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读史、明史,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当前新版教材、新式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上)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以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第17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内容,教材子目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材内容基本涵括了鸦片战争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中国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上承鸦片战争的回响,下联19世纪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求索。
本课教材知识点众多,要想在一堂课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与整合,依据课标、紧扣课时核心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整合与合理建构,让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袁振国教授曾说过:“看来知识的问题关键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不是教多少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据此,笔者在这节课的八大知识点中,选三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作为授课主干内容,在教学中重点强化,而将余下的五个知识点,在教学中依附于主干,简单带过。
发生于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涉及了近半个中国,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综观其波澜壮阔的过程,可以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运动中先后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资政新篇》则试图仿效西方,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面对内有农民暴动,外有英法联军侵犯的严酷现实,朝廷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力求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尽管洋务运动最终没有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但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此期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西方国家,加速了对外殖民扩张,严峻的边疆危机也随之笼罩在清政府的头上。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后的第一次正面军事冲突和激烈对决。战败的惨局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水岭。《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而引发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却又猛烈地撼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华民族在觉醒。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19世纪中后期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并能够认识其时代局限性,体验并学习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之生死、民族之独立而搏斗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教学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和存在的局限性。根据课标的这些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本课以李鸿章的暮年自述导入,以其生平事迹为引线设计“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封疆大吏,如何施展洋务抱负?”“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三个设问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通过设问“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展开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学习。在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拓展提供一些典型史料。通过教师陈说、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农民阶级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形成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个环节,通过设问“封疆大吏,如何发挥洋务理想?”展开对洋务运动的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史料,了解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通过对“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的分析与归纳,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既是封建士大夫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种尝试;由洋务运动面临的世界大背景,利用地图教学和教材内容,教师引导、陈说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学习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抵挡外敌入侵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而中国的民族危机却日益加重,通过这些教学加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第三个环节,通过设问“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展开对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学习。利用典型史料,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体制落后的问题,政治制度改革将成为之后的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新方向,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评价作结尾,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国家前途与时代局势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馀。”——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第17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内容,教材子目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材内容基本涵括了鸦片战争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中国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上承鸦片战争的回响,下联19世纪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求索。
本课教材知识点众多,要想在一堂课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与整合,依据课标、紧扣课时核心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整合与合理建构,让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袁振国教授曾说过:“看来知识的问题关键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不是教多少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据此,笔者在这节课的八大知识点中,选三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作为授课主干内容,在教学中重点强化,而将余下的五个知识点,在教学中依附于主干,简单带过。
发生于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涉及了近半个中国,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综观其波澜壮阔的过程,可以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运动中先后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资政新篇》则试图仿效西方,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面对内有农民暴动,外有英法联军侵犯的严酷现实,朝廷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力求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尽管洋务运动最终没有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但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此期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西方国家,加速了对外殖民扩张,严峻的边疆危机也随之笼罩在清政府的头上。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后的第一次正面军事冲突和激烈对决。战败的惨局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水岭。《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而引发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却又猛烈地撼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华民族在觉醒。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19世纪中后期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并能够认识其时代局限性,体验并学习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之生死、民族之独立而搏斗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教学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和存在的局限性。根据课标的这些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本课以李鸿章的暮年自述导入,以其生平事迹为引线设计“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封疆大吏,如何施展洋务抱负?”“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三个设问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通过设问“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展开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学习。在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拓展提供一些典型史料。通过教师陈说、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农民阶级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形成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个环节,通过设问“封疆大吏,如何发挥洋务理想?”展开对洋务运动的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史料,了解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通过对“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的分析与归纳,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既是封建士大夫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种尝试;由洋务运动面临的世界大背景,利用地图教学和教材内容,教师引导、陈说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学习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抵挡外敌入侵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而中国的民族危机却日益加重,通过这些教学加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第三个环节,通过设问“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展开对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学习。利用典型史料,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体制落后的问题,政治制度改革将成为之后的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新方向,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评价作结尾,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国家前途与时代局势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