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提高数学课堂45分钟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课堂效率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45-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有效提高课堂45分钟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但是目前我国普遍是以大班教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层次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
其实,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1.引趣式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知者”,自觉投入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提问——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哪些地方学生易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3.联想式提问——与启发式提问一样,联想式提问的意义在于引发学生思考,不同的是:启发式提问注重启,注重思维广度的拓展,联想式提问注重思维的纵向的延伸。
我们感受到学生的兴趣仍然游离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外,是明显的“引”而不“入”的现象。教师却要根据自己预设好的问题继续教学程序,直接导致教师一厢情愿的教学局面,致使“引”而不“入”。其实,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找准话题,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因此对于引入的提问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针对性
课堂引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引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引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当然,千万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新课”。引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3.新颖性
课堂引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一边了解课文知识,一边给同学们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时刻能跟着老师,沉浸在课本知识中。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深入,同时这也对老师自身的知识背景,备课充分提出一定的要求。
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老师要积极的钻研教材,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备课时要尽量多了解学生的情况,本课的教学需要和目标,有的放矢的设计问题。问题设计除要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
2.问题准确,答案明确
教师对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体现科学性及准确度。
3.层次清楚,针对性强
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使学生有清晰的层次感。
4.难度适当,坡度适中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适度的难度和坡度。只有适度的难度 , 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难度包括两方面:问题难度和叙述问题的语言难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也要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把一个难度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问题有一定的坡度,设计难题时应设计一定的提示要点。
另外,问题的提出还要注意方式:
1.先提问后叫人
教师先叫人, 后提出问题,这种做法似乎不妥当, 因为被点名后,其他的同学会无所事事,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上。教师应先提问,并迅速望着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促使每一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准备回答,这样就能使每一个问题产生群体效应。
2.面向全体
从提出问题的策略而言,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眼看全班,目光扫视全体学生 ,保证全体学生思考。对整堂课的教学而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是判断教学效果的准则之一,答案的质量与回答问题的人数决定了有效与否。如果只有几个性格外向或受偏爱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教学质量与反馈只能根据这几个人的回答来判断,这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由浅入深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先提难问题压倒学生,不能一次把问题全部呈现出来,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数学课堂问答活动中面向全体、实现师生双边互动或多边互动,养成良好的快速问答习惯至关重要。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答问的教师或学生尽可能迅速、高声;一人回答,其他人注意听;准备补充或纠错;师生间配合默契。
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的提问至关重要,好的提问贯穿整个课堂,一方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创新能力,拓展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从教育,心理等方面着手,从艺术的角度去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把握课堂重难点,有效的组织课堂,把握教学节奏,通过提问积极调整教学方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的去尝试积极,有效,科学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课堂效率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45-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有效提高课堂45分钟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但是目前我国普遍是以大班教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层次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
其实,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1.引趣式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知者”,自觉投入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提问——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哪些地方学生易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3.联想式提问——与启发式提问一样,联想式提问的意义在于引发学生思考,不同的是:启发式提问注重启,注重思维广度的拓展,联想式提问注重思维的纵向的延伸。
我们感受到学生的兴趣仍然游离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外,是明显的“引”而不“入”的现象。教师却要根据自己预设好的问题继续教学程序,直接导致教师一厢情愿的教学局面,致使“引”而不“入”。其实,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找准话题,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因此对于引入的提问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针对性
课堂引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引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引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当然,千万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新课”。引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3.新颖性
课堂引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一边了解课文知识,一边给同学们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时刻能跟着老师,沉浸在课本知识中。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深入,同时这也对老师自身的知识背景,备课充分提出一定的要求。
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老师要积极的钻研教材,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备课时要尽量多了解学生的情况,本课的教学需要和目标,有的放矢的设计问题。问题设计除要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
2.问题准确,答案明确
教师对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体现科学性及准确度。
3.层次清楚,针对性强
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使学生有清晰的层次感。
4.难度适当,坡度适中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适度的难度和坡度。只有适度的难度 , 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难度包括两方面:问题难度和叙述问题的语言难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也要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把一个难度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问题有一定的坡度,设计难题时应设计一定的提示要点。
另外,问题的提出还要注意方式:
1.先提问后叫人
教师先叫人, 后提出问题,这种做法似乎不妥当, 因为被点名后,其他的同学会无所事事,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上。教师应先提问,并迅速望着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促使每一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准备回答,这样就能使每一个问题产生群体效应。
2.面向全体
从提出问题的策略而言,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眼看全班,目光扫视全体学生 ,保证全体学生思考。对整堂课的教学而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是判断教学效果的准则之一,答案的质量与回答问题的人数决定了有效与否。如果只有几个性格外向或受偏爱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教学质量与反馈只能根据这几个人的回答来判断,这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由浅入深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先提难问题压倒学生,不能一次把问题全部呈现出来,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数学课堂问答活动中面向全体、实现师生双边互动或多边互动,养成良好的快速问答习惯至关重要。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答问的教师或学生尽可能迅速、高声;一人回答,其他人注意听;准备补充或纠错;师生间配合默契。
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的提问至关重要,好的提问贯穿整个课堂,一方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创新能力,拓展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从教育,心理等方面着手,从艺术的角度去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把握课堂重难点,有效的组织课堂,把握教学节奏,通过提问积极调整教学方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的去尝试积极,有效,科学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