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中计算机课因为其职业特征,教学方法也应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在开展基础性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社会普遍实用的知识,如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便捷性与高效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所从事的职高计算机教学与课改理论学习,对如何提高职高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教学内容上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运用技能的培养
以往的计算机理论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学的实践性。计算机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联系实践,切忌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全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状态。教师应该使所教的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机房教学、现场指导教学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上机实习,掌握操作技巧,增强操作技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深化。同时,教师要充分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教师要大胆改编或新编教材,加快校本课程开发。
就目前的社会需要来看,职高计算机教学要向更专更精的方向迈进,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适应不同的发展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如从网络管理、美术设计、软件设计、电子商务等不同的方向,在专业探究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且变系统教学为模块教学,使学生易于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让学生有一个能力的积累期、延伸期和发展期。这样的专业探究能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更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向,学生是主体,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地活动才能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运用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又能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将固定的问题个性化、将模拟的问题真实化”,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和探究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注意专业探究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决,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方法,允许有不同的方法,鼓励有创意的方法。目前有一种趋向,就是将以考证作为课程的考核目标,这样容易陷入职业应试教育的怪圈。
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是很必要的。而布置任务也很重要,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让学生能通过操作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贯穿学习的要点,能学以致用。
三、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
职高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适应一定职业领域要求来进行。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运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教师、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而改变,强调学以致用,体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零距离”。这样,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辅导教师教和读讲义,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获取,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掌握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职高计算机教学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工程环境中实践,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内容上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更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休性;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毕业时真正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在人才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一、在教学内容上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运用技能的培养
以往的计算机理论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学的实践性。计算机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联系实践,切忌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全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状态。教师应该使所教的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机房教学、现场指导教学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上机实习,掌握操作技巧,增强操作技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深化。同时,教师要充分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教师要大胆改编或新编教材,加快校本课程开发。
就目前的社会需要来看,职高计算机教学要向更专更精的方向迈进,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适应不同的发展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如从网络管理、美术设计、软件设计、电子商务等不同的方向,在专业探究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且变系统教学为模块教学,使学生易于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让学生有一个能力的积累期、延伸期和发展期。这样的专业探究能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更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向,学生是主体,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地活动才能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运用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又能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将固定的问题个性化、将模拟的问题真实化”,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和探究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注意专业探究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决,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方法,允许有不同的方法,鼓励有创意的方法。目前有一种趋向,就是将以考证作为课程的考核目标,这样容易陷入职业应试教育的怪圈。
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是很必要的。而布置任务也很重要,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让学生能通过操作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贯穿学习的要点,能学以致用。
三、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
职高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适应一定职业领域要求来进行。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运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教师、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而改变,强调学以致用,体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零距离”。这样,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辅导教师教和读讲义,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获取,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掌握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职高计算机教学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工程环境中实践,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内容上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更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休性;课内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毕业时真正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在人才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