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散文教学的反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应该让它进入历史了,还是让它沉淀到历史的烟尘之中去吧。”并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对散文之‘神’作更宽泛的解释(如意蕴、情绪、甚至一种心理场),而不仅仅是主题和中心思想。”它提醒我们思考,在现代散文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手法都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现代散文的教学能否换个角度来理解,跳出单篇单教的局限,从而也让散文教学序列化一点呢?下面便以刘亮程散文教学为例探讨散文教学策略。
  一、教学现状分析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个不可忽视的作家——刘亮程,高一必修教材中选录了他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高二《现代散文选读》教材中选用了他的《寒风吹彻》,同时在《现代散文选读读本》中又出现了他的《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刘亮程成了一个无法躲避的作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具体处理课文时往往忽略了这几篇课文的共性和异性,零散的把课文讲述一下,算是了解了刘亮程,更有甚者索性视而不见,让学生自讀一下便过了,事实上编者特别把关于刘亮程的4篇文章放入教材,代表了刘亮程不同时期的作品,深入解读课文,与刘亮程进行对话,或者说与新疆这个特殊的地方进行对话,然后让我们永远怀着惊讶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的做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物,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研读散文的方法。
  《今生今世的证据》在高一必修教材中是打星号表示选读的课文,因而很多老师会忽略不计,也有一部分老师把它作为公开课的篇目进行讲解,从最近的几次公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课堂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比较生硬。教师一般都从故园这个角度解读,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故园指精神的家园,也有很多老师也关注到刘亮程独特的语言特色,在讲解的过程中从散文语言的修辞角度对语言进行品味。但是这些常规的理解还不能让学生对一个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对话。刘亮程散文的特色也没有真正展示出来,同样《寒风吹彻》更加让学生疑惑,很多孩子无法理解寒风中那种彻骨的“冷”,任老师再怎么讲也无法明白。《通往田野的小巷》和《柴火》所展现的生活背景也是学生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即使作为游客去过新疆那也是无法和一个长期生活在新疆的作家有共鸣的。学生和作者之间有着太多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差距过大,所以文本的信息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明显大于或异于接受者的接受意识,学生就无法接受。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抗拒、排斥或混乱的情绪反应,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变得无意义了。而大部分的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把很多知识和人生经验强加给学生,从而导致课堂进行非常累。“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1]这也是目前我们散文教学存在的一种问题。大多数老师散文阅读教学基本就是以教材为本,而教材为了丰富多彩,不会只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出现在教材中的作家作品有限,再加上选用的名家都是有一定人生经验,写出的散文也是底蕴深厚,充满了大量的个性和人生感悟,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我们通过作家的一篇阅读来进行赏析性的阅读,试图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任何不顾作者,不顾语境,不顾作品本身所作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解读’,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跟阅读这项严肃的工作背道而驰的。”[2]
  二、刘亮程散文解读及教学建议
  几篇课文中《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是刘亮程比较早的作品,可以称为早期村庄时间,那段时间他的写作都围绕着他生活过的黄沙梁小村庄,写作内容基本就是他生活过的小村庄的一草一木,整个人没有从村庄走出来,是他的“黄沙梁时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乡土生活投入深厚的感情。他散文中的生物本身其实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因之放置于特定的绿洲地理场景使他的文字中的这些独特的生物都产生了独有的意义。村庄成了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这个村庄的意蕴远远超越了故乡的含义,成了一种独特文化的象征,这里村庄文化更多体现了新疆文化的绿洲性、封闭性、生命性。老师在讲授《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刘亮程的这个个性特点,从纯粹的思念故乡的角度出发,必然导致学生对刘亮程文章中文化理解的缺失。教师可以让学生研读这一时期的文章,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归纳总结他这一时期的文章的特色,如他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驴”,“狗”“鸟”等物象的含义。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一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比如《寒风吹彻》,还可以补充《一个人的村庄》作为课文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他的文章的特点,这样学生会对刘亮程早期村庄时间的作品有个非常全面的把握,对他的那种个性化的言说对象有更直观的理解。
  第二个刘亮程时间是他走出黄沙梁小村庄时间,代表作就是在《现代散文选读读本》中出现了的《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作者走出了他的村庄,来到了更广阔的领域。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忽略这两篇文章。事实上作者的写作对象和写作风格都有了变化,典型代表作就是《在新疆》。作者写作的个性化对象已经开阔了,他的村庄变大,扩张,但是新疆依旧是他一个人的新疆。他所写的是新疆或者说是人间某个角落的生活,《通往田野的小巷》就是作者写的在新疆的一种独特自在生活,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新疆仿佛有两个世界,刘亮程一方面在留恋着原来村庄一样的自在与原生态,写了库车老城的风貌,新疆的慢时间,旧时间,自然万物的自由生长,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不得不忧虑在库车之外的匆忙与变化,正如文中所说:“不远的绿洲之外,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库车的环境总有一天会改变,土巷被迁走,毛驴车从街道上消失,当我们只剩下现代化这一条道路时,真正可怕的是心灵的荒芜。这时如果我们仅仅把他定义为一个写新疆生活的新疆作家,那么仅仅理解他的作品带有新疆的地域特色那还是太简单了,他从自己的小村庄走向辽阔的新疆,但是他还是在认真抚摸和注视自己的时间,他渴望大家都能听懂大地上所有的声音,在新疆的生活中他反复不慌不忙地叙述着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全然不顾库车新城宽敞的街道琳琅满目的高楼大厦,刘亮程的时间还停留在木心的“从前慢”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编印一些刘亮程在新疆的一部分作品,选择能够体现他思想的代表作——《驴车上的龟兹》库车“1一切都没有过去2最后的铁匠3生意4木塔里甫的割礼5两个古币商6五千个买买提7尘土8通往田野的小巷9龟兹驴志10托包克游戏”,这十篇小文让学生阅读并点评,小组合作交流,或者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和作品进行全面对话,从而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刘亮程的个性化的语言,在我们课本中的四篇课文里呈现了很多共性和个性的地方。共性的地方是他语言惯有的素淡明澈,文字淡雅质朴,他文章谈不上美文,没有任何哗众取宠、博取众人眼球之处。他第一时期的作品语言更多的侧重于叙述和描写,在《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两篇文章中,他的叙事性语言使他的文章展现出非一般散文的理性和冷静。如《今生今世的证据》中“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充满了家园之思的人生哲理,而在《通往田野的小巷》中语言的诗意化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八九月份/白色红色的桑葚斑斑点点/熟落在地/鸟在头顶的枝叶间/鸣叫/巷子里的人家/静悄悄”“杏花开败了/麦穗杨花/桑子熟落时/葡萄下架/库车老城/它的每一条巷子/都通往果园和麦地”,文中的话都是一首首小诗,作家李陀曾说过,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而这一切都要学生在反复多读作家的很多篇文章后才能感受到,不是教材中一篇两篇就能代表的。
  建议教师在研读刘亮程散文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另外一个新疆特色的作家李娟,进行散文的选读,学生选择不同的话题对两位同时新疆的作家进行比较评议,可以写读后感进行交流。
  三、散文教学启示
  通过对刘亮程散文的研读和教学,我们总结出现代散文教学的几个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和作品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反复调控、对话最终建构起一种相对有序的反应系列,这种适应取决于很多条件,最关键的当推情感需要的理想构架的建立。情感在这里体现最多的是“期待视野”——一是期待实现值;二是内心期待值。语文教师如何恰当地处理教材,就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读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重视研究学生读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的形成。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情感需要的理想构架时应要构建健全的、多样的、三维的立体联合网络,发现消除张力,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
  具体表现在语文散文教學中是:一应多扩充学生阅读空间,扩大教学容量,适时地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层层有碍对话地障蔽,让学生走进文本,发挥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健康的、流畅的、全面的方式得以实现;二是积极多方面创设学生阅读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开展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质量。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阅读二三流的作品,其情感及趣味就会受先结构的影响,这样很难接受优秀作品,他们的阅读期待就会低于作品水品,学生就无法接受了。同样,学生如果只咀嚼于个人一己的烦琐情感,就建立与文本的交流而言,学生的接受水平很难得到发展与提升。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眼光,不局限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充分扩展阅读教学时空。教师在处理散文教学过程中找出一些散文的共同点进行归类教学,比如以作家个人为主线,对某一个作家进行专题教学,仔细研读一个人,深入探讨这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钟爱的作家作品进行研读,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就成了学生的“私人订制”。这里的“私人”更多体现的是个体、个性。既是作家作品的个性的体现,又是学生个体的体现。相对平时的散文课堂而言,这是一种小众化的教学,带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但是却更能贴近学生,更能符合学生的个性。
  注释: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 p.6
  [2]褚树荣编著《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1.p.53
其他文献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这篇文章是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经历中,围绕着寓言的故事性与寄托性,我有几点思考:  一、对“蔡桓公因何而死?”的思考  对于这则寓言故事,领会故事的寓意,能联系生活懂得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这当然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课堂上有个不能回避的教学环节,就是讨论蔡桓公因何而死。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各类教参类书籍与教辅类资料,多
高考作文中,考生要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从审题立意到谋篇成文的全过程,其难度之高在所难免。而就写作流程中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来看,命题是动态变化的,这就注定了审题立意的可变性,成文亦然;惟有结构是几乎恒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变性。有鉴于此,不变的结构恰是考生可以在考前充分准备与强化训练,并带进考场进行套用或者变通使用的法宝。当然,在众多高考作文结构模式中,以分论点进行呈现是最实用的构建方式之一,
《把栏杆拍遍》是现代作家梁衡的代表作之一,现收录于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主题单元。文本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而又命途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与一般写人散文相比,本文除了篇幅较长之外,它还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表达上兼具抒情与议论之美;其次,它写的是历史人物而非日常生活中的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价值判断中,“深刻”处于首位。“深刻”分为两类:一类是结论性深刻,另一类是过程性深刻,就是能通过逻辑推理、多角度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地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1]。“过程性深刻”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论证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石,离开概念就难以完成命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写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学生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研究,写作教学大都停留在一般写法的指导上,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没能让学生内在情感和认识活跃起来,学生作文只能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写作沦落成被逼无奈的交差,这样的写作与写作的本质背道而驰。作文教学要想获得较大的成效,必须遵循写作的本质规律,从根本上改革。  一、从写作的本质反思作文教学现状  《诗大序》中记载:“诗
2016年12月1日,我去浙江长兴县煤山中学,给初二学生教学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教这一课,我是极惶恐的。   《湖心亭看雪》自是扑面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来仿佛深深吸入一口冰凉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寥寥数语,又是何等空灵之笔,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悠远脱俗。每次读这篇小品文,都被张岱这清新清灵的白描笔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底层的光芒”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从散文解读的角度来说,本文应该突出作者的写作情感意图,而不是突出来自底层的老王身上的光芒。这应是编者无意犯的错误,导致不少老师在教学本文时只注重解读老王的人物形象特点。实际上,如果解读者能关注文本语言使用者所隐藏的意图、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言语行为和情感交流等的语用体验,就能避免这种误读,进而实现对文本
专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某种共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组成教学模块,然后进行主题式的教学。专题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有助于克服教材缺少体系、知识零散的缺点。对于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来说,碎片化是不可忽视的现象。教师分析每一首诗词,都会分析具体的意象,但往往不能将“共通意象”前后勾连,形成“意象群”或“意象链”。学生对“这一首”诗词的意象理解深刻,但换一种语境,对新意象的理解又出现了困惑
师: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高度赞美盛唐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卓然不群的艺术才华。在中唐,同样以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写出“泣鬼神”之作的,还有一位李姓诗人,同学们知道是谁吗?   生:李贺。   师:是的。你对李贺了解多少?能给同学们简单说一下吗?   生:李贺,字长吉,陇西成纪人,是唐宗室郑王的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彻底衰落了。李贺少年时作诗便崭露头角,21岁时他参加河南府试,成绩优异,被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当然,经过岁月的不断涤荡与冲刷,有些观点已经失去它鲜活的意义了,自然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了。但赋予新内涵的“心存敬畏”,将永远不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其实,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不仅远离了神圣,同时也会靠近罪恶;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不仅会使自己肆无忌惮,更会让社会规则形同虚设,甚至会让良好的秩序轰然崩溃。  作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