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 徐甡民 著 文汇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文汇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上海市民社会史论》,以一种开创性的视角,揭示了上海于近代崛起的原因。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呈现出一个现代都市的规模和属性,并且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其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上海的社会政治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由本土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所最终导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
徐甡民 著
文汇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文汇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上海市民社会史论》,以一种开创性的视角,揭示了上海于近代崛起的原因。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呈现出一个现代都市的规模和属性,并且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其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上海的社会政治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由本土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所最终导致,而是来自于外部力量也就是西方国家的侵入与触发。
上海的开埠与租界所具有的西方主导和民族屈辱的印记,使得在探讨它们与上海近代发展的关系时,一直让人感到"为难"甚至需要"讳言"。但是,马克思在论述英国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就曾这样说过:"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种思想对于上海的开埠与租界其实也同样适用。我们在记取西方帝国主义在上海的开埠和租界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列强行径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于上海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工具"的作用。
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建旧制大门,中国以此为契机进入近代历史以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促成了上海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根本转型。比如孙中山从来都把租界一定要归还中国,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信念;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赞誉上海租界在建设、管理和市政上的效率和成果,以及力主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的。
就正式的对外通商而言,广州早于上海;甚至在《南京条约》之后的"五口通商"中,广州、福州、厦门、宁波等地因为直接濒海,看起来通商、开发更为有利;然而为什么唯独是上海,能够后来居上,绝无仅有地崛起成为远东的第一大都市呢?
相对于历史常规和世界殖民地模式,近代上海崛起中最为重要的,是规模化移民现象,上海租界扩张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大量移民的不断迁入。近代的上海,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而新兴的移民群体,创造了一个迅速繁荣的都市。在此基础上,某种"西学东渐"的现代民主理念,以及在列强势力与清朝政权的对峙和制衡中所形成的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就为市民的价值基础和精神联系、以及为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于是,近代上海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城市。即使像陈独秀这样的政治文化人,从未停止过抨击上海租界及其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但是因为租界内相对的政治宽松以及各种便利,他又认为当时中共中央机关设在上海租界最为适宜。鲁迅对于租界的批评也是不吝笔墨,但是甚至在他56岁临去世之前,还想搬家到一处更好更安宁的住所,而在他的搬家条件中,列为第一的就是居所要在租界。然而,在动荡的近现代时局中,上海市民社会只维持了一个短暂的历史停留,市民世俗化的、自由的、温和理性的变革主张和个人诉求,在晚清以降的政治格局中,始终遭遇遏制和冷遇,也遭受主流文化的鄙视和漠视。曾经创造了某种历史景观的上海市民社会,始终没有在历史的文本中,获得它应有的认知和地位。
所以,《上海市民社会史论》一书,对于认知上海市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价值内涵,有着参照意义。
其他文献
出生于1905年8月的上海寿星吴淑和,如今已108岁高龄了。老人虽然患有高血压及白内障,但精神依然矍铄,思维也十分清晰。老人出生于晚清的一个官僚家庭,因自幼聪明好学,练得一手好字,故深得祖父宠爱。1933年代,她来到上海,和当时在震旦大学任教的庞伯龙结了婚。婚后,他们生育了8个儿女,这些儿女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分别从事科技、教学、经济等工作,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更使老人感到欣慰的是,她的第三代、
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和高(低)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是困扰当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最终引起中风或心梗。这些病症不能根治,唯有吃药控制缓解病情,而无灵丹妙药可求。我从中国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受启发,发明了卓康小分子水瓶,经过临床和医学专家鉴定,注册为准字号医疗器械上市。12年来,为了观察对冠心病和高(低)血压能否治本,一直对患者承诺疗效。我发现饮用优质小分子水有治愈以上病症的宝贵功能。为了见证事实,特地邀请了新
每天上午,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社科阅览室里,总能见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书桌前伏案而读,神情专注。他就是沪上著名的“百岁读书郎”陈同年。 陈老生于1911年,期颐上寿的他,身子硬朗,步履稳健,行走不拄拐杖,爬楼不用扶手,而且思维敏捷,谈吐清晰,毫无龙钟老态。当好奇的人们问起他的养生诀窍时,他总是笑嘻嘻地说:“我没有什么养生诀窍,一切顺其自然。”他从来没有刻意去养生,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陈老每
问过不少老夫妻,感情的状况如何?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大意无非就一个,都老夫老妻了,还有啥,平平淡淡呗! 可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越要老来伴,就越得不平淡。 这不平淡,首先是物质上的。物质生活上的不平淡,就是不能一味甘于现状,要为了让对方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拼搏,改善现状,让物质生活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样的不平淡,并不是攀比。别人有房有车,咱也得有,就算没能力,也要打肿
这是一部热情洋溢且隐含着某种预言性的作品。“热情洋溢”,是指作者在讲述故事时所深怀的激情,这种激情使书中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了极大的感染力,它让人们发现,“在这个可怕的世界后面,还有一个令人激动的世界”。而“预言性”,则是指作者描述出一种新的历史可能性,在这个新世纪中,有一种新的民间的力量正在成长,而这种力量正在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解决社会的问题。这本书叫“如何改变世界”,还有个副标题:“社会企
(1)晚年生活有规律。张震将军退休后的生活颇有规律,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一二三四”,即“一”为每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二”为每日早上吃两个鸡蛋;“三”为每日中午喝三杯茅台酒;“四”为每天晚饭后走四里路。 (2)长年坚持写日记。从红军时代当小参谋起,张震将军就有一个习惯,即每天坚持写日记。当天事,当天记;若工作忙,无暇记,次日必补记之。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没有间断。退休后,仍一如既往。哪怕病倒了,就
据调查,对手机的过分依赖,目前已“传染”到老年人。过度迷恋手机,不但健康受损,而且人情味也淡了。老年人天天抱着手机,减少社会活动,会诱发心理和生理疾病。对此,专家提醒,老年人应远离“网瘾”,对手机做“减法”。 怎樣帮助老年人对手机做“减法”呢?近来,社区召开了一次交流会,许多居民介绍了“高招”。 于阿姨(70岁,退休教师) 全家齐出招,“犟牛”回了头 春节后,老伴儿拿到兒子送他的生日礼物—
老伴儿玩手机上瘾以后,我给他总结了“三少”:睡眠少,朋友少,做家务少。以前他常跟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侃大山,一块逛公园散散步。现在,老伙伴们怎么喊他也不去了,一门心思宅在家里玩手机。我老伴儿姓牛,偏偏又有牛一样的犟脾气,我让他把手机放一放,多到户外活动活动,他就朝我瞪眼。 我管不了老伴儿,就抱怨儿子,说,手机是你给的、你教的,你必须帮你爸戒“网瘾”!儿子为难地说:“犟牛您都拉不回头,我哪里有这个威严
饮食讲卫生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讲究饮食卫生的当属宋高宗。在饮食方面,并不因为自己是个皇帝就可以无所顾忌。讲究饮食卫生也许是他活到80岁高龄的重要原因之一。宋高宗后来做太上皇的时候,“每住膳,必置匙箸两副”。吃饭前多半选他喜欢吃的,用一双筷子夹到碗里,吃光。饭用另外一只勺子,装一点吃一点。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皇帝皇后们吃剩的菜肴,一般赐给宫中其他人吃,宋高宗赵构
心理案例:难道爱还是罪过吗?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女性的声音。 女士的诉说中充满了幽怨:我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我每天都在孤独寂寞中。您知道寂寞吗?寂寞真的很难受,很累。您知道吗?我是在一人世界中孤独的挨过一天又一天。实在孤独的难受了,我就去购物,去逛街,一逛半天,甚至一天。看着广场那茫茫的人潮,看着街上匆匆的人流,孤独似乎离开了我。但我知道,那不过是暂时的,逛街回来,我还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