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式教学可以促进班级所有成员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本文从若干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初中物理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接纳者。在现今社会,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不仅从理念和内容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实施上有非常大的变化,互动式教学法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就不能仅仅发挥一个知识传递的作用了,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班级所有成员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以问导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只有先有了疑惑,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从而获得进步。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与解决疑惑中学习知识,获得进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质疑。
质疑,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没有疑问,就很难有求知欲,没有疑问,也就不会主动思考。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这个情境与学生本来的认识结构发生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主动质疑[1]。
如在讲第八章第二节《重力》一节时,笔者预先制作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课件,引发了学生们的质疑:质量大的物体怎么会和质量小的物体一起落地呢?从不同角度抛出的物体为什么会都落在地上呢?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情境,就唤起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就在提问与解疑中完满落幕。
2.角色交换,师生共同发现并设计问题。
在传统课堂中也会提问,不过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就是一个纯粹的接受者。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作用、互相启发、互相疑问、互相解疑的。在这一系列活动活动中,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设计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解答问题,谁都是发现者,谁也都可以成为解答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启发学生提问的导演,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认真钻研并挖掘教材,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易入难,一组发问,另一组解疑。就在设计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二、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苏教版的初中物理课本特别重视实验,几乎每一节课后都有探究实验,大多数物理概念和定律是通过试验得出来的。
1.加强课堂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参与课堂。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兴趣,因为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有助于主动进行思考,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实验互动,单调无味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实验空间。学生们不仅喜欢观察教师做实验演示,而且喜欢亲自动手去做,所以做实验是学生最活跃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更是师生互相的最佳时机。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2]。
如在讲第九章《压强与浮力》时,笔者把“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适当地进行了改造:让学生们提前预备了一个皮碗,然后用力把皮碗压在桌面上,学生们发现皮碗和桌面很难分开,这样就亲自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然后把皮碗用力压到书桌竖直的挡板上,再在系在皮碗小绳上的钩子挂上各种重物,如钥匙、橡皮等,笔者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在实验后,笔者再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开展实验交流、辩论等活动,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物理水平。
2.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把实验运用到生活中。
除了课堂实验、实验室实验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条件开辟第二课堂,把课本中的小实验及一些课外趣味实验搬进第二课堂,让学生互相合作、自己动手完成。
如在学习了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简易望远镜和显微镜,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透镜成像的物距变化与成像大小等不容易掌握的规律。再如在学习了“浮力”一节后,让学生动手自制潜水艇模型;在学习了“声现象”后,启发学生自制土电话,等等,这些都能让其在互动中提高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中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从多角度、多途径与学生发生互动,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此,方能实现和谐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卢健.变被动为主动,师生互动——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阅读(中旬),2011,(12):78.
[2]许慧.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24):30.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接纳者。在现今社会,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不仅从理念和内容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实施上有非常大的变化,互动式教学法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就不能仅仅发挥一个知识传递的作用了,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班级所有成员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以问导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只有先有了疑惑,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从而获得进步。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与解决疑惑中学习知识,获得进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质疑。
质疑,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没有疑问,就很难有求知欲,没有疑问,也就不会主动思考。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这个情境与学生本来的认识结构发生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主动质疑[1]。
如在讲第八章第二节《重力》一节时,笔者预先制作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课件,引发了学生们的质疑:质量大的物体怎么会和质量小的物体一起落地呢?从不同角度抛出的物体为什么会都落在地上呢?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情境,就唤起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就在提问与解疑中完满落幕。
2.角色交换,师生共同发现并设计问题。
在传统课堂中也会提问,不过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就是一个纯粹的接受者。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作用、互相启发、互相疑问、互相解疑的。在这一系列活动活动中,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设计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解答问题,谁都是发现者,谁也都可以成为解答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启发学生提问的导演,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认真钻研并挖掘教材,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易入难,一组发问,另一组解疑。就在设计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二、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苏教版的初中物理课本特别重视实验,几乎每一节课后都有探究实验,大多数物理概念和定律是通过试验得出来的。
1.加强课堂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参与课堂。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兴趣,因为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有助于主动进行思考,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实验互动,单调无味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实验空间。学生们不仅喜欢观察教师做实验演示,而且喜欢亲自动手去做,所以做实验是学生最活跃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更是师生互相的最佳时机。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2]。
如在讲第九章《压强与浮力》时,笔者把“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适当地进行了改造:让学生们提前预备了一个皮碗,然后用力把皮碗压在桌面上,学生们发现皮碗和桌面很难分开,这样就亲自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然后把皮碗用力压到书桌竖直的挡板上,再在系在皮碗小绳上的钩子挂上各种重物,如钥匙、橡皮等,笔者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在实验后,笔者再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开展实验交流、辩论等活动,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物理水平。
2.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把实验运用到生活中。
除了课堂实验、实验室实验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条件开辟第二课堂,把课本中的小实验及一些课外趣味实验搬进第二课堂,让学生互相合作、自己动手完成。
如在学习了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简易望远镜和显微镜,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透镜成像的物距变化与成像大小等不容易掌握的规律。再如在学习了“浮力”一节后,让学生动手自制潜水艇模型;在学习了“声现象”后,启发学生自制土电话,等等,这些都能让其在互动中提高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中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从多角度、多途径与学生发生互动,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此,方能实现和谐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卢健.变被动为主动,师生互动——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阅读(中旬),2011,(12):78.
[2]许慧.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