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作文写作承载着太重使命,能影响或作用着学生一生。而现实是许多高中生的作文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有“共我”失“自我”的时代;共性是汪洋一片,个性则是跳跃的浪花,没有浪花,汪洋将不复有生命的迹象。学生个性化写作性格的重塑,需要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思索。
关键词:写作;张扬个性化;宽松环境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诸多冲突中,个性化写作能够丝毫不受冲击,且在二者少有的默契联手中,始终被推到语文写作的首位,可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个性化的写作在帮助学生学会一种可以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能唤醒、激励学生独有的创作热情和个性风采,从而形成个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这也正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他还认为:“无我,无个性,不敢说真话、抒真情、写真相,作文就极易走向邪路。”既然写作是主体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那么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才能彻底根除当前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病根。
一、倡导在作文中张扬个性
1、构思立意要善于求异思维
苏轼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要想写出“不随人后”的富有个性的文章,在思维方式上就应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防止趋同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比如,在做“读《龟兔赛跑》有感”的作文时,很多同学思维单一,走熟路求稳当,把立意的重点确定在赞扬龟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上,人云亦云,造成“撞车”现象。也有的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另一角度切入,很有创见地提出了“乌龟的侥幸取胜不值得赞扬,真正的较量和竞争是要凭强劲的实力”的见解,就很有创新,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若要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得刹住思维惯性,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作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许多中学生一写自己的生活总是用“16岁的花季”一语,岂不知第一个用这一词语的作文给人印象深刻,而用的多了就平淡无奇了。
2、选例论证时要敢用新材料
清代的赵翼在《论诗》中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事例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防止趋熟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新事例是阅读者未曾见过的,会使文章变得靓丽,给人以惊喜,最易出彩。《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曾用她自己的悲剧给我们每一个阅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阿毛的惨剧,祥林嫂的哭诉,足以能唤出每一位倾听者的眼泪,为什么最后祥林嫂嘴上的阿毛故事却成了大家的笑柄,甚至是讨厌之源,惟恐避之不及呢。大师的眼光是犀利的,鲁迅用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再好的事例,失去了新鲜感,必然成为昨日黄花,走熟路线,就是走死胡同。要写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作品,材料首先要避开大家都熟悉这一点,要博览群书、视野广阔,与时俱进,吐故纳新,还要善于筛选信息和加工材料,做出合理调整。
3、表情达意要刻意追求语言的鲜活独特
语言的鲜活独特有个性,本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独创性,因而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如韩愈所言“词必己出”,“务去陈言”,。贾平凹的散文《延川城》写道:“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作家有意不从正面去描写延川女性和男性的特征,物产风情,而是以花朵、石头、土地、树木来反衬,这样表达就新鲜,有独创,读后令人拍案叫绝。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要求作者运用语言要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真实地抒写自己的体验,真实地阐发自己的见解。语言要有精度和耐嚼度,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防止趋他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
二、营造自由宽松的作文环境
1、改变习用课型,放开时限
可以采取符合文章生成规律的做法。具体就是使写作训练尽可能地适应训练对象的个性差异,在布置作文后,给学生一个观察、感悟的机会,把作文延伸到课外去完成,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
2、改变命题模式,放开内容
采取以学生自拟题目为主,师生共同命题为辅的命题形式。当需要命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平等研讨、共同制作的方式,使命题的过程成为一个比较鉴别、提高思维水平的过程。通过研讨,使确定的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在共定的题目中,应具有开放性,一般不出判断性的命题,特别是带有质量规定性的题目。此外,还要注意题目的宽泛性和诱发性,给作者留有联想、想象的空间。
3、改变批改模式,放开话语权
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教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主作文全部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在这种“当家作主”的心态下,学生兴趣盎然,批改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批改。
4、改变讲评形式,放开评价权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的方法,让读者和作者借助作文进行“对话”。作者可以对批语中不同意见的地方阐释自己的理由和观点,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可以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在相互对话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评价作文以片段为主,评讲整篇作文为辅。
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式是无限开放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所列。在通过不断的实践中相信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可以总结出更多的方法。
关键词:写作;张扬个性化;宽松环境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诸多冲突中,个性化写作能够丝毫不受冲击,且在二者少有的默契联手中,始终被推到语文写作的首位,可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个性化的写作在帮助学生学会一种可以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能唤醒、激励学生独有的创作热情和个性风采,从而形成个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这也正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他还认为:“无我,无个性,不敢说真话、抒真情、写真相,作文就极易走向邪路。”既然写作是主体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那么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才能彻底根除当前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病根。
一、倡导在作文中张扬个性
1、构思立意要善于求异思维
苏轼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要想写出“不随人后”的富有个性的文章,在思维方式上就应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防止趋同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比如,在做“读《龟兔赛跑》有感”的作文时,很多同学思维单一,走熟路求稳当,把立意的重点确定在赞扬龟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上,人云亦云,造成“撞车”现象。也有的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另一角度切入,很有创见地提出了“乌龟的侥幸取胜不值得赞扬,真正的较量和竞争是要凭强劲的实力”的见解,就很有创新,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若要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得刹住思维惯性,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作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许多中学生一写自己的生活总是用“16岁的花季”一语,岂不知第一个用这一词语的作文给人印象深刻,而用的多了就平淡无奇了。
2、选例论证时要敢用新材料
清代的赵翼在《论诗》中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事例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防止趋熟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新事例是阅读者未曾见过的,会使文章变得靓丽,给人以惊喜,最易出彩。《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曾用她自己的悲剧给我们每一个阅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阿毛的惨剧,祥林嫂的哭诉,足以能唤出每一位倾听者的眼泪,为什么最后祥林嫂嘴上的阿毛故事却成了大家的笑柄,甚至是讨厌之源,惟恐避之不及呢。大师的眼光是犀利的,鲁迅用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再好的事例,失去了新鲜感,必然成为昨日黄花,走熟路线,就是走死胡同。要写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作品,材料首先要避开大家都熟悉这一点,要博览群书、视野广阔,与时俱进,吐故纳新,还要善于筛选信息和加工材料,做出合理调整。
3、表情达意要刻意追求语言的鲜活独特
语言的鲜活独特有个性,本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独创性,因而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如韩愈所言“词必己出”,“务去陈言”,。贾平凹的散文《延川城》写道:“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作家有意不从正面去描写延川女性和男性的特征,物产风情,而是以花朵、石头、土地、树木来反衬,这样表达就新鲜,有独创,读后令人拍案叫绝。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要求作者运用语言要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真实地抒写自己的体验,真实地阐发自己的见解。语言要有精度和耐嚼度,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防止趋他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
二、营造自由宽松的作文环境
1、改变习用课型,放开时限
可以采取符合文章生成规律的做法。具体就是使写作训练尽可能地适应训练对象的个性差异,在布置作文后,给学生一个观察、感悟的机会,把作文延伸到课外去完成,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
2、改变命题模式,放开内容
采取以学生自拟题目为主,师生共同命题为辅的命题形式。当需要命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平等研讨、共同制作的方式,使命题的过程成为一个比较鉴别、提高思维水平的过程。通过研讨,使确定的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在共定的题目中,应具有开放性,一般不出判断性的命题,特别是带有质量规定性的题目。此外,还要注意题目的宽泛性和诱发性,给作者留有联想、想象的空间。
3、改变批改模式,放开话语权
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教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主作文全部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在这种“当家作主”的心态下,学生兴趣盎然,批改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批改。
4、改变讲评形式,放开评价权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的方法,让读者和作者借助作文进行“对话”。作者可以对批语中不同意见的地方阐释自己的理由和观点,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可以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在相互对话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评价作文以片段为主,评讲整篇作文为辅。
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式是无限开放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所列。在通过不断的实践中相信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可以总结出更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