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有效的问题。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妙提问;有效探究
课堂提问对教师组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思想认识沟通的桥梁。
一、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以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切实关注全体学生。应尽可能让学困生回答记忆性、概念性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基础性、普遍性问题,让尖子生回答比较性、拓展性、概括性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等个性特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与发展,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抓两头,带中间,整体进步,全面提高”的最佳境界。
二、根据情境尝试性提问
创设情境是现代教育界已公认的教学着手点和突破口,创设生动而富有驱动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我平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发现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出适合学生、适应教材的情境。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乐于融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尝试性提出问题的可能。例如在“解决问题”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下面我们来举行拔河比赛,好吗?生:好。(学生个个神采飞扬)师:如果分成男女两队,你们觉得哪个队会胜?生:男生。师:那下面老师来挑选比赛人员了。(挑了1个男生,7个女生后学生一片唏嘘)怎么样,有问题吗?生:这样公平吗?(其他学生说,不公平)师:不公平呀!那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生:怎么做才能让游戏变得公平呢?生:……
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感受不到课堂中紧张压抑的气氛,自然而然就有了主动去思维的可能,而且只有深入思考了,他们才有可能会提出问题。因此,只要我们抓住了学生尝试提问的星星之火,就一定能形成学生提问能力达成的燎原之势。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设最佳问题情境。问题创设合理,能给学生以熟悉亲切之感,容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容易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轻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时,巩固完80÷20、130÷30、170÷40等几道竖式练习后,我开始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4÷21。我问道:“这个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稍作思考就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我随机板书课题,接着发问:“你能解决它吗?该怎么办?”学生简单商议,便得出结论:“21接近20,可以当成20试商,80多里面有4个20,因而商4。”接下来的计算中,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学得轻松自然,得心应手。
三、课堂提问要有一定启发性
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通过独立的思考、体验、领悟,训练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适时提出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发现、去反思、去总结。如教学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我分别出示底面是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两个直柱体,问道:“你能求出这两个直柱体的侧面积吗?求出结果后在小组内交流下你的想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算出结果后,有的仿照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过程把直柱体的侧面展开,找各个边分别代表着什么,学生不难发现一条边是高,而另一条边正好是底面周长。学生都理解了所有直柱体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道理。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需要是最好的动力。当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之时,有疑惑意欲发问之时,有所感准备表达之时,都是教师最佳的提问时机。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意表达,也有观点可表达。如教完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同桌之间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由于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特别熟悉,经过鉴别比较,学生发现:1.意义不同(周长是圈的长度,面积是圈围成平面的大小);2.计算方法不同;3.本质不同(周长是线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4.单位不同。
五、根据经验创造性提问
学生如果仅仅是会问问题,仅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受人提示才想到去提出问题,还不算真的会提问。只有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随时随地从身边听到的、看到的事情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算是真正具备了问题意识。例如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这节课时,作了如下尝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给我们班所有同学提个问题?生1:爷爷身体不好,需要要吃一种黑色的药丸,每天三次,一次2粒,一瓶药丸(50粒装)够爷爷吃一个星期吗?生2:妈妈工作很辛苦,晚上还得加班,她晚上加班1小时工资抵白天3个小时,昨天晚上妈妈加班2小时,一共得到了54元加班费,妈妈白天1个小时能够赚多少钱?
……
听到这里,我有了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甚至在怀疑这是不是孩子们在提问题。对,他们不仅仅是提问题,他们更像是在描述一幅幅多彩的生活场景图。只有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提出的问题才会有创造力和生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教师在进行艺术性课堂提问时,尽量使提问语言达到准确、精炼、生动、亲切、幽默,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王雅蓉.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上海教育.2012(04)
[2]李倩.精心设问构筑有效数学课堂[J].江西教育.2013(33)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妙提问;有效探究
课堂提问对教师组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思想认识沟通的桥梁。
一、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以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切实关注全体学生。应尽可能让学困生回答记忆性、概念性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基础性、普遍性问题,让尖子生回答比较性、拓展性、概括性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等个性特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与发展,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抓两头,带中间,整体进步,全面提高”的最佳境界。
二、根据情境尝试性提问
创设情境是现代教育界已公认的教学着手点和突破口,创设生动而富有驱动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我平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发现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出适合学生、适应教材的情境。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乐于融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尝试性提出问题的可能。例如在“解决问题”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下面我们来举行拔河比赛,好吗?生:好。(学生个个神采飞扬)师:如果分成男女两队,你们觉得哪个队会胜?生:男生。师:那下面老师来挑选比赛人员了。(挑了1个男生,7个女生后学生一片唏嘘)怎么样,有问题吗?生:这样公平吗?(其他学生说,不公平)师:不公平呀!那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生:怎么做才能让游戏变得公平呢?生:……
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感受不到课堂中紧张压抑的气氛,自然而然就有了主动去思维的可能,而且只有深入思考了,他们才有可能会提出问题。因此,只要我们抓住了学生尝试提问的星星之火,就一定能形成学生提问能力达成的燎原之势。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设最佳问题情境。问题创设合理,能给学生以熟悉亲切之感,容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容易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轻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时,巩固完80÷20、130÷30、170÷40等几道竖式练习后,我开始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4÷21。我问道:“这个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稍作思考就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我随机板书课题,接着发问:“你能解决它吗?该怎么办?”学生简单商议,便得出结论:“21接近20,可以当成20试商,80多里面有4个20,因而商4。”接下来的计算中,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学得轻松自然,得心应手。
三、课堂提问要有一定启发性
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通过独立的思考、体验、领悟,训练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适时提出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发现、去反思、去总结。如教学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我分别出示底面是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两个直柱体,问道:“你能求出这两个直柱体的侧面积吗?求出结果后在小组内交流下你的想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算出结果后,有的仿照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过程把直柱体的侧面展开,找各个边分别代表着什么,学生不难发现一条边是高,而另一条边正好是底面周长。学生都理解了所有直柱体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道理。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需要是最好的动力。当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之时,有疑惑意欲发问之时,有所感准备表达之时,都是教师最佳的提问时机。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意表达,也有观点可表达。如教完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同桌之间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由于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特别熟悉,经过鉴别比较,学生发现:1.意义不同(周长是圈的长度,面积是圈围成平面的大小);2.计算方法不同;3.本质不同(周长是线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4.单位不同。
五、根据经验创造性提问
学生如果仅仅是会问问题,仅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受人提示才想到去提出问题,还不算真的会提问。只有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随时随地从身边听到的、看到的事情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算是真正具备了问题意识。例如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这节课时,作了如下尝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给我们班所有同学提个问题?生1:爷爷身体不好,需要要吃一种黑色的药丸,每天三次,一次2粒,一瓶药丸(50粒装)够爷爷吃一个星期吗?生2:妈妈工作很辛苦,晚上还得加班,她晚上加班1小时工资抵白天3个小时,昨天晚上妈妈加班2小时,一共得到了54元加班费,妈妈白天1个小时能够赚多少钱?
……
听到这里,我有了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甚至在怀疑这是不是孩子们在提问题。对,他们不仅仅是提问题,他们更像是在描述一幅幅多彩的生活场景图。只有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提出的问题才会有创造力和生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教师在进行艺术性课堂提问时,尽量使提问语言达到准确、精炼、生动、亲切、幽默,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王雅蓉.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上海教育.2012(04)
[2]李倩.精心设问构筑有效数学课堂[J].江西教育.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