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之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德育工作成为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其中,爱心教育成了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与形式。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教育活动,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德育的熏陶和引导,但是由于学生的学情特点与年龄特点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阶段的德育手段也不近相同。实践表明,爱心教育可以为小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和充满爱的环境,有利于形成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小学教师有必要将爱心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融合,将其作为小学德育的灵魂,协同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
以前的小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备受宠爱,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不管孩子是不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都给予大量的宠爱甚至溺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较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好事往前站,有坏事往后退,很少去为别人考虑,也从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阻碍学生人格的健全。此时,爱心教育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立德树人,先立德再树人,只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才能有效且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并且爱心教育的融入可以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的理念,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成效。
一、在小学德育中开展爱心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全面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其成长的环境、经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并使学生具有能够给予爱的能力。鉴于小学生学情特点,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无需让学生懂得什么抽象难懂的大道理,只需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了解,帮助学生与德育建立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与素养即可,而这正好与爱心教育的理念相适应[1]。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建立有效的联系,将生硬、枯燥的德育知识转化为生活中每一个可见的爱心行为,增加德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其实效性,能够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爱心教育是小学德育的灵魂。
二、爱心教育的应用策略
2.1引导学生感受爱
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爱心和温暖比生硬的德育说教更加有效。在开展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爱、体会爱、追寻爱。教师应帮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爱,培养学生感受爱的能力,使学生对此产生一定的心得体会,进而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关爱他人的人,促使学生给予他人真正的关爱。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感受爱的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我真幸福”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初步感知爱的形态,引导学生回忆或思考生活中他人对自己表现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爱描述出来,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幅画,或者是一个动作、一句话。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还可以呼吁家长一起参与到爱心教育当中,组织开展“感悟亲情”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实行着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模式,很多父亲由于性格使然,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比较内敛的,这也让很多孩子产生“爸爸不爱自己”的错误思想。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这次活动帮助家长与学生进行爱的沟通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包围的浓浓的爱意[2]。这一类爱心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加用心、细心去观察、感受生活中来自他人的爱,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或是一个下意识扶持、保护的动作,或者是其他的行为,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2引导学生给予爱
在使学生具有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爱、提升学生幸福度的能力之后,教师应进一步深化爱心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给予爱,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并使学生具有一定关爱他人的能力。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采用直接简单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爱心题材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看动画片懂得如何关爱他人,給予他人爱,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己身为教师的模范与榜样作用,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引导学生,为学生做一个好的典范,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愿意关爱他人、主动关爱他人。
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眼,小到关爱小猫小狗、大到关爱社会,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品格,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人性、自己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行使给予爱的能力[3]。为了提高学生给予爱的成就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述自己基于爱的行为或事迹,比如将路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将掉落在草坪上的鸟儿送回鸟巢中,帮助环卫工爷爷清理小广告,等等,教师应主动拓展学生给予爱的渠道,不要局限于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妈妈打扫家务这种单一的行为上,教师要放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可以给予爱,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共同营造一个有爱、充满爱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爱心教育不仅是小学德育的灵魂,还是小学教育的灵魂,作为师者,应将爱心教育融入小学德育、贯彻小学教育当中,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充满爱的氛围,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名为“爱心”的种子,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爱心、感受爱心、创造爱心、给予爱心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芳. 试论爱与小学德育教育的关系[J]. 读写算,2020(18):28.
[2]黄琼钊. 让爱成为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浅谈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J]. 小学时代,2020(19):97-98.
[3]阮秀章. 用爱浇灌,以德育人——小学德育工作实践思考[J]. 智力,2020(27):139-140.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
以前的小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备受宠爱,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不管孩子是不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都给予大量的宠爱甚至溺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较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好事往前站,有坏事往后退,很少去为别人考虑,也从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阻碍学生人格的健全。此时,爱心教育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立德树人,先立德再树人,只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才能有效且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并且爱心教育的融入可以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的理念,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成效。
一、在小学德育中开展爱心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全面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其成长的环境、经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并使学生具有能够给予爱的能力。鉴于小学生学情特点,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无需让学生懂得什么抽象难懂的大道理,只需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了解,帮助学生与德育建立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与素养即可,而这正好与爱心教育的理念相适应[1]。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建立有效的联系,将生硬、枯燥的德育知识转化为生活中每一个可见的爱心行为,增加德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其实效性,能够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爱心教育是小学德育的灵魂。
二、爱心教育的应用策略
2.1引导学生感受爱
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爱心和温暖比生硬的德育说教更加有效。在开展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爱、体会爱、追寻爱。教师应帮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爱,培养学生感受爱的能力,使学生对此产生一定的心得体会,进而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关爱他人的人,促使学生给予他人真正的关爱。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感受爱的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我真幸福”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初步感知爱的形态,引导学生回忆或思考生活中他人对自己表现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爱描述出来,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幅画,或者是一个动作、一句话。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还可以呼吁家长一起参与到爱心教育当中,组织开展“感悟亲情”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实行着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模式,很多父亲由于性格使然,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比较内敛的,这也让很多孩子产生“爸爸不爱自己”的错误思想。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这次活动帮助家长与学生进行爱的沟通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包围的浓浓的爱意[2]。这一类爱心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加用心、细心去观察、感受生活中来自他人的爱,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或是一个下意识扶持、保护的动作,或者是其他的行为,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2引导学生给予爱
在使学生具有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爱、提升学生幸福度的能力之后,教师应进一步深化爱心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给予爱,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并使学生具有一定关爱他人的能力。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采用直接简单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爱心题材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看动画片懂得如何关爱他人,給予他人爱,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己身为教师的模范与榜样作用,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引导学生,为学生做一个好的典范,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愿意关爱他人、主动关爱他人。
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眼,小到关爱小猫小狗、大到关爱社会,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品格,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人性、自己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行使给予爱的能力[3]。为了提高学生给予爱的成就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述自己基于爱的行为或事迹,比如将路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将掉落在草坪上的鸟儿送回鸟巢中,帮助环卫工爷爷清理小广告,等等,教师应主动拓展学生给予爱的渠道,不要局限于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妈妈打扫家务这种单一的行为上,教师要放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可以给予爱,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共同营造一个有爱、充满爱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爱心教育不仅是小学德育的灵魂,还是小学教育的灵魂,作为师者,应将爱心教育融入小学德育、贯彻小学教育当中,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充满爱的氛围,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名为“爱心”的种子,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爱心、感受爱心、创造爱心、给予爱心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芳. 试论爱与小学德育教育的关系[J]. 读写算,2020(18):28.
[2]黄琼钊. 让爱成为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浅谈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J]. 小学时代,2020(19):97-98.
[3]阮秀章. 用爱浇灌,以德育人——小学德育工作实践思考[J]. 智力,2020(2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