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倚剑凌奔涛,载笔探殊俗。证古复订今,火龙持代烛。呼来贾客与长年,耳学中间佐简编。趠风高蜃气孤,泣鲛阅尽斗龙渊。往还舐墨烟波上,蜗左蜗右纷相向。墨水浸淫付杀青,卷帙妆成车几两。今归粗就一家言,凭将小棹当轩。俗子望洋那得知,群瞽累累痴拍肩。君不见,甘英奉使临西海,珍怪土风随宜采。归来并入博望槎,汉帝宫中几回待。又不见,子野能识白题胡,因之敕撰《方国图》。要服海表述怀来,江左犹环天子都。国家王气朝无外,点点诸夷空斗大。雁臣南下多婢鱼,髽首穿胸慕冠带。参差香树间珠胎,次弟明犀钩大贝。昔年作贡近通商,补将重译图王会。呼鼠作璞声易讹,误书三豕枉渡河。苦心往往穷其源,世无肿背怪橐驼。归舟五两随风发,恍惚神游诣溟渤。毗骞酋王何年死,扶余驿使何方徙。留将秃笔续荒经,敢以浩流矜勺水。
此诗见张燮《霏云居续集》卷五。张燮(1573—1640),字绍和,龙溪(今漳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屡试不第。与郑怀魁等在漳州结玄云诗社(又称霞中诗社),为“玄云十三子”之一。著述宏富,多有散失,今存《霏云居集》《霏云居续集》《群玉楼集》《东西洋考》《七十二家集》等,以《东西洋考》最著名。
《东西洋考》一书,系作者万历四十五年(1617)在福建海澄县(治所在今福建龙海市海澄镇)完成的。明景泰(1450—1456)年间在漳州置月港,经过近百年的建设,月港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数十个国家的船只往来频繁,外国商人比肩接踵,为了适应海上贸易和管理的需要,嘉靖四十五年(1556),朝廷析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县部分属地置海澄县。海澄,有“海疆澄静”之意。月港开发,海澄建县,海上贸易的文书簿籍积累越来越多,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船只来华越来越多。明代海上贸易的历史虽然已经长达一百多年,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響,大多数政府官员、民众对世界的地理、历史其实一无所知,即使有一点知晓,也是道听途说,甚至张冠李戴。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万历四十三年(1615)闰八月,海澄知县陶镕邀张燮前往修纂《东西洋考》。陶镕,字去非,浙江嘉兴人,为张燮友人高克正所取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同年十二月任海澄知县。陶镕任职期间,“蕞尔之澄,四方之贾客集焉”(张燮《寿陶令君序》,《霏云居集》卷二十三),贸易额大增。九、十月间,张燮因为赶赴北京参加次年春试,修纂工作告一段落,其《返郡留别陶去非明府》有句云:“望气出关书已就,因风破浪棹还斜。”(《霏云居续集》卷十五)“书已就”,《东西洋考》似乎已经完成初稿。
丙辰科会试,张燮落第南归,途中遍游浙东山水,七、八月间回到漳州。十二月除前,长子张于堂(1598—1616)卒,年仅十九。次年,即万历四十五年(1617)二月,张燮拟往金陵,可能放心不下子女,行至建州而返。“灭影山楼”(王起宗《〈东西洋考〉序》),深居简出。秋,督饷别驾王起宗,力请张燮再度赴海澄修《东西洋考》。九月,张燮至海澄,作《赠王别驾时督澄饷邀余毕洋考之役》(《霏云居续集》卷十)纪其事。从秋九月到冬十二月,张燮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东西洋考》的修撰。著作完成了,感到格外轻松,故作此歌以纪修《东西洋考》之事,同时也以抒发其情愫。
这首七言歌行,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从开篇到“群瞽累累痴拍肩”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交代修《东西洋考》与修它志不同。此书修的是“奔涛”“异俗”。“奔涛”,即海洋,东西洋之谓;“异俗”,即异国风土物资,东西洋各国与中国不同的习俗。修此书,“简牍”,即历代纸质文本是很重要的参考文献,这是没有疑问的,而值得注意的是张燮在写作过程中访问了“贾客”,即商人;虚心请教了“长年”,即年长者,倾听他们的叙述。中国文人治学,一向不重视“耳学”。所谓“耳学”,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带着问题向知情者或亲身经历者当面请教、学习,倾听他们的讲述,参酌以简牍文献,最后才下结论。张燮在撰写《东西洋考》,非常重视商人、长老的口述资料和口述历史。“耳学”,开中国学术史上田野调查之先声。作者参古订今,夜以继日,看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文献资料,听到了到许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异域奇闻奇事,仿佛置身于龙渊蜃气之间,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文献资料繁多,异闻异事繁多,但是形成文字,字斟句酌,仍然颇费精神。蜗角蛮争,对某一小事、某一细物的判断,或甲或乙,或丁或卯,在自己脑子中时常几经纷争,方能形成判断。含毫濡墨,文字更是反复修改。书稿杀青,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书板竟然装满好几辆车。张燮搭乘小舟回漳州,南方的小船,犹如北方快捷的轻车,因为修就《东西洋考》,成就一家之言,四个月紧张的劳动,终于松了口气,如释重负。“粗成”,是自谦的说法。张燮是自信的,对东西洋作比较全面研究,张燮是第一人;《东西洋考》,前人也没有类似的著作,成就一家之言。实事求是,毫不夸大。这一段末尾,作者补写道:“俗子望洋那得知,群瞽累累痴拍肩。”世人对东西洋几乎一无所知,望洋兴叹年复一年,有如目瞽痴汉,以讹传讹。在张燮看来,《东西洋考》的纂就,或能改变国人懵懵懂懂看世界的状况。
第二部分,从“君不见”到“江左犹环天子都”。这部分以历史上若干朝代为例,说明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性。汉代甘英出使古罗马,张骞(博望侯)通西域,开阔了视野,表现出汉帝国空前的强大的气魄。“子野”四句:裴子野(469—530),南朝梁代著名史学家。当时西北荒外有白题国遣使入贡,朝廷莫知该国之所出,子野引旧注云“白题,胡名也”。时人服其博识。梁武帝“使撰《方舆使图》,广述怀来之盛,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十四国”(《梁书·裴子野传》)。古代把王畿之外由近及远分为五等,即“五服”,最远一“服”称“要服”。张燮说,裴子野制的《方舆使图》远至海上要服,梁代人对世界有了新认知。梁建都建康(今南京),建康地处江南,故称江表,在裴氏看来,梁代都城就是世界的中心,各国纷纷前来朝拜。
第三部分,“雁臣南下多婢鱼”以下六句,转叙今事,明兴言以来天下太平,海上贸易的盛况空前,特别强调新近由坐等四夷“朝贡”,逐渐向主动海上“通商”。“朝无外”,即“朝无外户”,见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无外户”,诸夷如斗大,这是明朝人以中国为中心的固化思维。“雁臣”,这里指北方荒外诸国,语出东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婢鱼”,即妾鱼,常常三五随行。“雁臣”句言北方诸国使者如雁如鱼三五成群结伴前来。髽首穿胸,指南方荒外诸国及海外诸夷。“髽首”,以麻绳束发的部落,语出《淮南子·齐俗训》。穿胸,即贯胸国,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他们仰慕中国的经济文化,纷纷来朝,并从事经商贸易活动。香树、珠胎、明犀、大贝,都是外国人带来的珍奇货物。“昔年作贡近通商”一句,特别值得注意,明王朝已经开启了“通商”的新时代,月港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人的思想起了根本的变化,外国船只满载货物来到中国口岸,不是为了朝贡,他们没有朝贡的义务,而是为了通商,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昔年”二句,上句贸易通商是实写,下句“图王会”是虚笔。“王会”,语出《逸周书·王会》:孔晁注:“大会诸侯四夷也。”普天之下,贸易通商,皆为互通有无,无不你利来我利往,“图王会”,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而已。 结十句为第四部分。“呼鼠作璞”四句,回顾修《东西洋考》一丝不苟,尽量避免差错。“鼠”与“璞”音近,“三豕”与“己亥”形近,古人闹过笑话,遂形成“以鼠为璞”“三豕涉河”这样的成语。张燮说,在修《东西洋考》时碰到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都一一弄得清清楚楚,避免留下遗憾。张燮修此书始终持谨慎的态度,认真考证,苦心求索,以“穷其源”,即尽可能地展示东西洋的本来面目。他引用《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典故,说“世无肿背怪橐驼”,道听途说,轻易下结论是要不得的。“归舟”句,应诗题“归舟放歌”。以下六句,大意说归舟随风放缆,但是自己仍然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的想象之中,仍然沉浸在《东西洋考》的写作之中。毗骞国,是南北朝时期一个荒外之国,《南史·夷貊传》称毗骞国王头长三尺,长年不死,值得怀疑。扶余,公元二世纪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的部族政权,数百年后消失,到底他们迁徙何地?张燮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东西洋考》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尚有许多存疑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张燮继续说,将来有一天,他还会写一部更加详细完备的有关东西洋的著作,或者《东西洋考续编》。“荒经”,《山海经》有《海外经》《大荒经》,这里指《东西洋考》。“敢以”句,点明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东西洋考》绝不是一部小打小闹的小书,而是一部不同凡响的著作!《东西洋考》纂著成功,大大提高了张燮对地理书纂著的信心。张燮四子张于垒(1610—1627),早慧,号“神童”,于垒十五六岁即在张燮的指导下着手编《山史》,于垒卒时年仅十八,《山史》尚未编就,张燮接其手继续往下编。此书是否最后完成,如果完成了,是否刊刻,不得而知。如果流传下来,一山(《山史》)一海(《东西洋考》),合并成帙,不也是一部《山海经新编》吗?
《东西洋考》顺应世界大航海时代而产生,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地理书,标志着十七世纪初年中国人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眼于海上航行,放眼于世界大格局的通商贸易。此诗以歌行的方式记叙《东西洋考》的研究方法、研究态度以及写作过程,使我们对《东西洋考》有更多的了解。因为诗是古体诗,如果采东西诸国国名入诗,诗风可能不太协调,所以诗中用了诸如白题、髽首、穿胸、毗騫、扶余古族名与古国名,这些族名与国名皆非实指,大多借以指代东西洋诸国,歌行显得较为古朴有味。《东西洋考》题材是新颖的,在中国诗歌史上非常少见,很值得一读。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此诗见张燮《霏云居续集》卷五。张燮(1573—1640),字绍和,龙溪(今漳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屡试不第。与郑怀魁等在漳州结玄云诗社(又称霞中诗社),为“玄云十三子”之一。著述宏富,多有散失,今存《霏云居集》《霏云居续集》《群玉楼集》《东西洋考》《七十二家集》等,以《东西洋考》最著名。
《东西洋考》一书,系作者万历四十五年(1617)在福建海澄县(治所在今福建龙海市海澄镇)完成的。明景泰(1450—1456)年间在漳州置月港,经过近百年的建设,月港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数十个国家的船只往来频繁,外国商人比肩接踵,为了适应海上贸易和管理的需要,嘉靖四十五年(1556),朝廷析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县部分属地置海澄县。海澄,有“海疆澄静”之意。月港开发,海澄建县,海上贸易的文书簿籍积累越来越多,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船只来华越来越多。明代海上贸易的历史虽然已经长达一百多年,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響,大多数政府官员、民众对世界的地理、历史其实一无所知,即使有一点知晓,也是道听途说,甚至张冠李戴。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万历四十三年(1615)闰八月,海澄知县陶镕邀张燮前往修纂《东西洋考》。陶镕,字去非,浙江嘉兴人,为张燮友人高克正所取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同年十二月任海澄知县。陶镕任职期间,“蕞尔之澄,四方之贾客集焉”(张燮《寿陶令君序》,《霏云居集》卷二十三),贸易额大增。九、十月间,张燮因为赶赴北京参加次年春试,修纂工作告一段落,其《返郡留别陶去非明府》有句云:“望气出关书已就,因风破浪棹还斜。”(《霏云居续集》卷十五)“书已就”,《东西洋考》似乎已经完成初稿。
丙辰科会试,张燮落第南归,途中遍游浙东山水,七、八月间回到漳州。十二月除前,长子张于堂(1598—1616)卒,年仅十九。次年,即万历四十五年(1617)二月,张燮拟往金陵,可能放心不下子女,行至建州而返。“灭影山楼”(王起宗《〈东西洋考〉序》),深居简出。秋,督饷别驾王起宗,力请张燮再度赴海澄修《东西洋考》。九月,张燮至海澄,作《赠王别驾时督澄饷邀余毕洋考之役》(《霏云居续集》卷十)纪其事。从秋九月到冬十二月,张燮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东西洋考》的修撰。著作完成了,感到格外轻松,故作此歌以纪修《东西洋考》之事,同时也以抒发其情愫。
这首七言歌行,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从开篇到“群瞽累累痴拍肩”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交代修《东西洋考》与修它志不同。此书修的是“奔涛”“异俗”。“奔涛”,即海洋,东西洋之谓;“异俗”,即异国风土物资,东西洋各国与中国不同的习俗。修此书,“简牍”,即历代纸质文本是很重要的参考文献,这是没有疑问的,而值得注意的是张燮在写作过程中访问了“贾客”,即商人;虚心请教了“长年”,即年长者,倾听他们的叙述。中国文人治学,一向不重视“耳学”。所谓“耳学”,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带着问题向知情者或亲身经历者当面请教、学习,倾听他们的讲述,参酌以简牍文献,最后才下结论。张燮在撰写《东西洋考》,非常重视商人、长老的口述资料和口述历史。“耳学”,开中国学术史上田野调查之先声。作者参古订今,夜以继日,看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文献资料,听到了到许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异域奇闻奇事,仿佛置身于龙渊蜃气之间,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文献资料繁多,异闻异事繁多,但是形成文字,字斟句酌,仍然颇费精神。蜗角蛮争,对某一小事、某一细物的判断,或甲或乙,或丁或卯,在自己脑子中时常几经纷争,方能形成判断。含毫濡墨,文字更是反复修改。书稿杀青,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书板竟然装满好几辆车。张燮搭乘小舟回漳州,南方的小船,犹如北方快捷的轻车,因为修就《东西洋考》,成就一家之言,四个月紧张的劳动,终于松了口气,如释重负。“粗成”,是自谦的说法。张燮是自信的,对东西洋作比较全面研究,张燮是第一人;《东西洋考》,前人也没有类似的著作,成就一家之言。实事求是,毫不夸大。这一段末尾,作者补写道:“俗子望洋那得知,群瞽累累痴拍肩。”世人对东西洋几乎一无所知,望洋兴叹年复一年,有如目瞽痴汉,以讹传讹。在张燮看来,《东西洋考》的纂就,或能改变国人懵懵懂懂看世界的状况。
第二部分,从“君不见”到“江左犹环天子都”。这部分以历史上若干朝代为例,说明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性。汉代甘英出使古罗马,张骞(博望侯)通西域,开阔了视野,表现出汉帝国空前的强大的气魄。“子野”四句:裴子野(469—530),南朝梁代著名史学家。当时西北荒外有白题国遣使入贡,朝廷莫知该国之所出,子野引旧注云“白题,胡名也”。时人服其博识。梁武帝“使撰《方舆使图》,广述怀来之盛,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十四国”(《梁书·裴子野传》)。古代把王畿之外由近及远分为五等,即“五服”,最远一“服”称“要服”。张燮说,裴子野制的《方舆使图》远至海上要服,梁代人对世界有了新认知。梁建都建康(今南京),建康地处江南,故称江表,在裴氏看来,梁代都城就是世界的中心,各国纷纷前来朝拜。
第三部分,“雁臣南下多婢鱼”以下六句,转叙今事,明兴言以来天下太平,海上贸易的盛况空前,特别强调新近由坐等四夷“朝贡”,逐渐向主动海上“通商”。“朝无外”,即“朝无外户”,见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无外户”,诸夷如斗大,这是明朝人以中国为中心的固化思维。“雁臣”,这里指北方荒外诸国,语出东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婢鱼”,即妾鱼,常常三五随行。“雁臣”句言北方诸国使者如雁如鱼三五成群结伴前来。髽首穿胸,指南方荒外诸国及海外诸夷。“髽首”,以麻绳束发的部落,语出《淮南子·齐俗训》。穿胸,即贯胸国,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他们仰慕中国的经济文化,纷纷来朝,并从事经商贸易活动。香树、珠胎、明犀、大贝,都是外国人带来的珍奇货物。“昔年作贡近通商”一句,特别值得注意,明王朝已经开启了“通商”的新时代,月港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人的思想起了根本的变化,外国船只满载货物来到中国口岸,不是为了朝贡,他们没有朝贡的义务,而是为了通商,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昔年”二句,上句贸易通商是实写,下句“图王会”是虚笔。“王会”,语出《逸周书·王会》:孔晁注:“大会诸侯四夷也。”普天之下,贸易通商,皆为互通有无,无不你利来我利往,“图王会”,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而已。 结十句为第四部分。“呼鼠作璞”四句,回顾修《东西洋考》一丝不苟,尽量避免差错。“鼠”与“璞”音近,“三豕”与“己亥”形近,古人闹过笑话,遂形成“以鼠为璞”“三豕涉河”这样的成语。张燮说,在修《东西洋考》时碰到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都一一弄得清清楚楚,避免留下遗憾。张燮修此书始终持谨慎的态度,认真考证,苦心求索,以“穷其源”,即尽可能地展示东西洋的本来面目。他引用《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典故,说“世无肿背怪橐驼”,道听途说,轻易下结论是要不得的。“归舟”句,应诗题“归舟放歌”。以下六句,大意说归舟随风放缆,但是自己仍然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的想象之中,仍然沉浸在《东西洋考》的写作之中。毗骞国,是南北朝时期一个荒外之国,《南史·夷貊传》称毗骞国王头长三尺,长年不死,值得怀疑。扶余,公元二世纪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的部族政权,数百年后消失,到底他们迁徙何地?张燮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东西洋考》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尚有许多存疑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张燮继续说,将来有一天,他还会写一部更加详细完备的有关东西洋的著作,或者《东西洋考续编》。“荒经”,《山海经》有《海外经》《大荒经》,这里指《东西洋考》。“敢以”句,点明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东西洋考》绝不是一部小打小闹的小书,而是一部不同凡响的著作!《东西洋考》纂著成功,大大提高了张燮对地理书纂著的信心。张燮四子张于垒(1610—1627),早慧,号“神童”,于垒十五六岁即在张燮的指导下着手编《山史》,于垒卒时年仅十八,《山史》尚未编就,张燮接其手继续往下编。此书是否最后完成,如果完成了,是否刊刻,不得而知。如果流传下来,一山(《山史》)一海(《东西洋考》),合并成帙,不也是一部《山海经新编》吗?
《东西洋考》顺应世界大航海时代而产生,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地理书,标志着十七世纪初年中国人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眼于海上航行,放眼于世界大格局的通商贸易。此诗以歌行的方式记叙《东西洋考》的研究方法、研究态度以及写作过程,使我们对《东西洋考》有更多的了解。因为诗是古体诗,如果采东西诸国国名入诗,诗风可能不太协调,所以诗中用了诸如白题、髽首、穿胸、毗騫、扶余古族名与古国名,这些族名与国名皆非实指,大多借以指代东西洋诸国,歌行显得较为古朴有味。《东西洋考》题材是新颖的,在中国诗歌史上非常少见,很值得一读。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