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译文中,对目的语语言美的再现有利于提高译本的可接受度。在旅游文体的英译中,译者应该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对语言美的不同追求,在译文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锻造出符合目的语审美标准的地道译文,达到激发外国游客旅游兴趣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 语言美 审美标准 旅游文体 翻译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世界旅游产业主要支柱之一,旅游景区的英译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旅游景区的英译质量关系着我国对外旅游形象的提升和涉外旅游产业的推进工作。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英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英汉互译领域,很多学者以文化为出发点探讨了影响旅游文体汉译英译本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明确的翻译措施。在翻译实践中,大多数译者在英译旅游文体时遵循的是“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
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旅游文体虽然不像文学体裁那样充满艺术性,但也有独特的语言美。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谱系,各有不同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系统,两者呈现出的语言美必然是不同的。在旅游文体方面,英语文本行文时侧重逻辑思維、用词简洁偏爱名词、句式繁复、描述直观,汉语文本的行文注重意象美、用词华丽偏爱动词、句式简洁、描述含蓄。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若能再现出译文的语言美,则使得译本更契合外国游客的期待视野,以此达到吸引外国游客,激发其对旅游景区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向往之情的目的。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万卷楼景区的英译为例,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文体层面的不同探讨译文语言美的再现。
一、词汇层面——动态美与静态美之间的转换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抽象思维较突出;汉民族却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现在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1]。这一思维习惯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层面有所体现。从用词习惯上来看,英语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或将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名词化,从而在表达上呈现出静态美;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喜欢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在表达上呈现出动态美。具体来说,英语句子中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被名词和介词替代了,汉语除了部分句子没有动词以外,大量句子可以使用多个动词。这一用词差异在旅游文体中有迹可循,例如万卷楼景区对万卷楼的介绍:
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陈列有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Yuping Hill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 and 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It has three stories with great momentum,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 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 which display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The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have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also have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Wanjuan Tower is not only a resort for travelers but also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在对万卷楼的地理位置描写中,原文使用了“面江而立”、“依山而建”,“颇有汉魏风范”等动词词组,形象地再现了万卷楼的天然地理优势。在描写万卷楼的内部设施时,原文使用了“陈列”、“具有”、“是”等动词作为谓语,生动地凸显了万卷楼的重要历史意义。受汉语动态叙述的影响,原译也采用了一系列动词作为谓语。在译文第一、二句中,原译使用了“stands on”、“was”、“built ”、“has”、“displays”等动词或动词短语,而在译文第三、四句中使用了“have”和“be动词” 引导的句子。从选词上来看,原译忠实地再现了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的用词习惯;从句型结构上来看,原译使用了多个以两个动词为谓语的并列句。但是对外国游客而言,汉语这种以动词或动词引导的并列结构为主的表达习惯在英文中是不常见的,而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的译文才是地道的英文表达。为了忠实地再现英语的静态美,笔者建议将其改译为:
Standing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of Yuping Hill.It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with three momentous stories,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 As a resort for travelers and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its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在第一句中,笔者将原译的谓语“stands on”改译成了状语,以“was built”作为句子的谓语。在第二句中,笔者放弃了原译的“has”,将定语从句中的谓语“displays”改为由“it”引导的句子中的表语“demonstration”。在第三句中,笔者将原译的最后两句合二为一,用“as”引导一个状语从句,而将原译的两个“have”动词改译为“be of”动词短语。与原译相比,笔者采用了合译、省译、词序调整法等翻译技巧,降低了动词的使用频率,重组了句子结构,将原译的并列结构改成了主从结构。从再现语言美的角度来看,修改后的译文在用词上的抽象化更符合目的语对静态美的追求;从表达习惯上来看,改译中的名词化结构迎合了外国游客对英语的审美要求,更容易被接受。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对语言美的不同追求需要译者遵循目的语的使用习惯,诸如用词频率,通过重组句子结构及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转换呈现,从而忠实地再现译文的语言美。因此,我们在英译旅游文体时,除了要遵循忠实的翻译标准外,还要尽量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审美要求。
二、句子层面——繁复美与简洁美之间的转换
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句子结构完整与结构形式规范。因为有很多聚合短语和句子的方法,所以句子长短交错,显得繁复。汉语是意合语言,但求语意的通顺,对形式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汉语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句子的自由度很大,与英语的繁复相比,汉语简短许多[2]。具体而言,英语句子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形成了“楼房建筑法”式的繁复而冗长的句型结构,汉语借助逻辑和时间关系词形成了“流水记事法”式的简洁紧凑的句型结构。例如,万卷楼景区对陈寿所著《三国志》的介绍:
陈寿所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前四史,被誉为我国二十五史之冠。《三国志》所形成的三国文化和三国谋略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三国志》源远流长,超越时空,演绎出了独特的遍及世界的三国文化奇观。
原译:‘The Three Kingdoms’ written by Chen Shou, together with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re rated as the crest of twenty-five historian records of our country.The culture and stratagem embodied in ‘The Three Kingdoms’ are the crea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house,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isdom.‘The Three Kingdoms’,which is of far historical origin,creates a unique and worldwide cultural wonder.
原文中重复使用了《三国志》这一书名作为句首,形成了排比的句式,凸显了这一书名的重要性。在用词上,原文使用了“精华”、“结晶”、“奇觀”等语义相近的褒义词,表达了对《三国志》的称颂之情。译文中也有三处地方重复使用了‘The Three Kingdoms’这一书名,并且使用了“cream”、“crystallization”、“wonder”三个词义相近的词语。从用词上来看,译文对书名的三次重复强调正体现了汉语在语义表达上对繁复美的追求。从句式上来看,原译遵循了原文的语序和逻辑结构,在译文中使用了三个句式简单的句子,再现了汉语句型结构崇尚简洁美的语言习惯。然而,汉语在语义上的繁复和句型上的简洁却往往让外国读者觉得汉语在语义表达上过于啰唆而在句型上不够紧凑。
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4]。与之不同的是,汉语表达讲究匀称,用词倾向于重复。具体而言,英语常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或用代词来替代,而汉语往往重复这些词语,以凸显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从语义表达上看,英语体现的是简洁美,而汉语体现的则是繁复美。然而,从句型结构上看,英语的长句复杂句体现的是繁复美,而汉语的简短流水句体现的则是简洁美。鉴于原译再现的语言美是与英文所崇尚的语言美背道而驰的,笔者建议将其改译为:
‘The Three Kingdoms’ written by Chen Shou, together with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re rated as the crest of twenty-five historian records of our country. As the crea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house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isdom,it is of profound historical origin and fully embodied with the culture and strategies of Three Kingdoms,creating a unique and worldwide cultural wonder.
在改译中,笔者用“as”引导了一个状语从句,将原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合译为一句,打破了原文工整的句式结构。在第二次提及《三国志》这一书名时,笔者省译了书名,而以“it”替代。从句型结构上来看,笔者在改译中运用了合译的翻译方法,再现了英文喜欢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的句式特点;从语义表达上来看,改译使用了省译、替代的方法避免了语义上的重复,使语义表达更简洁明了。相比较而言,改译更忠实地再现了英文的语言美特点。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中常见的词语、句式、意义重复、简短句等语言现象对外国游客来说是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的。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应该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对语言美的不同追求,改变翻译技巧,在忠实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再现译文的语言美,使之符合外国游客的语言审美期待,达到激发游客旅游兴趣的翻译目的。
三、文体层面—直观美和含蓄美之间的转换
文体是写作者或说话者独特的语言选择,可能偏离规范或常规语言用法,但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使用方式[3]。同一文体在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时,可以在对等的种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即选用最恰当的形式外衣再现思想内容。作家在构思创作过程中,总要选择最符合创作意图和对象的某种体裁结构及其规定性。它能代表某个作家、某个时期的文本风格。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来,文体又是读者的一种强调。达克尔·里法泰尔在《文体分析标准》中说:“文体被认为是在不改变意义的情况下给语言结构所传达的信息添加的一种强调(表达的、感情的或美学的)。”从文体层面看,英语的表达习惯通常是先总后分,即在陈述观点或描述事物时先综述,提出中心思想,再分类阐述,信息重心往往置于句首,体现的是一种直观美,而汉语为了渲染语言效果,引人入胜,更倾向于先分后总,即在对细节的详细描述和情感的尽情表达之后,用一两句话在文末概括述总,信息重心往往出现在句末,体现的是含蓄美。例如本文第二章所提万卷楼景区对万卷楼的介绍:
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陈列有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Yuping Hill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 and 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It has three stories with great momentum,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which display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The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have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also have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Wanjuan Tower is not only a resort for travelers but also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汉语原文首先引入玉屏山和万卷楼的介绍,用“面江而立”、“依山而建”、“高台回廊”、“朱檐黛瓦”等四字成语,生动体现了万卷楼的天然优势和景观特征。最后在段末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及“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概述万卷楼的重要特征和观赏意义。整段描述给读者呈现的是玉屏山和万卷楼引人入胜的含蓄美。在翻译文体学研究中,文体对等有时等同于翻译对等,包括“表达对应”(expressive correspondence)和“忠实原文”[5]。如若遵循文体对等的规则,则原译在句意表达上做到了“表达对应”,“忠实原文”。然而,原译虽在用词上面符合英语习惯,但在文体方面却违背了英语的行文习惯。原译在翻译第一句时,将信息重心“颇有汉魏风范”放在了句末的定语从句中,造成了对原文重心的偏移,在英译第二句时原译采用了分译法,将信息重心“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放在了段落末句,与前面一句是并列关系,弱化了原文的重心。依照英语旅游文体语篇编排习惯,为再现英语译文的直观文体美,笔者建议将第一句中的“颇有汉魏风范”放在句首,先述说总体印象,再分别给出“三重楼阁”、“高台回廊”等细节描述。故将原译改为“It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with three momentous stories,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 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同样,笔者建议在翻译第二句时首先直入主题,先做结论,强调万卷楼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再道出此说原委。故笔者将原译改为“As a resort for travelers and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its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为了语言美的再现,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译文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语言美的再现,还要首先考虑英文语篇风格和表达习惯上呈现出的不同文体美。只有符合译文语篇文体习惯的文本才能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从而使游客在进一步了解旅游景区特色的同时,不因文本的不可读性而影响对景区的游赏乐趣。
结语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言审美标准。在一种语言里习以为常的用语习惯在另一种语言里则可能成为影响读者理解和接受的阻碍。生活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译者对语言美的主观感知是不同的。因此,译文语言美的再现与否对译文的可接受度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旅游文体而言,译文语言美的再现是向外国游客呈现风景美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地道的、符合表达习惯的译文才能更加吸引外国游客,从而达到提升旅游服務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著妍.从思维形态对比解读汉英双语转换模式[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80-283.
[2]郝晓.用逻辑化繁为简——汉语逻辑律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J].铜陵学院学报,2010(1):96-97.
[3]黄立波.翻译研究中的文体观: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14(1):49-55.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邵璐.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J].中国翻译,2012(5):10-15.
关键词: 语言美 审美标准 旅游文体 翻译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世界旅游产业主要支柱之一,旅游景区的英译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旅游景区的英译质量关系着我国对外旅游形象的提升和涉外旅游产业的推进工作。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英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英汉互译领域,很多学者以文化为出发点探讨了影响旅游文体汉译英译本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明确的翻译措施。在翻译实践中,大多数译者在英译旅游文体时遵循的是“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
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旅游文体虽然不像文学体裁那样充满艺术性,但也有独特的语言美。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谱系,各有不同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系统,两者呈现出的语言美必然是不同的。在旅游文体方面,英语文本行文时侧重逻辑思維、用词简洁偏爱名词、句式繁复、描述直观,汉语文本的行文注重意象美、用词华丽偏爱动词、句式简洁、描述含蓄。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若能再现出译文的语言美,则使得译本更契合外国游客的期待视野,以此达到吸引外国游客,激发其对旅游景区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向往之情的目的。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万卷楼景区的英译为例,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文体层面的不同探讨译文语言美的再现。
一、词汇层面——动态美与静态美之间的转换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抽象思维较突出;汉民族却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现在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1]。这一思维习惯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层面有所体现。从用词习惯上来看,英语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或将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名词化,从而在表达上呈现出静态美;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喜欢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在表达上呈现出动态美。具体来说,英语句子中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被名词和介词替代了,汉语除了部分句子没有动词以外,大量句子可以使用多个动词。这一用词差异在旅游文体中有迹可循,例如万卷楼景区对万卷楼的介绍:
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陈列有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Yuping Hill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 and 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It has three stories with great momentum,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 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 which display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The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have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also have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Wanjuan Tower is not only a resort for travelers but also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在对万卷楼的地理位置描写中,原文使用了“面江而立”、“依山而建”,“颇有汉魏风范”等动词词组,形象地再现了万卷楼的天然地理优势。在描写万卷楼的内部设施时,原文使用了“陈列”、“具有”、“是”等动词作为谓语,生动地凸显了万卷楼的重要历史意义。受汉语动态叙述的影响,原译也采用了一系列动词作为谓语。在译文第一、二句中,原译使用了“stands on”、“was”、“built ”、“has”、“displays”等动词或动词短语,而在译文第三、四句中使用了“have”和“be动词” 引导的句子。从选词上来看,原译忠实地再现了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的用词习惯;从句型结构上来看,原译使用了多个以两个动词为谓语的并列句。但是对外国游客而言,汉语这种以动词或动词引导的并列结构为主的表达习惯在英文中是不常见的,而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的译文才是地道的英文表达。为了忠实地再现英语的静态美,笔者建议将其改译为:
Standing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of Yuping Hill.It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with three momentous stories,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 As a resort for travelers and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its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在第一句中,笔者将原译的谓语“stands on”改译成了状语,以“was built”作为句子的谓语。在第二句中,笔者放弃了原译的“has”,将定语从句中的谓语“displays”改为由“it”引导的句子中的表语“demonstration”。在第三句中,笔者将原译的最后两句合二为一,用“as”引导一个状语从句,而将原译的两个“have”动词改译为“be of”动词短语。与原译相比,笔者采用了合译、省译、词序调整法等翻译技巧,降低了动词的使用频率,重组了句子结构,将原译的并列结构改成了主从结构。从再现语言美的角度来看,修改后的译文在用词上的抽象化更符合目的语对静态美的追求;从表达习惯上来看,改译中的名词化结构迎合了外国游客对英语的审美要求,更容易被接受。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对语言美的不同追求需要译者遵循目的语的使用习惯,诸如用词频率,通过重组句子结构及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转换呈现,从而忠实地再现译文的语言美。因此,我们在英译旅游文体时,除了要遵循忠实的翻译标准外,还要尽量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审美要求。
二、句子层面——繁复美与简洁美之间的转换
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句子结构完整与结构形式规范。因为有很多聚合短语和句子的方法,所以句子长短交错,显得繁复。汉语是意合语言,但求语意的通顺,对形式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汉语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句子的自由度很大,与英语的繁复相比,汉语简短许多[2]。具体而言,英语句子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形成了“楼房建筑法”式的繁复而冗长的句型结构,汉语借助逻辑和时间关系词形成了“流水记事法”式的简洁紧凑的句型结构。例如,万卷楼景区对陈寿所著《三国志》的介绍:
陈寿所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前四史,被誉为我国二十五史之冠。《三国志》所形成的三国文化和三国谋略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三国志》源远流长,超越时空,演绎出了独特的遍及世界的三国文化奇观。
原译:‘The Three Kingdoms’ written by Chen Shou, together with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re rated as the crest of twenty-five historian records of our country.The culture and stratagem embodied in ‘The Three Kingdoms’ are the crea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house,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isdom.‘The Three Kingdoms’,which is of far historical origin,creates a unique and worldwide cultural wonder.
原文中重复使用了《三国志》这一书名作为句首,形成了排比的句式,凸显了这一书名的重要性。在用词上,原文使用了“精华”、“结晶”、“奇觀”等语义相近的褒义词,表达了对《三国志》的称颂之情。译文中也有三处地方重复使用了‘The Three Kingdoms’这一书名,并且使用了“cream”、“crystallization”、“wonder”三个词义相近的词语。从用词上来看,译文对书名的三次重复强调正体现了汉语在语义表达上对繁复美的追求。从句式上来看,原译遵循了原文的语序和逻辑结构,在译文中使用了三个句式简单的句子,再现了汉语句型结构崇尚简洁美的语言习惯。然而,汉语在语义上的繁复和句型上的简洁却往往让外国读者觉得汉语在语义表达上过于啰唆而在句型上不够紧凑。
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4]。与之不同的是,汉语表达讲究匀称,用词倾向于重复。具体而言,英语常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或用代词来替代,而汉语往往重复这些词语,以凸显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从语义表达上看,英语体现的是简洁美,而汉语体现的则是繁复美。然而,从句型结构上看,英语的长句复杂句体现的是繁复美,而汉语的简短流水句体现的则是简洁美。鉴于原译再现的语言美是与英文所崇尚的语言美背道而驰的,笔者建议将其改译为:
‘The Three Kingdoms’ written by Chen Shou, together with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re rated as the crest of twenty-five historian records of our country. As the crea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house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isdom,it is of profound historical origin and fully embodied with the culture and strategies of Three Kingdoms,creating a unique and worldwide cultural wonder.
在改译中,笔者用“as”引导了一个状语从句,将原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合译为一句,打破了原文工整的句式结构。在第二次提及《三国志》这一书名时,笔者省译了书名,而以“it”替代。从句型结构上来看,笔者在改译中运用了合译的翻译方法,再现了英文喜欢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的句式特点;从语义表达上来看,改译使用了省译、替代的方法避免了语义上的重复,使语义表达更简洁明了。相比较而言,改译更忠实地再现了英文的语言美特点。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中常见的词语、句式、意义重复、简短句等语言现象对外国游客来说是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的。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应该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对语言美的不同追求,改变翻译技巧,在忠实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再现译文的语言美,使之符合外国游客的语言审美期待,达到激发游客旅游兴趣的翻译目的。
三、文体层面—直观美和含蓄美之间的转换
文体是写作者或说话者独特的语言选择,可能偏离规范或常规语言用法,但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使用方式[3]。同一文体在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时,可以在对等的种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即选用最恰当的形式外衣再现思想内容。作家在构思创作过程中,总要选择最符合创作意图和对象的某种体裁结构及其规定性。它能代表某个作家、某个时期的文本风格。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来,文体又是读者的一种强调。达克尔·里法泰尔在《文体分析标准》中说:“文体被认为是在不改变意义的情况下给语言结构所传达的信息添加的一种强调(表达的、感情的或美学的)。”从文体层面看,英语的表达习惯通常是先总后分,即在陈述观点或描述事物时先综述,提出中心思想,再分类阐述,信息重心往往置于句首,体现的是一种直观美,而汉语为了渲染语言效果,引人入胜,更倾向于先分后总,即在对细节的详细描述和情感的尽情表达之后,用一两句话在文末概括述总,信息重心往往出现在句末,体现的是含蓄美。例如本文第二章所提万卷楼景区对万卷楼的介绍:
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陈列有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Yuping Hill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Jialing River and Wanjuanlou was built backing the hillside. It has three stories with great momentum,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which display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The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have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also have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Wanjuan Tower is not only a resort for travelers but also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汉语原文首先引入玉屏山和万卷楼的介绍,用“面江而立”、“依山而建”、“高台回廊”、“朱檐黛瓦”等四字成语,生动体现了万卷楼的天然优势和景观特征。最后在段末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及“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概述万卷楼的重要特征和观赏意义。整段描述给读者呈现的是玉屏山和万卷楼引人入胜的含蓄美。在翻译文体学研究中,文体对等有时等同于翻译对等,包括“表达对应”(expressive correspondence)和“忠实原文”[5]。如若遵循文体对等的规则,则原译在句意表达上做到了“表达对应”,“忠实原文”。然而,原译虽在用词上面符合英语习惯,但在文体方面却违背了英语的行文习惯。原译在翻译第一句时,将信息重心“颇有汉魏风范”放在了句末的定语从句中,造成了对原文重心的偏移,在英译第二句时原译采用了分译法,将信息重心“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放在了段落末句,与前面一句是并列关系,弱化了原文的重心。依照英语旅游文体语篇编排习惯,为再现英语译文的直观文体美,笔者建议将第一句中的“颇有汉魏风范”放在句首,先述说总体印象,再分别给出“三重楼阁”、“高台回廊”等细节描述。故将原译改为“It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with three momentous stories, high platforms and winding corridors, red eaves and black tiles...”同样,笔者建议在翻译第二句时首先直入主题,先做结论,强调万卷楼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再道出此说原委。故笔者将原译改为“As a resort for travelers and a suitable place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Kingdoms,its rich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recious relics and the exquisite art treas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history and high quality for art and literature.”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为了语言美的再现,在英译旅游文体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译文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语言美的再现,还要首先考虑英文语篇风格和表达习惯上呈现出的不同文体美。只有符合译文语篇文体习惯的文本才能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从而使游客在进一步了解旅游景区特色的同时,不因文本的不可读性而影响对景区的游赏乐趣。
结语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言审美标准。在一种语言里习以为常的用语习惯在另一种语言里则可能成为影响读者理解和接受的阻碍。生活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译者对语言美的主观感知是不同的。因此,译文语言美的再现与否对译文的可接受度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旅游文体而言,译文语言美的再现是向外国游客呈现风景美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地道的、符合表达习惯的译文才能更加吸引外国游客,从而达到提升旅游服務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著妍.从思维形态对比解读汉英双语转换模式[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80-283.
[2]郝晓.用逻辑化繁为简——汉语逻辑律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J].铜陵学院学报,2010(1):96-97.
[3]黄立波.翻译研究中的文体观: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14(1):49-55.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邵璐.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J].中国翻译,201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