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 言
俄罗斯概况课是高校俄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介绍俄罗斯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等,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国情风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俄语水平的提高,做到知识与语言兼顾。俄罗斯概况课在我国各高校的开设历时不长,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俄罗斯概况课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目前在校的俄语学生中,多数都是零起点。选择把俄语作为报考第一志愿的人为数不多,大多是被调整过来,属于无奈之举。这样,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加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使得不少人在思想上形成了“俄罗斯在走下坡路”的固定看法。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概况课的影响很大。
另外,多数俄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俄罗斯概况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毕业后用处不大。因而反对把时间浪费在他们认为距离自己遥远的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叶利钦、普京等知识的学习上,认为这些知识对未来人生的影响力远不如俄语的四、八级证书。还有的学生把概况课当作精读课来上,热衷于对材料语法和语义的处理,满足于对字面意义的理解,完全忽视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所必须的异国风土人情的体验。再者,学生的学习手段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
2.俄罗斯概况课的教学模式问题
长期以来,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一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即学生学习难,教师教课难。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要靠老师讲。一节课的内容老师从搜集资料到备课、做课件可能要准备一个月,讲授方式也大都采取“演讲式”教学,从头讲到尾。学生无需发言,埋头记笔记即可。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也累,真是吃力不讨好。这种教学方式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索然无味,再加上很多教师都没有到俄罗斯进修或考察的经历,无法以亲身经历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对俄罗斯国情的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无法从深层次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限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结果,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获取知识,无法对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挖掘和理解。
三、提高俄罗斯概况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新世纪俄语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俄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新闻、科技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人才”。了解俄罗斯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目的是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得体地使用俄语。因此俄罗斯概况课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捕捉信息、解读信息的文化内涵、进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首先,传统的教育过分重视“师之道”,把老师比喻成“燃烧的蜡烛”。而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再需要牺牲自己的“烛光型”教师,而是需要“阳光型”教师。不仅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各种教学理论,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学生“自由地徜徉于”教育过程中,才能充满激情并达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其次,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活动是交互式的,而不是单向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何谈教师的教。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之后,教师的角色变得复杂化,不仅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学进度的监控者和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教学材料的提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日常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自我完善,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调整课堂内容、课时进度,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学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课堂教学学时又十分有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如何快速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那一部分知识,步人社会后,如何随时以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以满足工作和社会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结合布置的思考题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辅助材料,对将要学习的背景知识有概括性的了解,有准备的去听课,帮助学生了解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其次,通过课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串讲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让学生去体验、经历教师备课讲课的过程,从而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再次,教师给学生布置具体内容作为课后阅读,包括史实、人物、事件、习俗等,鼓励学生去阅读、思考。最后,教师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能进一步了解各章内容的阅读书目或网址,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有效的利用自学,构建知识体系。
3.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一个优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信息由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逼真的场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使其对相应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使用的语境产生直接的和有规律的感觉,效果很好。例如,在介绍俄罗斯地理知识时,一幅图片的信息相当于数百文字的描述,教师把俄罗斯的地形、河流、行政区划等图片进行展示、讲解,结果是一目了然,事半功倍。在介绍首都莫斯科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背景资料片或呈现相关图片进行讲述,再配以俄罗斯民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节课下来,仿佛真的去了红场、莫斯科大学。在介绍彼得大帝时,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并让学生根据对影片的理解讲述彼得的一生。从而使枯燥、难上的俄罗斯概况课变得生动、简单了,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一种很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学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教师应注意到,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 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多媒体技术虽然先进,但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是应用的越多越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让多媒体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俄罗斯概况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应避免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对于主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而对于一些次要的内容则可以忽略。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拿到课堂上加以重复,只会浪费时间,令学生感到反感。所以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把握好重点,使课堂层次分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交流等形式中,让学生深刻了解俄罗斯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推动实用技能的掌握。如要讲述俄罗斯的节日,每到俄罗斯的国家节日,就可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营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的气氛,在复活节时和学生一起制作彩蛋;在胜利日时与学生一起收看阅兵仪式,最后让学生自己比较,说出中俄节日的差别。在讲俄罗斯人的礼仪风俗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选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总结归纳,制作课件,参与表演等,最后以Power-Point和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5.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俄罗斯概况课是一门接受外国文化的课程,因而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布置成开放式的作业,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共同完成,把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的情况进行评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试也可以一改以往的一张卷子来定学生的分数,而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现场翻译一段文字材料,或根据指定文章进行无准备的口头翻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或结合实际问题写出有关的论文。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上好俄罗斯概况这门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使学生在学习俄罗斯概况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和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在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此外,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目标,真正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叶红,在俄语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I],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86-87
[4]高凤兰,曲志坚,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I]冲国俄语教学,2004,(2):31-34
俄罗斯概况课是高校俄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介绍俄罗斯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等,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国情风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俄语水平的提高,做到知识与语言兼顾。俄罗斯概况课在我国各高校的开设历时不长,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俄罗斯概况课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目前在校的俄语学生中,多数都是零起点。选择把俄语作为报考第一志愿的人为数不多,大多是被调整过来,属于无奈之举。这样,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加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使得不少人在思想上形成了“俄罗斯在走下坡路”的固定看法。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概况课的影响很大。
另外,多数俄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俄罗斯概况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毕业后用处不大。因而反对把时间浪费在他们认为距离自己遥远的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叶利钦、普京等知识的学习上,认为这些知识对未来人生的影响力远不如俄语的四、八级证书。还有的学生把概况课当作精读课来上,热衷于对材料语法和语义的处理,满足于对字面意义的理解,完全忽视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所必须的异国风土人情的体验。再者,学生的学习手段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
2.俄罗斯概况课的教学模式问题
长期以来,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一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即学生学习难,教师教课难。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要靠老师讲。一节课的内容老师从搜集资料到备课、做课件可能要准备一个月,讲授方式也大都采取“演讲式”教学,从头讲到尾。学生无需发言,埋头记笔记即可。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也累,真是吃力不讨好。这种教学方式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索然无味,再加上很多教师都没有到俄罗斯进修或考察的经历,无法以亲身经历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对俄罗斯国情的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无法从深层次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限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结果,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获取知识,无法对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挖掘和理解。
三、提高俄罗斯概况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新世纪俄语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俄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新闻、科技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人才”。了解俄罗斯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目的是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得体地使用俄语。因此俄罗斯概况课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捕捉信息、解读信息的文化内涵、进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首先,传统的教育过分重视“师之道”,把老师比喻成“燃烧的蜡烛”。而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再需要牺牲自己的“烛光型”教师,而是需要“阳光型”教师。不仅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各种教学理论,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学生“自由地徜徉于”教育过程中,才能充满激情并达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其次,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活动是交互式的,而不是单向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何谈教师的教。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俄罗斯概况课教学之后,教师的角色变得复杂化,不仅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学进度的监控者和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教学材料的提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日常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自我完善,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调整课堂内容、课时进度,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学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课堂教学学时又十分有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如何快速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那一部分知识,步人社会后,如何随时以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以满足工作和社会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结合布置的思考题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辅助材料,对将要学习的背景知识有概括性的了解,有准备的去听课,帮助学生了解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其次,通过课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串讲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让学生去体验、经历教师备课讲课的过程,从而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再次,教师给学生布置具体内容作为课后阅读,包括史实、人物、事件、习俗等,鼓励学生去阅读、思考。最后,教师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能进一步了解各章内容的阅读书目或网址,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有效的利用自学,构建知识体系。
3.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一个优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信息由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逼真的场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使其对相应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使用的语境产生直接的和有规律的感觉,效果很好。例如,在介绍俄罗斯地理知识时,一幅图片的信息相当于数百文字的描述,教师把俄罗斯的地形、河流、行政区划等图片进行展示、讲解,结果是一目了然,事半功倍。在介绍首都莫斯科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背景资料片或呈现相关图片进行讲述,再配以俄罗斯民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节课下来,仿佛真的去了红场、莫斯科大学。在介绍彼得大帝时,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并让学生根据对影片的理解讲述彼得的一生。从而使枯燥、难上的俄罗斯概况课变得生动、简单了,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一种很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学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教师应注意到,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 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多媒体技术虽然先进,但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是应用的越多越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让多媒体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俄罗斯概况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应避免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对于主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而对于一些次要的内容则可以忽略。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拿到课堂上加以重复,只会浪费时间,令学生感到反感。所以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把握好重点,使课堂层次分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交流等形式中,让学生深刻了解俄罗斯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推动实用技能的掌握。如要讲述俄罗斯的节日,每到俄罗斯的国家节日,就可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营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的气氛,在复活节时和学生一起制作彩蛋;在胜利日时与学生一起收看阅兵仪式,最后让学生自己比较,说出中俄节日的差别。在讲俄罗斯人的礼仪风俗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选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总结归纳,制作课件,参与表演等,最后以Power-Point和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5.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俄罗斯概况课是一门接受外国文化的课程,因而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布置成开放式的作业,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共同完成,把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的情况进行评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试也可以一改以往的一张卷子来定学生的分数,而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现场翻译一段文字材料,或根据指定文章进行无准备的口头翻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或结合实际问题写出有关的论文。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上好俄罗斯概况这门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使学生在学习俄罗斯概况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和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在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此外,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目标,真正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叶红,在俄语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I],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86-87
[4]高凤兰,曲志坚,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I]冲国俄语教学,2004,(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