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应该做到课文的思想内容、情感与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的统一,即文意兼顾,这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课程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而“文本细读”能够彰显这个特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文章以细读评注《老王》为例,阐述了如何开展“文本细读”,有效滋养学生心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本细读 心灵滋养 教学策略
有效的阅读必须建立在“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准则之上,通过细读、精读,才能实现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积淀,语句语段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本真教学。而“文本细读”就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体味和阐发语言的精妙之处,让他们真正从语言的角度去解读一篇文章,切实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深入把握思想情感内涵,进而滋养学生心灵世界。
一、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精彩之源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引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那么在教学过程进行之前就必定要钻研、吃透教材,而要做到这一点,细读文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位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细读文本,只是从网络上搜集拼凑组合,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三维目标缺失;或者肤浅、不到位,甚至偏差;或者到位了也不深刻,没有独到之处的现象。如果教授一篇课文只是带领学生梳理一下课文的内容,不对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行品味,或者只是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不细细体味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表达的作用、效果等,那么教师课前就没有进行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以文本为中心,强调直接阅读、体味文本,从文本本身读出作者的形象、把握作品的感情。抓住文本,才能挖掘文本的多侧面内涵。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如果要想保持语文教学的纯正性和有效性,需要加强语文教师自身应有的内涵和内功,就要大力进行文本细读。例如杨绛的《老王》自1984年问世以来,许多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收入了它。笔者以为初中、高中的教学层次是有区别的:初中以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对弱者的关爱为主;高中则以欣赏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对弱者的愧怍为主。例如“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者为什么用了“侮辱”一词?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教师于细微平凡之言中读出深意的能力,同时也张显了杨绛作为一颗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这样的语言也是这篇课文值得读许多遍,越读越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的原因。三十年过去了,社会上还有许多老王、许多杨绛,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杨绛的愧怍,那么就是我们的愧怍了。
二、文本细读能够滋养学生心灵
我们的课堂也许需要精妙完美的设计,但更呼唤真实、坦诚、热情与生命力的张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很多类型的作品都可以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和情感价值,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又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不是一个容器,他们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有丰富的感受力,他们会欢笑,会流泪,他们更具备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在书声琅琅中,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既实现了对文言字词的梳理,也读出了作者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深入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拥有了一种尊重生命成长的心境。它温暖的岂止是小小的教学课堂?更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大舞台。
﹙一﹚从朴实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老王》用朴实的风格写作,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创作。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做到读中有疑,善于思考,才能读出自己的疑问和体会。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一边细读一边评注。所谓评注,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理解、困惑、创新随时记下,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参与下的自我发现阅读,自我提升阅读过程。当然,评注要斟词酌句,包括课文中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进行研究探索、质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读读、想想、品品,把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这一阶段的热点、难点、疑点,使学生能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延伸。举例如下: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明显多余的话,为什么要提?与“愧怍”有关吗?)
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活命”能否说得委婉一点,如“养家”“糊口”?“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有什么深刻意蕴?)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着”读一读这句话,也许你能多几分杨绛的愧怍)
教师是评点阅读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以教代替学,以教控制学。学生是评点的主体,但不放任自流,教师随时调控,确保评点顺利进行并产生效果。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信息的收集方法,懂得纵向横向联系的技巧,懂得借鉴、纠正、充实课文的手段,懂得文本与时代精神的交叉点。
﹙二﹚从有疑问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阅读文本要扪其毛,辨其骨,进而得其神。初读《老王》,这是一篇朴素的文章,如同它的标题一样朴素。然而平静中有波澜,白描而近乎冷峻,真实而如同史传,波澜不惊地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人情的解構态度。在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拷问着个人的灵魂,而老王、杨绛却像河底的鹅卵石被流水打磨一样,发出温润璀璨的光芒。展现了别样的生命姿态。有些语句,多几分停顿,多几分思考,就多几分疑问。
学生很感兴趣这样将自己降格为“货”的老先生是什么人。杨绛做事不张扬是人所共知的,在风雨如磐的文革中,还有这样的老先生,能凑合维持老王的生活,他会是什么身份的人,会有怎样的家境?
﹙三﹚从有亮点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所谓“有亮点的语言”,我将他归纳为“一处点明主旨句,两处肖像描写处,三处老王送杨绛家的人或物处及几个生活片段处”。 1.一处点明主旨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只要将这一句换成“那是我杨绛对老王的愧怍”一比较,优劣自辨。更何况,这之前还有“几年过去了,我们渐渐明白”。学生认为“幸运”具体表现在:
(1)多吃名占。这是《老王》初稿中的词,说通俗一点就是多活了好多年,不仅有老王舍不得吃的香油、鸡蛋,也许还包括“冰”,也许还有其他的,也许还包括比老王塌败的小屋更优越的住宿条件。
(2)有真正的亲人的关怀。有女儿钱瑗及女婿,还有同阶层的大知识分子丈夫钱钟书,尽管在文革中突遇“人祸”,但这是老王的死了的哥哥和没出息的两个侄儿无法比拟的。
(3)有组织保障。文本第二段“组织”、“单干户”两词极容易被读者忽略,而这恰当与下文“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的杨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哪怕在风雨如磬的文革中,也有老王们的关怀和尊重。明白了“幸运”、“不幸”就不言自明了。而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相比老王而言,杨绛做到了“富而不骄”,却远没有“富而好礼”,自然就愧怍了。
2.两处肖像描写:
(1)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者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分明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老舍笔下在烈日和暴雨中的骆驼祥子,叶圣陶、茅盾笔下的农民。读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的人,都会明白这是用喜剧手法检视社会现实的手法。第(1)处让我们看到比清风明月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的世态人情。第(2)处让我们看到不堪回首的乌云蔽天的岁月里不可磨灭的记忆。据说一些中学课堂在阅读这一文段时会出现笑声连连甚至笑声如沸的失控场面,笔者以为这就像中学生在烈士墓前喧哗、嗑瓜子一样,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是文化快餐浅阅读的产物。
3.三处送的生活片断:
送冰、送钱先生看病、送香油和鸡蛋,老王是真诚的,得到的都是“钱”,好像公平正义,符合社会法则,但老王也是人,他希望得到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正像贾平凹说的: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杨绛给钱也并不是当时的她心中有崇高的老王。这是知识分子的自我剖析精神,内省反思意识。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有关怀中国大地上无钱无势、无依无靠的普通劳苦大众的优良传统。这些劳苦大众不仅生活艰苦,又有与人交善却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的痛苦。杨绛在愧怍,自己不是完全接受老王、认可老王,在愧怍自己是否有狭隘之嫌。在思考后人有责任改善他们的处境,希望后人揭开他们贫穷的面纱,欣赏他们的真诚与崇高。是为了完成自己精神上的舒展。《老王》让读者看到了什么是崇高悲剧的美学。
三、文本细读能够拓展延伸课堂教学
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以研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为核心,揣摩其中蕴含的深义。有了细读的概念,才会读细文本,关注细节描写,充分体会到蕴含在细节中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就文本相关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文本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画面、形象、姿态或性格的空白,体会文本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蕴。例如课文第一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谈着闲话”。作者与老王说了哪些闲话呢?老王的反应以及神情表现怎样?诸如此类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在第6段自相矛盾的说法,以及苏教版必修三“专题导引”中的话进行知人论世,以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那种社会颠倒黑白的变化,犹如司马迁的隐笔一般,演绎了惊天动地的故事甚至灾难。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文本都要细读,所有的地方都要精细,而且读得越细越好,越深刻越好。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看适合不适合细读,需要不需要细读,要细读到何种程度。培根说过一句名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还有些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教师要尊重教育原理和学习规律,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进行求真务实的语文教学。这种思考来自于教师,更需要来自于学生,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重建学生作为人的形象,重新焕发阅读教学的生命活力,真正立足于大写的“人”的生态课堂。
总之,“文本细读”是为了追求語文阅读教学应该具备的意蕴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滋养学生的心灵,也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学生生命质量提升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心科. 审视文本细读及其教学[J]. 语文建设,2014(1).
[2] 王崧舟. 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J]. 语文教学通讯,2009(Z3).
[3] 陈思和. 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J]. 南方文坛,2016(2).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二中)
【关键词】文本细读 心灵滋养 教学策略
有效的阅读必须建立在“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准则之上,通过细读、精读,才能实现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积淀,语句语段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本真教学。而“文本细读”就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体味和阐发语言的精妙之处,让他们真正从语言的角度去解读一篇文章,切实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深入把握思想情感内涵,进而滋养学生心灵世界。
一、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精彩之源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引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那么在教学过程进行之前就必定要钻研、吃透教材,而要做到这一点,细读文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位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细读文本,只是从网络上搜集拼凑组合,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三维目标缺失;或者肤浅、不到位,甚至偏差;或者到位了也不深刻,没有独到之处的现象。如果教授一篇课文只是带领学生梳理一下课文的内容,不对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行品味,或者只是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不细细体味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表达的作用、效果等,那么教师课前就没有进行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以文本为中心,强调直接阅读、体味文本,从文本本身读出作者的形象、把握作品的感情。抓住文本,才能挖掘文本的多侧面内涵。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如果要想保持语文教学的纯正性和有效性,需要加强语文教师自身应有的内涵和内功,就要大力进行文本细读。例如杨绛的《老王》自1984年问世以来,许多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收入了它。笔者以为初中、高中的教学层次是有区别的:初中以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对弱者的关爱为主;高中则以欣赏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对弱者的愧怍为主。例如“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者为什么用了“侮辱”一词?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教师于细微平凡之言中读出深意的能力,同时也张显了杨绛作为一颗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这样的语言也是这篇课文值得读许多遍,越读越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的原因。三十年过去了,社会上还有许多老王、许多杨绛,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杨绛的愧怍,那么就是我们的愧怍了。
二、文本细读能够滋养学生心灵
我们的课堂也许需要精妙完美的设计,但更呼唤真实、坦诚、热情与生命力的张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很多类型的作品都可以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和情感价值,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又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不是一个容器,他们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有丰富的感受力,他们会欢笑,会流泪,他们更具备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在书声琅琅中,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既实现了对文言字词的梳理,也读出了作者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深入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拥有了一种尊重生命成长的心境。它温暖的岂止是小小的教学课堂?更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大舞台。
﹙一﹚从朴实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老王》用朴实的风格写作,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创作。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做到读中有疑,善于思考,才能读出自己的疑问和体会。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一边细读一边评注。所谓评注,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理解、困惑、创新随时记下,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参与下的自我发现阅读,自我提升阅读过程。当然,评注要斟词酌句,包括课文中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进行研究探索、质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读读、想想、品品,把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这一阶段的热点、难点、疑点,使学生能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延伸。举例如下: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明显多余的话,为什么要提?与“愧怍”有关吗?)
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活命”能否说得委婉一点,如“养家”“糊口”?“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有什么深刻意蕴?)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着”读一读这句话,也许你能多几分杨绛的愧怍)
教师是评点阅读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以教代替学,以教控制学。学生是评点的主体,但不放任自流,教师随时调控,确保评点顺利进行并产生效果。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信息的收集方法,懂得纵向横向联系的技巧,懂得借鉴、纠正、充实课文的手段,懂得文本与时代精神的交叉点。
﹙二﹚从有疑问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阅读文本要扪其毛,辨其骨,进而得其神。初读《老王》,这是一篇朴素的文章,如同它的标题一样朴素。然而平静中有波澜,白描而近乎冷峻,真实而如同史传,波澜不惊地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人情的解構态度。在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拷问着个人的灵魂,而老王、杨绛却像河底的鹅卵石被流水打磨一样,发出温润璀璨的光芒。展现了别样的生命姿态。有些语句,多几分停顿,多几分思考,就多几分疑问。
学生很感兴趣这样将自己降格为“货”的老先生是什么人。杨绛做事不张扬是人所共知的,在风雨如磐的文革中,还有这样的老先生,能凑合维持老王的生活,他会是什么身份的人,会有怎样的家境?
﹙三﹚从有亮点的语言处看杨绛的生命姿态
所谓“有亮点的语言”,我将他归纳为“一处点明主旨句,两处肖像描写处,三处老王送杨绛家的人或物处及几个生活片段处”。 1.一处点明主旨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只要将这一句换成“那是我杨绛对老王的愧怍”一比较,优劣自辨。更何况,这之前还有“几年过去了,我们渐渐明白”。学生认为“幸运”具体表现在:
(1)多吃名占。这是《老王》初稿中的词,说通俗一点就是多活了好多年,不仅有老王舍不得吃的香油、鸡蛋,也许还包括“冰”,也许还有其他的,也许还包括比老王塌败的小屋更优越的住宿条件。
(2)有真正的亲人的关怀。有女儿钱瑗及女婿,还有同阶层的大知识分子丈夫钱钟书,尽管在文革中突遇“人祸”,但这是老王的死了的哥哥和没出息的两个侄儿无法比拟的。
(3)有组织保障。文本第二段“组织”、“单干户”两词极容易被读者忽略,而这恰当与下文“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的杨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哪怕在风雨如磬的文革中,也有老王们的关怀和尊重。明白了“幸运”、“不幸”就不言自明了。而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相比老王而言,杨绛做到了“富而不骄”,却远没有“富而好礼”,自然就愧怍了。
2.两处肖像描写:
(1)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者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分明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老舍笔下在烈日和暴雨中的骆驼祥子,叶圣陶、茅盾笔下的农民。读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的人,都会明白这是用喜剧手法检视社会现实的手法。第(1)处让我们看到比清风明月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的世态人情。第(2)处让我们看到不堪回首的乌云蔽天的岁月里不可磨灭的记忆。据说一些中学课堂在阅读这一文段时会出现笑声连连甚至笑声如沸的失控场面,笔者以为这就像中学生在烈士墓前喧哗、嗑瓜子一样,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是文化快餐浅阅读的产物。
3.三处送的生活片断:
送冰、送钱先生看病、送香油和鸡蛋,老王是真诚的,得到的都是“钱”,好像公平正义,符合社会法则,但老王也是人,他希望得到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正像贾平凹说的: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杨绛给钱也并不是当时的她心中有崇高的老王。这是知识分子的自我剖析精神,内省反思意识。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有关怀中国大地上无钱无势、无依无靠的普通劳苦大众的优良传统。这些劳苦大众不仅生活艰苦,又有与人交善却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的痛苦。杨绛在愧怍,自己不是完全接受老王、认可老王,在愧怍自己是否有狭隘之嫌。在思考后人有责任改善他们的处境,希望后人揭开他们贫穷的面纱,欣赏他们的真诚与崇高。是为了完成自己精神上的舒展。《老王》让读者看到了什么是崇高悲剧的美学。
三、文本细读能够拓展延伸课堂教学
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以研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为核心,揣摩其中蕴含的深义。有了细读的概念,才会读细文本,关注细节描写,充分体会到蕴含在细节中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有了细读的概念,才能就文本相关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文本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画面、形象、姿态或性格的空白,体会文本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蕴。例如课文第一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谈着闲话”。作者与老王说了哪些闲话呢?老王的反应以及神情表现怎样?诸如此类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在第6段自相矛盾的说法,以及苏教版必修三“专题导引”中的话进行知人论世,以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那种社会颠倒黑白的变化,犹如司马迁的隐笔一般,演绎了惊天动地的故事甚至灾难。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文本都要细读,所有的地方都要精细,而且读得越细越好,越深刻越好。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看适合不适合细读,需要不需要细读,要细读到何种程度。培根说过一句名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还有些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教师要尊重教育原理和学习规律,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进行求真务实的语文教学。这种思考来自于教师,更需要来自于学生,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重建学生作为人的形象,重新焕发阅读教学的生命活力,真正立足于大写的“人”的生态课堂。
总之,“文本细读”是为了追求語文阅读教学应该具备的意蕴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滋养学生的心灵,也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学生生命质量提升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心科. 审视文本细读及其教学[J]. 语文建设,2014(1).
[2] 王崧舟. 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J]. 语文教学通讯,2009(Z3).
[3] 陈思和. 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J]. 南方文坛,2016(2).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