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营造课堂人文氛围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主义的艺术,它能够起到厚德人本、陶冶情操的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对于高中生调节学习压力、增强人文素养、促进心智提高、认识并发现美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是美术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下,高中阶段教育中美术课作为边缘学科,并未得到有效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美术欣赏课的内涵及作用,就高中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的作用进行小结,对如何开展美术欣赏课进行探究,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高中 美术欣赏 课堂 人文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112-02
  0
  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美术之美,如何让高中美术课成为认为人文主义关怀的高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地打造一种课堂中浓厚的人文氛围,从而吸引学生关注,提升学术的艺术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美术课教学的重点和目标。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以美术欣赏课为切入点,结合课堂实例,浅析在美术欣赏课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欲、参与度,怎样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并认识美术作品,怎样更好地结合时代背景,感知艺术作品主题、感受艺术作品之美,从而更好地推动美术教学和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
  一、做课前准备工作
  美术课的课程安排,多处在上午或下午的后半段,学生在短暂休息之后,要使其思维模式跳转到新的课堂,需要做好过度工作。其实,当学生得知美术课即将开始时,相对于数理化等课程,其身心处于相对的放松状态,开始关注即将的美术课教学,并且期待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并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修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课堂开始时就打造一股浓郁的人文氛围。
  美术课前,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配合讲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兴趣上好美术欣赏课,这是美术欣赏课准备工作的关键,也关系着人文主义在课堂的传播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先播放几首音乐舒缓学生的身心状态,在黑板或幻灯片上传送若干艺术作品以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或在课堂前几分钟提出若干有趣的问题,抑或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关于美术的故事等。在此过程中,教师既为后续课堂做好了铺垫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和艺术味蕾,从而更好地营造人文主义氛围。
  二、做好课中推进工作
  营造美术欣赏课的人文氛围,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入到艺术作品的境地,继而让学生体会到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创作目的,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等。美术欣赏课注重了思辨,它并不是完全的艺术评价和鉴赏,在以往的美术课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思维的辩证,期望通过知识灌输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术之美。事实上,灌输式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对于美术欣赏课而言,它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幅降低,而且会使人文主义的营造流于形式。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注意的方面。
  (一)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欣赏
  美术欣赏课,简言之就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达到艺术鉴赏、启迪心智、提升思维的课堂。对于不同类型的作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举两种类型进行简要分析。
  欣赏西方艺术作品,要对西方的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情感表达。西方近代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希腊化、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时期,每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不同。如古希腊时期的生动活泼,古罗马时期的严肃,中世纪时期的万马齐喑,文艺复兴时期的曙光展露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简要介绍。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时,学生乍看作品,未必能感受到该作品的美好之处,甚至认为是普通之作。经过文艺复兴时代背景的介绍,从美术专业角度分析作品的伟大之处,再让学生对该作品进行鉴定和欣赏,学生们就会有新的认识,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这幅作品,他们的个人内涵也会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以背景介绍和美术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人文主义浓厚氛围中欣赏和认识作品。
  对中国艺术作品的欣赏,除了要分析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还应围绕作品的主题、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教学。例如,欣赏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欣赏,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身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开放、活跃气氛。其后,教师可由问题导入,这幅作品中人物描绘有何特点?这幅作品想表达什么?这幅作品为何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上文所述,美术欣赏课程并不仅仅是通过知识灌输,使学生学会作品的鉴赏;而是教师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从作品本身的表现着手,一方面透析表现方式手法,另一方面挖掘艺术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所思思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韩熙载夜宴图》,要让学生通过作品了解那个时期的时代风貌,还要了解蕴含于其中的复杂政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欣赏课堂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放,提高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例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一作品时,通过观察13个人物的不同状态,想象作品里面人物的心理状况,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正如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提高想象能力,有利于解放思想、活跃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做好课后的的反思总结工作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在对艺术作品做出分析小结后,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实际,针砭时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的最终回归是讴歌伟大的人性。应该说,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形式多样,例如在欣赏花草画和水鸟画时,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拥抱自然,从而有效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得美术教学不限课堂,回归生活。再如,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课堂尾声可以对比我国北宋和当代的世界地位、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水平等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于物质、金钱有着理性的看法。
  我们要使学生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之中,放松身心、陶冶性情,提升素质,对艺术世界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好的理解认知,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有清晰认识,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有更强烈的担当意识,如果能达到上述教育目的,我们的美术欣赏课就算成功的,我们的人文主义教育也是卓有成效的。
  结束语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模式多样,教师要结合实际开展教学,从课堂的开始、中间、尾声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传播人文主义。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本身之美,体会到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伟大人性。从美术欣赏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这种美,既是艺术之美,也是人性之美。
  [ 参 考 文 献 ]
  [1]曹亚男.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中国教师,2016(12).
  [2]丁海青.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6(22):89-90.
  [3]苏成文.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也出现了同步地提高,社会各界人士也充分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激励策略,希望能对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政策   【中图分
【摘要】 激励机制中,小学生因达成设定的目标而获得实质性的鼓励,一方面可获得自我价值,从而从产生内在的自我要求,自我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积极的行动力。运用激励机制,让小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渗透小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激励机制在农村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的实践,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广大教育者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小学生
【摘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向引导者转变,要求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探究學习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时而生。“探究式教学”在高一、高二政治新授课时运用得比较成熟,但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中还需要多加探索。笔者将结合高三一年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式教学”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运用与研究。  
【摘要】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心逐渐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一种教学共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三导”式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读,引领学生学习方向,通过问题导思,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能力导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本文将深入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三
【摘要】 新课改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出来,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工作 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三年城区中学生体育考试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整理研究,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旨在更好地完成体育升学考试工作,为高效完成体育中考工作提供參考。   【关键词】 中考 体育考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32-01  一、研究
【摘要】 个性化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突出强调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所使用的个性化方法,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引导作用,并不占主导地位。并且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想法与思考,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以正确的长远的发展。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应用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摘要】 高考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在高考中,语文科目虽然不像数学那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开差距,但是,作为基础科目,其重要性一样不可小视。本文将会根据与高考语文中难度最大的作文板块为主,来探讨如何在高三进行高效的作文复习训练。  【关键词】 高考 语文作文 复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
【摘要】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即是常说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如果能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092-01 
【摘要】 在幼儿园里有这样一类幼儿:他们的外表看起来跟其他幼儿没有区别,但行为习惯、情绪控制、注意力方面和其他幼儿有着一定的差距,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社会交往受挫、攻击他人、情绪焦躁。边缘儿童是一群容易受人忽视的群体,面对这一类边缘儿童,在平时的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帮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班级群体当中呢?教师又如何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呢?本文阐述了对多动倾向边缘儿童个案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