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提问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追求“精粹”、巧选角度、化难为易以及“比读”“联读”等四个方面谈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有一位外国教育家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的确,课堂提问问得妙,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否则,问得不当,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教学失败。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追求“精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所谓“精粹”,就是指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能引发学生从整体上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课文的内容。也就是问题辐射的面越宽越好,切口越小越好,语言越精练越好。这些问题一旦解决,本课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追求提问的“精粹”,关键在于因文因人,依情依理,寻找既能体现文本特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作为突破口。如教学《琵琶行》,我提出以下三个探究性问题:(1)谁识风情物?(2)谁识琵琶声?(3)谁识青衫泪?我引导学生通过对(1)(2)问题的探究,解决本课的两个学习难点:一是景物描写对气氛的烘托作用;二是音乐描写表现琵琶女不幸的遭遇和变化的情感。我引导学生通过对(3)的探究,把握本文学习的重点:通过琵琶女悲惨身世的描写,表现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涵盖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且考虑了学习者的学情特点,三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挑逗性,且句式整齐,语言委婉,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解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选角度,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解读课文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教学《祝福》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在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空对空的辩论,教师可以选择四个辅助性问题先讨论:(1)与祥林嫂的死有关的是哪些人?(2)这些“杀人嫌疑犯”是怎样杀死祥林嫂的?是蓄意谋杀,还是过失杀人?(3)祥林嫂对自己的死该不该负一定的责任?(4)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增加了祥林嫂用刀砍祠堂门槛的情节,你认为这个改编是否成功?通过对上述四个具体问题的探究,学生很快就能达成下面两个共识:(1)封建礼教毒害着鲁镇上的每一个人,包括鲁四老爷、柳妈及祥林嫂本人。(2)是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包括她的灵与肉)。这个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如将环境、人物、情节分成三个课时,划为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或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串讲)所带来的教学过程冗长、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易化解、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等弊端,将教学目标打乱后重整,提炼出最有聚集性和探究性的若干问题,并通过开放的教学过程,实现人文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对课文的解读。
三、“比读”、“联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整合教学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国籍不同、时间不同,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的人物形象,教师要适度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比较了解人物形象之间的异同。例如,教学《警察与赞美诗》时,我问:“苏比是怎样的一个人?作家对他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不语。于是我说道:“如果拿阿Q和苏比作一下比较,二人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这个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立即回想并讨论分析出苏比和阿Q至少有三方面的相同之处:(1)都有着畸形的心理。阿Q有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现实中吃了亏,但他会在精神上取得满足和胜利;苏比竟“衷心企求”牢狱生活,不能说心理上没有点变态反常。(2)都有着“低欲”的目的。阿Q以为革命的目的就是报私仇、抢东西、讨老婆;苏比希望进监狱的目的,竟是图那里无挨冻之苦,又可免费食宿。两个人的行为目的显得多么的“低俗”。(3)都有着悲惨的结局。阿Q真心向往革命,却被拒绝革命,最后又被当作革命党的长衫人物而送上了断头台,落得个“大团圆”的结局;苏比几番造恶,却能逍遥法外,正当他欲归正向善时,却无辜入狱。他们的悲惨命运都是社会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学生就能完整地把握苏比的形象,既游手好闲,又良心未泯,是一个心理和行为反常的流浪汉,无论就苏比的遭遇或就其心理而言,都是为了讽刺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这个人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这样的“比读”、“联读”,学生既温习了旧的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导答中解决问题
知识发展本身具有渐进性,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作适当的铺垫,即设计一些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辅助性问题,让学生悉心体会,从而水到渠成。如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时,我提问:“周瑜是怎样巧施计策的?蒋干是如何步步中计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我知道问题过大了,于是马上应变,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1)周瑜是如何制止蒋干说降的?蒋干反应如何?(2)周瑜是如何动摇蒋干说降的自信心?蒋干反应如何?(3)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4)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5)周瑜是怎样以梦话、假密报进一步迷惑蒋干的?通过这些小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大问题自然地就解决了。
当然,课堂提问应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甚至在一些优质课大赛中,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顺利、能够“出彩”,总是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整堂课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在“跑龙套”,在支撑着他的教学框架,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只是沉默寡言。还有,有的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点头微笑,对回答不好的学生不耐烦,特别是对那些“有独到感受”的学生,不加肯定,甚至冷漠或挖苦讽刺。这些现象似乎是小问题,但消极作用很大。这就是当前“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的原因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思维的兴趣和活力。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来对待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兴趣,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乐园,成为每个学生播种想象的沃土良壤。
此外,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锻炼学生规范说话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出现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应及时纠正,或者让学生补充、修改、完善,规范表达,力争生动、周密、严谨,在锻炼学生用字、遣词、造句能力的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语言训练。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的思想结晶,它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引领、激发、牵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之外要多下功夫,课堂上要机智灵活,使每一个提问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有一位外国教育家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的确,课堂提问问得妙,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否则,问得不当,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教学失败。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追求“精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所谓“精粹”,就是指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能引发学生从整体上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课文的内容。也就是问题辐射的面越宽越好,切口越小越好,语言越精练越好。这些问题一旦解决,本课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追求提问的“精粹”,关键在于因文因人,依情依理,寻找既能体现文本特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作为突破口。如教学《琵琶行》,我提出以下三个探究性问题:(1)谁识风情物?(2)谁识琵琶声?(3)谁识青衫泪?我引导学生通过对(1)(2)问题的探究,解决本课的两个学习难点:一是景物描写对气氛的烘托作用;二是音乐描写表现琵琶女不幸的遭遇和变化的情感。我引导学生通过对(3)的探究,把握本文学习的重点:通过琵琶女悲惨身世的描写,表现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涵盖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且考虑了学习者的学情特点,三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挑逗性,且句式整齐,语言委婉,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解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选角度,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解读课文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教学《祝福》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在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空对空的辩论,教师可以选择四个辅助性问题先讨论:(1)与祥林嫂的死有关的是哪些人?(2)这些“杀人嫌疑犯”是怎样杀死祥林嫂的?是蓄意谋杀,还是过失杀人?(3)祥林嫂对自己的死该不该负一定的责任?(4)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增加了祥林嫂用刀砍祠堂门槛的情节,你认为这个改编是否成功?通过对上述四个具体问题的探究,学生很快就能达成下面两个共识:(1)封建礼教毒害着鲁镇上的每一个人,包括鲁四老爷、柳妈及祥林嫂本人。(2)是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包括她的灵与肉)。这个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如将环境、人物、情节分成三个课时,划为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或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串讲)所带来的教学过程冗长、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易化解、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等弊端,将教学目标打乱后重整,提炼出最有聚集性和探究性的若干问题,并通过开放的教学过程,实现人文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对课文的解读。
三、“比读”、“联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整合教学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国籍不同、时间不同,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的人物形象,教师要适度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比较了解人物形象之间的异同。例如,教学《警察与赞美诗》时,我问:“苏比是怎样的一个人?作家对他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不语。于是我说道:“如果拿阿Q和苏比作一下比较,二人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这个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立即回想并讨论分析出苏比和阿Q至少有三方面的相同之处:(1)都有着畸形的心理。阿Q有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现实中吃了亏,但他会在精神上取得满足和胜利;苏比竟“衷心企求”牢狱生活,不能说心理上没有点变态反常。(2)都有着“低欲”的目的。阿Q以为革命的目的就是报私仇、抢东西、讨老婆;苏比希望进监狱的目的,竟是图那里无挨冻之苦,又可免费食宿。两个人的行为目的显得多么的“低俗”。(3)都有着悲惨的结局。阿Q真心向往革命,却被拒绝革命,最后又被当作革命党的长衫人物而送上了断头台,落得个“大团圆”的结局;苏比几番造恶,却能逍遥法外,正当他欲归正向善时,却无辜入狱。他们的悲惨命运都是社会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学生就能完整地把握苏比的形象,既游手好闲,又良心未泯,是一个心理和行为反常的流浪汉,无论就苏比的遭遇或就其心理而言,都是为了讽刺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这个人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这样的“比读”、“联读”,学生既温习了旧的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导答中解决问题
知识发展本身具有渐进性,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作适当的铺垫,即设计一些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辅助性问题,让学生悉心体会,从而水到渠成。如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时,我提问:“周瑜是怎样巧施计策的?蒋干是如何步步中计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我知道问题过大了,于是马上应变,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1)周瑜是如何制止蒋干说降的?蒋干反应如何?(2)周瑜是如何动摇蒋干说降的自信心?蒋干反应如何?(3)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4)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5)周瑜是怎样以梦话、假密报进一步迷惑蒋干的?通过这些小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大问题自然地就解决了。
当然,课堂提问应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甚至在一些优质课大赛中,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顺利、能够“出彩”,总是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整堂课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在“跑龙套”,在支撑着他的教学框架,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只是沉默寡言。还有,有的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点头微笑,对回答不好的学生不耐烦,特别是对那些“有独到感受”的学生,不加肯定,甚至冷漠或挖苦讽刺。这些现象似乎是小问题,但消极作用很大。这就是当前“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的原因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思维的兴趣和活力。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来对待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兴趣,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乐园,成为每个学生播种想象的沃土良壤。
此外,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锻炼学生规范说话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出现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应及时纠正,或者让学生补充、修改、完善,规范表达,力争生动、周密、严谨,在锻炼学生用字、遣词、造句能力的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语言训练。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的思想结晶,它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引领、激发、牵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之外要多下功夫,课堂上要机智灵活,使每一个提问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