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星驰的《美人鱼》创下了华语票房新高,成为众多评论的新焦点。其实对于周星驰电影的相关评论一直不少,但是大多集中在喜剧、幽默、无厘头和草根叙事等方面。将研究视角放在周星驰电影“童心”及其表达的评述却不多,本文就试图从周星驰的童心入手,探讨周星驰童心的表现方式,以及研究发展周星驰电影票房和艺术结合。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较多,这里只就周星驰参与编导、能集中反映其创作主旨和特色的影片进行分析,论述周星驰电影中的“童心”。
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1]这也适用于对周星驰电影的概括,周星驰的童心,就是通过纯真、绝假、和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来反映。
一、 纯真
童心就是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2]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人,要么真挚本我,要么珍爱生命,大多具有善良淳朴,率真自然的品格。周星馳说:“我剩下的就只有童心了。”[3]他的影片中大多都有以下元素来表现童心。
(一)玩具与童话场景。《少林足球》中的足球,《功夫》中的武林秘笈、哑女手中的波板糖,《长江七号》中的外星机器人,《美人鱼》里面的弹弓……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电影中都有明显的充满童趣的儿童玩具。《功夫》里面的足球场,《长江七号》的玩具店,《美人鱼》里面的儿童游乐场……周星驰影片中一再出现这些观众熟悉的儿时场景,唤起观众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艺术本来就是满足普通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假想,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个处所足以让我们回归到最纯净最安详的状态,那就是童年的状态,充满童心与爱心的时代,在《美人鱼》的儿童游乐场里面,观众似乎也和男主角刘轩一样,在说完“我这样的人会和你玩这个”以后,追随镜头跟男女主角在疯狂的过山车上尖叫,找回在喧嚣尘世间遗失的快乐,体味在岁月中流失的童心。
(二)公主与勇士。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影片都有一个公主般纯真的少女,同时都有一个忠诚勇敢的战士在保护“公主”。《长江七号》里的小芬和小狄,《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的零零发夫妇,《功夫》里面的哑女和阿星,《美人鱼》里面的姗姗和刘轩等,很多搭配看似荒诞无稽又不乏纯真美好,难得周星驰在半百之年还能在电影中保留公主和战士的组合,保持童心不灭和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这些“公主”最后都会成为勇士生命救赎的天使,这将在后面继续论述。
(三)任性而发。艺术创作要反映人和人的生活,反映人的真性情。性灵是人所自有,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都不一样,但是只要是“任性而发,尚能通过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4]的,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人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等都是人生而有之的天性,周星驰只是简单地在作品中表露出来。《食神》里面食神的飞扬跋扈,这是人生得意时真实的表现;《喜剧之王》里面的小演员的职业认同,这是导演在表达对演戏的热爱,表现的也是芸芸众生都有的念物癖般的执着;《少林足球》里少年对足球梦的追求,圆的也是周星驰对功夫的痴迷……这些无一不是返璞归真,简单直白,任性而发的表演。就算在《功夫》里面,武林高手对阵踩脚趾这样幼稚的行为也被周星驰简单地放入情节中:观众可以认为是幼稚,周星驰却在简单幼稚中命中了任何人的生活都逃不出自己童年的命题。
二、 绝假
绝假意思是杜绝一切掩饰和装裱,直接表现纯真的童心。绝假则纯真,笃实则生辉,绝假在周星驰电影中的表现,一方面是平白直叙,不加雕饰;另一方面则是用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和无厘头的夸张来体现。
平白直叙,不加雕饰,指的是真实自然,返璞归真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就像姗姗说的“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道理浅显,真情流露,淳朴自然。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听进了耳,却听不进心,就像《长江七号》里面爸爸对小狄说的“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大音希声,多少人听着这样父母简单直白的话长大,但是又有多少人听懂了里面的含义,小狄直到爸爸没有了,想听唠叨再也听不到的时候,才明白父母的教诲是多么珍贵。周星驰要表达的就是姗姗的那句:“是你不懂,我才会出现在你面前。”正是我们在成人世界里看到了太多的谎言与杀戮,所以关闭了心门,沉睡了自我。就算有人试图打开我们的防守,我们也会以对方幼稚和教条来抵御,因此正是我们拒绝苏醒,拒绝沟通,周星驰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像《西游·降魔篇》陈玄奘在妖怪面前唱诵“儿歌三百首”一样,在欢声笑语和悲喜交集中提醒我们,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说真正懂了呢……
周星驰电影中的绝假,就像《西游·降魔篇》中玄奘师傅所说:“你要牢记我们驱魔的理念。魔为什么成为魔,是人的心被魔所侵。”驱魔人要做的就是除掉魔性,找回人原本的心。周星驰在自己的电影道路上,采用的是喜剧手法来找回人心,常常还通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和无厘头的夸张等艺术悖论来体现绝假的特征。这种悖论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女主人公身上。虽然周星驰电影中的女主角往往设计成唤醒男主童心的天使,但是这些“天使”的出场往往与传统观念和认识形成强烈的反差。例如《喜剧之王》中出场的清纯少女柳飘飘是风尘女,《西游·降魔篇》中的段小姐是个粗鲁的女汉子,《食神》里的大姐头火鸡是脸上有疤的龅牙妹,还有《美人鱼》中姗姗出场时惨不忍睹的模样,但就是在这种对比反差中产生了不一样的喜剧效果。这种夸张的对比和丑化还体现在无厘头的调笑解构中,《食神》中主人公得意忘形时的目中无人和落魄潦倒时的对比虽然夸张,却是周星驰对世事无常、人世难料的简单的直接的表达。周星驰电影中无数草根如泥泞般在世间挣扎,是他对自己人生绝假真实的回顾,用的都是夸张无厘头的搞笑桥段,《喜剧之王》里面阿星在剧场固执的表演被众人嘲笑,《食神》里面对“十大兵器之首”——“折凳”大篇幅夸张的描述,《功夫》中阿星試图谋杀包租婆,反而被被包租婆追杀的桥段,体现了周星驰作品流着眼泪欢笑的特点。《西游·降魔篇》里玄奘对着水妖深情地唱“儿歌三百首”,看得众人尴尬症都犯了,这些都是周星驰无厘头夸张的表现。《国产凌凌漆》里面的“民族英雄”更是反映了周星驰无厘头夸张的解构精神。 三、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善良淳朴,本真自我的童心。《功夫》里面阿星由做坏人的信念鼓起勇气去打劫冰淇淋哑女,装作凶神恶煞的样子,最后却被哑女的波板糖打动,“周星驰将阿星的矛盾和他不变的初心都演了出来,虽然这时候他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可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初心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有变过”。[5]《美人鱼》中刘轩被姗姗吸引,是因为姗姗身上不沾凡尘,不落世俗的清新与单纯,这唤起了刘轩心底的善良与童真。若男对刘轩的固执和对姗姗的嫉恨,与其说是白富美输给灰姑娘的懊恼与羞愤,不如说,是刘轩和姗姗身上有的,正是若男丢失了,而且可能永远也找不回的东西,若男的失落正源于此。童心是权力金钱地位都买不来的东西,是姗姗帮助刘轩找回了童心。但可寻所爱,永不弃已心。周星驰一生也难以走出“孙悟空”的影子,刘轩成了现实中出生卑微,一朝得志难弃初心的孙悟空,姗姗则是永远的紫霞仙子,周星驰的“一生所爱”。每个人心中都有藏着一个能帮自己找回自我的“紫霄仙子”,童心来源于爱心的唤醒,它们共同坚守人性的善良与童真。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还体现在毫不虚伪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童心虽然杜绝世俗的教化和虚伪,却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先验的观念,这种童心指的是没有经过世俗观念束缚,没有被六经孔孟湮没的赤子之心。于周星驰而言,这种初心往往也意味着活在自己的童心世界里,永远用8岁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表达想法,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成了他缺少成人交往技能,不能融入社交群体,被人诟病的短板。于电影而言却是大有好处,保持初心成为了电影的一大看点,《大内密探零零发》里身世显赫的保龙家族墨守成規最后全军覆没,唯独剩下不忘初心、本真自我的零零发脱颖而出;《食神》中男主人公被世俗的美丑观蒙蔽,错过了心仪的女人,只能在少林寺中忏悔;《西游·降魔篇》里的驱魔人陈玄奘前半生读遍经书仍然唯唯诺诺怀疑人生,更不敢接受女主角的爱情,直到她灰飞烟灭,玄奘才最终找到内心真实的感受,发现真实的自己。影片的最后,玄奘师傅说玄奘只差一点点就能成真正的降魔者,玄奘说出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的时候,师傅说:“那你已经领悟了那一点点了。”师傅说的这一点,是玄奘修佛的慧心佛心,也是指玄奘终于在经书之外,承认自己的真心,坦诚面对自己的本我,不被尘世蒙蔽,不被教条假饰,真切地看到内心的想法,这才是玄奘最后的领悟。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感受,演绎不经说教驯服,不被伦常固守的童心,这就是周星驰不忘初心的又一个表现。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最后在周星驰草根性的电影表征中体现出来。有人用“小人得志”来概括周星驰电影的故事滥觞,这种说法只说中了其然,而非其所以然,因为他真正表达的是“小人得志,不忘初心”。由于个人出身贫寒的原因,周星驰镜头里表达的多是出身市井的草根老百姓,是最后都能“得志”的“小人”,但是,周星驰要表达的不是这些“小人”如何成功,如何得志。在周星驰银幕上流淌的,是“小人”如何在血雨腥风的人生旅途上艰辛的成长,苦苦的追寻,寻找深埋的本心,寻找自我的救赎,最后发现“不忘”的童心一直在火热的胸膛里。这才是周星驰电影圈粉的根本原因。《长江七号》的绿色小七、《功夫》里面的波板糖、《食神》里面的“黯然销魂饭”、《西游·降魔篇》的“儿歌三百首”等等,都是“小人”“不忘初心”的铁证。《降魔篇》里面的金箍原本是女主角的降妖兵器,于陈玄奘而言是对女主和自我本心的怀念,戴在孙悟空头上,便也是时时提醒悟空摈恶弃邪,遵从内心的善良,得志后不忘初心,克己行善的标记。
周星驰的电影,往往能保留爆米花类型电影的特点,搞笑、煽情、悲喜交加,简单直白接地气,草根题材切合普罗大众,这是电影票房的有力保证。同时他坚持做中国喜剧电影,坚持在电影中体现鲜明的个人色彩——童心,并且将之形成个人标记,形成品牌,算来能将童心在自己作品中始終贯穿的也只有周星驰一人。这种将电影市场和艺术创作有利结合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研究。艺术说到底还是人的艺术,艺术作品必须反映人和人的思想、人性、情感和价值观。大众文化时代,标榜自己的精英姿态曲高和寡常常导致的结果是艺术生命的夭折,更何况电影是一门必须正视观众和票房才能维持发展和再创作的艺术,周星驰电影的多次高票房已经难以用影迷们一句“欠一张电影票”来解释,更多的原因还是周星驰的“童心”、不忘自己的初心,并且将这种思绪与牵绊快乐生动夸张地表现在自己的电影中,切合了观众在繁华世界中寻找本真自我和世外桃源的艺术期待。大巧若拙,过于直白的表达被看成说教式的“心灵鸡汤”,却正是这种简单的陈述满足了观众对绝假纯真的艺术想象。这些都是周星驰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值得电影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发展套路,这既是指电影艺术题材上的选择,也包括对电影票房市场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
[2]孟子.离蒌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79.
[3]周星驰 我只剩下童心了[J].都市生活,2010(8).
[4]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三叙小修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7.
[5]碧鹅影人(知乎者也).如何看待周星驰的演技?(2016-09-12)[2016-10-12]http://www.wtoutiao.com/p/390zraC.html.
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1]这也适用于对周星驰电影的概括,周星驰的童心,就是通过纯真、绝假、和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来反映。
一、 纯真
童心就是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2]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人,要么真挚本我,要么珍爱生命,大多具有善良淳朴,率真自然的品格。周星馳说:“我剩下的就只有童心了。”[3]他的影片中大多都有以下元素来表现童心。
(一)玩具与童话场景。《少林足球》中的足球,《功夫》中的武林秘笈、哑女手中的波板糖,《长江七号》中的外星机器人,《美人鱼》里面的弹弓……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电影中都有明显的充满童趣的儿童玩具。《功夫》里面的足球场,《长江七号》的玩具店,《美人鱼》里面的儿童游乐场……周星驰影片中一再出现这些观众熟悉的儿时场景,唤起观众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艺术本来就是满足普通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假想,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个处所足以让我们回归到最纯净最安详的状态,那就是童年的状态,充满童心与爱心的时代,在《美人鱼》的儿童游乐场里面,观众似乎也和男主角刘轩一样,在说完“我这样的人会和你玩这个”以后,追随镜头跟男女主角在疯狂的过山车上尖叫,找回在喧嚣尘世间遗失的快乐,体味在岁月中流失的童心。
(二)公主与勇士。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影片都有一个公主般纯真的少女,同时都有一个忠诚勇敢的战士在保护“公主”。《长江七号》里的小芬和小狄,《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的零零发夫妇,《功夫》里面的哑女和阿星,《美人鱼》里面的姗姗和刘轩等,很多搭配看似荒诞无稽又不乏纯真美好,难得周星驰在半百之年还能在电影中保留公主和战士的组合,保持童心不灭和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这些“公主”最后都会成为勇士生命救赎的天使,这将在后面继续论述。
(三)任性而发。艺术创作要反映人和人的生活,反映人的真性情。性灵是人所自有,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都不一样,但是只要是“任性而发,尚能通过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4]的,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人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等都是人生而有之的天性,周星驰只是简单地在作品中表露出来。《食神》里面食神的飞扬跋扈,这是人生得意时真实的表现;《喜剧之王》里面的小演员的职业认同,这是导演在表达对演戏的热爱,表现的也是芸芸众生都有的念物癖般的执着;《少林足球》里少年对足球梦的追求,圆的也是周星驰对功夫的痴迷……这些无一不是返璞归真,简单直白,任性而发的表演。就算在《功夫》里面,武林高手对阵踩脚趾这样幼稚的行为也被周星驰简单地放入情节中:观众可以认为是幼稚,周星驰却在简单幼稚中命中了任何人的生活都逃不出自己童年的命题。
二、 绝假
绝假意思是杜绝一切掩饰和装裱,直接表现纯真的童心。绝假则纯真,笃实则生辉,绝假在周星驰电影中的表现,一方面是平白直叙,不加雕饰;另一方面则是用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和无厘头的夸张来体现。
平白直叙,不加雕饰,指的是真实自然,返璞归真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就像姗姗说的“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道理浅显,真情流露,淳朴自然。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听进了耳,却听不进心,就像《长江七号》里面爸爸对小狄说的“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大音希声,多少人听着这样父母简单直白的话长大,但是又有多少人听懂了里面的含义,小狄直到爸爸没有了,想听唠叨再也听不到的时候,才明白父母的教诲是多么珍贵。周星驰要表达的就是姗姗的那句:“是你不懂,我才会出现在你面前。”正是我们在成人世界里看到了太多的谎言与杀戮,所以关闭了心门,沉睡了自我。就算有人试图打开我们的防守,我们也会以对方幼稚和教条来抵御,因此正是我们拒绝苏醒,拒绝沟通,周星驰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像《西游·降魔篇》陈玄奘在妖怪面前唱诵“儿歌三百首”一样,在欢声笑语和悲喜交集中提醒我们,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说真正懂了呢……
周星驰电影中的绝假,就像《西游·降魔篇》中玄奘师傅所说:“你要牢记我们驱魔的理念。魔为什么成为魔,是人的心被魔所侵。”驱魔人要做的就是除掉魔性,找回人原本的心。周星驰在自己的电影道路上,采用的是喜剧手法来找回人心,常常还通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和无厘头的夸张等艺术悖论来体现绝假的特征。这种悖论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女主人公身上。虽然周星驰电影中的女主角往往设计成唤醒男主童心的天使,但是这些“天使”的出场往往与传统观念和认识形成强烈的反差。例如《喜剧之王》中出场的清纯少女柳飘飘是风尘女,《西游·降魔篇》中的段小姐是个粗鲁的女汉子,《食神》里的大姐头火鸡是脸上有疤的龅牙妹,还有《美人鱼》中姗姗出场时惨不忍睹的模样,但就是在这种对比反差中产生了不一样的喜剧效果。这种夸张的对比和丑化还体现在无厘头的调笑解构中,《食神》中主人公得意忘形时的目中无人和落魄潦倒时的对比虽然夸张,却是周星驰对世事无常、人世难料的简单的直接的表达。周星驰电影中无数草根如泥泞般在世间挣扎,是他对自己人生绝假真实的回顾,用的都是夸张无厘头的搞笑桥段,《喜剧之王》里面阿星在剧场固执的表演被众人嘲笑,《食神》里面对“十大兵器之首”——“折凳”大篇幅夸张的描述,《功夫》中阿星試图谋杀包租婆,反而被被包租婆追杀的桥段,体现了周星驰作品流着眼泪欢笑的特点。《西游·降魔篇》里玄奘对着水妖深情地唱“儿歌三百首”,看得众人尴尬症都犯了,这些都是周星驰无厘头夸张的表现。《国产凌凌漆》里面的“民族英雄”更是反映了周星驰无厘头夸张的解构精神。 三、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善良淳朴,本真自我的童心。《功夫》里面阿星由做坏人的信念鼓起勇气去打劫冰淇淋哑女,装作凶神恶煞的样子,最后却被哑女的波板糖打动,“周星驰将阿星的矛盾和他不变的初心都演了出来,虽然这时候他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可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初心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有变过”。[5]《美人鱼》中刘轩被姗姗吸引,是因为姗姗身上不沾凡尘,不落世俗的清新与单纯,这唤起了刘轩心底的善良与童真。若男对刘轩的固执和对姗姗的嫉恨,与其说是白富美输给灰姑娘的懊恼与羞愤,不如说,是刘轩和姗姗身上有的,正是若男丢失了,而且可能永远也找不回的东西,若男的失落正源于此。童心是权力金钱地位都买不来的东西,是姗姗帮助刘轩找回了童心。但可寻所爱,永不弃已心。周星驰一生也难以走出“孙悟空”的影子,刘轩成了现实中出生卑微,一朝得志难弃初心的孙悟空,姗姗则是永远的紫霞仙子,周星驰的“一生所爱”。每个人心中都有藏着一个能帮自己找回自我的“紫霄仙子”,童心来源于爱心的唤醒,它们共同坚守人性的善良与童真。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还体现在毫不虚伪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童心虽然杜绝世俗的教化和虚伪,却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先验的观念,这种童心指的是没有经过世俗观念束缚,没有被六经孔孟湮没的赤子之心。于周星驰而言,这种初心往往也意味着活在自己的童心世界里,永远用8岁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表达想法,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成了他缺少成人交往技能,不能融入社交群体,被人诟病的短板。于电影而言却是大有好处,保持初心成为了电影的一大看点,《大内密探零零发》里身世显赫的保龙家族墨守成規最后全军覆没,唯独剩下不忘初心、本真自我的零零发脱颖而出;《食神》中男主人公被世俗的美丑观蒙蔽,错过了心仪的女人,只能在少林寺中忏悔;《西游·降魔篇》里的驱魔人陈玄奘前半生读遍经书仍然唯唯诺诺怀疑人生,更不敢接受女主角的爱情,直到她灰飞烟灭,玄奘才最终找到内心真实的感受,发现真实的自己。影片的最后,玄奘师傅说玄奘只差一点点就能成真正的降魔者,玄奘说出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的时候,师傅说:“那你已经领悟了那一点点了。”师傅说的这一点,是玄奘修佛的慧心佛心,也是指玄奘终于在经书之外,承认自己的真心,坦诚面对自己的本我,不被尘世蒙蔽,不被教条假饰,真切地看到内心的想法,这才是玄奘最后的领悟。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感受,演绎不经说教驯服,不被伦常固守的童心,这就是周星驰不忘初心的又一个表现。
“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最后在周星驰草根性的电影表征中体现出来。有人用“小人得志”来概括周星驰电影的故事滥觞,这种说法只说中了其然,而非其所以然,因为他真正表达的是“小人得志,不忘初心”。由于个人出身贫寒的原因,周星驰镜头里表达的多是出身市井的草根老百姓,是最后都能“得志”的“小人”,但是,周星驰要表达的不是这些“小人”如何成功,如何得志。在周星驰银幕上流淌的,是“小人”如何在血雨腥风的人生旅途上艰辛的成长,苦苦的追寻,寻找深埋的本心,寻找自我的救赎,最后发现“不忘”的童心一直在火热的胸膛里。这才是周星驰电影圈粉的根本原因。《长江七号》的绿色小七、《功夫》里面的波板糖、《食神》里面的“黯然销魂饭”、《西游·降魔篇》的“儿歌三百首”等等,都是“小人”“不忘初心”的铁证。《降魔篇》里面的金箍原本是女主角的降妖兵器,于陈玄奘而言是对女主和自我本心的怀念,戴在孙悟空头上,便也是时时提醒悟空摈恶弃邪,遵从内心的善良,得志后不忘初心,克己行善的标记。
周星驰的电影,往往能保留爆米花类型电影的特点,搞笑、煽情、悲喜交加,简单直白接地气,草根题材切合普罗大众,这是电影票房的有力保证。同时他坚持做中国喜剧电影,坚持在电影中体现鲜明的个人色彩——童心,并且将之形成个人标记,形成品牌,算来能将童心在自己作品中始終贯穿的也只有周星驰一人。这种将电影市场和艺术创作有利结合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研究。艺术说到底还是人的艺术,艺术作品必须反映人和人的思想、人性、情感和价值观。大众文化时代,标榜自己的精英姿态曲高和寡常常导致的结果是艺术生命的夭折,更何况电影是一门必须正视观众和票房才能维持发展和再创作的艺术,周星驰电影的多次高票房已经难以用影迷们一句“欠一张电影票”来解释,更多的原因还是周星驰的“童心”、不忘自己的初心,并且将这种思绪与牵绊快乐生动夸张地表现在自己的电影中,切合了观众在繁华世界中寻找本真自我和世外桃源的艺术期待。大巧若拙,过于直白的表达被看成说教式的“心灵鸡汤”,却正是这种简单的陈述满足了观众对绝假纯真的艺术想象。这些都是周星驰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值得电影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发展套路,这既是指电影艺术题材上的选择,也包括对电影票房市场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
[2]孟子.离蒌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79.
[3]周星驰 我只剩下童心了[J].都市生活,2010(8).
[4]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三叙小修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7.
[5]碧鹅影人(知乎者也).如何看待周星驰的演技?(2016-09-12)[2016-10-12]http://www.wtoutiao.com/p/390zr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