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乡村小学生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方面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利用乡村优质资源、融入乡村生活情境的STEAM科学课堂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阐述了STEAM教育对乡村小学生的发展意义,以及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开设有乡村特色的STEAM科学课。
早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STEAM教育理念的雏形就已出现。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STEAM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发展。2016年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STEAM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在城市开设,面向乡村小学的STEAM课程基本没有,小学STEAM科学课的开设在城乡表现悬殊。同时,国内的STEAM教育科学课堂的开展投入的成本较高,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乡村小学STEAM课堂开设的一大难题,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小学STEAM科学课程的开展,限制了乡村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乡村优质资源、融入乡村生活情境的STEAM科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生活情境融入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方面的内容,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乡村较为落后的教学设备,无法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将乡村生活情境融入科学課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乡村小学教学设备的局限性,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STEAM教育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科学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如:通过把乡村孩子最为熟悉农耕情境与STEAM理念结融入科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例,教材以凤仙花作为学生探究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播种凤仙花种子,记录并观察其从种子到根、茎、叶、花和果实变化的过程。相比凤仙花,乡村的耕种活动囊括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乡村孩子更为熟悉。教师设计课程时,可结合这些乡村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提供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学生自备瓶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种植计划及内部分工,设计种植和灌溉装置并画出装置图;各小组分享方案时,教师和学生积极探讨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后续可让各小组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做出设计的装置,用表格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并画出不同时期作物的形态,定期分享种植情况。
科学源自生活,将STEAM教育理念与乡村生活情境结合融入科学课堂,降低STEAM小学科学课开设成本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别样的STEAM科学课,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之美,探究事物科学原理,开拓学生创新性思维。
二、充分利用乡村优质资源
乡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备较为落后,教学资源匮乏,课堂多为传授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基本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然而,乡村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特有的经济资源,如耕生产方式、农具、家禽牲畜、农作物等,这些优质资源都可以为乡村小学科学课堂服务。将这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可设计更适合乡村孩子的STEAM科学课程,打造低成本乡村小学STEAM科学课程。
农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其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上,而生活经验的形成少不了农村各种优质资源的参与。将乡村特有优质资源运用到课堂,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课堂,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内容。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为例,这一单元涉及诸多动物植物相关内容,而这些资源在乡村颇为常见,教师可设计相关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通过表格、绘图等形式,将其进行分类,比较它们的区别。
STEAM教学理念应用于乡村小学科学课堂,无疑是为乡村小学科学教育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通过结合乡村生活情境和特有的优质资源,将STEAM理念融入科学课堂,对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降低STEAM教育在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开设成本,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低成本小学STEAM科学课程;另一方面,STEAM科学课堂的开设,让乡村的孩子能够体验STEAM科学课堂,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有利于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STEAM理念在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可为乡村教育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
【本文由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1912034023)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2018-856)资助】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早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STEAM教育理念的雏形就已出现。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STEAM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发展。2016年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STEAM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在城市开设,面向乡村小学的STEAM课程基本没有,小学STEAM科学课的开设在城乡表现悬殊。同时,国内的STEAM教育科学课堂的开展投入的成本较高,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乡村小学STEAM课堂开设的一大难题,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小学STEAM科学课程的开展,限制了乡村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乡村优质资源、融入乡村生活情境的STEAM科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生活情境融入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方面的内容,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乡村较为落后的教学设备,无法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将乡村生活情境融入科学課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乡村小学教学设备的局限性,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STEAM教育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科学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如:通过把乡村孩子最为熟悉农耕情境与STEAM理念结融入科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例,教材以凤仙花作为学生探究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播种凤仙花种子,记录并观察其从种子到根、茎、叶、花和果实变化的过程。相比凤仙花,乡村的耕种活动囊括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乡村孩子更为熟悉。教师设计课程时,可结合这些乡村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提供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学生自备瓶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种植计划及内部分工,设计种植和灌溉装置并画出装置图;各小组分享方案时,教师和学生积极探讨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后续可让各小组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做出设计的装置,用表格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并画出不同时期作物的形态,定期分享种植情况。
科学源自生活,将STEAM教育理念与乡村生活情境结合融入科学课堂,降低STEAM小学科学课开设成本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别样的STEAM科学课,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之美,探究事物科学原理,开拓学生创新性思维。
二、充分利用乡村优质资源
乡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备较为落后,教学资源匮乏,课堂多为传授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基本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然而,乡村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特有的经济资源,如耕生产方式、农具、家禽牲畜、农作物等,这些优质资源都可以为乡村小学科学课堂服务。将这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可设计更适合乡村孩子的STEAM科学课程,打造低成本乡村小学STEAM科学课程。
农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其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上,而生活经验的形成少不了农村各种优质资源的参与。将乡村特有优质资源运用到课堂,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课堂,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内容。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为例,这一单元涉及诸多动物植物相关内容,而这些资源在乡村颇为常见,教师可设计相关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通过表格、绘图等形式,将其进行分类,比较它们的区别。
STEAM教学理念应用于乡村小学科学课堂,无疑是为乡村小学科学教育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通过结合乡村生活情境和特有的优质资源,将STEAM理念融入科学课堂,对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降低STEAM教育在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开设成本,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低成本小学STEAM科学课程;另一方面,STEAM科学课堂的开设,让乡村的孩子能够体验STEAM科学课堂,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有利于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STEAM理念在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可为乡村教育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
【本文由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1912034023)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2018-856)资助】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