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又能培养学生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科学、严谨的历史意识和学科思维。本文以人民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例,谈谈如何精选和运用史料,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史料选择的针对性
史料浩如烟海,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多如牛毛,而历史的教学时间却十分有限,不可能把有关材料一一列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所侧重地取舍史料,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课标的理解不尽相同。人民版教材把这一课分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条目,详尽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重要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但如果我们依据课标(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其他版本教材,再来研究人民版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就发现其材料不太全面。为了把握教学主题,有必要选择典型的材料进一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和完善知识体系。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福利制度,首先通过“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见下图)及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学生从中概括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的特点。
接着,补充撒切尔夫人的一句话“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要求学生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必要性。在这里,材料成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和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史料筛选的量力性
选取史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筛选史料的时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史料教学,并不是史料用得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出对史料的重视。关键是史料的呈现要能说明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历史教材虽说不尽完美,但大部分课程的编写、材料的配备都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对较低年级的教学中,要充分应用教材中的史料以更好地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讲述“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一目时,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本内容后,回答:美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学生充分认识了凯恩斯主义不是万能的,必须要调整经济政策。
接着,我要求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中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概括出两者的异同点,并依据“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分析指出“削减政府开支、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
使用教材中的经典史料,对学生而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能让学生真正重视教材。就教师而言,省去了筛选史料的时间,使教师有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史料运用的实效性
运用史料教学,教师不能滥用史料。教师应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史料运用的实效性。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要讲究史料利用的最大化。教学中,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必须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足、用透。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提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史料研习的主体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材上、课堂上、练习册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编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对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运用史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增强史料研习的多样性和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如学习“福利国家”,可要求学生:
(1)摘抄“和谐社会”的重要阐述;(2)指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运用史料教学,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以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推理、总结。例如有关“‘福利国家’制度的利弊”的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围绕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让其深刻认识了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等的消极作用。
总之,史料教学法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的推行,将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讨史料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史料选择的针对性
史料浩如烟海,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多如牛毛,而历史的教学时间却十分有限,不可能把有关材料一一列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所侧重地取舍史料,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课标的理解不尽相同。人民版教材把这一课分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条目,详尽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重要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但如果我们依据课标(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其他版本教材,再来研究人民版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就发现其材料不太全面。为了把握教学主题,有必要选择典型的材料进一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和完善知识体系。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福利制度,首先通过“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见下图)及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学生从中概括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的特点。
接着,补充撒切尔夫人的一句话“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要求学生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必要性。在这里,材料成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和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史料筛选的量力性
选取史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筛选史料的时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史料教学,并不是史料用得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出对史料的重视。关键是史料的呈现要能说明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历史教材虽说不尽完美,但大部分课程的编写、材料的配备都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对较低年级的教学中,要充分应用教材中的史料以更好地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讲述“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一目时,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本内容后,回答:美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学生充分认识了凯恩斯主义不是万能的,必须要调整经济政策。
接着,我要求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中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概括出两者的异同点,并依据“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分析指出“削减政府开支、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
使用教材中的经典史料,对学生而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能让学生真正重视教材。就教师而言,省去了筛选史料的时间,使教师有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史料运用的实效性
运用史料教学,教师不能滥用史料。教师应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史料运用的实效性。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要讲究史料利用的最大化。教学中,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必须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足、用透。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提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史料研习的主体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材上、课堂上、练习册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编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对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运用史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增强史料研习的多样性和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如学习“福利国家”,可要求学生:
(1)摘抄“和谐社会”的重要阐述;(2)指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运用史料教学,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以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推理、总结。例如有关“‘福利国家’制度的利弊”的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围绕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让其深刻认识了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等的消极作用。
总之,史料教学法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的推行,将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讨史料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