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逐月华流照君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早早地就出来了,在清澈的天幕上亮莹莹的,那样纤尘不染,那样皎洁无忧。
  小村的夜在静谧中,透露着一层幽幽的苍凉,天籁无声,无声地任岁月演示似水流年的变迁。天地间流动的云烟,散了聚、聚了散,了无痕迹。而人的心却不能这样洒脱,经过的人经过的事,可以如电影的镜头一般遍遍回放,所有的细节、所有的举动,会越来越清晰地刻在脑海中。
  而此时,独在月下的我,心里萦满了一种隐隐的庆幸,发现几日没写点什么,心里的小路上竟长出草来,在我的血液流淌声中,拥挤着疯长,不给其他的情绪让一点位置。
  我悠悠地笑了,看它们在我心上盘根错节,虽不强大却密密地织了一层,将我的心紧紧缠绕住。唉!总是在我猝不及防时,从那片土壤里往外冒,我不可能杜绝,也无法杜绝。
  那草就更加旺盛了那条路。
  蓦然间,就跳出来了,一份在我心里牢牢结茧的思绪。我回忆起那次去B城,在那座古色古香的古老建筑中,在一条深长的从大门至宾馆的路上,挂满了鲜红鲜红的灯笼,门外的阶前还有一棵高大的开满了洁白花朵的海棠树,我吃惊地发现,它与我家乡的槐树极其相似,就像我的诗中与梦里的情景一样出现在我真实的生活里:
  一个明媚的艳阳天
  也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在那天与地相接的地方上演
  一条长长的江水
  脉脉的衔接起
  你山中的茅舍
  我原上的村庄
  我这方的云飘下的雨
  许是就落在了你脚下的草地上
  待君来时待君来时
  也该有一盏通红通红的灯笼
  挂在槐花飘香的树上
  最重要的主题是遇见了你,你如诗的情景中,你很深很深地剜了我一眼,那一眼就将我的心剜疼了,就将我的梦唤醒了。你说你就出生在山里,我说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过山,却写了许多关于山的诗。
  那一晚,我独自在我的房间里,回味着并陷在你的目光中,陷在一种莫名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其实,我们心灵的默契早就达成了,从我的文字中从你的音乐里。文字是我最真实的心境显现,它没有任何矫饰和丝毫虚伪,是我全部生命的精髓所在。你看到了并且读懂了,在你的心里深深理解了我生命的内涵。这就足够了,我不再奢望什么了。我一直盼望着一个能读懂我心的人,在见到我时也能看懂我这个人。
  这个人竟然是你,那么一次偶然,那么一回曲折迂迴、错落无序的机遇,一个环节出点小毛病,我们就会错过了心灵的会晤。而你在与我的文字中鲜活的心相撞时,我们还从未谋面,只是彼此第一次见面你看我时的第一眼,就让我知道了我在你心中的分量。你没有看到我身体的残缺,也没有半点陌生,我们仿佛几个世纪前就相识了,你就是我前生的故人,彼此交心交魂的一位故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岁月沧桑,我们终于在此时相聚;你不用说你的痛与累,我也不用说我的泪与痛,我们已是深深地读懂了彼此。
  就为这些足以让我两眼噙满泪水,让我心中涌起无限感动,足以让我用生命的纯洁与高尚等待的一次美丽的相逢!
  


  我抬头看天,天空是湛蓝的。云在碧空下,风在山冈上,依旧是崭新的青春开始的地方……
  其实,仔细想想,你走不进我的生活,我也走不进你的日子,我们只是擦肩而过的两颗行星,在我们长久的一生中,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迎面而遇,从对方的声波里读到了相知相契,一种灵犀与磁场的共振。在很短的时间里,人生里不能计算的一种短暂,很快我们就都走向各自的既定轨迹。
  我有些无奈,好不容易等来的惊心的悸动,竟只是短暂的一瞬,我不盼望身体的相拥,我只希望精神的抚慰!
  所有的一切只是我心中隐隐的一份感觉,从表面上看,谁也没有什么不同,谁也没有特别的表示。只是一种怅怅的情绪围绕着我,随着匆匆一别,随着天各一方,一切都将会成为心中的一份隐痛,只是在不经意间触碰时,会有丝丝彻骨之痛传遍身心。
  记得那夜在春江边上,在徐徐的江风中,我的长发被风吹起,穿得单薄的你,一定被江风吹冷了,你抱着双肩站在江边,形单影只,就如同我。没有多余的衣服去为你御寒,更不能与你相依偎着取暖,我们之间那小小的距离是不可逾越的。
  江水悠悠地流着,江涛轻拍江岸,我站在泊船的码头上,看到江岸的花艳艳地开着,与一岸闪烁的灯火交相辉映。你指给我看那轮半弯的月儿,她挂在夜空,与一岸霓虹闪烁的万家灯火相比,那么暗淡,那么没有神采!忽然地我就很难过,江月待我们已是太久了吧!都衰老成了这个样子,而且长江也流得疲惫了,只是缓缓地向前移着……
  我们终于可以站在一起,站在千年的春江花月夜里了,而一切却变得面目全非。我临江坐下,欲哭无泪地任由酸楚在心底泛滥,你走过来问我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摇摇头说什么也没想。江月等待我们几千年了,如今我们能在同一个时辰,站在江水岸边,看春江花月夜悠远了彼此的心境,这已不是一世修得的,已是很幸运了!虽然很短暂,已足够我体味一生的了!
  如今,我们早已是天各一方,我站在我家乡的月下,站在没有江水的平川上,想着你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也是在月下徘徊吗?于是就想起了古人张若虚在很早以前就曾有的我此时的心境:“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其他文献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市”,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黄河文化的交融之处,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北方民族风情汇集于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
期刊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话谁都知道,可真正见过“八字衙门”的,恐怕如今就没有几个了。  我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精确数据,为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是“民国”之后却仅剩下1座了!有人美其名曰“硕果仅存”,您知道那枚“硕果”在哪儿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兄让我开了眼界,见到了那枚“硕果”,它在豫西伏牛山南
期刊
2003年冬,当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时,并没有想到日后我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我游历北美、欧盟、东盟、非洲、中东、南亚的44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3个地区。      该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    第一次去西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屈辱的记忆。  以前,由于长期浸淫在这个环境中,对于咱们中国人的许多不文明习惯,感触并不特别深,但到了欧洲后极为明显。比如排队,等待海关验证时,
期刊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庆典,话剧界正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庆贺。我是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歌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和同为剧院下属的人民话剧团共同创作、演出了歌剧《长征》,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于是之。半个世纪以来,人民话剧团继承传统、发挥特色、开拓创新,为我国话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因保留着一批名剧、拥有一批名导、名演员而享誉世界,他们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期刊
沈培艺,当代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6年出生于广州,197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专部,六年后转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表演专业。现任总政歌舞团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东方乐舞协会理事。曾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中获奖;1993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总政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举办了“舞蹈·沈培艺舞蹈专场晚会”,其艺术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
期刊
草原深处金莲花开朵朵香,弹指一挥间,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里,内蒙古文化战线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就像草原深处的朵朵金莲花,在风雪雨露里任枝叶顺意舒展,在泥土的博爱与深情中自由欢腾,一簇簇、一丛丛,肆意地盛开,灿烂地绽放,昂立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默默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馨香。      巴德玛其其格,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一级演员,现任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先后在
期刊
弟弟来信说,母亲从老家的小山沟住到镇上后开了一个小商店,赚不来钱把老本都快贴完了,人老了反而变得不听话。他特别告诉我,母亲年事已高,病疾加身,近来病得不轻,希望我回家看看。  接毕弟弟的电话,已近下班时间,在街上转悠半天,为给母亲买点什么东西发起了愁,听说西安东大街蔬菜市场有云南西双版纳来的香蕉,我专门赶到那儿。香蕉摊位已空荡荡,只有一家摊位上有一瓣香蕉,而且正被顾客往秤盘上放,那香蕉个儿特小,比
期刊
多年之前,我曾经把沙漠比作“荒凉的新娘”和“有着马骨、鲜血和诗歌的疆场”。而今,某一个夜晚,再次看到自己的这句话,我感到震惊——也许我当时只是在追求一种沉静、唯美、开阔和纯粹诗歌写作。而现在,这个词语在刹那之间袭击了我——新娘每天都有人在做,但是,谁会真的热爱“荒凉”呢?而马骨、鲜血和诗歌则有一种浪漫的残酷,即是,高贵或者凡俗,英雄或者卑贱、新生和死亡——肯定会有人拒绝,可沙漠不会。  那些年,很
期刊
电视曾是我童年的梦。  大约七八岁上,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举国饥馑。一日得一饱饭者为幸运儿,谁家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算得上大富豪,而我偏是在这时候听说的电视两字。父亲用手在墙上比画出一个方框说:它可以透过这面墙,看到几千里以外发生的真人真事。我百思不得其解:能看到北京吗?能。毛主席也能看到?也能。我仍然无法相信。只把电视和顺风耳、千里眼之类天方夜谭当作一回事,压根儿没敢想象有朝一
期刊
一    大约当年我也是“健谈家”,在什么场合或与少数朋友聚会时很少沉默,一定要抢当“中心发言人”。于夺席谈经且又喋喋不休之余,总也离不开对自己那一点“学问”的卖弄。至于人家背后怎样议论我,说些什么难听的话,我是听不到的。于是,“自我感觉良好”了多年。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我才被迫地改了改这种毛病。当然,很难改得彻底。文人嘛,往往都有一种“表现病”。  这件教训了我的事是:在一次由某友发起的饮谈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