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出校门又进校门,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事这份“站立着”的职业已近十年了!常听上了年纪或没上年纪却有资历的老班主任们说:班主任不好当!言下之意自然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三板斧,就别上水泊梁山”!
时光荏苒,回首来时路,自己的头顶上没有太过耀眼的光环,记忆中只有些晶莹的点点在闪烁着,那或许是曾经洒下的汗水和流下的泪水吧,写下来以鞭策自我、与大家共勉……
一、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一件事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件事情,那么做完就可以脱手;如果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就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的投入。
二、有一种语言无声却力大无穷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指出“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完善的人格,注意自身的形象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可见,良好的人德人格人品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弯腰捡起那地上的纸片;动手摆放扫除工具;低头整理讲桌上的作业本……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其实,学生平时不是用眼睛来看教师,而是用心灵在感知。每个学生都会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之际在心中产生集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效果远远胜过无数次严历的指责和批评。
三、用热爱、宽容、理解托起明天的太阳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也懂得了回报爱。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校园,就必须固守属于自己的一份清贫,宽容学生,爱护学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在班级管理中,我从未歧视过也从未轻易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学生刘某从高职班来到我们普通班,以为普通班学习不用很累,换一个环境可能会很适应……来到班级,不一样的课程、紧张的技能训练,让他再一次失去了信心!有次上学期间竟然在网吧呆了三天两宿,家长知道后很生气,他自己也很惭愧,他决定退学帮父母弄大棚!那几天我一天给他打数个电话,联合原来的班主任一起劝他,可他退学的意向还是很坚决,后来干脆不接电话……在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试试的时候,拨通了他家电话,他奇迹般地告诉我,他想回来上学……回来以后,他知道我为他保守了他不想让同学们知道的秘密,很快和同学融在了一起,只是学习和技能方面比以前努力了!他是被劝的学生之一,也是回来以后情况最乐观的一个……
当然,因为留下这些学生,失去了很多成绩和荣誉,可是能看见学生“一个都不少”地坐在教室里,我还是觉得很值得!一个孩子正常的未来,不至于走上歧途的人生,或许比成绩和荣誉更重要……即便是这种值得会伴着很多泪水、失落、焦虑甚至是疼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剂“良药”,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学生,不但给了学生机会,也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在幸福中会马上改正错误:
我班有一学生孙某,在上学期打了一场群架,由于情节严重,本人受到了处分和对对方的经济赔偿……他本人觉得事因他起,处分不能免,但钱他一个人出,然而他不敢对家长讲,他竟然想出了,从同学那里齐钱……后来班里的线人告诉了我这个情况,我知道后非常气愤,班里的学生家庭条件不一,好一点的5元、10元的不太在乎,可贫困的孩子一天也花不上10元,于是我找到他,他说明了原因,很义气很诚实……看着他当时的样子,我从自己的包里掏出钱,告诉他把同学的钱先还了……以后再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要承受外部的种种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你感奋不已。理解是一种换位思考,太多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去理解,不如换位的想想,如果那个人是你,你会期待别人怎么样对待你……
在我们学校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的单亲孩子,这些孩子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不愿和人交往,自卑异类,天长日久成为班上的所谓的“后进生、坏孩子”!
班上的一名学生董某,从小父母离异,他所经历的一切,让他对父母恨之入骨、对生活无所谓……他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伤害他妈妈,他妈妈最害怕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他妈妈没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希望他每天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就行!而他偏偏很叛逆,跟他妈妈有一点儿矛盾,就会早晨照常出门而不上学了……我每次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孩子没来上学,他妈妈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严重的一次,他走了一个星期,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后来我去网上班级的群里找他,当时他不在线,然后我去看他的QQ空间,发现他在日志里写到:我在哪里都是多余,活着好没有意思……我就给他留言:怎么能这么说呢,妈妈在等你回家,老师在等你上学!看到他回来上学,我真的好高兴!
有人说老师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初为人母的我,对那种感情深有体会——对他们的一切,不觉厌烦、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的……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牧羊人,四五十个学生是一群羊,他们有的已经懂得要低下头勤勤恳恳的吃草,有的却执拗不合群,还有的经常淘气撒欢,迷恋沿途的一些小诱惑而不肯和羊群同行……而我的任务是把这群羊引领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让他们都能汲取到最好的营养,所以做一个快乐的“牧羊人”一直是我在工作中所追求的!我觉得工作就应该在得到物质回报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悦,只有在快乐中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手段,惟有热爱工作本身,我们才会被这种快乐所滋养,所润泽……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时光荏苒,回首来时路,自己的头顶上没有太过耀眼的光环,记忆中只有些晶莹的点点在闪烁着,那或许是曾经洒下的汗水和流下的泪水吧,写下来以鞭策自我、与大家共勉……
一、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一件事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件事情,那么做完就可以脱手;如果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就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的投入。
二、有一种语言无声却力大无穷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指出“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完善的人格,注意自身的形象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可见,良好的人德人格人品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弯腰捡起那地上的纸片;动手摆放扫除工具;低头整理讲桌上的作业本……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其实,学生平时不是用眼睛来看教师,而是用心灵在感知。每个学生都会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之际在心中产生集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效果远远胜过无数次严历的指责和批评。
三、用热爱、宽容、理解托起明天的太阳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也懂得了回报爱。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校园,就必须固守属于自己的一份清贫,宽容学生,爱护学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在班级管理中,我从未歧视过也从未轻易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学生刘某从高职班来到我们普通班,以为普通班学习不用很累,换一个环境可能会很适应……来到班级,不一样的课程、紧张的技能训练,让他再一次失去了信心!有次上学期间竟然在网吧呆了三天两宿,家长知道后很生气,他自己也很惭愧,他决定退学帮父母弄大棚!那几天我一天给他打数个电话,联合原来的班主任一起劝他,可他退学的意向还是很坚决,后来干脆不接电话……在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试试的时候,拨通了他家电话,他奇迹般地告诉我,他想回来上学……回来以后,他知道我为他保守了他不想让同学们知道的秘密,很快和同学融在了一起,只是学习和技能方面比以前努力了!他是被劝的学生之一,也是回来以后情况最乐观的一个……
当然,因为留下这些学生,失去了很多成绩和荣誉,可是能看见学生“一个都不少”地坐在教室里,我还是觉得很值得!一个孩子正常的未来,不至于走上歧途的人生,或许比成绩和荣誉更重要……即便是这种值得会伴着很多泪水、失落、焦虑甚至是疼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剂“良药”,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学生,不但给了学生机会,也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在幸福中会马上改正错误:
我班有一学生孙某,在上学期打了一场群架,由于情节严重,本人受到了处分和对对方的经济赔偿……他本人觉得事因他起,处分不能免,但钱他一个人出,然而他不敢对家长讲,他竟然想出了,从同学那里齐钱……后来班里的线人告诉了我这个情况,我知道后非常气愤,班里的学生家庭条件不一,好一点的5元、10元的不太在乎,可贫困的孩子一天也花不上10元,于是我找到他,他说明了原因,很义气很诚实……看着他当时的样子,我从自己的包里掏出钱,告诉他把同学的钱先还了……以后再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要承受外部的种种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你感奋不已。理解是一种换位思考,太多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去理解,不如换位的想想,如果那个人是你,你会期待别人怎么样对待你……
在我们学校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的单亲孩子,这些孩子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不愿和人交往,自卑异类,天长日久成为班上的所谓的“后进生、坏孩子”!
班上的一名学生董某,从小父母离异,他所经历的一切,让他对父母恨之入骨、对生活无所谓……他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伤害他妈妈,他妈妈最害怕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他妈妈没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希望他每天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就行!而他偏偏很叛逆,跟他妈妈有一点儿矛盾,就会早晨照常出门而不上学了……我每次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孩子没来上学,他妈妈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严重的一次,他走了一个星期,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后来我去网上班级的群里找他,当时他不在线,然后我去看他的QQ空间,发现他在日志里写到:我在哪里都是多余,活着好没有意思……我就给他留言:怎么能这么说呢,妈妈在等你回家,老师在等你上学!看到他回来上学,我真的好高兴!
有人说老师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初为人母的我,对那种感情深有体会——对他们的一切,不觉厌烦、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的……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牧羊人,四五十个学生是一群羊,他们有的已经懂得要低下头勤勤恳恳的吃草,有的却执拗不合群,还有的经常淘气撒欢,迷恋沿途的一些小诱惑而不肯和羊群同行……而我的任务是把这群羊引领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让他们都能汲取到最好的营养,所以做一个快乐的“牧羊人”一直是我在工作中所追求的!我觉得工作就应该在得到物质回报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悦,只有在快乐中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手段,惟有热爱工作本身,我们才会被这种快乐所滋养,所润泽……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