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所学校都在尽其所能.但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 、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 .同时又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良好个人品质.着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有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 、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觀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像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的那样,把数学教学看做“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做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 ,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前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 ,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升华,才能有所创新.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却远比回答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置于学习数学的主人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好奇、好发现的心理,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好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
(责任编辑黄桂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有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 、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觀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像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的那样,把数学教学看做“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做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 ,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前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 ,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升华,才能有所创新.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却远比回答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置于学习数学的主人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好奇、好发现的心理,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好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