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是遥远处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1日,我去浙江长兴县煤山中学,给初二学生教学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教这一课,我是极惶恐的。
   《湖心亭看雪》自是扑面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来仿佛深深吸入一口冰凉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寥寥数语,又是何等空灵之笔,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悠远脱俗。每次读这篇小品文,都被张岱这清新清灵的白描笔法下的雪意打动。不动声色的“纯客观”描述,传达出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以及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里蕴蓄着的幽独清远的神韵。读着读着,自然就融进了画面,身处喧嚣却心早已宁静澄澈,只有那茫茫飞雪洒落眼前,披满全身。然后,就是张岱的凄清,就是张岱的遗世独立,就是张岱恣意又执意追求的高傲的孤独。这种情绪,会漫至心底,只恨自己在这个尘世中清爽不足,污浊有余。
   站在张岱的风雪外,我拿什么去“教”?
   我一遍一遍地去读,陪伴我的音乐旋律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没错,我特意选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尝试着,去读一点张岱的心。
   我最初读的是“孤独”。隆冬深夜,张岱去湖心亭看雪,茫茫天地,余舟一芥,遗世而独立。而文人又多是孤独的。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前路漫漫,上下求索而无伴,凄凉孤单却倔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熙熙攘攘的世俗,归隐田园,与酒为伴,与菊为友。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茫茫天地,沧海一粟,这“孤舟蓑笠翁”是他孤独的剪影。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不见古人,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他孤独的宣言。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忧国忧民,暮年多病缠身,孤苦漂泊于蜀山湘水之间。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在文化群小的陷害之中,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诗词女神李清照,纤纤女子而经乱世,前生烂漫,后生孤苦,雨打梧桐的点点回音,是她孤独凄苦的心语。更有雨巷中踽踽独行的戴望舒,用笔不停呐喊、荷戟独彷徨的鲁迅……孤独与文人结缘,深味孤独方能写出文章里的惊世骇俗,我想张岱也是这样的。你看,更定时分,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他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此时湖心亭周遭,人鸟声俱绝。天光湖色一片皑皑,世界是如此寂静。雪夜的西湖,旷远,空灵,透彻;雪夜的张岱,孤独,落寞,悲伤。夜,冰雪茫茫,这张岱,形孤影只,是淡淡的一道痕迹,隐隐的悲凉的一点,或者轻飘的芥草一叶,何其微渺,何等孤凄!
   其实,我每次读到“孤独”,总会想到“寂寞”。尼采说:“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公识。”张爱玲说:“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蒋勋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周国平说:“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何为孤独,何为寂寞,智者阐述了许多,可很多时候我还是分不清楚。那夜西湖飞雪中,张岱是孤独的,还是寂寞的?我只知道,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雪,那个飘飘独立的身影,嵌在白茫茫的山水间,也停留在每一个阅读者被俗世犁得沟沟壑壑的心田。
   孤独必有伤。“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的翩翩公子张岱,风流浪漫,他的孤独从何而来?什么让他如此伤感,竟要在夜雪飘飞时独往看雪?他,究竟要排遣怎样的郁闷怎样的悲凉?这样就溯到文章的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当时明朝已亡,清朝初立,张岱却以明朝年号纪年,他想表明怎样的心迹?雪夜游西湖,以及文中的“金陵人”,张岱孤独中那份故国之思就淡然而现。作为明代遗民,张岱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有着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尽管这种哀愁在文中是潜隐的,但我们还是能从文章开头的明代纪年和行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他的精神苦闷。这样,就好理解了,独往湖心亭看雪,淡淡的故园之思,隐隐的故国之悲,张岱,你的飞雪之夜,你的孤舟独行,读来怎不令人感叹唏嘘!
   冬夜看雪,文人雅士很孤独,粗读几遍,我就简单地以为就是这样了。其实,很多《湖心亭看雪》的课也是这样的。
   可是,竟然越读越多了。
   比如读到“美丽”,读到“才气”!生在富贵人家,享受命运优待的张岱,捉世间万物于笔下,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情。《湖心亭看雪》的那一段雪景白描,实在奇绝。“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的全景描写后,张岱变换视角,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悠然呈现: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还有两三粒舟中人。镜头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简约又诗意,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一连串的“一”字带给我们的是水天一色、苍茫辽阔的空远意境,也让我们感受到宇宙无限、个体微渺的深沉感叹,在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的渺小一展无遗,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而这“痕”“点”“芥”“粒”等量词,我们竟然丝毫撼动不得。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湖心亭看雪》只这短短几句雪景,就已经散发出张岱绝世的才华。
   读到的还是“痴”,是“高雅”,是“纯净”,是“初心”。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张岱冬夜赏雪,于清冷孤寂中体现钟情山水、淡泊高洁之情志,文人墨客之高雅志趣却被人称为“痴”。这“痴”从何来?又作何解?读到的还是“知己”,是“等待”,是“相遇”,是“期盼”。空旷山水,何人为伴?湖心亭奇遇的金陵客人是否就是张岱知音?三大杯后的告别,又能留住什么样的记忆?文章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张岱恍然似未觉,又似有意去回避询问,或者这洁白、纯净的世界正把他胸中的块垒驱逐,他已与这纯净的世界融为一体。他是雪,也是冰。西湖是张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听到了西湖的召唤,感受到了灵魂的皈依。读到的是人生哲理,是生命感慨,甚至是对那个遥远的未来的我们的呼唤。那里有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倉稊米”的深沉感慨,有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痴迷、热爱的心,有天人合一、生命永恒的向往和憧憬,有坚守本心、追寻美丽的执着和梦想……读着,读着,总有几个张岱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或叹息,或微笑,或悠然前行,或独坐小舟。开始读的是悲苦,是痛楚,是逃离,是纠结,是嗟叹,怎么后来读的又是坚持,是信仰,是倔强,是温暖,是高深莫测,是得意洒脱,是不屑中的高傲,是无奈中的超脱,是自我世界的沉醉。儒家的独善其身,道家的清静无为,入世的艰难,脱俗的怅惘,苦与乐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等,仿佛某个春天,岸边被冻结的冰一点一点慢慢破碎爆裂的声音,欲说还休,欲罢不能,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张岱,鲜衣怒马的官家公子,遗世独立的翩翩才子,这一趟雪夜西湖观雪的精神之旅,究竟要把你、把我们带往何处去?!    关于读书,我越来越觉得最好的阅读者是时间,是经历,是心境。张岱洋溢在文中的空灵冰雪之文气,不经意流露的高雅情趣以及隐于字里行间的各种感慨,都不是强行拨开文字就可以遇到,也不是大家一指点就立马能悟透的。短短百字,无限其中。古时文人雅士性灵之作,后人争相破解密码,多长的文字也装载不了。一节课,又能容纳多少内涵与深厚?湖容易眺望,亭可以小坐,唯独那心,谁也说不准在何时遇到。阅读需要过程,参悟更需要等待,等你在这浊世上磕磕绊绊,等你在书海里死去活来,等你在人间折折叠叠,点点滴滴的光阴才会凝成路,带你走进那夜的风雪中,才会告诉你张岱是谁,他的文字又有什么。我们只有越来越丰富的认知,越来越晓达的理解,越来越走心的靠近,而最后的融合或者升华,是在哪一天,我们真的不知道,也无需知道。还是简简单单地走进湖心亭的夜雪中,只在这混沌天地间留一次用心的阅读和思考,这样,我觉得就真好。
   文章,必然会越读越厚,也必须要越读越薄。这样,才会有教学的发生。
   这幅简约的山水画,我最后又回到了“孤独”上!不为别的,因为学生最容易抓住的就是“独”,就是“痴”。基于学生的视角去解读,立足学生的学情去发展,这,是教学应有的姿态。
   只是这孤独,有了更多的内涵,可最终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懂得”。
   可是,你能讲这“孤独”吗?我问我自己。
   毕竟,在这样空灵脱俗的文字前面,我始终是浅薄的。
   那么,学生呢?初二学生,这历经沧桑后才有的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能读出多少呢?对文本的解读是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或年级特点的。张斗和先生认为:“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建构,是物我同化、相融互生的,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投射。阅读主体凭借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披文入情,不仅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品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破解文本的文字‘密码’,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碰撞,并最终形成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既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强迫学生接受,也不能不顾作者的价值取向,而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当做是对文本的准确解析。文本解读既要求深刻,又要有学生立场。语文教学不仅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关注学生,还要注意整个教学的推进必须从学生中来,最终要回归到学生。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文本架构学生与教材的桥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真正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学生的世界里感知另一个“世界”。我们成年人读张岱,尚且要用我们的人生际遇和阅读经历去缝缝补补,十三四岁的初二学生又能触摸到几分张岱呢?《湖心亭看雪》不足200字,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意蕴。生于繁华,终于沦落,饱经国破家亡、升降浮沉的张岱,他那种有意追求的凄清、恬淡、孤独的审美境界,孤高耿介、高洁自守的文化人格,中国传统文人普遍的文化心理,以及空灵冰雪之文气,哪里会是初二学生能读能品的呢?教師当以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备课,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的视角走进文本,再展开对文本的探究,在探究中推进适合学生的深度解读,完成阅读深度意义的建构。《湖心亭看雪》一文再次入选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相配的教师教学用书说:“只有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内涵,才不负作者‘梦忆’的初衷。”站在初中生的学习立场上看,对解读各异、争论不下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内涵”的理解,我个人以为是难以实现的。一节课,还是简单些吧。熟读文章,体会文本简洁的语言和白描的写法,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意境,深深浅浅地读读西湖的飞雪,读读寂寞的湖心亭,感受一下那颗孤独痴迷的心。其余的,就交给未来,交给学生可能也会兜兜转转、跌跌撞撞的真诚的成长旅程吧。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我自嘲式地安慰自己,提醒自己。“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席慕蓉说的是生命历程,我觉得阅读也是这样。我们无法教尽所有,也不必教尽所有,由浅入深,让学生能欢喜去阅读张岱的文字,想着去接近张岱,可能就是最好的教学。
   怎么教呢?从哪里切入?不用百度,我已经有很多的教学入口。比如从“看雪”入,为什么不是赏雪,什么时候看雪,怎么样的雪景等;比如从“独”入,为什么要独自看雪,为什么要在更定时分看雪,明明有舟子相伴,为什么说是“独”看雪;比如从“痴”入,“痴”在何处,怎么理解张岱的“痴”;比如从“金陵客”入,探讨张岱与他们是否知己;比如联系柳宗元或者苏轼诗文,对比阅读探究古人之心……众多名师的设计,使得《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已有多种版本的演绎,怎么上都觉得自己有跟风之嫌。
   那就简单一点吧!这篇小品文,只有160字,极其简练。语言又接近口语,浅显易懂,明白晓畅,就交给学生多读读吧。
   “小品文的传世之作,就从语言的极小处去品!”
   想起我说的“小说,从小处去说”,就觉小品文,也该从语言的小处去品。
   那么,哪个“小”是最值得探究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又主动地走进张岱的语言文字中?冬天的阳光来来回回地照耀着,我也来来回回地深情地读着,像个学生。“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读到每个文字都驻进心里,读到每个标点都溢出情感,读到眼前宛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读到自己也孤独地坐在小舟中,徜徉在雪夜西湖的怀抱里。世间彻悟人生、超脱世事者多有“痴”意、“痴”态、“痴”行,比如张岱。只不知,冬阳下我这样来来回回的诵读,是否也是一种“痴”?
   读到感动处,我甚至希望,那天的课堂,我的学生们也和我一样,就是这样痴痴地读,痴痴地悟。什么背景,什么知人论世,什么文化心理等,都不说,都不言,只老老实实地在他纯粹的语言文字中辗转。如此,宇宙无限地扩展,时间无尽地流逝,空间无穷地漫延又缩小,尘埃般渺小的我们也在某件事上成为了暂时,成为了永恒。    那天,十二月初始,窗外阳光薄薄而来,深秋的银杏叶子还未落尽,片片金黄在凉风中诉说岁月。我和煤山中学的两位女教师都上这一课,她们的课安排在我前面。真的都是在雪景佳句上引领学生做了很细腻的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数量词使用出神入化,张岱文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容多言。两位老师的分析也都精细缜密,把张岱白描手法和用词之精妙讲解得丝丝入扣,但总觉得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教师的讲解多了,术语多了,学生的自主求知少了,体验少了,感悟少了。阅读本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披文入境、入境染情、审美体味和自我涵泳的过程。教师的点拨固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没有学生充分的、大量的阅读做基础,教师再好的讲解都是空中楼阁。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主学习,去体验到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和价值。过多技术化的分析,会失却文章阅读的美,而不进入语言文字深处只在外向上作出的文章解析,又是绝难走入张岱的内心世界。在她们的课堂上,我汲取着,也改造着,完善着。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多读心中才有本,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感情。
   “读读直接描写西湖夜雪的句子,你觉得其中写得最妙的一个字是什么?”在学生读过张岱的文章后,我改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引领学生径自走进文中写景的语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他们读,一遍,两遍,我也读。文字不多,来来回回读个几遍,张岱的语句就在教室的四周溢出飞雪的神韵。
   读吧,让我们与喜欢的不期而遇!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学生很快读到了这个“与”字。我以为,教材版本这一句里标点符号的呈现,是极懂张岱的。若是加上顿号,变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湖心亭看雪》也就少了几分味道。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天地苍茫,万千气象。虚字不虚,三个“与”字迭用,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又多了一点意趣。若是用顿号隔开,遥远又突兀,相看生硬,“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雪夜天地相融、水天相接的磅礴浩渺就多了阻碍,多了隔阂。这处教学,也成了《湖心亭看雪》课堂的必经之处。
   我也是盯着这部分描写,引导学生去读出“天与云与山与水”的音韵和情感。读着读着,我就觉得这“与”字,是苍茫天地间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而这“一”字,则是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的张岱他那孤独的身影。人鸟声俱绝,万籁无声的更定时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一叶扁舟,一颗孤寂的心,卓然不群的高雅和孤傲的情怀,还有淡淡的愁绪……天地之大,人之卑微,风华绝代的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越读越觉得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天与云与山与水,如果再连上一个‘与’字,你觉得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这样一问,仿佛一种力量驱使我走近这“上下一白”的雪夜和这遗世独立的张岱。
   这一问,是备课时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今天,犹如雪莲花怒放而出。
   “与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人,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近。”
   “与我,与作者,天与云与山与水与我,作者孤独,要‘与我’才是。”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张岱是多想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啊,天地间安放的孤独只有在天地间才得以自由得以生命。这个“与”,是一种渴望,一种憧憬,天人合一的心念就在其中。
   “那为什么张岱不加上‘与我’呢?”我追问了一句。张岱,你注定优秀,注定孤独。渴望而不能即得,冰雪中,谁懂你的忧伤,谁又懂你的向往?
   “就更写出张岱的孤独,不为人知,也不需要人知的寂寞。”我特别喜欢学生这句“不需要人知的寂寞”。
   “面对天地的阔大,生命的卑微,淡淡的忧伤……”
   我稍加点拨,不多言语,只做激发,绝不刻意灌输。读张岱的是你们,也只能是你们。让学习,真实发生!
   读吧,我们读“一”,那是谁的孤独寂寞,遗世独立?
   读吧,我们品“与”,天人合一的渴望中,那是谁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茫茫天地间,知己者谁?“与”谁共在西湖夜雪飞时把酒推杯,金陵客吗?舟子喃喃,张岱又何尝不在喃喃?只是他的心绪,说给了这苍茫飞雪的天地。“一”人,“与”谁,极想处,湖中人鸟声俱绝。
   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自然的感通,我把风雪看锦绣,你用孤独唱人生,人生如雪泥鸿爪,这一夜,多少回味。
   这个深秋,没有雪,阳光下黄叶如霜,层层叠叠都是张岱落寞又翩然的身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而我们都是大自然中最卑渺的一粒。流沙流沙满天飞,谁为你憔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读着读著,莫名感动。读张岱的小品,如入山探幽,如观水墨画,初看无奇,细嚼有味,再品绵远。不去谈所谓知人论世,更想融进那个凄美凄清的纯粹的“与”,还有那个遗世独立的“一”,还有那些玲珑剔透的量词,去和学生念想自我生命,去念想宇宙天地,念想人生境界。
   “那大家再看看这一段雪景描写的前后语段,你自己读读,觉得还有哪个字哪个词吸引了你?”
   有了雪景语句的品味涵泳,学生更是欢天喜地地扑向张岱的其他语句上。
   “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绝在何处?这“声”,你就舍得错过吗?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独”字何解?分明有人相陪,怎么就是“独”呢?
   “强饮三大白”的“强”,是“勉强”,还是“尽力”?两个金陵客人真是张岱的知音么?“更有痴似相公者”,“痴”,又有什么深意?
   ……
   有的说得很透,有的争执不下,有的没时间去深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深深浅浅的,都是语文。
   我看着学生们感动的面容,听着他们或稚嫩或深刻的话语,看着他们读,听着他们读,就想起著名作家迟子建在自己的散文集书序《野草的呼吸》中写的一段话:“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在寒刀霜剑的背后,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这段话,在张岱的世界里,“野草”换成了“冰雪”,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野草”换成“语言文字”。
   客居于尘俗,何处是归宿呢?我们站在少年的土地上回味,而张岱,是站在精神的风雪中沉醉。纯粹也罢,复杂也罢,或喜或忧,或乐或悲,都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寻求生命的涵养。
   看窗外黄红绚烂,再想遥远的那个雪夜,原来,此生从未走远,我们还是那个少年。甚至,我忘记了是在上课,只觉得,我们都荡漾在那晚的小舟上,覆盖船身的,是漫天的风雪和张岱的文字。
   我们很小,语文也不必太大,就这样静静悄悄地滋润,真真实实地改变!
   “我们记住了苍茫的西湖,记住了静默成点的亭,最让我们感动的更是那浩茫天地间那颗孤独寂寞、卓然不群又有着淡淡愁绪和高雅脱俗的心。”
   课的最后,我指着“湖心亭”三字做了这样的小结。黑板上,那个大大的“与”字,真的像从空中斜伸出来的一只手……
其他文献
《师说》是一篇能够体现文学大家韩愈散文创作实力的传统经典名篇,被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读者对其文章主旨的解读歧见迭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有人认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世之所存也”才是这篇时事杂文的主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既与读者没有搞清楚文章的论证逻辑有关,也与读者对文章整体把握不足而缺乏历史关照的解读方式有关。更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这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有四十多年,唐王朝在医治安史之乱造成的创伤,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希望改革政治,重整盛唐大一统的繁盛局面,强烈反对藩镇割据,所以他作《张中丞传后叙》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是毫不奇怪的。至于他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文章开头一段作了交代——“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余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
《故都的秋》写于抗战时期,1934年作者郁达夫到达北平,触景生情,写下此文。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他不仅在这个秋里添了许多与之无关的南方的秋,还在字里行间融入了他独特的审美取向、主观感情和人生态度。因此,走进文本,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上的矛盾接踵而来,采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原理进行解读,我们不仅能把文章结构梳理得更加清晰明朗,贴近文本的深层意义,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更易理解作者的内心世
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新文化运动在青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学生希望了解新思潮,学习白话文。五四前后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件:杭州某校学生要求国文教师改良教材,说《新青年》《解放与改造》都可以做他们的“先生”,那位教师没有办法,就辞职了。[1]何仲英在1923年也说:“五四运动以前,各中学里担任国文课的,还是老一辈子人的专利,把古文观止,古文辞
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学部负责人、高中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作协会员,诗人、作家;北师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科技学院、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度人物,2017年获全国第三届金近儿童文学奖。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有多篇诗文入选多种选本、选刊;参与多种语文教材和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审读;出版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商务印书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这篇文章是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经历中,围绕着寓言的故事性与寄托性,我有几点思考:  一、对“蔡桓公因何而死?”的思考  对于这则寓言故事,领会故事的寓意,能联系生活懂得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这当然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课堂上有个不能回避的教学环节,就是讨论蔡桓公因何而死。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各类教参类书籍与教辅类资料,多
高考作文中,考生要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从审题立意到谋篇成文的全过程,其难度之高在所难免。而就写作流程中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来看,命题是动态变化的,这就注定了审题立意的可变性,成文亦然;惟有结构是几乎恒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变性。有鉴于此,不变的结构恰是考生可以在考前充分准备与强化训练,并带进考场进行套用或者变通使用的法宝。当然,在众多高考作文结构模式中,以分论点进行呈现是最实用的构建方式之一,
《把栏杆拍遍》是现代作家梁衡的代表作之一,现收录于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主题单元。文本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而又命途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与一般写人散文相比,本文除了篇幅较长之外,它还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表达上兼具抒情与议论之美;其次,它写的是历史人物而非日常生活中的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价值判断中,“深刻”处于首位。“深刻”分为两类:一类是结论性深刻,另一类是过程性深刻,就是能通过逻辑推理、多角度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地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1]。“过程性深刻”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论证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石,离开概念就难以完成命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写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学生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研究,写作教学大都停留在一般写法的指导上,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没能让学生内在情感和认识活跃起来,学生作文只能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写作沦落成被逼无奈的交差,这样的写作与写作的本质背道而驰。作文教学要想获得较大的成效,必须遵循写作的本质规律,从根本上改革。  一、从写作的本质反思作文教学现状  《诗大序》中记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