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风景”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说,寻常巷陌亦风景。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
  [思路点拨]
  此作文题的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用“有人说”告诉我们“风景”在两个地方——险峰、寻常巷陌。第二句话提示我们如何能发现和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因此,本次作文题的核心话题就是“风景”。
  那么,什么叫风景呢?所谓风景,是指由光对物的反映所显露出来的一种景象,可分为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其实,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我们还可以概括出第三种风景——“心灵的风景”,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把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概括为“客观的风景”,那么心灵的风景就是“主观的风景”。如此,我们可知“风景”应有三种类型: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和心灵风景。
  从自然风景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和欣赏;从人文景观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风景的背后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认知、人的智慧、人的情感、人的精神等;从心灵风景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风景其实是人心的投射——与其用眼去发现美,不如以美的心灵去看待世间万事万物。
  [佳作示范]
  风景总在攀登险峰后
  文/刘聿桐
  王安石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说:“不对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寻常巷陌亦风景!”呵呵,好像也有道理。然而,我认为,此风景非彼风景也。
  真正的风景,应该是在攀登险峰后的所见,正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中的第三个境界。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遥想五柳先生当年抬首望南山,发现远处的山峰并不美丽,而一个人一壶酒一卷书,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才是真正的风景。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先生在饱尝人生艰险之后的顿悟!
  事实上,一个从未经历过人生风险的人,是很难感叹出“寻常巷陌亦風景”这句话的。因为他并不觉得这暖阳照着的深巷有什么岁月静好的风韵。在他的心中,寻常巷陌就是寻常巷陌,如是而已!
  毛姆说:“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到了月亮。”斯特里克兰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梦想。15年之内,这个伦敦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生,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但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直到得麻风病死在小岛上,他也未曾悔过分毫。他将攀登山峰之险发挥到极致,对那些所谓幸福地生儿养女的巷陌平凡生活极尽嘲讽,临死前,他竟然要求把他的旷世之作付之一炬。这让人不胜唏嘘!人生真正的风景到底是什么?
  寻常巷陌当然是风景,但巷陌的美丽风景恰恰最需要阅历、眼界和胸襟才能感知、发现与体会。当你饱览过山川江河,扩大了视野胸襟,寻常巷陌的风景才会落入你的心里。
  所以,从寻常巷陌到美丽风景,攀登险峰是必不可少的征途。
  放眼当今社会,有很多“佛系青年”还没有深入社会竟然无病呻吟地说:“寻常巷陌亦风景。”真实的情况是,他们有的甘作蝄与学鸠止步于榆枋之间,南冥对于他们太过遥远,终不可图。有的或许曾为心中的远峰所吸引,然而在攀登崎岖的道路时,心生畏惧后便逃往巷陌,委屈地舔着自己的伤口并自欺欺人地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对此,我也只能“呵呵”了!
  风景总在攀登险峰后,愿你我都努力做一只向上的鲲鹏,努力攀登险峰,有一天当我们成功飞上九天时,所有的阅历就会变成辽阔的眼界与胸襟,那么,所见之处,就皆是风景!
  [评点]
  此文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风景,文章辨析“攀登险峰后看到的风景”和“攀登险峰前在寻常巷陌中看到的风景”之间的区别,思维独特,见解新颖。在具体的论述中,文章有破也有立,有否定也有肯定,有正面论述也有反面论述,如此便形成了表达的张力,且极富逻辑性。文末,提出发现真正的风景的办法——做一只向上的鲲鹏,极富意味。
  (作者:陈玉驹,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用情境彰显与涵育学科素养,是塑造思政课堂新样态的应有之义。唯有建构有问题的情境、开展有价值的互动,方能引导学生在有探究的课堂中凸显主体性与主动性,增强研究力与创造力。教师应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作业布置”三环节中贯穿问题情境,打造具有连贯性的一体化探究型课堂,以问题情境激活思维、建构知识、强化素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型课堂;思想政治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
《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整体要求是理解和分析综合。具体包括: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那么,如何快速读懂文言文并有效解答试题呢?  第一步:整体快速阅读,粗略弄懂大意  阅读时,可先看选文出处,弄清选文文体类别,再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墨家文化、法家文化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墨家文化和法家文化,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同位语从句  定义:在复合句中作名词的同位语的名词性从句被称为同位语从句。被同位语从句修饰的名词(先行词)一般是些有信息量的名词,同位语从句对这类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一) 同位语从句的常见先行词  1. 不是任意的名词都可以作同位语从句的先行词。一般情况下,同位语从句的先行词是一些有信息承载量的词,其后修饰的从句用来解释或说明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常见的可以跟同位语从句的抽象名词有:belie
摘 要:在知识转向能力、素养的大改革背景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无疑成为试题研究和命题实践的新高地。诚然,试题编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融合了诸多要素,但命题内蕴的意图与试题价值定位的契合依然是试题质量的关键。就此,围绕一道原创题就命题“意”与“益”的契合展开思考。  关键词:命题;蕴“意”;显“益”;素养  2016年9月13日,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落实核心素养成了教学改
摘 要:关注生命的成长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教育主题。针对七年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思考这一现象,“感悟生命的意义”一课通过设计教学板块、明晰思维主线,创设多元活动、导向高阶思维,运用思维导图、助力深度学习的教学思路,探寻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扬思维之帆的有效策略,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思想、更有内涵,同时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关键词:思维主线;高阶思维;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框题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议题,通过创设与教学契合的“感情”场、构建主体参与的“活动”场、开拓洗礼身心的“思悟”场、打造立德树人的“励志”场,“四场”融会贯通,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摘 要:命题应基于“学为中心”“核心素养”“课标考纲”等要素进行考量,在材料选用、问题编制、形式呈现、答案评标等方面体现对信度、效度、跨度、温度、深度和力度的追求,从而设计出内蕴学科知识、外显价值引领的试题。这样,才能既给教学以积极的导向,又使学生能获得全面、主动、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宁波市中考试题;命题策略;核心素养  命题是一个技术活,考验的是命题者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考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________________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 bookstore attracted many visito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Locating B. Locate  C. Located D. To locat
摘 要:打造扎实有效的思品课堂,需要增强教学“五性”,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探究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打造扎实有效的思品课堂,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才能让课堂真正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扎实有效;教学“五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用这句名言来比喻教师教学设计的执着非常恰当。为了打造扎实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我们许多教师不惜殚精竭虑,即使衣带渐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