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農村小学生受到家庭因素、教育水平影响,记忆能力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语文的阅读能力变得悬殊,就出现了一些存在阅读障碍、能力差的学困生。他们在阅读方面的差别,主要受到智力、非智力的影响。对于这些阅读存在困难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只有提高了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去鉴赏文学作品,接受高尚情操的感染和熏陶,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
1、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都存在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从而阻碍了教师的教学进程,并且长久下去,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存在历来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简单地说,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稍落后于其他学生的部分学生,并且这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作为一名教师,应关注学困生,并积极地转换学困生,当然转换学困生的前提是教师应深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缺乏阅读的兴趣,导致他们并不愿意积极地参与阅读教学。在教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兴趣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由于农村小学生缺乏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并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学困生,因此多数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孪习兴趣选择性地学习,即学生热衷于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置之不理。据了解,大多数语文学困生都缺乏阅读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将阅读视为一件“苦差事”,导致学生的阅读态度并不积极,严重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2、缺乏阅读方法
阅读历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能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获取语言信息,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并且经常阅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意义。然而在教学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都缺乏阅读的方法,导致他们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一个有方法可循的过程,只有学生依循相应的方法进行阅读,他们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不仅包含他们自身的原因,还和教师有极大的关联,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重视方法的传授,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阅读就是一个从文章第一段读到最后一段的过程,没有必要耗费教学时间给学生讲授方法。教师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教师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不重视方法的传授,则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阅读的疑惑。虽然他们能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阅读文章的任务,但他们并不能基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处理阅读文本的信息,从而严重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高。长久下去还会使学生出现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给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1、维护学生自尊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加强对学困生心理的疏导,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这是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多沟通、多交流。不可有意忽视、歧视学困生,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每一位学生,都具备闪光点,即使闪光点所发出的光芒比较微弱、不起眼,教师也不能忽略他们。反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竭尽所能去捕捉他们的优点,消除他们自卑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采用激励方法
由于小学学生群体年龄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性,在实际的阅读课程教学中,针对各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教师在选择激励方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时,应与其他阅读能力高的学生区别开来。例如:在提问时,将简单、易答的题目交给学困生回答,适当降低阅读难度,让学困生喜欢上语文阅读,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在学困生完成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增加阅读难度,与其他学生阅读要求持平,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水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而教学内容又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于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学生,在分析学生对知识接收水平的前提下,制订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个人爱好,要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课文《牛郎织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悟文章事件的发展过程,深入研读课文的线索和主体内容,并将文章以故事和小说的形式讲述出来,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都具备好奇心强、对外在事物感知能力强、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地将这些特点进行转化和运用,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举行活动,保持并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这篇文章时,就应该着重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本文多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既能丰富学生对整篇课文的认知,又能够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真实魅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愿性和全体性,引导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阅读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经典阅读故事进行话剧排练,并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活动,让阅读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活动呈现出来,感悟阅读所蕴含的魅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从本班级的教学实际出发,努力寻找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面对那些语文阅读能力差的学困生,更应该从长计议,循序渐进进行帮扶。
参考文献
[1] 谭乐宽.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6):72.
[2] 朱雪婷.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 科教导刊,2018(9):130-131.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
1、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都存在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从而阻碍了教师的教学进程,并且长久下去,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存在历来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简单地说,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稍落后于其他学生的部分学生,并且这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作为一名教师,应关注学困生,并积极地转换学困生,当然转换学困生的前提是教师应深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缺乏阅读的兴趣,导致他们并不愿意积极地参与阅读教学。在教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兴趣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由于农村小学生缺乏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并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学困生,因此多数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孪习兴趣选择性地学习,即学生热衷于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置之不理。据了解,大多数语文学困生都缺乏阅读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将阅读视为一件“苦差事”,导致学生的阅读态度并不积极,严重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2、缺乏阅读方法
阅读历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能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获取语言信息,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并且经常阅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意义。然而在教学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都缺乏阅读的方法,导致他们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一个有方法可循的过程,只有学生依循相应的方法进行阅读,他们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不仅包含他们自身的原因,还和教师有极大的关联,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重视方法的传授,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阅读就是一个从文章第一段读到最后一段的过程,没有必要耗费教学时间给学生讲授方法。教师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教师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不重视方法的传授,则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阅读的疑惑。虽然他们能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阅读文章的任务,但他们并不能基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处理阅读文本的信息,从而严重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高。长久下去还会使学生出现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给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1、维护学生自尊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加强对学困生心理的疏导,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这是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多沟通、多交流。不可有意忽视、歧视学困生,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每一位学生,都具备闪光点,即使闪光点所发出的光芒比较微弱、不起眼,教师也不能忽略他们。反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竭尽所能去捕捉他们的优点,消除他们自卑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采用激励方法
由于小学学生群体年龄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性,在实际的阅读课程教学中,针对各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教师在选择激励方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时,应与其他阅读能力高的学生区别开来。例如:在提问时,将简单、易答的题目交给学困生回答,适当降低阅读难度,让学困生喜欢上语文阅读,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在学困生完成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增加阅读难度,与其他学生阅读要求持平,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水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而教学内容又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于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学生,在分析学生对知识接收水平的前提下,制订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个人爱好,要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课文《牛郎织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悟文章事件的发展过程,深入研读课文的线索和主体内容,并将文章以故事和小说的形式讲述出来,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都具备好奇心强、对外在事物感知能力强、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地将这些特点进行转化和运用,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举行活动,保持并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这篇文章时,就应该着重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本文多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既能丰富学生对整篇课文的认知,又能够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真实魅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愿性和全体性,引导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阅读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经典阅读故事进行话剧排练,并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活动,让阅读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活动呈现出来,感悟阅读所蕴含的魅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从本班级的教学实际出发,努力寻找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面对那些语文阅读能力差的学困生,更应该从长计议,循序渐进进行帮扶。
参考文献
[1] 谭乐宽.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6):72.
[2] 朱雪婷.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 科教导刊,2018(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