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现象刍议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内卷文化,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内卷文化之所以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内卷文化本质是一种竞争文化,而一旦涉及竞争,必定与社会资源占有有关,因此也是与每一个社会个体息息相关的。教育内卷,便是教育资源的争夺,这实际上也是对孩子未来可能的社会资源的争夺。
  二是内卷文化的主体,主要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的焦虑里,一大部分是自身的竞争焦虑,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子女的教育焦虑,这一部分的焦虑,实际是害怕阶层下沉。
  三是内卷文化的思维空间是密闭的,容易形成狭小空间里的盲目竞争。就教育内卷而言,实质是一场高考竞赛,在这一场竞赛里,许多东西被提前,许多东西被压榨。
  教育,走向了一场世纪式的奇观。因此,要真正弄清楚教育内卷的底层逻辑,从根本上认清楚教育内卷的原因、特征,就必须厘清以上三个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实施走出内卷可能性的必要论证。
  第一,什么是内卷文化?
  首先,内卷一词,诞生于人类学。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内卷,形象地说,一方面在空间上是向内萎缩的,因为缺乏更多的资源支持,路会越走越窄,最终会形成资源争夺者的非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处于内卷中的人们,往往会因为空间的密闭,以及资源的局限,而陷入焦虑与不安。
  关于内卷,有一个经典的比喻:电影院里第一排观众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所有人都更累了,收益却没有提升。但是,第一排站起来了,你不站起来不行啊。最后,大家都站着观影,体验更差了,还显得很不文明,都急赤白脸的。
  这个比喻实际上说明了人们是如何被内卷的过程:银幕就是大家聚在这里的目的,本来大家都坐着看,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有人站起来了,一定会挡掉一部分人的视线。那部分人也势必会以站起来的姿态,争取自己的权益。然后,一定还会有另一部分人被挡掉。最后,一定是大家都站起来了。
  在这场博弈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其次,从宏观上讲,内卷文化,实际是个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被裹挟的必然结果。因此,内卷,有被动的成分,也因为被动,其中一定会缺乏人性的东西,是唯目的论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在关于内卷文化的研究中说:
  “二战后兴起的控制论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把大脑比喻成一个黑色的盒子,控制论者不关心大脑里面是什么,只关注我给这个黑盒子输入一个信息,它会给我一个怎样的反馈。理想的情况是反馈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信息耗散,准确可控,人最好能变成机器人。如果我们用理性来统治这个社会,它必然使用计算的手段,把一切都转化为数据。就像有了绩点的算法之后,大学生玩命地刷绩点,写一篇论文本来我规定3000字以上就可以,有的学生最后卷到了15000字,他就是那种第一排站起来的人,他不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他就是为了打击别的竞争者。”(参考黄平教授音频课程)
  这些陷入内卷的人,会逐渐丧失初心,丧失有温度的生活模式,而纯粹变成一种手段,一个目的。因此,黄平还认为,内卷可能会影响一代人的思维方式。最后,生活在内卷时代的每个人,都会是“卷心人”。
  而当内卷文化裹挟教育的时候,就孕育了许多的“小镇做题官”,孕育了无数各显神通的教育机构。而作为主体的孩子,却被抛在了教育这个范畴之外。
  第二,教育内卷的形成机制及特征。
  首先,教育是如何被内卷的?
  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博士爸爸是怎么说的:
  “他们会告诉你,教育的第一大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有没有人告诉你,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教育都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相比于资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关系……通过考试来划分人的阶层是最合理的事情!东方国家的考试是干什么用的?不是田园牧歌,为了帮助你成长。不!考试是为了决定你毕业以后挣1万块钱?5000块钱?3000块钱?还是到劳动力市场去打零工!教育是干这个的!”
  这位博士爸爸的话,实际上是戳中了目前教育的两个特征:
  第一,教育竞争的存在,是因为教育是达到社会分层相对公平的途径,也就是准入机制比较透明。
  正如清华大学李强教授说的:“至于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才能、能力密切相关,从理论上看属于‘自致因素’。……以文化资源来区分社会地位,相对其他资源来区分社会地位,更具有合理性。……比如‘高考’导致文凭至上、学历至上,但相对于其他资源配置上的不公正而言,文凭、证书和学历的竞争,在竞争机制上更强调公平原则。”也因此,教育内卷,实质是在相对公平的,大众都能参与的赛道上的竞争。
  第二,教育的终極目标,是与孩子未来的社会阶层挂钩的,比如你达到什么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不同的。
  这种逻辑导向,一方面使社会呈现出公平机制的存在,另一方面,这种逻辑也迎合了中国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呈现出难得的集体参与性,“中国人是否走向集体主义先以血缘关系及其认同性来决定,而后是要看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在成员间是否均等,如果均等并达成各成员间的均衡性,他们则接受该群体的道德规范,最终遵从于权威……”
  教育准入机制的相对公平性,使得参与者怀有安全感,相信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目标。这也就是李强教授所说的“自致因素”。
  可以说,这两个特征已构成目前教育简单粗暴的逻辑,而这个逻辑特别适用于中产阶层。
  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社会分层机制。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在《社会分层十讲》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社会分层的准入机制。总结的七大阶层准入机制如下:
  第一是血统或等级。这个主要是继承式的,大家都懂。
  第二是通过关系网或者私人介绍。这一点仍然是古今通用的。
  第三是推荐制度。这个50后、60后比较熟悉,那个时候,上大学就是“群众推荐”的。   第四是考试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延用一千多年,如今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就是通过考试,进行社会分层。你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文化阶层。
  现在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奔着高考去了。然后,就出现了“小镇做题官”等现象。
  第五是文凭制度、学位制度。这个东西把考试制度标准化了。也就是说,社会通用的法则是,你如果是博士或者硕士,那么,用人单位就会额外加钱。与评职称也是关系莫大,职称最后也是跟钱挂钩,跟地位挂钩的。
  第六是选举制度。
  第七是市场竞争或经济竞争。这种通过市场竞争获得金钱地位的方式,与上面考试相关的准入机制,都是相对公平的。
  说到底,社会分层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参考个体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寡。社会资源,大体分为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
  教育内卷,所追逐的是尽可能地占有文化资源,而后通过这些文化资源去争取更多的如经济资源、组织资源。这条社会阶层上升之路,相对公平,也是获得了社会认可的。
  最后,基于中國目前教育的特征,教育内卷似乎不可避免。而一旦内卷,一定会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其一,是群体性鲜明。进入教育内卷的群体,主要是中产阶层。
  为什么?因为中产阶层基本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还可以的社会分层的。当他们发现还有很多人比他更努力,并且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已经大大超过他的时候,他就会害怕,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超越,被社会落下。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
  这种害怕里,隐藏的是阶层下沉的焦虑。中产阶层,说到底还是靠出卖劳动力、出卖技术的一群人,他们没有先天的优势,也极少有后天的支持,他们的底气并不足。在教育分层这件事上,他们享受过好处,因此,更能体会其中的压力。也因此,教育内卷的主力军,往往就是他们。
  其二,陷入内卷的孩子,基本脱离了教育的本质,脱离了人本主义,可以说是逆教育规律的。
  第一个特征是,课业教育被无限制提前。学龄已经提早到两岁、三岁,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实际投射的不过是中国家长的普遍性焦虑。
  中国的家长,不得不把高考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各种课外辅导,各种争分夺秒,最后,我们的孩子只剩下了做题、做题、做题……昏天黑地,没有时间锻炼,没有时间交朋友,没有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遑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高考”就像一个紧箍咒,把家长和孩子都箍傻、箍死了。
  第二个特征是,学习变成家长的需求,而非孩子本身的兴趣。因此,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就形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形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浓重的厌学情绪,便是始于家长的一意孤行和粗暴强迫。
  那些刷题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到底有多少竞争力,我们还得拭目以待。但是,讽刺的是,那些当年成绩拔尖的“小镇做题官”们,已经在尝试“葛优躺”了。
  第三,教育内卷,因为巨大群体的社会认同,最终走向封闭式竞争。这种非理性内卷,是否有破局的可能?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楚这个事实:教育之所以被内卷,不是赛道的狭窄,而是思维的密闭。
  教育内卷,实质仍然是在高考这条赛道上的封闭式竞争。而因赛道的过于清晰和单一化,最终会形成赛道上的人的思维密闭。
  这些年,之所以会特别流行狼文化、《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大概也与这种密闭思维有关。这些理论,看似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实际上却是在挑战道德底线和人类信念。
  这些所谓的竞争文化,在成人世界,你稍稍清醒点,就会看明白,那只不过又是一波关于资本积累的营销。
  而对于教育而言,它内卷的实质,也不过是为了拿到能够进入这些理论的通行证。从整个逻辑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并且逻辑非常严密,无懈可击。但也正是这种无懈可击,说明了教育已经被装进了一个套子。
  这个套子,同时还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没有哪个家长有底气说,我们不跟你们玩了。这场教育的内卷,实际上,是隐藏了社会身份的认同层面的。
  我们看看关于认同的含义,查尔斯·泰勒是这样规定的:
  ……我的认同是由承诺(commitments)和自我确认(identifications)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在这种框架和视界之中,我能够在各种情境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有价值的,或应当做的,或者我支持的或反对的。换言之,它是这样一种视界,在其中,我能够采取一种立场。[5]
  也就是说,拥有认同感就相当于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获得了依据,他的一切思想、言行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内在参照性”,这是安东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里所着重解释的一个描述,对自我的需求、身份、所处环境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他的行动是富有指导性和目的性的。当然,还有安全感。
  教育之所以被疯狂内卷,与这种指导性、目的性、安全感,紧密相连。
  其次,我们到底还能不能解开这盘密不透风的死局?
  黄平教授在《内卷文化十五讲》中,专门讲了前几年的热播剧《甄嬛传》的内卷生态,他说:“《甄嬛传》中,皇帝是必须有的,我怎么才能变成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如果他不宠爱我了,我把他弄死,换一个皇帝,但她从来没想过说我们不要皇帝了。这部剧恰恰是复制了内卷这个单一环境下过密竞争的模式。网络玄幻小说也是这样,一级又一级地升级炼丹‘,败帝王、斗苍天、夺得皇位以成仙’,他从来没想过不修仙可不可以。”(参考黄平教授音频课程)
  当然不可以。因为,甄嬛这些后宫的女人,都是被后宫这种特殊的系统给困住了,她们的思维也被这种系统给改造了。只是,为什么能被困住,能被改造呢?
  因为她们要在这个系统里活得好,活成人上人,就必须争夺后宫最大的资源———皇帝,权力的象征系统。甄嬛说,“我不争”,行不行?不行。因为你在那个系统里。
  因此,内卷,就像一个密闭空间,人们都在为里面的一块肉,争相撕咬。但是,那块肉,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在哪里,他们看似知道,又确实不太知道。他们只知道必须先干翻竞争的那些人,自己才有可能咬到那块肉。
  教育内卷,说到底,也仍然不过是被困在系统里了。只是这个系统强大的目的性,以及对于公平的强烈认同与需求,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后宫的女人”。
  最后,我们终究是败给了成功文化。我们的文化,从来只歌颂成功,对失败是零容忍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在越来越多元的社会,社会分层也必将更加多元化,看待社会分层的角度和立论根据也会越来越合情合理。或许,现在我们正处于竞争文化的晚期,总是显得急赤白脸的。但是,那些被内卷的人,是不是也该是时候调整一下视野,调整一下策略,或许,孩子的未来会更好一些呢?
  那些从这场赛跑里拼出来的文化阶层,他们应该叫做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的使命,我想以萨义德的话来作结。
  “对权势说真话是小心衡量不同的选择,择取正确的方式,然后明智地代表它,使其能实现最大的善并导致正确的改变。
  “批评的社会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类自由而产生的非强制性的知识。从事批评和维持批判的立场是知识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
其他文献
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党建工作在夯实党建常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应用党员“矩阵式分类管理”新模式对党员进行横向分类考核和纵向分层管理,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管理,引领广大党员教师履职尽责树形象、争创一流教育教学佳绩。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为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矩阵式分类管理”制定原则  “党员矩阵式分类管理”是群力小学基层党建的实践创新,
中药夹心面条
期刊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阅读教学实践,与传统的单篇阅读对比,不仅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与速度,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构建,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群文阅读的优势,笔者创造性地将群文阅读引进文言文教学中,并进行大胆教学实践,收获良多,认为这是一种有效改善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有效路径。  关键字:新课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面向全体的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器乐进课堂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理解与鉴赏能力、表现与创造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而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探索一条以美育人的器乐教学之路则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所在。  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集视、听、感受、理解、操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课程,采用的是班集体集中教学模式。因此,课堂上使用的乐器应该是简单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我校地处东海之滨,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受到环境约束、自身认知的影响,我校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甚是贫乏,阅读能力相对薄弱,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阅读理解、独立思考、交流分享等能力亟待提高。鉴于此现
摘要:“同课异构”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创作,“同中寻异,异中寻同”。教学中应清晰地看到同一课程分别在不同教师的整合下产生的不同化学反应,不仅可以从中探寻到新的教学方法,还能发掘不足之处。  关键字:同课;教学设计;教学结构  在两堂课的对比呈现中拨开教学疑团,“同中寻异,异中寻同”,由此理解教学深度。笔者有幸在学校听取了温老师和洪老师对《认识周长》这节课的“同课异构”,由此就引发了一些思考。  以学生
2015年,教育部推出“深度学习”教改项目,深度学习引起人们热议。在《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策略———访俄亥俄州立大学包雷教授》一文中,包雷教授提到深度学习是指培养学生高端的能力包括高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解释:深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升人的高层次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是重视高层次(也即深度)的思维和能力,这是深度学习的渊源。诚然,深度学习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對抗地心引力舱
期刊
当阳光和湿润的水汽同时出现在空中时,就会出现彩虹。有时候在喷泉、瀑布甚至水管喷出的水雾中,也能看到彩虹。想看到彩虹,记得要背朝太阳,面朝水雾哦。  如果光线照进玻璃的角度特别小,也会形成彩虹。在切割精美的钻石里,在精致的玻璃器皿中,常常能看到微小的彩虹。玻璃三棱鏡最容易分解太阳光,当光线穿过它时,也会出现彩虹。  剪一个圆盘,画出格子,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涂上颜色。飞快地转动圆盘,看看它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