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享分享共享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承德地区“五七干校”。干校远离市区,三面是菜地,背后是座庙。那年共分去我们十个男学生,十条光棍。过了一阵,熟了,大家说庙里的五百罗汉可以终身不娶,咱们不行,得搞对象呀。
  干校强弩之末,已无学员;校内职工多老弱,少有未婚青年女性;周边村庄,有铁姑娘队长,身板好,但我等又不愿。情急之下,只有不怕路远,面向市内。承德市虽然不大,但毕竟是城市,市内、地直单位很多,新毕业的女学生也多。干校距市区十多里,按说不远,但那时没有公交车,如果借不到自行车,就得步行,来回得两个小时。
  为了爱情,就得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但茫茫人海,目标何在?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同学,通过同学再介绍,于是就有了可见可谈的“对象”,即可以面对面“相”一下、看一看的对象。即便如此,这等机会对我来说也很难,因为我在市内几乎没有同学。看着年龄小的几个弟兄每天下班后就往市里去,我们几个年龄稍大的又羡慕又嫉妒。后来大家聚在一起,我说现在苦乐不均,有的跑断腿,有的干闲着,当下“对象”资源少,能否由“独享”变“分享”,即你和某女士见面,因种种原因不合适,不想再往下谈了,是否可以再将她介绍给其他弟兄,也许她和别人能谈下去。
  众人皆赞成,说那就“分享”。往下很快就有了成果,有一女士条件高,谈到我们中第三个人,谈成了。但这个过程很麻烦,需要不断地约定时间地点。有人提议“分享”不如“共享”:再见面时,一个人出面,另外几个人在暗中观察。如果出面者一眼相中或有意谈下去,旁人就散去。如无意,可将其他人叫来,大家一起见个面,或许女士就想和其中的谁聊聊。
  绝非虚言。那时搞对象不像现在,沒房没车没资产,要件是家庭出身,本人是不是党员。“文革”后期,大龄青年很多,都急于成家,男女见面习以为常,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一般见上几个十几个,都是少的,多者见过几十个,最终寻得可心人,也是功力高的体现。
  不料我们的“共享”出了麻烦。由于都看见了,回去必然要议论一番,主要是针对相貌。某日,一女子各方面条件都好,与她谈的我们中的一位也基本同意。那女子下巴稍长又往前兜一点,加上人瘦,就明显。这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谁料有人调侃说:这女的吃西瓜切一半就能吃。
  为啥?
  下巴能掏进去。
  就这一句,给搅黄了。
  人多乱嚷嚷,没了准主意。没过多久,干校突然办起了青年干部学员班,女学员有的是,什么“分享”“共享”,都用不着了,个个单兵作战“独享”。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老伴就是其中的学员。几个月后她学习结束,我们就登记结婚了。
其他文献
回乡下老家,刚进门,母亲就说,你奎叔又送来两吨煤。  奎叔是同村的,姓张,我父亲在世时,同他很要好。那年,奎婶刚生了孩子,正是冬天,家里没煤。我父亲见了,就扛了家里两袋煤,送上门去。  五年后,父亲去世,也是在冬天。丧事办完后,家里一点煤也没有了。奎叔来了,推着一个小车,车上是四袋煤,说,别急,有我家烧的,就有你家燒的。后来才知道,为了那些煤,奎叔去了二十里外的一个煤矿,在矸石山捡了大半个月。  
期刊
我的父亲是医生,“文革”中被冠以“修正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两顶帽子,关进了“牛棚”。我赴“三线”的头一天晚上,父亲被特许从“牛棚”里回来为儿子送行。与母亲的眼泪和絮叨不同的是,父亲只交给了我一包药(有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黄连素、痢特灵等等)。父亲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我:“你一定要把这些药带上,肯定会用得着。”稍加沉吟,他又说:“这些药你一定要保管好,不要轻易示人,关键时刻这些药会救
期刊
1982年,我在甘肃天水拖拉机厂任宣教科长,那年已41岁。厂里有近两千人。一天,几个青年工人风风火火地闯进办公室,给我一份《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简章》,问:“我们都有上大学的梦想,厂里能办一个汉语言文学班吗?”他们不知道,上大学,也是作为转业军人的我多年的梦想。  多位领导反对  其实,早几天收到这份招生简章后,我已经给厂里写过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的报告。开会讨论时,有几位厂领导说
期刊
当知青插队时,会有乞丐在窑洞外走过。知青养的狗像警卫,汪汪吠走他们。不久以后,知青窑洞前不再有乞丐经过。某日,村里的老乡过生日,请我去他家做客。陕北农家吃饭,一般情形是蹲在院里捧着一只大碗,或粥或面汤,呼呼拉拉了事。正式的吃饭在炕上,火炕中间摆一矮桌,大家盘腿围坐在一起。男人坐在里面,女人倚着炕沿,一条腿曲坐在炕上,另一条腿支撑在地上。尊卑有序,穷富一样。走进窑洞,主人便招呼,上炕!上炕!这是敬语
期刊
我是个海岛上出生、海岛上长大的人,所以爹妈给我起名叫海生。15岁时,我就随大人乘帆船出海打鱼,后来自驾机帆船作业,可以说海上行船如走平地,也算是老把式了。谁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家门口竟遭遇了一次海上生死惊魂,风浪中独自依托失去动力的机帆船漂泊了七天七夜。  海上遇险  那年初夏,我驾着自家的机帆船,行进约5小时,到县城内的长山岛拉些砖头回来用。远离大陆的海岛渔民,平时生活不缺海鲜,进城往往先往
期刊
我家有台座钟,说老不算老,有44年的历史,是响当当的老名牌。它的款式,如同某些邮票一样,可以说是“绝版”。特别不可思议的是,44年中,它从未出过一次毛病,没进过一次修表店,每天四平八稳地正常走时、正常打点。当年工人的活儿干得真叫絕,有位老技术员来我家串门时看到这钟,这样评价:能做出这等成色的产品,没有上等的技术、上好的用料、上乘的人品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有一点含糊,出的就不是极品,别说平平安安走44
期刊
40年前,我18岁。毕业之时,正是如火如荼的农历七月。拔小麦大干一场后,便是场面上的活儿了。我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书生,在场面里到处碰壁,出于无奈,只好找队长求做车马营生。  队长同意了,我便跟着老车豁子杜头,几天厮混下来,熟悉了车马营生的套路。十几辆三套马车,一路拉炭,半个月装卸一回,剩余时间都在路上。车马营生有三部曲:打尖、住店、插车。  打尖  中午一到,我们就打尖(即在旅途中吃饭、小歇)。
期刊
我是家中老大,有3个弟弟妹妹。1965年我上小学后,每天起床后就得忙着扫地、洗屎尿片。没有早饭吃,上学还经常迟到。一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后,班干部马淑芳注意到我闷闷不乐,问:“你怎么迟到这么久,吃早饭了吗?”我红着眼圈答道:“我从来没有早饭吃。”马淑芳掏出2毛钱递给我:“快去买几个包子吃。”那天,我一口气吃了4个包子。那是我上小学时吃过的唯一一次早饭,它不仅填饱了我的肚子,还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期刊
我读初中时,老家处在一个有八户人家的大门堂里,我家房子朝南。那时,老家人流行“邻居碗对碗,亲眷担对担”。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家斜对面的邻居守朝阿婆照例又端着一碗东西来到我家。我定睛一看,是一小段露出碗口、呈长条形的火腿。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看到香气扑鼻、色泽红润的火腿肉,哪一个不会垂涎欲滴?母亲见状,赶忙婉言谢绝。守朝阿婆说:“平时你们对我这么好,常常端吃的东西给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不要推了。”好
期刊
过去提到农村,给人的印象就一个字:土。比如土地、土路、各家的土草房、烧饭的土灶等。按说农村有的是木材,你看那个“村”字,就是木字旁的。然而那个年代木材奇缺,买木材不光要钱,还得有木材票。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家连吃饭的桌子都没有,吃饭时每人盛碗饭,就找个合适的地方一蹲。  后来我长大了,媒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快到春节时,媒人向我父亲提出来,最好请那丫头来我家过年,吃顿饭,表示一下诚意。  这可把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