多数对,少数错或个别错,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指导得当,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对做错的题目,不能随便擦去,最好用颜色笔改在旁边,用以培养学生认真做和自我负责的精神。
结即讲评小结。要抓紧在10-15分钟的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阅读和议论中提出的问题,遇到疑难,教师围绕阅读提纲,挖掘概念,揭示规律,突出重点,理清思路,校正其片面性,讲的要少、精、活。对提出质疑和回答问题的某些学生要有分寸的表扬,肯定和鼓励。总之要起到讲解、评议和小结的作用。
我们在使用北师大教材中,增加了“议”过程。在阅读后,练习中,或遇疑难,或欣然有得,特别是课本中的“议一议”“想一想”都要交流思想,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互启发,小议小论,取长补短。思考过的东西比较深刻,议论过的东西比较全面。让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教学反馈交流,这样既活跃了思维,又活跃了课堂,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如果兴趣淡或者没有兴趣,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同样的道理,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样的学生只能是被动学习,其效率显然就低。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作为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好奇心,二是求知欲。自学辅导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看懂了以后,心里很高兴,还想往下学;做完一道题核对答案知道做对了,心里很满足,还想往下做。这种心理上的反馈现象每发生一次就强化一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产生。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必须抓好“启”这一环节的教学,“启”是启动学生学习心理内因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每一节数学课成败的关键,当学生主动学习心理与启发中有目的有层次的问题产生共鸣时,就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之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5 传授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看课本,要落实“圈、点、划、批、摘”五字读书法,且每节课自学的过程严格按“初读圈、点、划,再读搞批、摘,合书先回忆,明白再做题,逐题明对错,有错细寻因”的先后顺序进行。学生形成这一习惯后就能提高读懂教材并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的准确度。
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其从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中吸收养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特别要重视“自学方法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上好自学课的先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自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自学方法。
(1)正确理解掌握概念。要使学生不但能读懂而且能正确理解所读内容,首先要注意过好“概念”关。如“正数”“负数”、“线段”、“射线”、“同位角”等,特别是几何,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对于一些概念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
(2)掌握好例题的解法和思路。对例题,一般要求学生运用初步理解的知识尽可能独立完成后再看书,不仅看懂书上的解法,还要研究书上的解题思路及寻求的过程。有些例题,有的要求学生从一题多种中总结解法的共同规律,获得解题通法;有的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变,在多变中掌握不变的规律;有的要求学生认类型,总结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依据和注意点等等。在研究例题时,还鼓励学生看有关的参考书,充实课本内容,丰富知识领域。
(3)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配套练习。自学完课本内容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做好练习后及时对答案检验或和周围同学交流情况,从反馈信息中进一步深化知识,掌握技能,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4)整理知识结构,掌握单元复习方法。自学完一个章节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以防止数学知识的割裂,脱节以及数学方法的零乱破碎,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储存、迁移和自学数学能力的提高。开始一、二单元的复习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后可让学生尝试完成。
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宫殿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对发展学生能力,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进行下去。
【关键词】新课程;自学辅导;培养;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是统一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迅速,仍然用自学迎头赶上。在新课程改革中利用自学辅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自学辅导适应新课程要求,是时代的需要
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无论老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属于方法的知识。“一个差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自学辅导的实质,就是探索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创一条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自学辅导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教主学从”转化“学主教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可以跟上时代的需要,自学成才。自学辅导顺应时代潮流,是时代的需要。
2 利用自学辅导教学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矛盾,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是内因,导是条件。内因通过条件才能起作用。自学辅导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要求上,不仅要求学生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懂得如何学,怎样用;在教学形式上,避免了“老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灌”入知识的被动地位。现在学生自看、自写、自做、自批、自改,从已知探索未知,通过思考加深理解,主动地、刻苦地学习。老师只作启发、诱导、提问和小结工作,在教学关系上,学生直接面对知识的源泉。“做知识的主人”,强化自我完善能力,学生眼看、脑想、手练、耳听、回答,所有的感知器官都调动起来,减少疲劳,加深记忆;在教学组织上,因材施教,区别辅导,激发独立主动的进取精神,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定步调,优生不受限制,可把知识面加深拓宽,成为学习尖子;中等程度的学生以及差生也能根据能力安排自己的学习步调。各类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达到各自的最佳学习效果。
导要注重在“思想”和“方法”上做文章。致力于科学的思想方法之启发、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创造思维。根据各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才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等等,指导他们、培养他们、发展他们各自的才能,激励优等生树立信心争取更好的成绩,树立远大的理想。对差生唤起他们上进心,克服自卑感,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多进行耐心辅导,帮助他们进步。
导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要靠教师的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自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学生竭力思考,而问题又未能得到解决的关键时刻,教师才给予指点和提示,使之豁然开朗,帮助学生达到他们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学业任务。
3 针对教材要求,完善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会学生读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他们博览群书,掌握自学数学的要领、步骤和方法,然后逐步贯彻在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学生在每节课里都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自练、自检,最后和教师一起小结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善于自学、自练、自检的能力,针对北师大教材中“议一议”,“想一想”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中增加了“议”这一环节。
启即启发诱导。从旧知识引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按照出示的阅读提纲,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兴趣和爱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可以设置情景,提出疑难,把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引导到学习中去。
读即阅读教材。一般我们经历三个进程:
(1)由教师领读、范读到放手学生自己读。既当数学教师,又当语文教师。要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要突出重点、难点。对定义中的字、词、句,要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对邻近的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加以比较分析。
(2)加强阅读层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有的学生看书不踏实、浮躁、浮于表面,抓不住要领。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他们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中同时思考”。只用眼睛接收信号,不用大脑加工信号不算作阅读。
(3)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理的能力,懂得粗、精、细的阅读方法。章节之后,能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深化系统,并能做笔记,写心得,写小论文。
练即做练习。题目要有梯度,书上的习题为了适应大面积的需要,数量多,结合实际,可以选择使用。既要有学生把所学知识直接运用或加工后运用的题目,又要有深化知识,结合解决问题的题目。统编课本上的一些好题,也可选用。要讲求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知即当时就知道结果。做完练习对答案,查对的结果,往往是多数对,少数错或个别错,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指导得当,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对做错的题目,不能随便擦去,最好用颜色笔改在旁边,用以培养学生认真做和自我负责的精神。
结即讲评小结。要抓紧在10-15分钟的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阅读和议论中提出的问题,遇到疑难,教师围绕阅读提纲,挖掘概念,揭示规律,突出重点,理清思路,校正其片面性,讲的要少、精、活。对提出质疑和回答问题的某些学生要有分寸的表扬,肯定和鼓励。总之要起到讲解、评议和小结的作用。
我们在使用北师大教材中,增加了“议”过程。在阅读后,练习中,或遇疑难,或欣然有得,特别是课本中的“议一议”“想一想”都要交流思想,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互启发,小议小论,取长补短。思考过的东西比较深刻,议论过的东西比较全面。让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教学反馈交流,这样既活跃了思维,又活跃了课堂,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如果兴趣淡或者没有兴趣,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同样的道理,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样的学生只能是被动学习,其效率显然就低。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作为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好奇心,二是求知欲。自学辅导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看懂了以后,心里很高兴,还想往下学;做完一道题核对答案知道做对了,心里很满足,还想往下做。这种心理上的反馈现象每发生一次就强化一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产生。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必须抓好“启”这一环节的教学,“启”是启动学生学习心理内因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每一节数学课成败的关键,当学生主动学习心理与启发中有目的有层次的问题产生共鸣时,就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之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5 传授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看课本,要落实“圈、点、划、批、摘”五字读书法,且每节课自学的过程严格按“初读圈、点、划,再读搞批、摘,合书先回忆,明白再做题,逐题明对错,有错细寻因”的先后顺序进行。学生形成这一习惯后就能提高读懂教材并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的准确度。
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其从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中吸收养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特别要重视“自学方法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上好自学课的先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自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自学方法。
(1)正确理解掌握概念。要使学生不但能读懂而且能正确理解所读内容,首先要注意过好“概念”关。如“正数”“负数”、“线段”、“射线”、“同位角”等,特别是几何,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对于一些概念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
(2)掌握好例题的解法和思路。对例题,一般要求学生运用初步理解的知识尽可能独立完成后再看书,不仅看懂书上的解法,还要研究书上的解题思路及寻求的过程。有些例题,有的要求学生从一题多种中总结解法的共同规律,获得解题通法;有的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变,在多变中掌握不变的规律;有的要求学生认类型,总结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依据和注意点等等。在研究例题时,还鼓励学生看有关的参考书,充实课本内容,丰富知识领域。
(3)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配套练习。自学完课本内容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做好练习后及时对答案检验或和周围同学交流情况,从反馈信息中进一步深化知识,掌握技能,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4)整理知识结构,掌握单元复习方法。自学完一个章节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以防止数学知识的割裂,脱节以及数学方法的零乱破碎,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储存、迁移和自学数学能力的提高。开始一、二单元的复习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后可让学生尝试完成。
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宫殿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对发展学生能力,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