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众性心理是指个体受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在心里和行为上有着与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不善于质疑、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轻易相信“权威”结论等等。如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答案与许多同学不同时,明知自己的是有道理的,但心理上仍然会感到不安而放弃自己的结论去随“大流”。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曾做过专项的实验。他发现在大学生中具有从众性心理行为的人占有30%,而在小学生中这个比例却最高。本文就当前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以及在教学中所采取的策略等两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希望能够引起一些共鸣。
当前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
下面的两个案例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在目前小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普遍性。
【案例1】
在一节“圆的认识”这一课上,老师用多媒体成功地做完演示实验,得出“圆周率”大小后,要求全班同学以同桌为一组,用自己带来的学具进行推导“圆周率”大小的验证性实验,有些同学由于测量上的误差,用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算出的结果比3稍微小了一点或大了许多,这本身应该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学生还是偷偷地将测量的数据改了过来,使计算的结果正好比3稍微大一点点,实验结束,老师问测量计算的结果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点。
课后,问到那些改数据的几组同学,为什么这么做时,回答大同小异:老师实验的正确结果就是那么大,与他的悬殊太大,肯定是自己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改了过来。
【案例2】
前不久,笔者所在的班级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试卷中有这样一条操作题“画出一个半径为2厘米、高为4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考试还剩最后20分钟时,笔者有意暗示3位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并且在班上有一定威信的优等生“悄悄”地与邻座的同学借圆规,给画好的圆柱侧面补上两个圆,使其成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一借果然有了效果,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班级中有25人在试卷上也悄悄地补上了两个圆,占全班的61人的41.0%。在这25人中,优等生6人,占25人的24%,中等生8人,占25人的32%,学困生11人,占25人的44%,而这11名学困生竟占全班所有12名学困生人数的91.6%。事后对这25人进行调查,经过大致如下:
优等生:可能是自己这单元的知识学的不够扎实,他们三个人一改,心理就动摇了。
中等生:好象觉得自己也有一些道理,但是连他们都改了,就觉得应该是自己的错了,所以就改了过来。
学困生:他们平时就是班上最好的,他们的结果肯定也是正确的,况且即使错了,老师也会先批评他们,应该先找他们三个人谈话。
上述案例说明有些同学总认为老师、甚至一些优秀的学生的答案是对的,作为教材上的结果更是不容怀疑,当自己通过实验、计算得出的结果与他们不一致时,不去在实验、计算的过程中找原因,或者去怀疑那些“权威”的结论,而是随意轻易地更改自己的结果,全盘否定自己,一味地去迎合他们的观点,心理上产生”从众“倾向。他们往往会轻易地相信别人的结论,不善于找出自己的解题方式、观点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观点、见解缺少必要的思考、判断与质疑,更不要说自己去总结、去发现规律,而是盲目地一味跟着别人走。
采取的策略
1 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著名的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人人皆有自尊,更何况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才是真正克服学生从众性心理的前提。尊重学生则意味着老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大写的“人”看,让他们找回“真我”的感觉;尊重学生更意味着老师要从行为上放下“教鞭”,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学会宽容,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最重要的还要炼就一颗童心,从心底里接受来自与学生的不同观点,敢于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学会倾听,使学生敢于倾诉,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总之,要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友爱、信任与宽容,全身心地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一个心理上自由健康的心境,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心理上的从众性倾向才有可能得到预防与克服。
2 鼓励批判质疑,摒弃权威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这似乎已形成共识,然而事实决非如此,用时下校园较流行的说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之间的关系,虽稍尖刻,但却不无道理。这种绝对的以教师为核心的专制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其摆布。教师控制着学生的行为,主宰着学生的活动。学生毫无个人心理自由的空间。毫无个性张扬的余地,这样教师成了“权威”,学校所用的教材更是“权威”的“权威”。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成绩优秀而得到老师宠爱的学生也因此成了一些学生心中的“权威”,这样便造成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消极被动,从而滋长了从众性心理的产生。为了消除这些“权威”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鼓励学生批判质疑,摒弃权威,变成了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
3 进行针对性训练,对症下药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从众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着,有着一定的背景,对症下药是治病的一剂良药,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下类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对比性的审题训练
在同一情境中,利用对比,进行不同结构应用题的审题训练,既可克服心理上的从众性,也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常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如:
一跟绳子长18米,剪去2/3,还剩多少米?
一跟绳子长18米,剪去2/3米,还剩多少米?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了全程的2/5,这时距离甲地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了全程的2/5,这时距离乙地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题多解训练
利用一题多解,对同一条题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既可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的缺点,更是克服学生从众性心理的一剂良药,如: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距离中点还有60千米,全程一共有多少千米?这一条题目就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3)设计开放性的训练题
设计开放性的训练题,能更好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创造了条件,能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他们也就无须更不必要去一味地从众。如:钢笔每支5元,练习本每本1元,文具盒每只8元,圆珠笔每支2元,橡皮每块0.5元,小明用20元去买这些文具,他可以买回哪些文具用品?还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这条题目中由于每位学生所思考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就显得丰富多彩了。
班级教学中盲目的从众性会抑制班级体成员的创造性。甚至会形成单调呆板的教学氛围,窒息良好的学风形成。吴文俊院士在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上曾发自肺腑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独创的东西不多,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让全世界的人跟着你研究,这样的东西应该多些。”中科院系统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福安研究员也认为:“我们目前跟踪研究的比较多,真正属于原创的很少。”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否也有一定的启发呢?
当前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
下面的两个案例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在目前小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普遍性。
【案例1】
在一节“圆的认识”这一课上,老师用多媒体成功地做完演示实验,得出“圆周率”大小后,要求全班同学以同桌为一组,用自己带来的学具进行推导“圆周率”大小的验证性实验,有些同学由于测量上的误差,用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算出的结果比3稍微小了一点或大了许多,这本身应该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学生还是偷偷地将测量的数据改了过来,使计算的结果正好比3稍微大一点点,实验结束,老师问测量计算的结果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点。
课后,问到那些改数据的几组同学,为什么这么做时,回答大同小异:老师实验的正确结果就是那么大,与他的悬殊太大,肯定是自己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改了过来。
【案例2】
前不久,笔者所在的班级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试卷中有这样一条操作题“画出一个半径为2厘米、高为4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考试还剩最后20分钟时,笔者有意暗示3位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并且在班上有一定威信的优等生“悄悄”地与邻座的同学借圆规,给画好的圆柱侧面补上两个圆,使其成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一借果然有了效果,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班级中有25人在试卷上也悄悄地补上了两个圆,占全班的61人的41.0%。在这25人中,优等生6人,占25人的24%,中等生8人,占25人的32%,学困生11人,占25人的44%,而这11名学困生竟占全班所有12名学困生人数的91.6%。事后对这25人进行调查,经过大致如下:
优等生:可能是自己这单元的知识学的不够扎实,他们三个人一改,心理就动摇了。
中等生:好象觉得自己也有一些道理,但是连他们都改了,就觉得应该是自己的错了,所以就改了过来。
学困生:他们平时就是班上最好的,他们的结果肯定也是正确的,况且即使错了,老师也会先批评他们,应该先找他们三个人谈话。
上述案例说明有些同学总认为老师、甚至一些优秀的学生的答案是对的,作为教材上的结果更是不容怀疑,当自己通过实验、计算得出的结果与他们不一致时,不去在实验、计算的过程中找原因,或者去怀疑那些“权威”的结论,而是随意轻易地更改自己的结果,全盘否定自己,一味地去迎合他们的观点,心理上产生”从众“倾向。他们往往会轻易地相信别人的结论,不善于找出自己的解题方式、观点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观点、见解缺少必要的思考、判断与质疑,更不要说自己去总结、去发现规律,而是盲目地一味跟着别人走。
采取的策略
1 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著名的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人人皆有自尊,更何况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才是真正克服学生从众性心理的前提。尊重学生则意味着老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大写的“人”看,让他们找回“真我”的感觉;尊重学生更意味着老师要从行为上放下“教鞭”,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学会宽容,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最重要的还要炼就一颗童心,从心底里接受来自与学生的不同观点,敢于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学会倾听,使学生敢于倾诉,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总之,要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友爱、信任与宽容,全身心地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一个心理上自由健康的心境,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心理上的从众性倾向才有可能得到预防与克服。
2 鼓励批判质疑,摒弃权威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这似乎已形成共识,然而事实决非如此,用时下校园较流行的说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之间的关系,虽稍尖刻,但却不无道理。这种绝对的以教师为核心的专制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其摆布。教师控制着学生的行为,主宰着学生的活动。学生毫无个人心理自由的空间。毫无个性张扬的余地,这样教师成了“权威”,学校所用的教材更是“权威”的“权威”。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成绩优秀而得到老师宠爱的学生也因此成了一些学生心中的“权威”,这样便造成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消极被动,从而滋长了从众性心理的产生。为了消除这些“权威”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鼓励学生批判质疑,摒弃权威,变成了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
3 进行针对性训练,对症下药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从众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着,有着一定的背景,对症下药是治病的一剂良药,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下类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对比性的审题训练
在同一情境中,利用对比,进行不同结构应用题的审题训练,既可克服心理上的从众性,也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常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如:
一跟绳子长18米,剪去2/3,还剩多少米?
一跟绳子长18米,剪去2/3米,还剩多少米?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了全程的2/5,这时距离甲地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了全程的2/5,这时距离乙地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题多解训练
利用一题多解,对同一条题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既可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的缺点,更是克服学生从众性心理的一剂良药,如: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距离中点还有60千米,全程一共有多少千米?这一条题目就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3)设计开放性的训练题
设计开放性的训练题,能更好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创造了条件,能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他们也就无须更不必要去一味地从众。如:钢笔每支5元,练习本每本1元,文具盒每只8元,圆珠笔每支2元,橡皮每块0.5元,小明用20元去买这些文具,他可以买回哪些文具用品?还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这条题目中由于每位学生所思考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就显得丰富多彩了。
班级教学中盲目的从众性会抑制班级体成员的创造性。甚至会形成单调呆板的教学氛围,窒息良好的学风形成。吴文俊院士在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上曾发自肺腑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独创的东西不多,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让全世界的人跟着你研究,这样的东西应该多些。”中科院系统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福安研究员也认为:“我们目前跟踪研究的比较多,真正属于原创的很少。”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否也有一定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