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工巧:“匠域”、“骑士”与“隐者”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万年前的藏北高原,朔风凛冽,一个尼阿木底人正在熟练加工生存工具,他强健又聪明,懂得如何规划、设计并精准地制造理想而实用的器物。作为迄今确认的青藏高原腹地最早的人類居民,他们的智慧被5000年前昌都卡若人与3500年前拉萨曲贡人天才般承继并发展:钻孔切割、陶作纹饰甚至光润玉器……整套适应“星球最高生存地”的实物与美学器物,让地球之巅逐现文明的曙光。
  告别蒙昧与野蛮,人类将原本自然自由的雪域大地纳入世俗疆域,并定义划分出诸如“法域”“马域”“人域”等许多符合想象与利益的界域。社会疆域魔幻般重组折叠同时开枝散叶,那些致力于艺术技能与器物制造的人们,在文明生命体的进化中,成为一群开疆拓土的勇猛“骑士”,他们以匠心为戈矛,艺能为甲胄,技巧为战马,挟无畏之精神,创造并拓展着传承已久又新鲜活力的“匠域”版图:制香、造纸、雕刻、制陶、绘画、编织、建筑、金属锻造……这无疑是属于高原匠人的王国。
  “匠域之国”源自史前的赤诚,伴随着神性与王权的脉络而扩张。史实与传说掺杂的《五部遗教》记载:“聂赤赞普之前,麻松九兄(ma sangs spun dgu) 期间,已出现铁制武器……列西那波(gpod sbyin nay po) 时代,便有了制作弓箭的技术;在热待各亚(re de mgo ya)时, 就会制作斧等工具,到杰布昂波钦(rgyl po ngam po che )、贡布九兄〔rgong po spun dgu) 统治时期, 已产生了陶工、石匠、画匠、铁匠、纺线工等手工业技术。”相似记载出现在《红史》《青史》《贤者喜宴》之中。
  公元7世纪横空出世的吐蕃王朝开放自信、八面来风:藏地编织技艺融汇天竺、尼婆罗、波斯、中原等地特色;年轻的吞弥 桑布扎求学天竺,回乡发明藏香;藏地的金属锻造工艺令世人折服,汉文史书《册府元龟》记载:“吐蕃遣使献金鹅”;而自“青铜工艺铸造佛像称之为藏王首创铜像”开始,以佛教造像工艺为主要内容的体现方式成为雪域手工的不二特色。
  公元13世纪,佛教高僧同时亦是工艺大师的萨迦班智达亲手铸造鎏金铜制文殊像;公元15世纪,一代工艺大师唐东杰波,留下包括佛像、佛塔、建筑、雕刻、戏剧服饰、面具等在内的众多艺术精品;公元17~18世纪,始于五世达赖喇嘛,完善于七世达赖喇嘛时期的“雪堆白夺当列空”(zhol vdod dpal do dam las khongs),成为唯一的官办手工艺行会组织。
  不仅仅是渗透生活、政权与信仰的广泛实践,“匠域之国”亦在不断奠基自身的纲常。 “匠域”的核心价值逐渐凝聚而成高原文明思辨与实践精华——“五明之学”中的“工巧之明”(又作世工业明、巧业明),它“指通达有关技术、工艺、音乐、美术、书术、占相、咒术等之艺能学问”。
  然而,在惯于“英雄叙事”的藏地历史里,荣誉总是被轻易加诸某位帝王、能臣、大师与先贤,在“匠域”辉煌史诗的传唱中,几乎没有普通“骑士们”的身影,工匠们拥有集体的成就,却无个体的形象,无数巧夺天工的器物背后,隐藏着永远不为人知的灵魂,他们是甘于寂寞,或是被“隐姓埋名”?这些世间真正的“隐者”,隐修在世界最高的城市、荒原与雪山,用历久弥新的经典工艺让智慧百世流芳,让后人刻骨铭心。
  是的,工艺从来不是抽象化与浪漫化的存在,属于前现代社会创造的雪域工巧,在当下的后工业时代中,被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而得到新的诠释。工艺中所蕴藏的温情和意志,不仅仅是人们对机器冷峻与“绝情”的反叛,更是通过文化多样性的时代结合传统理想与当代技术,去建构全球一体化话语中文化的主体与命运。
  “骑士”不再是“隐者”,雪域工巧明在探索新的“匠域”边界。
其他文献
林芝云杉(学名: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为松科云杉属丽江云杉的变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900米至37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概述  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2.6米;树皮深灰色或暗褐灰色,深裂成不规则的厚块片,枝条平展,树冠塔形,小枝常有疏生短柔毛,稀几无毛,一年生枝淡黄色、或淡褐黄色,二三年生枝灰色
我出生在金沙江边,我的家是在一个半山坡上,门前有一个大石包,与路面相齐,下端是一个陡壁。石包上有一对明显的脚印,右脚脚面很深,十分清晰。左脚脚髁深陷,形同石臼,不见脚面和脚趾。藏族群众一看就明白:站在这里的人的所摆的姿势是正在用抛石器(藏语叫“乌朵”)抛石头。右脚脚面约有三四尺长,左脚脚髁有半尺多深。我从懂事的时候起就知道,那双脚印是英雄格萨尔留下的。我的家乡属于康巴地区,是《格萨尔》广泛流传的一
个性化教育的本质  《课程教学研究》2012年第12期刊发铜仁学院基础教育中心王中华副教授的《论个性化教育的误区及其正解》,提出要理解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摘编如下。理解个性化教育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去认识:第一,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者教育形态。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一种教育原则,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
藏族土司佩刀是藏族古代军事文明的重要标志,不仅是藏族古代金属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也是藏族古代艺术品的重要标本。  藏族佩刀文化  藏族是一个勇猛彪悍的民族,佩刀是千百年来保持的风俗,藏族长刀不仅是战争中的重要兵器,也是个人身份和阶层的代表。藏刀在藏语中被称为 “直(止)”。藏刀在西藏已有千年历史,早在一千六七百年前,吐蕃部落就掌握了铜、铁、银的冶炼技术并开始锻打腰刀。  成书于明代永乐时期的藏族《
——专访拉萨市政府党组成员、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管委会第一副主任朱梅品  来青藏高原之前,作为“中国招商引资十大专家”、“2011中国西部年度人物”,作为知名的招商引资和城市营销专家,朱梅品在云南多年的履职中积累起了丰富的城市运营和项目开发经验。然而,来到西藏后,迎接他的不再是四季如春,不再是风花雪月,雪域高原圣洁却脆弱的图景现实地摆在他的面前。  他几乎需要白手起家。  根据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地方政
4月初,“通麦天险”新改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完工后,过往车辆将从新建的桥梁和隧道通过,届时制约川藏公路通行的“通麦天险”将永久解除。目前,高德地图已独家上线该路段最新数据,已通车部分实现直接导航规划。随着项目的全面通车,高德地图用户途经通麦时将获取更合理的路线规划和指引,为广大用户出行提供精准的地图导航服务。  曾经的“通麦天险”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位于波密和八一之间,最险要的地方全长14
【摘 要】在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教材解读、活动设计、课外探究等方面实施“童化”策略,通过“童化”视角、“童化”情境、“童化”实践,使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开展法治实践,提升法治素养。  【关键词】法治意识;“童化”策略;法律素养  为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分别在小学和初中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小学法治教育专册安排在六年级上册,是基于课程
我来西藏已经22个年头了,我在"甲挡措"自然村也已经过了十个藏历新年。启耕、种地、望果、秋收,这里的老人们陆续离世,那些曾经的孩子陆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小山沟在历史的变迁中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的巨变,我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可以在我拍摄的影像中看到。作为摄影人,老百姓称之为照相的,能引以为豪的也就这一点点。  摄影有它的局限性,没有声音,没有流动
错那县位于我国西藏山南地区的南端,与印度、不丹等国接壤,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错那因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却只有18米,相对高差达7000多米。因此,在这里既可以看到雪光皑皑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绿意融融的田园牧场、还有蜿蜒而下的河流。  错那是六世达赖喇嘛洛桑仁青仓央嘉措的故里。根据古籍记载,仓央嘉措出生于门隅乌金林白卡尔宫(距达旺达约一小时骑马
自古迄今,人类充分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描绘和设计了各式各样美好的精神王国和人间仙境。“香巴拉”是印度和西藏的佛教徒想象、描绘和向往的美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和“理想国”。  藏民族信仰中的“香巴拉概念源于佛教经典《时轮经》。公元前7世纪“香巴拉”就伴随着佛教经典在印度诞生,直到11世纪,藏文经典《大藏经》的《丹珠尔》中才第一次正式记录和描述了香巴拉国。  自“香巴拉”信仰产生以来,西藏的佛教徒们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