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经验体会。
【关键词】情境设置 创新意识 外在活动 内在活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互动的主阵地,教学的方法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优化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一、注重课前的情境设置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必须创设相应的课堂情景。良好的课堂情景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究,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精选政治热点,巧设情景。设计精妙的政治热点情景往往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我在高三复习中讲到《生活与哲学》中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一观点时,就设置了这样的情景:以“奥巴马为何能当上白种人的天下的美国总统?”为题 ,让学生用小品形式在课堂上简单重现“美国的选举活动”,学生各抒自己的“政见”。最后,老师把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奥巴马当选的本质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白种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创设这样的情景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很好。
2.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如:我在讲到《政治生活》中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我播放了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整节课,学生们都紧扣情感这根线,融入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要靠教育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
1.要注重创新的基础。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创新能力,是以感知、记忆、思考、想象等能力为基础的,体现着智力品质的综合性,并表现出探索性和求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从引导学生学好用好知识开始。科学文化知识学得越扎实,培养创新能力就越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精研细读,掌握丰富的知识,为创新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
2.注重质疑意识。学贵有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质疑的态度十分重要。要教育学生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要遵循规律,立足事实,不断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如:我在上 “矛盾的同一性”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既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那么,“物质和意识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不是也能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哲学课本所没有谈到的问题。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畅所欲言,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从“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为精神力量’和‘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气功从意念的产生到形成物质粒子’”等进行分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探究目的。
三、正确处理“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
“外在活动”是指学生进行的各项探究活动的操作、观察以及数据的获得,而“内在活动”是指发生在学生大脑中的实质的探究活动——由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获得。《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是以注重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有机统一为理念的。我们在教学中的探究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使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以,政治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 我在讲到《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决定价格”时,就提前布置学生调查市场的食用油的价格涨落情况,然后引导学生从所收集的数据中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使学生透过市场现象抓住价值规律,从而真正地理解好课本的抽象的观点和本质的东西。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才把政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要践行新课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处理好“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才能让政治课堂焕发活力,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设置 创新意识 外在活动 内在活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互动的主阵地,教学的方法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优化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一、注重课前的情境设置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必须创设相应的课堂情景。良好的课堂情景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究,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精选政治热点,巧设情景。设计精妙的政治热点情景往往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我在高三复习中讲到《生活与哲学》中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一观点时,就设置了这样的情景:以“奥巴马为何能当上白种人的天下的美国总统?”为题 ,让学生用小品形式在课堂上简单重现“美国的选举活动”,学生各抒自己的“政见”。最后,老师把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奥巴马当选的本质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白种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创设这样的情景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很好。
2.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如:我在讲到《政治生活》中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我播放了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整节课,学生们都紧扣情感这根线,融入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要靠教育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
1.要注重创新的基础。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创新能力,是以感知、记忆、思考、想象等能力为基础的,体现着智力品质的综合性,并表现出探索性和求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从引导学生学好用好知识开始。科学文化知识学得越扎实,培养创新能力就越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精研细读,掌握丰富的知识,为创新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
2.注重质疑意识。学贵有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质疑的态度十分重要。要教育学生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要遵循规律,立足事实,不断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如:我在上 “矛盾的同一性”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既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那么,“物质和意识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不是也能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哲学课本所没有谈到的问题。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畅所欲言,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从“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为精神力量’和‘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气功从意念的产生到形成物质粒子’”等进行分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探究目的。
三、正确处理“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
“外在活动”是指学生进行的各项探究活动的操作、观察以及数据的获得,而“内在活动”是指发生在学生大脑中的实质的探究活动——由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获得。《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是以注重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有机统一为理念的。我们在教学中的探究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使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以,政治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 我在讲到《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决定价格”时,就提前布置学生调查市场的食用油的价格涨落情况,然后引导学生从所收集的数据中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使学生透过市场现象抓住价值规律,从而真正地理解好课本的抽象的观点和本质的东西。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才把政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要践行新课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处理好“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关系,才能让政治课堂焕发活力,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