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学习成绩却与同年级学生相差甚远,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不清,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致使学习上的困难更加难以解决。综观初中学困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厌学、自卑、自闭、叛逆,这些情感和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更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学困生的成因
造成学困生的成因很多,可以从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情感障碍。形成情感障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不正常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比较严重。(1)功利思想严重。认为学习不是重要的任务,将来赚钱过优越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理想;(2)盲目崇拜。追捧明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反而将心思都用在了自己喜爱的明星身上。带来了负面影响,缺乏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一落千丈。
第二,家庭因素。特别现在农村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的问题。有些家长因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有的家长因自身素质比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重视,缺少正确的引导,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三,学校因素。教师对学困生缺乏耐心和帮助,因学困生的成绩差,教师经常批评、训斥,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统一标准和评价,导致厌学的进一步分化。“不会学’、“不爱学”和“不愿学”产生学困。
第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理解能力差,产生自卑心理,失去信心;(2)意志力差,学困生无法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3)性格内向,学困生不愿参加有益的活动,限制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和主动性发挥。
(二) 认知障碍。第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效果差,成绩不如他人的情况。这些学生面对新知识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虽然比其他人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
第二,知识结构断档。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断档,主要表现为前后内容无法衔接。由于没有掌握前面的学习内容,致使学生不能理解后面的知识,结果学习出现困难,成绩越来越差。
第三,自学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同时缺少正确的指导,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二、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学困生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的恶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让学困生走出自己的“围城”。
(一)动之以情——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自闭的心理,要使学困生的成绩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必须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思想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做到动之以情,用真挚的感情和学生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战胜自我。
例如,有的学困生非常孤僻,不喜欢和师生接触,遇到困难也从不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这时,教师一定要主动接近这类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其感受到自己受关注、受重视,而不是被忽略、被冷落。
(二)教师要善于对学困生激励、唤醒和鼓舞。尊重学困生的价值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及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和勇气,特别是基础差的更要激发他们战胜困难和提高成绩的决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困生兴趣的培养,开发思维,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学习态度,缓解厌学情绪,增强主动意识。
(三)教师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现状,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注重差异,有时可分层次进行。教师还应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课堂上多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的教法,形成互动自主探究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讲课速度适当放慢些,鼓励他们多质疑和提见解,练习、作业和测评可适当考虑分类、分层进行,按要求独立完成,认真评价总结,多用鼓舞之词,肯定好的,找出不足,提出前进目标。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挥其强项、特长,增强自信,挖掘“潜能”,寻找“成功点”。
(四)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有针对学困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学习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净化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社会因素不断诱惑着他们,如网吧、KTV、游戏厅等等,时刻刺激着学生的神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社会环境的复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他们不断分散注意力,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尽的娱乐之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对于转化学困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效转化学困生。家长之间要和睦相处,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家长不能因工作等原因,推卸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责任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学困生的转化辅导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分析成因,有步骤、有方法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关爱与温暖,通过心灵接触来改变他们的言行,让学困生不再被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抛弃,培养出品格健全的优秀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慧.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做法[J]
[2]叶培兰.转化学困生要爱心细心并举[J]
[3]韦天罡.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J]
一、学困生的成因
造成学困生的成因很多,可以从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情感障碍。形成情感障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不正常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比较严重。(1)功利思想严重。认为学习不是重要的任务,将来赚钱过优越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理想;(2)盲目崇拜。追捧明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反而将心思都用在了自己喜爱的明星身上。带来了负面影响,缺乏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一落千丈。
第二,家庭因素。特别现在农村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的问题。有些家长因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有的家长因自身素质比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重视,缺少正确的引导,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三,学校因素。教师对学困生缺乏耐心和帮助,因学困生的成绩差,教师经常批评、训斥,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统一标准和评价,导致厌学的进一步分化。“不会学’、“不爱学”和“不愿学”产生学困。
第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理解能力差,产生自卑心理,失去信心;(2)意志力差,学困生无法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3)性格内向,学困生不愿参加有益的活动,限制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和主动性发挥。
(二) 认知障碍。第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效果差,成绩不如他人的情况。这些学生面对新知识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虽然比其他人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
第二,知识结构断档。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断档,主要表现为前后内容无法衔接。由于没有掌握前面的学习内容,致使学生不能理解后面的知识,结果学习出现困难,成绩越来越差。
第三,自学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同时缺少正确的指导,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二、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学困生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的恶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让学困生走出自己的“围城”。
(一)动之以情——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自闭的心理,要使学困生的成绩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必须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思想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做到动之以情,用真挚的感情和学生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战胜自我。
例如,有的学困生非常孤僻,不喜欢和师生接触,遇到困难也从不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这时,教师一定要主动接近这类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其感受到自己受关注、受重视,而不是被忽略、被冷落。
(二)教师要善于对学困生激励、唤醒和鼓舞。尊重学困生的价值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及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和勇气,特别是基础差的更要激发他们战胜困难和提高成绩的决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困生兴趣的培养,开发思维,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学习态度,缓解厌学情绪,增强主动意识。
(三)教师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现状,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注重差异,有时可分层次进行。教师还应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课堂上多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的教法,形成互动自主探究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讲课速度适当放慢些,鼓励他们多质疑和提见解,练习、作业和测评可适当考虑分类、分层进行,按要求独立完成,认真评价总结,多用鼓舞之词,肯定好的,找出不足,提出前进目标。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挥其强项、特长,增强自信,挖掘“潜能”,寻找“成功点”。
(四)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有针对学困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学习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净化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社会因素不断诱惑着他们,如网吧、KTV、游戏厅等等,时刻刺激着学生的神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社会环境的复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他们不断分散注意力,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尽的娱乐之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对于转化学困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效转化学困生。家长之间要和睦相处,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家长不能因工作等原因,推卸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责任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学困生的转化辅导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分析成因,有步骤、有方法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关爱与温暖,通过心灵接触来改变他们的言行,让学困生不再被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抛弃,培养出品格健全的优秀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慧.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做法[J]
[2]叶培兰.转化学困生要爱心细心并举[J]
[3]韦天罡.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