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具备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验的方法,结合生物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对怎样培养学生问题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怎样使学生“敢问、乐问、善问”,怎样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形成了一系列措施与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生提问 有效性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重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问是课堂中常见的教学现象,是重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师生能够对话、互动、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我们要对学生提问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立足于初中生物课堂,促使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何在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有效性提问的时机
鼓励学生把握好提问时机,即不能过早地提问,也不能过晚地提问。问得过早,老师还没有开始讲述相关知识,问题会显得突兀,使其他学生会因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老师已经讲完了这个知识点,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此时再问,让老师不知如何回答。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呼吸”一课时,我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求学生把双手放在胸部左右两侧的肋骨上,尽力吸气和呼气,从而体会呼吸运动中胸廓发生的变化。学生感受完毕,纷纷举手发言:我在吸气时感觉胸廓扩大,在呼气时感觉胸廓变小。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问:“是人的吸气和呼气造成了胸廓的变化,还是我们的胸廓变化造成了呼吸?”我并没有急着回答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带着心中现有的答案观看模型及多媒体视频后,再来自己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辨别正误,获取正确的结论。
二、学生有效性提问的角度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针对所学内容,不知从哪入手,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用语言铺垫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式 ,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多尝试从多角度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章节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绿色植物的数量那么多,是如何把它们进行分类的呢?依据是植物的哪些特征呢?为更好地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有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加以解决的,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的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轻松思考,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富于情趣。例如:初二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时介绍巴斯德的肉汤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实验用的圆底烧瓶一个要拉制成细长的鹅颈状?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使学生对于对照实验有了认识。甚至有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事先要将肉汤煮沸?我们以后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排除一切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五个基本步骤,还清楚了注意事项,可以学以致用。
3.从实验中的显示现象质疑
不论是哪种科学实验,都会有不同的现象显现,学生对实验现象尤其敏感,鼓励学生对看到的实验现象提问,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课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实验中,通过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從而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学生就会提出疑问,什么气体能有助燃的特性?这种气体是植物的什么作用产生的?通过这样的提问之后,再来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学生就有的放矢,理解的也更加透彻。
4.对书中的插图进行提问。
现在的教科书图文并茂,插图形象直观,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插图,在观察中思考,并能从插图中发现问题,也应该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三、学生的有效提问的内容
学生提问的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甚至应该就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这样学生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例如在《细菌和真菌》一章中,学生的如下提问就是紧紧围绕有关细菌和真菌的重难点进行提问的:
1、夏天,爱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会长毛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不易长霉,这时为什么?
2、新鲜的鱼,肉多放几天就会发出腐败气味,而腌制过的鱼、肉在同等条件下却能保存较长时间,这是为什么?
3、把鱼的内脏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翻开泥土,发现内脏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4、冬天发面时,为什么要把盛面的盆子放在温暖的地方?
5、哪些细菌会使水果腐烂变质呢?
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本课的重难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同时也存在疑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进行了思考。
通过以上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逐渐提高,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施方良、崔允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徐良永《谈生物课堂提问的技巧》《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7期
[3]陈正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4]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罗静等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7]杨九俊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生提问 有效性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重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问是课堂中常见的教学现象,是重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师生能够对话、互动、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我们要对学生提问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立足于初中生物课堂,促使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何在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有效性提问的时机
鼓励学生把握好提问时机,即不能过早地提问,也不能过晚地提问。问得过早,老师还没有开始讲述相关知识,问题会显得突兀,使其他学生会因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老师已经讲完了这个知识点,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此时再问,让老师不知如何回答。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呼吸”一课时,我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求学生把双手放在胸部左右两侧的肋骨上,尽力吸气和呼气,从而体会呼吸运动中胸廓发生的变化。学生感受完毕,纷纷举手发言:我在吸气时感觉胸廓扩大,在呼气时感觉胸廓变小。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问:“是人的吸气和呼气造成了胸廓的变化,还是我们的胸廓变化造成了呼吸?”我并没有急着回答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带着心中现有的答案观看模型及多媒体视频后,再来自己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辨别正误,获取正确的结论。
二、学生有效性提问的角度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针对所学内容,不知从哪入手,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用语言铺垫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式 ,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多尝试从多角度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章节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绿色植物的数量那么多,是如何把它们进行分类的呢?依据是植物的哪些特征呢?为更好地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有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加以解决的,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的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轻松思考,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富于情趣。例如:初二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时介绍巴斯德的肉汤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实验用的圆底烧瓶一个要拉制成细长的鹅颈状?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使学生对于对照实验有了认识。甚至有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事先要将肉汤煮沸?我们以后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排除一切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五个基本步骤,还清楚了注意事项,可以学以致用。
3.从实验中的显示现象质疑
不论是哪种科学实验,都会有不同的现象显现,学生对实验现象尤其敏感,鼓励学生对看到的实验现象提问,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课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实验中,通过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從而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学生就会提出疑问,什么气体能有助燃的特性?这种气体是植物的什么作用产生的?通过这样的提问之后,再来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学生就有的放矢,理解的也更加透彻。
4.对书中的插图进行提问。
现在的教科书图文并茂,插图形象直观,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插图,在观察中思考,并能从插图中发现问题,也应该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三、学生的有效提问的内容
学生提问的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甚至应该就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这样学生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例如在《细菌和真菌》一章中,学生的如下提问就是紧紧围绕有关细菌和真菌的重难点进行提问的:
1、夏天,爱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会长毛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不易长霉,这时为什么?
2、新鲜的鱼,肉多放几天就会发出腐败气味,而腌制过的鱼、肉在同等条件下却能保存较长时间,这是为什么?
3、把鱼的内脏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翻开泥土,发现内脏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4、冬天发面时,为什么要把盛面的盆子放在温暖的地方?
5、哪些细菌会使水果腐烂变质呢?
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本课的重难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同时也存在疑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进行了思考。
通过以上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逐渐提高,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施方良、崔允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徐良永《谈生物课堂提问的技巧》《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7期
[3]陈正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4]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罗静等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7]杨九俊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