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奇观消费现象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的奇观消费越来越盛行。本文以郭美美赌球被捕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产制、“娱乐经济”的催生、网民群体性特征的助推是导致奇观消费火热的原因。同时,奇观消费一方面蕴含商机,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遮蔽真相,形成“单面人”,因此,广大受众应该理性地进行奇观消费。
  【关键词】媒体奇观 奇观消费 新媒体
  7月9日,一则“炫富女郭美美参与网络赌球被当场抓获”的消息不胫而走。新华社发文起底郭美美,称其被揭开美艳“画皮”后肮脏不堪。各大媒体也加入引爆这一事件的行列,纷纷发文,或细数郭美美四年来的各大丑闻,或痛批价值观扭曲以警醒广大青少年,或聚焦社会弊病施以悲悯同情……毋庸置疑,这是一场社会奇观,一次媒体的狂欢,它顺理成章地引来集体的围观,引发全民的媒介消费。
  一、奇观消费
  20世纪60年代,法国理论家盖·德堡认为媒体围绕形象、商品和戏剧性事件建构了一个消费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奇观社会。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道格拉斯·凯尔纳进一步提出了媒体奇观的概念:“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地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①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就于奇观逻辑,即使枯燥无味的政治事件也演变为肥皂剧一般的“政治秀”。随着媒体奇观现象的大行其道,全民的奇观消费也应运而生,人们热衷于谈论、消费媒介制造的一系列奇观现象,以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并乐此不疲。
  二、奇观消费持续升温的原因
  1、繁荣的“娱乐经济”催生奇观消费
  1999年,迈克尔·沃尔夫提出“娱乐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娱乐性”已成为当代工商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倘若没有娱乐内涵,在明天的市场上,消费性产品将越来越没有机会立足。”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娱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就连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新闻也越来越趋于娱乐化。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根据尼尔森公司对美国电视观众的调查: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晚上,有1.33亿观众观看了战况;美国前橄榄球明星、影视界当红演员辛普森驾车外逃时,9500万人观看了美国全国电视对洛杉矶高速公路上惊险追捕的实况转播;克林顿承认与莱温斯基有染的节目播出时,6760万人通过电视进行了观看。媒体奇观褪去传统新闻冷硬、乏味、刻板、严肃的外衣,凭借其丰富的趣味性,多重化的娱乐效果,强烈的感官刺激等吸引着受众的注意,激发着大众的消费欲,使这种奇观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蔓延②。
  2、新媒体时代是媒体奇观的温床
  一般来说,媒体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三个阶段。在以精英媒体和大众媒体为特征的传统媒体时代,几乎不存在媒体奇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介事件没有孕育、发酵的温床。即使遇上重大新闻,由于没有快速的传播方式,缺乏受众互动的畅通平台,也难以形成媒体奇观。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随着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媒体奇观得以产生的路径越来越顺畅。
  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的消解力量使新闻一经发布,马上就能得到各地受众的反馈,他们还能随时参与到转发、评论、追踪等一系列新闻产制过程中来。互动的即时性作为新媒体的独特魅力,为媒体发布新闻以获得受众广泛关注、参与,从而引发全民围观、消费狂潮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捷平台。
  3、网民群体性特征助推奇观消费
  大众心理学家勒庞认为,群体的感情不但冲动、多变和急躁,而且易受暗示和轻信人言。尤其是聚集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的群体,由于大部分采用匿名登录的方式,而显得更加肆无忌惮,冲动急躁。勒庞指出,“只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群体,就算他们全是博学之士,在他们的专长之外同样会表现出群体的所有特点,他们每个人所具有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马上就会消失。”面对媒体奇观,网民这个在受众中占绝对数量优势的群体蜂拥而上,失去观察力和批判精神的他们,不管新闻真假如何,仍然大肆议论、评价、高呼。例如狗仔队蹲守抓拍明星与异性约会照片,不管照片的分辨率多低,仍能在网民中激起哗然。
  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曾对此作出解释:“趋向于一定的群体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个人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排斥时,通常会体验到莫大的痛苦,群体对它所属的成员具有一种力量”。群体成员常常受制于一种群体压力,当他的思想或行为与其他成员不一致时,为了保持群体关系,他会迫于这种压力而采取能够被群体成员所接受或认可的行为方式。当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一新闻事件时,为了使自己有话可说,顺利融入到群体当中,免于被群体孤立,人们一般都会采取行动,以充分了解该事件。这种趋同心理会导致部分即使自身没有自觉性去了解新闻信息的人,也加入到媒介奇观的讨论中来。
  三、奇观消费引发的正负效应
  1、蕴含商机,带来经济效益
  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媒体每天都在产制各种社会奇观,无论是名人大咖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成为媒体奇观的原始素材,形成一个个案例,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奇观消费作为一种娱乐化消费,不仅能激发人们的娱乐消费热情,使严肃的生活变得轻松,消解受众的苦闷、无聊、重负,往往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掀起选秀巨浪的《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巨大的媒体奇观。每一场华丽选秀的背后,都蕴藏着无数的商机和纵横交织的商业链条。200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中,仅冠军李宇春就获得352万短信投票,除此之外,还有赞助费、广告费等等。而2013年的“现象级”节目《爸爸去哪儿》更是不仅火热了夏天,也火热了经济。与众不同的户外探险经历,让节目录制的外景地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据某旅游网站统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后,社区内日均检索“亲子游”的次数是以往日均的10倍。与此同时,节目中的父子装、父女装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些知名成衣品牌趁热打铁推出亲子装商品,想方设法地追赶这股“亲子消费”的潮流。另外,网络购物也搭上了顺风车,节目中几个小朋友穿的同款服装、鞋子、使用的箱包、玩过的玩具,甚至连吃饭用的碗筷都成了热卖品。在第二季招标会上,伊利以3.1199亿元的赞助费摘得了“爸爸”的独家冠名权,而三家特约播出广告费也达到了1.7098亿元。在网络播放平台上,广告战也打得火热,特别是网络首席冠名、特约赞助等,引发包括食品、饮料、日化、汽车、家电、鞋服、IT等行业30多家重量级广告主异常激烈的争夺。   2、遮蔽真相,形成“单面人”
  现代社会,传统媒体方兴未艾,新媒体乘胜追击,人们处于被媒体包围的境况之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形势,人们无法仅仅通过自身的主体经验去了解整个世界的面貌,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登堂入室充当“透视”工具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活在一个个媒体奇观中的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从直接体验转变为独特视觉,与以往不同,这种视觉由媒体中介产生,人们眼中的世界,是媒体所建构的世界;人们所获取的知识,也往往来自于媒体的再加工。在这样的认知方式下,人们只能看到媒体呈现的所谓“真相”,而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尽管人们并没有完全丧失分辨是非的能力,但要想真切地探究事实的真相也是很困难的。依靠先进的影像技术,媒介可以创造虚拟世界,其中的故事、人物角色也如现实世界般真实而具有打动人的能力。通过这些奇观影像,媒介或者那些操纵媒介的组织机构可以将人们的视线牢牢吸引住,并且在观众享受震撼性视觉效果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或者政治上的目的。
  盖·德堡认为,奇观就是除去政治化与推广绥靖政策的一种工具,是一场“永恒的鸦片战争”。就像吸食了鸦片的人一样,没有主观能动性,只会被动接受。例如消费领域,人们争相追逐广告产品,丧失自我发现、参与和创造的能力。这种“屈从式的消费”,使“社会主体变得麻木不仁,将大众注意力从现实生活中最紧迫的任务上转移开。对奇观的屈从式消费,使人类远离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创造”③。这就如同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提出的“麻醉作用”,他们认为人们如果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仅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从而成为社会理论学家马尔库塞眼中,被商业广告、大众传媒、通俗娱乐所左右的失去主体性、选择性的“单面人”。
  四、奇观消费何去何从
  奇观消费既有娱乐性的一面,也有去主动性的一面,面对媒体奇观,人们不能盲目追从,而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奇观背后的故事,避免被娱乐化。值得一提的是,奇观消费往往会在热销一段时间后,出现“回火效应”,即过度火热之后的消费冷却,有时还可能走向媒介生产者意愿的反面④。比如克林顿性丑闻的奇观浮出水面后,美国媒体进行了大肆炒作,但在这之后,他的民意不降反升。这说明消费者本身还是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他们对新闻事件往往有自己的判断,对奇观消费是一时热闹,过后冷静。总的来说,在媒体奇观面前,受众要避免盲目消费,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保持明辨是非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坚持做消费的主人。
  参考文献
  ①道格拉斯·凯尔娜:《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
  ②贾米森和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78-179
  ③④凯尔纳:《媒体奇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3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选取第2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版块34件获奖作品所涉及的新闻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三家外媒网站(英国广播公司BBC,德国镜报,美国CNN)针对同一事件所设计的报道框架和叙事方式(包括不予报道),尝试从有限的材料中分析我国涉外报道主流媒体与外国媒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国际传播他者新闻事件  自去年习近平“8·18讲话”以来,各样解读不断见诸报端,提及最多的便是“现代传播
【摘要】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周刊的“集束效应”越来越为广告客户重视,从而顺延形成一股“周刊经济”的热潮。如果经营性周刊能让读者具有定位阅读习惯,它就能诱发读者的潜在消费意识,形成局部的广告促销优势。  【关键词】集束效应 新闻性与服务性 整合资源    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广告的优势、品牌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在海外宣传安徽的建设成就和厚重的徽文化,全方位报道安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和社会进步,让远离祖国的海外华人华侨感受到家乡的变化。2004年3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海外节目《中国安徽之声》华语版正式在海外播出。该节目首先在澳洲墨尔本3CW中文电台、美国洛杉矶双语电台定期同步播出。标志着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汉语节目真正走出国门。目前,《中国安徽之声》也已在欧洲落地,并正筹划落地东南亚。通过该节目几年的
【摘要】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制作的关键环节,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决定新闻节目质量高低的前提。本文从长效准备、专业准备以及对突发新闻的积极应对等方面,探讨做好新闻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新闻采访 新闻职业 素质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①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快餐化”导致新
【摘 要】在纪录片《看不见的战争》中,我们发现美国媒体对诸如越战、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都带有相当的倾向性,甚至歪曲了事实,这时我们的感受不能只停留于被骗和愤怒中,而是应该冷静下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媒体失实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并结合西方新闻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思考。  【关键词】《看不见的战争》 失实报道 新闻理论  一、美国媒体失实报道的社会原因  《看不见的战争》这部纪录片,质疑了媒体在伊拉克、阿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实验精品课程,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本文将以报刊编辑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探讨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实验精品课程 报刊编辑 素质教育  课程是高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成果,也关系到一个
【摘要】本文以乌鲁木齐“5·22”爆炸恐怖袭击事件为例,分析《纽约时报》在报道框架、修辞表达、信源引用、报道议题等四个方面,是如何对该事件进行呈现和构建的。分析表明,《纽约时报》的信息源大都来自中国官方和媒体,但其通过巧妙的“解释”呈现出一个简单化、刻板化的新疆形象。  【关键词】恐怖事件纽约时报解释性新闻  2014年5月22日早晨,两辆无牌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早市冲撞群众,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在保持高收视率、扩大海外影响的同时,也引起了外媒的非议,被指并非纯粹的美食纪录片,而是一档爱国主义教育节目,将个人情感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意图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本文认为,美食对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塑造朴素而有力,是爱国主义心理归属的基础。在社交媒体崛起带动下传播方式不断重构的时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传播媒介,推进从“宣传”到“
【摘要】世博会期间,我国媒体成功地进行了相关报道,展现我国的良好形象,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解放日报》在世博期间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是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展开公共外交,起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作用。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 媒体 公共外交 《解放日报》  “向世界说明中国”是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名言,也是他的梦想,同样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在传统的外交已经不能满足国
【摘 要】作为音乐类电视节目的《我是歌手》,以季播的方式于湖南卫视每周五晚黄金档播出后,引来了观看热潮与热烈的讨论。借由《我是歌手》的走红,本文对此节目的创意策划、价值实现及其引发的对于音乐产业的拓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类电视节目 创意策划 价值实现 《我是歌手》  谈到国内的音乐类电视节目,早期走红的有《同一首歌》、《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这些节目对于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