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民主的气氛,平等的关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大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散展开,进而去探索未知、去创造未来。
  二、 健全个性人格,稳定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和任务是,保持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但又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知识但又不能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聪明才智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又不忽视一种集体性。由此,稳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生的特长个性与品质人格的有机的统一、高度的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即让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以发现,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从而使学生在心理方面的个别差异得到正视和发展;又要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态度,培养顽强的毅力,从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稳定。
  三、 开展活动教学,深化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活动教学体现了这一改革趋势,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活动教学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又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参加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选定课题,寻找材料,设计方案,然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实验、总结等。这样,一则养成了学生独立探索的习惯,二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则深化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 组织尝试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邱学华老师的实验结果表明,尝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又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尝试练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尝试练习,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在独立创新的学习中发掘了学生自身“沉睡的潜能”,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给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向导和顾问”的作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研究思考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已初步形成的创新能力。一让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意念,明确“学会学习”是未来所必备的技能;二让学生不仅把握如何思考问题,还应会在问题思考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三让学生享受创新的快乐,使创新在学生心中扎根。
  (遵义县铁厂镇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大变革,用人单位对传媒方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传统的院校对于传媒方向人才的培养已经与现代媒体环境的需求产生了脱节。本文以河北外国
本文阐述了报纸情报的主要内容,以及开发报纸情报信息所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报纸信息的方法。
摘要: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多给学生留有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问”“做”“探”“用”的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 在“问”中参与“创新”  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中参与“创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
在钢琴集体课中,要使技巧训练不再枯燥、机械,教师应使技巧训练蕴涵在审美体验中,充分利用审美情绪的变化,让技巧始终如一地处在一个主动的、积极向上的状态中。要让学生明白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民办高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了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不仅仅对经济理论以及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关于政府起源,自由主义等政治观点,要求限制政府权力干预经济生活的观点,带有明显的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家庭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
评价是“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运用适宜、
传统教育常常围绕社会或学校、家庭的需求培养人才,它忽视、扼杀了孩子们本性的发展,泯灭了孩子们的创造热情。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顺应孩子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而进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最多、最深刻,能够合理地抓住和利用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以正确的诱导、满足,对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展开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的心理需求是由
近年来国家实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使得农村处于日益严重的空转状态。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