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而科学教材更新的速度明显滞后,日新月异的新的科学概念或规律不能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指导学生开展科普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普阅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47-01
科普读物相对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阅读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大人的幫助与指点,而科学教师作为科学教育的技术人员,责任更大,自身更应该了解科普作品,知道向孩子推荐什么书,并且能够引导孩子阅读。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需要用科普材料设疑激思,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教师应对科普材料精心加工,引导学生进入“产生问题、思考问题”的状态,并且能够努力地去解决问题。关于教学策略,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巧用科普故事,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新授教科版六上科学的《杠杆的研究》一课时,可以引领孩子阅读关于阿基米德的一个故事“我要移动地球”,孩子们很惊讶:人的力量那么小,怎么会撬起整个地球呢!带着好奇的心情,孩子们非常认真地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情况。课后组织学生讨论:阿基米德真的能撬动地球吗?学生的答案很有趣:有的说:“不能,因为阿基米德已经去世了,而史书也没有记载他撬动了地球。”有的说:“很遗憾,他没有找到支点。”有的说:“他找不到一根足够长的棍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看一个故事,或者是看一则材料,而是引领孩子进行更好地课堂探究,活跃思维,迸发思维的火花。
二、巧借教学内容,激发课外阅读欲望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在科学课堂中,仅仅约5分钟的科普阅读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整节课都用于科普阅读交流,也仅仅只有40分钟,如果一个月用一节课用于科普阅读交流,一个学期也只有4节课。因此课内科普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阅读潜能。
例如,上完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时,借机提问孩子“你们知道身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为什么会有鸡皮疙瘩?”“什么决定了眼珠的颜色?”借机向孩子们推荐《看里面》系列的《揭秘身体》。
三、巧设科普图书角,营造科普阅读氛围
教师在实践中,对于科普读物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对于低段的孩子,可以选择《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带有拼音注解的绘本,像《中国少儿百科全书》里面除了正文之外,还有两个小模块:猜一猜和小秘密,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促进孩子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思考。
对于中段的孩子来说,笔者会购买《看里面》系列的书,比如《揭秘身体》《揭秘恐龙》《揭秘地下》《揭秘大脑》等,这些书没有拼音注解,但它有个特点:图画精美、颜色亮丽,最重要的是这种翻翻书,每一页里有很多小翻页,每打开一个翻页就有一个新的发现,引导孩子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由于高段孩子的科普读物积累并不比低段多,每个孩子的阅读水平不一,所以高段的科普读物跨度较大,有带拼音的绘本,也有纯文字的书籍,同样是《法布尔昆虫记》,给孩子提供不同版本,让孩子在阅读中比较。笔者发现五、六年级的孩子很喜欢看《神奇校车》系列和《你好,科学》系列的科普读物。《神奇校车》第1套有11本,第二套有10本;《你好,科学》系列有50本。这些书对孩子来说就是宝贝!
关于“科普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将科普阅读教学融入科学课中。
参考文献:
[1]吴爱秋.对小学生科普阅读缺失现象的思考和对策[J].新课程,2012(5).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俞城忠.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教学谈[J].新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黄飞凤(1988—),女,浙江乐清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普阅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47-01
科普读物相对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阅读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大人的幫助与指点,而科学教师作为科学教育的技术人员,责任更大,自身更应该了解科普作品,知道向孩子推荐什么书,并且能够引导孩子阅读。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需要用科普材料设疑激思,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教师应对科普材料精心加工,引导学生进入“产生问题、思考问题”的状态,并且能够努力地去解决问题。关于教学策略,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巧用科普故事,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新授教科版六上科学的《杠杆的研究》一课时,可以引领孩子阅读关于阿基米德的一个故事“我要移动地球”,孩子们很惊讶:人的力量那么小,怎么会撬起整个地球呢!带着好奇的心情,孩子们非常认真地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情况。课后组织学生讨论:阿基米德真的能撬动地球吗?学生的答案很有趣:有的说:“不能,因为阿基米德已经去世了,而史书也没有记载他撬动了地球。”有的说:“很遗憾,他没有找到支点。”有的说:“他找不到一根足够长的棍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看一个故事,或者是看一则材料,而是引领孩子进行更好地课堂探究,活跃思维,迸发思维的火花。
二、巧借教学内容,激发课外阅读欲望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在科学课堂中,仅仅约5分钟的科普阅读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整节课都用于科普阅读交流,也仅仅只有40分钟,如果一个月用一节课用于科普阅读交流,一个学期也只有4节课。因此课内科普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阅读潜能。
例如,上完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时,借机提问孩子“你们知道身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为什么会有鸡皮疙瘩?”“什么决定了眼珠的颜色?”借机向孩子们推荐《看里面》系列的《揭秘身体》。
三、巧设科普图书角,营造科普阅读氛围
教师在实践中,对于科普读物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对于低段的孩子,可以选择《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带有拼音注解的绘本,像《中国少儿百科全书》里面除了正文之外,还有两个小模块:猜一猜和小秘密,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促进孩子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思考。
对于中段的孩子来说,笔者会购买《看里面》系列的书,比如《揭秘身体》《揭秘恐龙》《揭秘地下》《揭秘大脑》等,这些书没有拼音注解,但它有个特点:图画精美、颜色亮丽,最重要的是这种翻翻书,每一页里有很多小翻页,每打开一个翻页就有一个新的发现,引导孩子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由于高段孩子的科普读物积累并不比低段多,每个孩子的阅读水平不一,所以高段的科普读物跨度较大,有带拼音的绘本,也有纯文字的书籍,同样是《法布尔昆虫记》,给孩子提供不同版本,让孩子在阅读中比较。笔者发现五、六年级的孩子很喜欢看《神奇校车》系列和《你好,科学》系列的科普读物。《神奇校车》第1套有11本,第二套有10本;《你好,科学》系列有50本。这些书对孩子来说就是宝贝!
关于“科普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将科普阅读教学融入科学课中。
参考文献:
[1]吴爱秋.对小学生科普阅读缺失现象的思考和对策[J].新课程,2012(5).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俞城忠.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教学谈[J].新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黄飞凤(1988—),女,浙江乐清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