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应用,针对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形式大于内容、应用过于机械、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成立专门的教研组织规划开发微课、将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的灵活性、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等措施,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教师培训 微课 资源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C-0081-02
近年来,微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实践层面,我们发现微课对于有些教师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相当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而没有掌握其“精华”,加上有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在设计制作微课资源时微课的媒体设计和微课的表现形式等受到了很大限制,微课资源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上仍需完善。为此,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微课建设及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考察。
一、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课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有的教师因为微课开发与设计的经验不足,对微课教学认识存在片面性,造成在开发微课教学资源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虽然有的教师认识到了微课教学的应用价值,看到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但是在开发微课教学资源时,只是把课程中某一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片段”化处理,微课的数量非常有限,涉及的知识点亦很少,这导致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微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无法实现微课教学以学生为导向的职能。更有甚者只是将以往40分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压缩处理,过于注重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设计微课,实际上并没有把握好微课教学的本质,这显然会限制微课教学功能的发挥,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微课资源呈现形式大于内容。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的不断融合,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所以微课的表现形式和呈现风格不断丰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微课授课形式和教学风格进行灵活选择,这在推动微课教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教师微课教学理念上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开发和设计微课资源时,过分看重微课的表现形式,却忽略了微课的内容及设计,致使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当然有的教师虽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很好,却因为信息素养的缺陷导致其所开发的微课表现形式不到位。此外,有的学校在构建微课教学平台时,微课资源的建设表面上是在做微小的精品课程,但是微课的内容仍旧严重依赖教材,而且是主要服务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致使微课资源的呈现形式大于内容。
(三)微课资源应用过于机械。微课教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是得益于其应用灵活、功能丰富的特征,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课外辅导,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把知识通过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信息素养不高,自主开发微课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自行开发建设微课资源,而主要是在网上下载微课资源进行机械性的套用。如此一来,微课就只成了教师教学的载体,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不仅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容易陷入传统灌输性教学的困境,无法将微课教学的价值和优势发挥出来。
(四)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性不高。教师微课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长期持續,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很多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参与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将教师在信息素养教育、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挂钩,无法形成对教师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有效激励。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保持教师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学校应该积极考虑的问题。
二、基于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对策
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落后和自身信息素养不高造成的,因此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增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管理和投入,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
(一)成立专门的教研组规划开发微课。针对微课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将微课教学与学校教研组进行有机结合来加以解决。微课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持续的关注、多方力量的参与协调,所以建议学校针对教师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问题成立专门的微课教研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对教师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应用和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持续跟进,使微课资源建设从分散的“微课”向“微课程”体系发展。微课教研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可以负责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培训方案的制定等工作,让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更有针对性,还要持续观察和评估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便于及时发现教师在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随时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见,使教师的微课设计、制作和教学更具系统性、完整性。
(二)将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对微课资源的表现形式大于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偏低,在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上存在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微课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和本质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是没有将微课的教学研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造成微课建设与微课应用“两张皮”现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仅靠相关的技能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微课教学更需要教师具备综合性的信息化素质。学校可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做专题讲座,开展教师学习成果汇报评比,引导教师将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协调微课资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学校可定期设置相关的专题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开展资源搜集、整理、设计和信息化处理,最后通过优质微课展示评比的形式进行统一汇报。通过这种检验方式,可以使教师从专业角度来思考微课教学问题,有利于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和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三)增强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的灵活性。为了提高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的灵活性,学校可以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了解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设计符合教师微课教学需要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将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等内容有效融入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设当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丰富教师微课教学的应用模式,使微课在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课外辅导等领域得到恰当使用,为学生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引和支持,推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可提高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设计、应用能力,又可以避免教师对微课教学的机械性运用。
(四)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才能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同时也会根据学习的收获来积极改进、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微课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并与教师工作绩效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大大提高。教师在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及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对自身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微课的应用实践和应用反思也为以后教师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开展微课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总之,基于教师在微课建设及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很多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凸显了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学校要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管理和投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教師要积极参与到微课教学和信息素养提升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来,积极学习和分享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促使个人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3]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5]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信息化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3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德华(1980— ),男,广西大化人,硕士,梧州学院师范学院讲师,实验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
(责编 王 一)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教师培训 微课 资源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C-0081-02
近年来,微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实践层面,我们发现微课对于有些教师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相当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而没有掌握其“精华”,加上有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在设计制作微课资源时微课的媒体设计和微课的表现形式等受到了很大限制,微课资源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上仍需完善。为此,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微课建设及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考察。
一、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课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有的教师因为微课开发与设计的经验不足,对微课教学认识存在片面性,造成在开发微课教学资源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虽然有的教师认识到了微课教学的应用价值,看到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但是在开发微课教学资源时,只是把课程中某一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片段”化处理,微课的数量非常有限,涉及的知识点亦很少,这导致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微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无法实现微课教学以学生为导向的职能。更有甚者只是将以往40分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压缩处理,过于注重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设计微课,实际上并没有把握好微课教学的本质,这显然会限制微课教学功能的发挥,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微课资源呈现形式大于内容。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的不断融合,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所以微课的表现形式和呈现风格不断丰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微课授课形式和教学风格进行灵活选择,这在推动微课教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教师微课教学理念上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开发和设计微课资源时,过分看重微课的表现形式,却忽略了微课的内容及设计,致使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当然有的教师虽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很好,却因为信息素养的缺陷导致其所开发的微课表现形式不到位。此外,有的学校在构建微课教学平台时,微课资源的建设表面上是在做微小的精品课程,但是微课的内容仍旧严重依赖教材,而且是主要服务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致使微课资源的呈现形式大于内容。
(三)微课资源应用过于机械。微课教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是得益于其应用灵活、功能丰富的特征,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课外辅导,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把知识通过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信息素养不高,自主开发微课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自行开发建设微课资源,而主要是在网上下载微课资源进行机械性的套用。如此一来,微课就只成了教师教学的载体,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不仅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容易陷入传统灌输性教学的困境,无法将微课教学的价值和优势发挥出来。
(四)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性不高。教师微课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长期持續,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很多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参与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将教师在信息素养教育、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挂钩,无法形成对教师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有效激励。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保持教师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学校应该积极考虑的问题。
二、基于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对策
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落后和自身信息素养不高造成的,因此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增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管理和投入,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
(一)成立专门的教研组规划开发微课。针对微课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将微课教学与学校教研组进行有机结合来加以解决。微课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持续的关注、多方力量的参与协调,所以建议学校针对教师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问题成立专门的微课教研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对教师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应用和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持续跟进,使微课资源建设从分散的“微课”向“微课程”体系发展。微课教研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可以负责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培训方案的制定等工作,让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更有针对性,还要持续观察和评估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便于及时发现教师在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随时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见,使教师的微课设计、制作和教学更具系统性、完整性。
(二)将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对微课资源的表现形式大于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偏低,在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上存在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微课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和本质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是没有将微课的教学研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造成微课建设与微课应用“两张皮”现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仅靠相关的技能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微课教学更需要教师具备综合性的信息化素质。学校可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做专题讲座,开展教师学习成果汇报评比,引导教师将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协调微课资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学校可定期设置相关的专题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开展资源搜集、整理、设计和信息化处理,最后通过优质微课展示评比的形式进行统一汇报。通过这种检验方式,可以使教师从专业角度来思考微课教学问题,有利于微课教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和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三)增强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的灵活性。为了提高教师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的灵活性,学校可以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了解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设计符合教师微课教学需要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将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等内容有效融入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设当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丰富教师微课教学的应用模式,使微课在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课外辅导等领域得到恰当使用,为学生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引和支持,推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可提高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设计、应用能力,又可以避免教师对微课教学的机械性运用。
(四)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才能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同时也会根据学习的收获来积极改进、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微课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并与教师工作绩效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大大提高。教师在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及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对自身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微课的应用实践和应用反思也为以后教师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开展微课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总之,基于教师在微课建设及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很多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凸显了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学校要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管理和投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教師要积极参与到微课教学和信息素养提升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来,积极学习和分享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促使个人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3]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5]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信息化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3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德华(1980— ),男,广西大化人,硕士,梧州学院师范学院讲师,实验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