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左思,魏晋时期大诗人,其妹左棻,西晋武帝的贵嫔,文学才能出众,以诗赋著称。兄妹二人很早就展露文学才华,左棻也因文名被选入宫。左氏兄妹二人感情深厚,但左棻入宫后,虽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只能靠书信联系。兄妹性情相投,淡泊名利,人格高洁独立。左思才华横溢,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成就影响着左棻。左棻的诗赋语言秉承左思为文朴实的风格,情感真挚。而同时左棻也影响着左思,左棻入宫,左思随之迁到洛阳,这对他的创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思;左棻
左思(250?-306?),是西晋太康诗坛的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左棻(256?—300年),西晉武帝司马炎的贵嫔,左思的妹妹。与其兄一样,她也好学而善为文,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家父子、兄弟、夫妻为文学家的多有,象左思兄妹一样同为著名文学家的则少见。检考文学史,兄妹以文学齐名者,前后有二。晋有左思、左棻,南朝有鲍照、鲍令晖。鲍照曾对宋孝武帝说过:“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 〔1〕左思与左棻同能为文,开文学史上兄妹同能为文的先例,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关于左思和左棻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论说。
一、左思与左棻的兄妹之情
左棻自幼丧母,依靠父、兄长大,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左棻的母亲去世时,左思大约十岁左右,左棻当时还在襁褓中,长兄与幼妹在失去母爱的情况下,显得格外亲近。其父的文学爱好和修养,自小便影响、熏陶着左氏兄妹,少年时的他们主要是读书、学习。如《晋书·左贵嫔传》记载:“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 〔2〕可见左思兄妹早有文名,左棻也正因此而被选入宫,左思也移居洛阳,从而改变了她们家人的命运。
左棻入宫,没有自由欢悦,只有寂寞悲愁和思念家人的痛苦。在她入宫的这一年,左棻“受诏作愁思之文”,〔3〕写了《离思赋》,叙述了自己离别父兄亲人之苦。左棻的《离思赋》随家书寄到了其父兄面前,第二年(泰始十年),左思写了《悼离赠妹诗》两首,以寄托思念之情。其中有语云:“咏而文辞,玩而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可知,左思接到妹妹的诗文书信后曾反复吟读,足见兄妹情谊之深,离别思念之苦。为什么是“悼离”?因为在左思看来,他们兄妹虽同居京城,但宫禁森严,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只能通过赠答诗来寄托咫尺天涯的思念之情。
左棻接到其兄的赠诗,百感交集,亦作《感离诗》相赠。《诗纪》云:“此答左思《赠妹》之作。”所以该诗又称作《答兄感离诗》。此诗也作于泰始十年,为左棻“答兄”而作,“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她对兄长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左棻、左思的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种肝肠寸断的兄妹亲情。正是兄妹之间深挚的情谊,促使他们诗文往还,表达各自的怀念和相互的关切。
二、左棻左思性情相投
左棻年少好学,善缀文,不出闺阁而声名远播京师,晋武帝“闻而纳之”。然而,让人惋惜的是,左棻在容貌上却是有欠缺的。她立身宫廷的唯一资本,就是以清辞丽句粉饰盛世表像——晋武帝“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如此而已。
说到姿陋,她的哥哥左思相貌也是丑陋的,不善言辞,不喜欢社交,性格内向。而当时人物品评风气中恰恰颇重视“言语”清谈,以及外貌“容止”、“风姿”,这就给左思的个人前程和社会处境平添了先天不利因素。甚至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因外貌而不免遇到麻烦。
兄妹二人虽然相貌丑陋,但他们在诗人的荣誉里得到补偿。李长之先生说:“最叫人发生兴趣,也是最叫人惊讶的,乃是他们兄妹两人性格上之极端相似。” 〔5〕他们恪守着自尊,以自己文章的趣味、以人生的志向,求得独立和尊重。他们品性单纯高洁,对功名利禄表现出清高淡泊的态度。
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思想性格的形象体现,完整地展现了左思一生情感历程的变化轨迹。我们从左思的《咏史》诗中看到了一位因壮志难酬而愤懑、蔑视权贵、节操高尚的士人形象。
左棻的四言诗《啄木诗》,正是她无干于人、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这首诗借啄木鸟以言志,抒写了她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左棻以诗明志----“性清者荣,性浊者辱”,这种标举清高的口吻,多么象左思。
左思作品中传达的“高节卓不群”的风范,左棻作品中传达的“性清者荣,性浊者辱”的个性,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之处,使他们共同传达出孤芳自赏以及孤身自傲、洁身自好的精神气质。正是这一独立、超然、脱俗的个性,使得左氏兄妹有着深深的内在认同,性情相投,这也许是两人之间情谊深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左思和左棻相互影响
左思才华横溢,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成就影响着左棻。左棻的作品多是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对宫禁生活的不满,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她的诗赋语言秉承左思为文朴实的风格,情感真挚,兄妹二人以文学齐名。而同时左棻也影响着左思,左棻入宫,左思随之迁到洛阳,这为他创作著名的《三都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来左思加入到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中,也是因了其妹的缘故。左棻去世后,左思也就退出官场,过起半隐居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2]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1,中华书局,1974年。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730页。
[4]李长之:《西晋大诗人左思及其妹左芬》,《国文月刊》第70期,1948年8月,第21页。
作者简介
董洪莲(1971-),女,淄博张店人,现为淄博职业学院讲师。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关键词:魏晋;思;左棻
左思(250?-306?),是西晋太康诗坛的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左棻(256?—300年),西晉武帝司马炎的贵嫔,左思的妹妹。与其兄一样,她也好学而善为文,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家父子、兄弟、夫妻为文学家的多有,象左思兄妹一样同为著名文学家的则少见。检考文学史,兄妹以文学齐名者,前后有二。晋有左思、左棻,南朝有鲍照、鲍令晖。鲍照曾对宋孝武帝说过:“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 〔1〕左思与左棻同能为文,开文学史上兄妹同能为文的先例,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关于左思和左棻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论说。
一、左思与左棻的兄妹之情
左棻自幼丧母,依靠父、兄长大,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左棻的母亲去世时,左思大约十岁左右,左棻当时还在襁褓中,长兄与幼妹在失去母爱的情况下,显得格外亲近。其父的文学爱好和修养,自小便影响、熏陶着左氏兄妹,少年时的他们主要是读书、学习。如《晋书·左贵嫔传》记载:“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 〔2〕可见左思兄妹早有文名,左棻也正因此而被选入宫,左思也移居洛阳,从而改变了她们家人的命运。
左棻入宫,没有自由欢悦,只有寂寞悲愁和思念家人的痛苦。在她入宫的这一年,左棻“受诏作愁思之文”,〔3〕写了《离思赋》,叙述了自己离别父兄亲人之苦。左棻的《离思赋》随家书寄到了其父兄面前,第二年(泰始十年),左思写了《悼离赠妹诗》两首,以寄托思念之情。其中有语云:“咏而文辞,玩而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可知,左思接到妹妹的诗文书信后曾反复吟读,足见兄妹情谊之深,离别思念之苦。为什么是“悼离”?因为在左思看来,他们兄妹虽同居京城,但宫禁森严,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只能通过赠答诗来寄托咫尺天涯的思念之情。
左棻接到其兄的赠诗,百感交集,亦作《感离诗》相赠。《诗纪》云:“此答左思《赠妹》之作。”所以该诗又称作《答兄感离诗》。此诗也作于泰始十年,为左棻“答兄”而作,“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她对兄长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左棻、左思的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种肝肠寸断的兄妹亲情。正是兄妹之间深挚的情谊,促使他们诗文往还,表达各自的怀念和相互的关切。
二、左棻左思性情相投
左棻年少好学,善缀文,不出闺阁而声名远播京师,晋武帝“闻而纳之”。然而,让人惋惜的是,左棻在容貌上却是有欠缺的。她立身宫廷的唯一资本,就是以清辞丽句粉饰盛世表像——晋武帝“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如此而已。
说到姿陋,她的哥哥左思相貌也是丑陋的,不善言辞,不喜欢社交,性格内向。而当时人物品评风气中恰恰颇重视“言语”清谈,以及外貌“容止”、“风姿”,这就给左思的个人前程和社会处境平添了先天不利因素。甚至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因外貌而不免遇到麻烦。
兄妹二人虽然相貌丑陋,但他们在诗人的荣誉里得到补偿。李长之先生说:“最叫人发生兴趣,也是最叫人惊讶的,乃是他们兄妹两人性格上之极端相似。” 〔5〕他们恪守着自尊,以自己文章的趣味、以人生的志向,求得独立和尊重。他们品性单纯高洁,对功名利禄表现出清高淡泊的态度。
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思想性格的形象体现,完整地展现了左思一生情感历程的变化轨迹。我们从左思的《咏史》诗中看到了一位因壮志难酬而愤懑、蔑视权贵、节操高尚的士人形象。
左棻的四言诗《啄木诗》,正是她无干于人、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这首诗借啄木鸟以言志,抒写了她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左棻以诗明志----“性清者荣,性浊者辱”,这种标举清高的口吻,多么象左思。
左思作品中传达的“高节卓不群”的风范,左棻作品中传达的“性清者荣,性浊者辱”的个性,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之处,使他们共同传达出孤芳自赏以及孤身自傲、洁身自好的精神气质。正是这一独立、超然、脱俗的个性,使得左氏兄妹有着深深的内在认同,性情相投,这也许是两人之间情谊深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左思和左棻相互影响
左思才华横溢,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成就影响着左棻。左棻的作品多是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对宫禁生活的不满,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她的诗赋语言秉承左思为文朴实的风格,情感真挚,兄妹二人以文学齐名。而同时左棻也影响着左思,左棻入宫,左思随之迁到洛阳,这为他创作著名的《三都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来左思加入到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中,也是因了其妹的缘故。左棻去世后,左思也就退出官场,过起半隐居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2]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1,中华书局,1974年。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730页。
[4]李长之:《西晋大诗人左思及其妹左芬》,《国文月刊》第70期,1948年8月,第21页。
作者简介
董洪莲(1971-),女,淄博张店人,现为淄博职业学院讲师。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