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下写作测评的设计与实施例讲

来源 :语文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关于新课标解读、统编教材实施的研究成果日趋丰富,而配套的测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与统编教材相契的写作测评研究更为稀缺。因此,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写作测评动向尤其关键。“写作教学正进行着一场由传统的重视文章向注重‘交际语境、注重‘情境’的范式转型。”
其他文献
春节到了,我走进胶囊状的时光机,在键盘上轻轻地输入“+100”,便开始了一段期待已久的未来时空旅行。我缓缓睁开眼睛,环顾四周,只见宽阔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却看不见多少路人。我打开手机,只见屏幕_上显示着“2119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选入了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竹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原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曾题写在郑板桥自己所画的竹石图中,被选入统编教材时,又和李贺的《马诗》、于谦的《石灰吟》组合为一课。[1]这一课所在的单元,还收入了李大钊女儿李星华回忆其父亲英勇就义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毛泽东为因公殉职的张思德写的悼词《为人民服务》,以及写老红军战士为照顾小战士走出大草地而牺牲的一则故事《金色的鱼钩》。
一、教学分析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提到:“凡演义之书,如《列国志》《东西汉》《说唐》及《南北宋》,多纪实事;《西游》《金瓶》之类,全凭虚构,皆无伤也。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故演义之属,虽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但须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虚实错杂,如《三国》之淆人耳。”[1]他以史家视角看待小说,担心历史记载与文学虚构的混淆会误导读者。
对实践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说明选题的背景。基于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为促进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三语”(即英语、普通话、粤语)校园实践活动研究,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三语”校园实践活动设计前期调查问卷数据。认为该活动将对促进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坚定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河南固始县教师进修学校罗献中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节选了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教材编者在导读中说:“小胡同里一篮麻花,可以惹出一家小孩的追打;一块豆腐也能为人们的晚餐锦上添花……”句中“锦上添花”一词用得莫名其妙。
从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和单元主题“金钱的价值”两个方面分析如何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赏析小说,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认为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在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帮助学生
2020年4月2日,我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当时看到这则新闻,心生好奇,在翻找大量资料了解“鲸落”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想,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重生.rn一尊
期刊
概述“文学圈”模式.借助“文学圈”模式,尝试建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无干扰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例,说明基于“文学圈”的高中英语小说“无干扰课堂”教
对当代大学生英语沟通心理障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大学生产生该障碍的根本原因,如自尊心、学习观念、学习动机、英语本身、比赛时的心理障碍等,并提出相应的淡化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可以说是根基。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专设一个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