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于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想要做好相应的研究调查及分析,课堂评价是重要的入手点。通过结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知道教师在整体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可以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形成专业的学习指导。因此,本文将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均值不等式教学的具体内容,对问题驱动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展开研究。
【关键词】问题驱动 高中数学 教学评价 均值不等式
所谓的问题驱动,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通过结合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思考,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而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指针对教师当时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而从学生当时的探究反应,所能够达到的探究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为教师在后续的课堂提问指明道路。因此,本文将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均值不等式的具体内容,对问题驱动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展开研究。
一、问题驱动的作用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正式运用问题驱动这一方式,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明确问题驱动,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才能够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推动整体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写作中,笔者将来简单探究以下问题驱动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课堂反思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很多教师都是属于上完课程就直接离开,回到办公室备课的时候,也只是选择备下一节的内容,很少会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回顾。而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教师在授课完成之后,就会思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在学生能够分析的范围之内,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通过问题驱动的应用,反而能够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反思。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引入问题驱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的思考。而通过让问题驱动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展开相应的思考,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整体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均值不等式的具体案例分析
在教师明确了相应的知识理论之后,便需要思考如何将其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其中均值不等式属于比较重要的授课内容,因此,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笔者将结合均值不等式的教学内容,对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展开探讨。
1.从课堂引入入手
首先,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从课堂引入的角度入手。对于每一节课堂教学来说,引入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课程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将注意力回归于课堂之中,从而推动学生的知识的成长。而在课堂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結合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应用。例如,教师在正式给学生引入均值不等式的时候,可以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一张图,这张图是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而这一汇编是根据中国古代弦图所设计的。在展示完图片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能否根据图片中的正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对他们的面积列出相应的不等式?”针对引入环节中的这一问题,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数学课程知识之中,同时通过数学文化的引入,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探究兴趣,从而初步感受本节课程的知识点。
2.从理解分析入手
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还可以从知识理解的角度入手。通过学生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提问,能够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感受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均值不等式公式a b2与ab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a、b需要都为正实数?”并让学生尝试分析:“等号成立的时候说明了什么?”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解方面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对均值不等式中的“一正、二定、三相等”形成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不能老是采用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需要对整体课堂进行灵活的整合与分析,从而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如本文所举的均值不等式教学内容来讲,这节课程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解决的维妮塔,所以教师更需要结合一定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除此之外,在应用相应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思考和评价,从而才能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瑞雪,董素梅.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及原则——“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课堂实录与点评[J].中学教研(数学),2014(4):21-24.
[2]王英迪.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2(32):64 66.
[3]丁胜.高考题深 教材生根——以一道均值不等式教材习题为例[J].中学数学,2014(1):50-51.
(作者单位: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
【关键词】问题驱动 高中数学 教学评价 均值不等式
所谓的问题驱动,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通过结合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思考,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而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指针对教师当时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而从学生当时的探究反应,所能够达到的探究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为教师在后续的课堂提问指明道路。因此,本文将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均值不等式的具体内容,对问题驱动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展开研究。
一、问题驱动的作用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正式运用问题驱动这一方式,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明确问题驱动,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才能够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推动整体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写作中,笔者将来简单探究以下问题驱动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课堂反思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很多教师都是属于上完课程就直接离开,回到办公室备课的时候,也只是选择备下一节的内容,很少会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回顾。而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教师在授课完成之后,就会思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在学生能够分析的范围之内,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通过问题驱动的应用,反而能够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反思。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引入问题驱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的思考。而通过让问题驱动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展开相应的思考,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整体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均值不等式的具体案例分析
在教师明确了相应的知识理论之后,便需要思考如何将其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其中均值不等式属于比较重要的授课内容,因此,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笔者将结合均值不等式的教学内容,对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展开探讨。
1.从课堂引入入手
首先,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从课堂引入的角度入手。对于每一节课堂教学来说,引入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课程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将注意力回归于课堂之中,从而推动学生的知识的成长。而在课堂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結合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应用。例如,教师在正式给学生引入均值不等式的时候,可以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一张图,这张图是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而这一汇编是根据中国古代弦图所设计的。在展示完图片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能否根据图片中的正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对他们的面积列出相应的不等式?”针对引入环节中的这一问题,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数学课程知识之中,同时通过数学文化的引入,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探究兴趣,从而初步感受本节课程的知识点。
2.从理解分析入手
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还可以从知识理解的角度入手。通过学生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提问,能够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感受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均值不等式公式a b2与ab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a、b需要都为正实数?”并让学生尝试分析:“等号成立的时候说明了什么?”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解方面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对均值不等式中的“一正、二定、三相等”形成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不能老是采用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需要对整体课堂进行灵活的整合与分析,从而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如本文所举的均值不等式教学内容来讲,这节课程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解决的维妮塔,所以教师更需要结合一定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除此之外,在应用相应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思考和评价,从而才能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瑞雪,董素梅.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及原则——“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课堂实录与点评[J].中学教研(数学),2014(4):21-24.
[2]王英迪.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2(32):64 66.
[3]丁胜.高考题深 教材生根——以一道均值不等式教材习题为例[J].中学数学,2014(1):50-51.
(作者单位: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