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7-01
新课改后,教师们都在努力学习并实践新课改理念,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认真研究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那么,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不准确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年级运算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学生刚开始接触乘、除法运算以及小数为起点进行教学,反复讲解乘、除法运算法则,反复强调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掌握新知识。另外,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以致教学不能顺畅进行。
2.教学情境弱效或无效
《课标》要求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并获得一些经验”。由此,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有了纲领性文件的支持,也正因如此,课堂中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境教学。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弱效甚至无效,使教学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如: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问题以N个情境引入,导致情境复杂、弱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又如:创设游戏情境,吸引了每位同学,可仔细一想,这样的情境只有热闹而没有数学,学生感兴趣的只是游戏本身,而游戏与教学内容并无联系,情境无效。
3.课堂讨论弱效或无效
在合作学习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讨论” 这一教學手段,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意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与此同时,一些毫无意义的讨论充斥着课堂。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设计讨论的问题过多、过滥,该不该讨论的问题统统让学生讨论,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混乱。
4.多媒体流于形式
新课改提倡重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制作一份优秀的课件费时较多,而且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地完成一份优秀的课件,因此,现代化技术中的多媒体往往在偶尔的公开课中才使用。在许多这些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中相应的例题、解答和公式规律“搬”到其中,以免去教学过程中的板书书写,多媒体的应用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最佳作用。
二、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课前应当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再根据其认知水平加以适当点拨与引导,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学生便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对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
2.利用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巩固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的最佳途径。脱离了实际生活与情境而单独地学数学,会使内容显得空洞和乏味,就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抽象和无用的。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反映的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变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足够多的、学生熟悉的、精练的社会和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在“1亿有多大”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参与教学,以极小的事物对比极大的事物:1亿张纸堆起来的厚度超过珠穆朗玛峰;1亿颗米可以让3.5万人填饱肚子;1亿滴水能装4辆大型运水车……以数据冲击学生的听觉,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深化知识,达到理解数、感受数的目的。
3.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讨论要求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会用事实、概念、原理,通过逻辑推理,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发现和提出其他学生的错误,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清除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年龄基本相同的学生交流,更容易沟通,便可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促进学习。思维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讨论前,教师应有选择地设计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方式。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讨论以达到深刻的理解;选择一些解法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讨论的方式多样化,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讨论,还可以设计为师生之间的讨论。
4.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标》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生活中去。这就强调了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能够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但一份优秀的课件需要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从而减少了钻研教材和其他教学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当有选择地进行多媒体设计和教学,并避免课件过于花哨而使学生转移注意力。课件背景应当清新朴实,课件内容应当紧扣学习内容来设计,而不是照搬教材,只需选取对教学有更好辅助作用的图文材料,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利用,如教师在黑板上对规律、性质的推算论证等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整体优化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教师想尽一切办法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新课改后,教师们都在努力学习并实践新课改理念,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认真研究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那么,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不准确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年级运算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学生刚开始接触乘、除法运算以及小数为起点进行教学,反复讲解乘、除法运算法则,反复强调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掌握新知识。另外,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以致教学不能顺畅进行。
2.教学情境弱效或无效
《课标》要求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并获得一些经验”。由此,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有了纲领性文件的支持,也正因如此,课堂中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境教学。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弱效甚至无效,使教学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如: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问题以N个情境引入,导致情境复杂、弱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又如:创设游戏情境,吸引了每位同学,可仔细一想,这样的情境只有热闹而没有数学,学生感兴趣的只是游戏本身,而游戏与教学内容并无联系,情境无效。
3.课堂讨论弱效或无效
在合作学习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讨论” 这一教學手段,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意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与此同时,一些毫无意义的讨论充斥着课堂。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设计讨论的问题过多、过滥,该不该讨论的问题统统让学生讨论,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混乱。
4.多媒体流于形式
新课改提倡重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制作一份优秀的课件费时较多,而且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地完成一份优秀的课件,因此,现代化技术中的多媒体往往在偶尔的公开课中才使用。在许多这些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中相应的例题、解答和公式规律“搬”到其中,以免去教学过程中的板书书写,多媒体的应用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最佳作用。
二、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课前应当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再根据其认知水平加以适当点拨与引导,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学生便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对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
2.利用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巩固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的最佳途径。脱离了实际生活与情境而单独地学数学,会使内容显得空洞和乏味,就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抽象和无用的。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反映的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变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足够多的、学生熟悉的、精练的社会和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在“1亿有多大”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参与教学,以极小的事物对比极大的事物:1亿张纸堆起来的厚度超过珠穆朗玛峰;1亿颗米可以让3.5万人填饱肚子;1亿滴水能装4辆大型运水车……以数据冲击学生的听觉,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深化知识,达到理解数、感受数的目的。
3.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讨论要求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会用事实、概念、原理,通过逻辑推理,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发现和提出其他学生的错误,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清除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年龄基本相同的学生交流,更容易沟通,便可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促进学习。思维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讨论前,教师应有选择地设计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方式。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讨论以达到深刻的理解;选择一些解法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讨论的方式多样化,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讨论,还可以设计为师生之间的讨论。
4.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标》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生活中去。这就强调了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能够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但一份优秀的课件需要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从而减少了钻研教材和其他教学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当有选择地进行多媒体设计和教学,并避免课件过于花哨而使学生转移注意力。课件背景应当清新朴实,课件内容应当紧扣学习内容来设计,而不是照搬教材,只需选取对教学有更好辅助作用的图文材料,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利用,如教师在黑板上对规律、性质的推算论证等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整体优化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教师想尽一切办法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