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校推行“冥想教育”
“专注冥想”教育源自佛教“冥想”仪式,是一种静心修炼法。它引导修炼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者一件具体事物上,以放松心情。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卡巴金博士,首次将“精神集中”放松法运用于医学领域,对病人进行慢性疼痛、焦躁及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后,这种方式逐渐被推广到医疗、企业、专业运动及监狱等领域。然而,教育领域运用这种方式的还只是开始。
时下,美国越来越多的地区逐渐引入了这种教育理念。许多大学的心理学系、研究中心,都开始了对这种特殊教育方式的研究。
入夏时节,加州皮特蒙特街道小学对学生开展为期5周的“专注冥想”培训计划。负责此项培训计划的教练,每隔一周,就来到各个教室,给学生进行15分钟的“轻柔呼吸和平静身心”小型培训,这种培训对于学生快速集中精力能起到很大作用。
“我开始想象自己手握球棒,置身于一场棒球比赛,并完全沉浸在比赛画面中,”11岁的蒙顿跟他的同学饶有兴趣地说道,“感觉这种‘冥想’方式很神奇。”
每当学生开始“专注冥想”的时候,佛教音乐便充斥整间教室,一阵阵清脆的木鱼敲击声在四周回荡。当被问及听到颂钵声回响在耳边,他们有何感觉时,一名三年级学生说:“我心静如水,仿佛置身于奥普拉·温弗瑞(美国脱口秀节目名主播)的节目之中。”另一名学生说:“心情就像被放飞的小鸟一样惬意舒畅。”
皮德蒙特街道小学校长安吉拉·海科女士指出,现今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学生开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孩子们犯了错误,放学后被老师留下,要求他‘认真反省’,但他真的能坐在那想明白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科丁说:“家长和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们‘要集中注意力!’但从没有教他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在他们看来,学校引入这种训练方式,恰好能弥补这种缺憾。
这种“专注冥想”放松法在多所学校实施以来,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安吉拉·海科女士称这种方式是“新型的‘ABC’训练”,简单易行且效果很好,它更能让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当学生们打算对别人动粗时,“能怀有宽容怜悯之心”,转而平心静气地谈谈。
这所小学一个学生的母亲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她的孩子以前遇事易怒,“但有一天,他放学后突然对我说:‘(有些事)我需要静心想一想。’显然,这得益于‘冥想放松法’。”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冥想放松方式不仅能使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消极的自我暗示,还能帮助学生改掉厌食症和易饿病等不良习惯。
(《青年参考》2007年第3142期)
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英国中学将开“情商”课
从今年9月份开始,英国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里开设“三讲”礼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讲公平竞争、讲尊重他人和讲各种礼貌。这些名为“社会与情商”的课程,将被纳入全国中学教学大纲,目的是给英国一些地区的青少年身上沾染的臭毛病——“无礼”和“暴力”——来一次彻底治疗。
英国相关部门的官员们认为,“社会与情商”课程将有助于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自9月份开始,所有英国中学里11~14岁的孩子都将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新指南将鼓励教师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如何冷静处理发怒和挫败等问题。
据了解,学生们将花一周的时间专门学习怎样举止“礼貌和体贴”。课程内容将包括:餐桌礼仪、什么时候说“请”和“谢谢”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等。学校还将教授公平竞争规则以及处理日常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等。比如,通过阅读有关“心爱的玩具丢失”、“宠物死亡及亲人过世”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各种“失去”。礼貌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为了让学生们牢记一些待人接物的“黄金规则”,一些规则还被编成了歌曲,如歌里唱的:“我们和善,我们友爱,我们勤奋,我们爱护公物,我们诚实可信,我们不伤害任何人。”
大范围推广前,该项课程已经在英国普利茅斯地区的一所小学里进行了试运行。完成试点教学之后,教师们反映新项目开展后,教室气氛更平静,过去那种以强凌弱、凶暴专横的情况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也少了,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内向学生的境遇也得到了改善,他们更容易融入班级集体活动中。
(《青年参考》第3129期)
老师抛出故事要求续写学生缺乏想象力无创意
记者在上海杨浦小学分校读书节上的故事续写现场发现,不少小学生的想象力被现实、课本束缚住了。
“辛巴达和友人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他是怎样离开这个海岛的?”杨浦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俞善芳向教室里20多位学生抛出了一个故事续写题。20多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止步于辛巴达可以用木头造船、写SOS求助等常规答案,很多想法只是在造船方法上有小小不同,并无太多其他创意亮点。
记者在这些学生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后发现,他们平时很少阅读非教辅类课外书籍,绝大多数人都一头扎进了教辅书堆。
据了解,为帮助学生摆脱想象力所受到的现实、课本的束缚,杨浦小学分校不但鼓励学生放学后留校阅读课外书籍,并每周上一节语文拓展课,让学生进行故事续写、联词成故事等想象力训练。
该校书记李德新表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但能帮助他们拓宽作文写作思路,而且能打破他们视野、思路的局限,让他们敢于想象,善于将想象转为实践,这对他们一生都有益处。
(《新闻晨报》2007年5月24日)
教育部禁止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
针对目前11家媒体评选中国百强中学的活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5月25日声明:教育部禁止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
王旭明说,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行为,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无疑将对中小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宜由民间组织自发对学校进行评选。类似评选活动没有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也没有获得授权。
教育部已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业团体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要组织学校参与类似评选活动,王旭明希望媒体,对没有经过政府授权也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民间评比活动,不予报道。(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研究发现:青少年周末补觉影响学业
不少青少年在上学期间很早起床,于是到了周末便睡懒觉以弥补平时的睡眠不足。但美国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睡眠习惯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科技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在上学期间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但如果他们在周末晚起,其生物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习惯。在新一周开始时,周末睡懒觉的青少年需要早起,生物钟又要重新调整,于是他们往往在新一周开始时处于精神低迷状态。
研究人员就如何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保证平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在考试前熬夜;如果课外活动占据了太多时间,视情况减少这些活动;如果躺在床上后20分钟无法入眠,先起床做些轻松的事情,如读书、听音乐,直到犯困;每天同一时间起床;中午不要睡午觉,如果非要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午饭后不要喝咖啡饮料;不要空腹上床,也不要晚饭吃得过饱;让睡觉的房间保持安静和黑暗,让室内温度稍低一些。(《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6日)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用总分相加来录取考生的国度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梁育民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用总分相加录取考生的国度,把不同性质的分数相加选拔学生,非常不科学。
中国用原始分录取考生,而非标准分。梁育民认为,不同科目的分数性质不同,把不同性质的分数相加选拔学生,非常不科学。中国国情最适应标准分,“在社会高度关注考试难度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标准分,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梁育民说。
(《扬子晚报》2007年6月28日)
家长应把“游戏权”还给孩子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知心姐姐”卢勤指出,我国的家庭教育亟待革新,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五大冲突有特破除。卢勤说,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富裕环境中,却也同时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不高明的家庭教育,正让孩子们普遍处于“五无”的心理困境中,即: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了孩子的无望;过度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度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和过度指责又带来孩子的无措。
如何破除孩子们所面临的教育困境,舒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成为专家热议的话题。著名儿童文学家秦文君、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等专家们纷纷指出,让孩子们摆脱“五无”的心理困惑,亟须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眼下,学校奉行“书本主义、分数第一”,加上家庭教育崇尚“过度保护、考试第一”,这是造成现在的孩子“好静不好动”、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科学地培养孩子,真正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例如,不应该习惯性地以成人思维来要求孩子,限制孩子们的天性等。
(新华网2007年5月21日)
未来升学:只掌握课堂知识行不通了
上海市50所高中近日陆续举行推优生面试。绝大多数学校在考查学生学科知识之外,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人文修养欠缺和自我规划不足已成为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暴露最多的问题。联系到最近几年新出现的高校和高中的自主招生,以及境外学校的招生等,都越来越多地趋向于“离开教科书”,看重学生课堂知识外的其他能力,看来,一味“死读书”越来越行不通了。
不足一:人文修养欠缺。不少学校更注重对人文内容的考察。复兴高级中学在面试中,特别增设了一位文科综合老师,专门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央视热播剧(《贞观长歌》)中的主题歌,美国校园枪击案凶手赵承熙等时下热点话题也被列入考题。“今年是欧拉诞生300周年,请你谈谈你对欧拉的了解。”华师大二附中一道关于著名数学家欧拉的题目让几乎所有的考生“卡壳”。在面试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知道欧拉是谁,更别提他有什么学术成就。华师大二附中教导主任施洪亮不无遗憾地说:“不少学生还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成绩不错,但只会埋头做题,只看课本上的东西。平时对社会的关注面也比较小,体育、娱乐可能了解得多一些,比如超女、NBA等。”施洪亮还说,在同等的条件下,学校更愿意挑选具有学科人文修养的学生,那样的学生既对学科感兴趣更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希望面试对学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激发他们去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足二:个性思维不多。华师大二附中今年首次引入对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考察。每位考生都要在考官给出的10个话题中挑选一个,做即兴的回答。而10个话题都非常生活化,题目也非常简单明白,比如“我住校了”、“今天天气真好”、“红灯停、绿灯行”等等。华师大二附中的袁军副校长介绍说,别看题目很简单,实际上都有针对性。“而且,越是简单的话题,越是难讲。这时,就特别能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袁军说,各校推荐而来的学生不少都担任学生干部,口头表达不成问题,但是创新思维却有点欠缺。“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述观点,但个性化和深层次的思考比较少,有新意的也不多。”
不足三:自我规划不够。“你报考延安中学,对你个人成长、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关系?”面对这样一道人生规划的问题,一些考生竟一句话也答不出来,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延安中学校长李汉云说,对于一个人而言,人生目标往往比文化成绩更重要。“分数不代表全部。现在有些孩子缺少的就是对人生道路的规划和合理的世界观。这一不足,不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差,也不是因为自身不聪明,而是受到社会上功利的浮躁心态影响,或者是被父母惯坏了,凡事都有父母担着。”最终被学校相中的,往往都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学生。李汉云认为:“对所报考的学校了解,并有自己发展规划的学生,才更有可塑性。”(《新民晚报》2007年5月21日)
研究认为:孩子午睡可能影响智力活动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孩子睡午觉是个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午睡不仅影响孩子们晚间的正常睡眠,而且会削弱他们的大脑活动。此研究成果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乔·麦克纳马拉率领的研究小组得出的。该小组对美国数十名学龄前儿童在解决那些需要计划和组织能力的难题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那些睡午觉时间越长的孩子,成功解决难题的数量就越少,而且他们晚间睡觉的时间越晚,他们的表现就越差。
该研究结果与其他几个研究小组的结果不谋而合。南密西西比大学的约翰·哈什和他的同事们曾对738名2岁至12岁儿童的睡觉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在白天睡觉的孩子晚上平均需要39分钟才能入眠,而且在周末睡着要花更多时间。这表明睡午觉的孩子晚上入睡困难,到早上起床时又很费劲。
不过,哈什博士认为这个结果类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孩子晚上睡觉少是因为他们白天睡觉,也可以说他们白天睡觉是因为晚上睡得少。(《新闻晨报》2007年6月29日)
“专注冥想”教育源自佛教“冥想”仪式,是一种静心修炼法。它引导修炼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者一件具体事物上,以放松心情。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卡巴金博士,首次将“精神集中”放松法运用于医学领域,对病人进行慢性疼痛、焦躁及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后,这种方式逐渐被推广到医疗、企业、专业运动及监狱等领域。然而,教育领域运用这种方式的还只是开始。
时下,美国越来越多的地区逐渐引入了这种教育理念。许多大学的心理学系、研究中心,都开始了对这种特殊教育方式的研究。
入夏时节,加州皮特蒙特街道小学对学生开展为期5周的“专注冥想”培训计划。负责此项培训计划的教练,每隔一周,就来到各个教室,给学生进行15分钟的“轻柔呼吸和平静身心”小型培训,这种培训对于学生快速集中精力能起到很大作用。
“我开始想象自己手握球棒,置身于一场棒球比赛,并完全沉浸在比赛画面中,”11岁的蒙顿跟他的同学饶有兴趣地说道,“感觉这种‘冥想’方式很神奇。”
每当学生开始“专注冥想”的时候,佛教音乐便充斥整间教室,一阵阵清脆的木鱼敲击声在四周回荡。当被问及听到颂钵声回响在耳边,他们有何感觉时,一名三年级学生说:“我心静如水,仿佛置身于奥普拉·温弗瑞(美国脱口秀节目名主播)的节目之中。”另一名学生说:“心情就像被放飞的小鸟一样惬意舒畅。”
皮德蒙特街道小学校长安吉拉·海科女士指出,现今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学生开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孩子们犯了错误,放学后被老师留下,要求他‘认真反省’,但他真的能坐在那想明白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科丁说:“家长和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们‘要集中注意力!’但从没有教他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在他们看来,学校引入这种训练方式,恰好能弥补这种缺憾。
这种“专注冥想”放松法在多所学校实施以来,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安吉拉·海科女士称这种方式是“新型的‘ABC’训练”,简单易行且效果很好,它更能让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当学生们打算对别人动粗时,“能怀有宽容怜悯之心”,转而平心静气地谈谈。
这所小学一个学生的母亲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她的孩子以前遇事易怒,“但有一天,他放学后突然对我说:‘(有些事)我需要静心想一想。’显然,这得益于‘冥想放松法’。”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冥想放松方式不仅能使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消极的自我暗示,还能帮助学生改掉厌食症和易饿病等不良习惯。
(《青年参考》2007年第3142期)
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英国中学将开“情商”课
从今年9月份开始,英国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里开设“三讲”礼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讲公平竞争、讲尊重他人和讲各种礼貌。这些名为“社会与情商”的课程,将被纳入全国中学教学大纲,目的是给英国一些地区的青少年身上沾染的臭毛病——“无礼”和“暴力”——来一次彻底治疗。
英国相关部门的官员们认为,“社会与情商”课程将有助于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自9月份开始,所有英国中学里11~14岁的孩子都将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新指南将鼓励教师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如何冷静处理发怒和挫败等问题。
据了解,学生们将花一周的时间专门学习怎样举止“礼貌和体贴”。课程内容将包括:餐桌礼仪、什么时候说“请”和“谢谢”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等。学校还将教授公平竞争规则以及处理日常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等。比如,通过阅读有关“心爱的玩具丢失”、“宠物死亡及亲人过世”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各种“失去”。礼貌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为了让学生们牢记一些待人接物的“黄金规则”,一些规则还被编成了歌曲,如歌里唱的:“我们和善,我们友爱,我们勤奋,我们爱护公物,我们诚实可信,我们不伤害任何人。”
大范围推广前,该项课程已经在英国普利茅斯地区的一所小学里进行了试运行。完成试点教学之后,教师们反映新项目开展后,教室气氛更平静,过去那种以强凌弱、凶暴专横的情况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也少了,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内向学生的境遇也得到了改善,他们更容易融入班级集体活动中。
(《青年参考》第3129期)
老师抛出故事要求续写学生缺乏想象力无创意
记者在上海杨浦小学分校读书节上的故事续写现场发现,不少小学生的想象力被现实、课本束缚住了。
“辛巴达和友人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他是怎样离开这个海岛的?”杨浦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俞善芳向教室里20多位学生抛出了一个故事续写题。20多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止步于辛巴达可以用木头造船、写SOS求助等常规答案,很多想法只是在造船方法上有小小不同,并无太多其他创意亮点。
记者在这些学生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后发现,他们平时很少阅读非教辅类课外书籍,绝大多数人都一头扎进了教辅书堆。
据了解,为帮助学生摆脱想象力所受到的现实、课本的束缚,杨浦小学分校不但鼓励学生放学后留校阅读课外书籍,并每周上一节语文拓展课,让学生进行故事续写、联词成故事等想象力训练。
该校书记李德新表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但能帮助他们拓宽作文写作思路,而且能打破他们视野、思路的局限,让他们敢于想象,善于将想象转为实践,这对他们一生都有益处。
(《新闻晨报》2007年5月24日)
教育部禁止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
针对目前11家媒体评选中国百强中学的活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5月25日声明:教育部禁止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
王旭明说,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行为,全国性中小学校评选活动无疑将对中小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宜由民间组织自发对学校进行评选。类似评选活动没有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也没有获得授权。
教育部已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业团体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要组织学校参与类似评选活动,王旭明希望媒体,对没有经过政府授权也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民间评比活动,不予报道。(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研究发现:青少年周末补觉影响学业
不少青少年在上学期间很早起床,于是到了周末便睡懒觉以弥补平时的睡眠不足。但美国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睡眠习惯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科技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在上学期间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但如果他们在周末晚起,其生物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习惯。在新一周开始时,周末睡懒觉的青少年需要早起,生物钟又要重新调整,于是他们往往在新一周开始时处于精神低迷状态。
研究人员就如何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保证平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在考试前熬夜;如果课外活动占据了太多时间,视情况减少这些活动;如果躺在床上后20分钟无法入眠,先起床做些轻松的事情,如读书、听音乐,直到犯困;每天同一时间起床;中午不要睡午觉,如果非要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午饭后不要喝咖啡饮料;不要空腹上床,也不要晚饭吃得过饱;让睡觉的房间保持安静和黑暗,让室内温度稍低一些。(《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6日)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用总分相加来录取考生的国度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梁育民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用总分相加录取考生的国度,把不同性质的分数相加选拔学生,非常不科学。
中国用原始分录取考生,而非标准分。梁育民认为,不同科目的分数性质不同,把不同性质的分数相加选拔学生,非常不科学。中国国情最适应标准分,“在社会高度关注考试难度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标准分,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梁育民说。
(《扬子晚报》2007年6月28日)
家长应把“游戏权”还给孩子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知心姐姐”卢勤指出,我国的家庭教育亟待革新,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五大冲突有特破除。卢勤说,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富裕环境中,却也同时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不高明的家庭教育,正让孩子们普遍处于“五无”的心理困境中,即: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了孩子的无望;过度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度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和过度指责又带来孩子的无措。
如何破除孩子们所面临的教育困境,舒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成为专家热议的话题。著名儿童文学家秦文君、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等专家们纷纷指出,让孩子们摆脱“五无”的心理困惑,亟须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眼下,学校奉行“书本主义、分数第一”,加上家庭教育崇尚“过度保护、考试第一”,这是造成现在的孩子“好静不好动”、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科学地培养孩子,真正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例如,不应该习惯性地以成人思维来要求孩子,限制孩子们的天性等。
(新华网2007年5月21日)
未来升学:只掌握课堂知识行不通了
上海市50所高中近日陆续举行推优生面试。绝大多数学校在考查学生学科知识之外,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人文修养欠缺和自我规划不足已成为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暴露最多的问题。联系到最近几年新出现的高校和高中的自主招生,以及境外学校的招生等,都越来越多地趋向于“离开教科书”,看重学生课堂知识外的其他能力,看来,一味“死读书”越来越行不通了。
不足一:人文修养欠缺。不少学校更注重对人文内容的考察。复兴高级中学在面试中,特别增设了一位文科综合老师,专门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央视热播剧(《贞观长歌》)中的主题歌,美国校园枪击案凶手赵承熙等时下热点话题也被列入考题。“今年是欧拉诞生300周年,请你谈谈你对欧拉的了解。”华师大二附中一道关于著名数学家欧拉的题目让几乎所有的考生“卡壳”。在面试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知道欧拉是谁,更别提他有什么学术成就。华师大二附中教导主任施洪亮不无遗憾地说:“不少学生还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成绩不错,但只会埋头做题,只看课本上的东西。平时对社会的关注面也比较小,体育、娱乐可能了解得多一些,比如超女、NBA等。”施洪亮还说,在同等的条件下,学校更愿意挑选具有学科人文修养的学生,那样的学生既对学科感兴趣更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希望面试对学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激发他们去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足二:个性思维不多。华师大二附中今年首次引入对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考察。每位考生都要在考官给出的10个话题中挑选一个,做即兴的回答。而10个话题都非常生活化,题目也非常简单明白,比如“我住校了”、“今天天气真好”、“红灯停、绿灯行”等等。华师大二附中的袁军副校长介绍说,别看题目很简单,实际上都有针对性。“而且,越是简单的话题,越是难讲。这时,就特别能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袁军说,各校推荐而来的学生不少都担任学生干部,口头表达不成问题,但是创新思维却有点欠缺。“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述观点,但个性化和深层次的思考比较少,有新意的也不多。”
不足三:自我规划不够。“你报考延安中学,对你个人成长、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关系?”面对这样一道人生规划的问题,一些考生竟一句话也答不出来,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延安中学校长李汉云说,对于一个人而言,人生目标往往比文化成绩更重要。“分数不代表全部。现在有些孩子缺少的就是对人生道路的规划和合理的世界观。这一不足,不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差,也不是因为自身不聪明,而是受到社会上功利的浮躁心态影响,或者是被父母惯坏了,凡事都有父母担着。”最终被学校相中的,往往都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学生。李汉云认为:“对所报考的学校了解,并有自己发展规划的学生,才更有可塑性。”(《新民晚报》2007年5月21日)
研究认为:孩子午睡可能影响智力活动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孩子睡午觉是个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午睡不仅影响孩子们晚间的正常睡眠,而且会削弱他们的大脑活动。此研究成果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乔·麦克纳马拉率领的研究小组得出的。该小组对美国数十名学龄前儿童在解决那些需要计划和组织能力的难题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那些睡午觉时间越长的孩子,成功解决难题的数量就越少,而且他们晚间睡觉的时间越晚,他们的表现就越差。
该研究结果与其他几个研究小组的结果不谋而合。南密西西比大学的约翰·哈什和他的同事们曾对738名2岁至12岁儿童的睡觉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在白天睡觉的孩子晚上平均需要39分钟才能入眠,而且在周末睡着要花更多时间。这表明睡午觉的孩子晚上入睡困难,到早上起床时又很费劲。
不过,哈什博士认为这个结果类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孩子晚上睡觉少是因为他们白天睡觉,也可以说他们白天睡觉是因为晚上睡得少。(《新闻晨报》200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