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1209WT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广西部分乡镇党内民主建设调查的基础上,将总结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 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党内民主提高到党的生命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建设问题上不断进行理论、实践的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创新的前沿阵地。我们前往南宁市兴宁区、广西南丹以及来宾市,调查广西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力求找出影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该地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
  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下发问卷270份,有效问卷为200份。被调查人员以党员为主,年龄在36岁-45岁的占60%,46-55岁占19%,35岁以下占13%,56岁以上占8%。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7%,高中(包括中专)学历36%,大学(包括大专)学历4%,研究生学历2%。此次调查中,我们主要访谈了罗富乡乡长、三塘镇妇联主席以及小平阳镇镇党委书记,了解当地党内民主建设的情况。
  1 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我们挑选了广西区内三个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的乡镇,探究不同条件下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状况。
  兴宁区三塘镇位于南宁市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丘陵地形,经济发展迅速,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河池市南丹县罗富乡位于南丹县西部,地处山区,山峦起伏,丘陵纵横。罗富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和劳务输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
  来宾市小平阳镇位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南端,是兴宾区南部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镇以“创建五好支部、培养五好支书、争当五好党员”为载体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党员民主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党员对民主理解片面。部分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及党员权利认识不清楚,26%的人认为“党员与群众没有什么区别”,仍有被调查者存在“党不党员两毛钱”的想法;对于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13%的人认为“党员虽然享有权利,但不很充分”;28%的党员表示自己对党员所应享有的权利并不了解。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持保留态度。与经济改革相比,政治改革需要担负更大的风险,因此地方政治創新就更需要具有一定胆识和魄力的个性官员的参与。①不少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虚化,认识不到自己在推动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此次调查显示,10%的人认为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主要障碍是“一把手”权力过大;5%的人认为主要的障碍是“领导干部存在特权思想”。
  2.2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我国农村党内民主制度的现状是实体性制度较多但不完善,程序性制度较少。首先,党内选举机制不健全。农村基层党内选举操作程序粗陋,直接选举范围狭窄;候选人提名制度不规范,限制了参选者和选民的选择空间;有的选举不设流动投票箱,造成投票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其次,党内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党员群众了解党组织事务的途径单一;党代会流于形式,成为应付上级,欺瞒党员群众的工具。 “一把手”权力过大,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方法实施保障,造成下级监督上级很难实现,而上级监督下级却轻而易举。
  2.3 党组织民主建设能力不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能力偏低,不能正确地看待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有些过度强调集中,认为过多地强调民主会使权力分散,造成党内的“帮派性”,最终不利于各项工作的进行。这样的观念容易造成下级组织对上级过度地盲从,形成个人专断,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腐败现象滋生。有些将民主集中制理解为民主和集中简单的叠加,忽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将两者孤立起来。
  3 主要原因
  3.1 党员自身因素的制约
  农村党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党员不懂得什么是民主,不会行使党员权利。三塘镇妇联主席林玉霞谈到这一情况时无奈地表示,由于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和党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迅速准确地理解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无法将好的经验传递出去。她提出要加强基层党员的培养,提拔农村本土村官党员,这样才能真正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做实事,做好事。其次,农村基层党员流动性大,不易进行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闲时涌入城市打工,农忙时仍旧回乡务农,形成了如同候鸟的“农民工”群体。这样的农村人口规模流动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由“候鸟型”转向“留鸟型”,一人外出转向举家外迁,流动的范围逐渐扩大,流动时间增长,流动党员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给农村的村级治理、党内民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人口流动会造成村里的精英人士的流失,导致党员年龄结构老龄化,党员整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党员的流动会造成农村基层组织不稳定,不利于开展各种党内民主活动,党内民主建设难以稳定持续进行。
  3.2 经济因素制约
  (1)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金钱至上,利益驱动”思想泛滥,农村基层党员重视经济生活,漠视党内民主生活。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面临着巨大的变迁。人际关系日益金钱化,社会关系逐渐陌生化,代际关系逐渐疏离化,农村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也不再密切,部分农村党组织过分看重经济利益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党员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这给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党内民主建设。村级党支部民主建设所需要的经费主要依靠村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三塘镇同仁村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土地自然条件较好,水利设施完备;地质灾害少。村民种植绿色蔬菜供应南宁市区,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出外打工的流动人员较少。村两委的工作场所整洁有序,配有文教资料室、党员教育培训教室以及远程教育教室,为开展各种党内民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罗富乡板老村自然条件较差,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农民收入靠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生活水平处于较低状态。板老村党委缺乏经济实力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缺少上级党组织的经济援助,该村的党内民主建设较为逊色,党内民主生活也不能正常进行。
  另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对于党内民主这样的政治改革持保留态度,反而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村较易进行政治改革。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的前提下,政治改革所冒的风险更为巨大,一旦适得其反,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造成经济损失,就会被认为是劳民伤财,导致党员群众对改革失去信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起到反效果。因此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的农村党组织,反而会更有勇气接受新事物,勇于进行政治改革,希望借政治改革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上级党组织方面的原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乡镇党委和村级党支部两部分,部分乡镇党委在对待村级党内民主创新的问题上持矛盾态度,阻碍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相对于村民自治的权力中心村民委员会,村级党委遭遇“合法性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乡镇党委一方面希望通过村级的党内民主创新,解决村党支部合法性下降的问题,重新树立党组织权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民主改革大规模进行。随着我国“村民自治”的不断完善,村委会的领导干部一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乡镇一级政府和党委能够直接控制的只剩下村级党支部,如果村级党支部也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那么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党支部的控制也会削弱,这最终会影响许多基层工作的完成。因此,乡镇党委对于村一级的党内民主建设往往持这样一种矛盾的态度,影响了村一级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和推广。
  3.4 相关法规的缺失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一系列的实体性法规来规范党的建设,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但是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如党务公开的具体方式、公开的范围,党内选拔干部的方式、差额选举的具体范围等,都缺乏具体的程序性的规定,造成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理论的实际操作性不强,这也是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成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本文系广西2011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
  注释
  ① 黄卫平,陈家喜.中国乡镇选举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
  ② 江澤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0.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黄卫平,陈家喜.中国乡镇选举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赵金鹏,乔燕妮.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
  [4] 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 覃举东,周敏.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问题浅探[J].河池学院学报,2005(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对导游服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掌握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人才。本文以实际计调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对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从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中职旅游计调业务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从事计调工作的素质并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计调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712
期刊
摘 要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因而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目标应该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育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上课后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对课堂的达成率进行反馈测试以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让我们的学生学得快乐,并乐于主动
期刊
摘 要 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是合肥市在全国首创的一次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制度创新,城管部门作为首批试点的四个部门之一实行该制度已有一年时间。本文通过研究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在城管执法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努力探求改善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行政处罚 群众公议制度 城管执法  中图分类号:D922.1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及异化消费这三种消费动机的伦理分析,提出消费的伦理本质在于“利”,并尝试将合理的相对利己主义作为评价消费“善行”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消费者应理性处理在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相对利己主义和绝对利己主义,提升自身消费能力、消费素养和消费精神,以实现道德消费的最终目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 消费伦理 相对利己主义 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学界对储安平政治转向的研究,大多将原因归于社会大背景。这种观点固然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存在化约主义的危险。在上海,与储安平时相往来的朋友大多为共产党员或者左翼人士,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对储安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分析储安平的政治转向,进行历史情境式的细节研究,不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为战后知识分子发展史的叙述提供了另一种言说方式。  关键词 储安平 政
期刊
摘 要 在《寻觅良伴——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1912-1949)》这本书中,作者藉由征婚广告,探究了民国时期的婚姻问题,揭示了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窥见了民国社会的新旧思潮。本书的研究对象虽微,但作者能见微知著,做到了从征婚广告中发现历史。本书中,无论是作者对史料的选择与运用,还是他对其所欲言的论证皆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笔者阅后,收获颇丰,故作浅评。  关键词 征婚广告 婚姻 社会 历史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评选评定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最重要的依据,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这就决定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既要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具有切实结合具体操作的科学性,才能起到准确衡量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 综合素质测评 测评新构想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 “运动派”诗人代表菲利浦·拉金从现实主义角度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死亡的虚无性让生命呈现出悲观绝望的特性:同时缺乏交流的个体无时无刻不被孤独困扰。但另一方面,直面人生遭遇的责任感与孤独绝望并行不悖的展现在诗作之中,说明诗人并非悲观厌世。  关键词 菲利浦·拉金 诗歌 绝望 孤独 直面人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 要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民办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差异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金融学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近几年金融学实践教学总结出发,分析了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不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性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金融学 实践教学 系统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 关注体验,有效提问是幼儿师范生语言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使幼师生感受体验,尊重体验,真正懂得关注孩子的生命体验,获得关于言语智慧、生命关怀和美学意义的启示和智慧。本文从有效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提问,才能体验;关注体验,有效提问的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体验 有效提问 幼儿师范生 语言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