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探寻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组合的课程理念,探讨如何把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搭配得更合理。
关键词:体育课;技术练习;体能练习;搭配;合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30-01
一、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的体能消耗应合理搭配
近几年体育课堂实践,体育课技术 体能在体育课中广泛被采用。浙江省初中体育区域联盟第一届研讨活动中,三节课中进行技术 体能练习的二维模式。第一节是水平四的“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跳远动作技术练习是上一步、上三步、短距离、长距离助跑、起跳、腾空技术动作,遵循了运动发展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整节课技术练习中体能消耗大。体能练习设计的是游戏——蜈蚣爬爬爬,整节课以技术为载体有效发展体能。第二节课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由于技术练习体能消耗小,执教者设计了几个单项体能练习和四步助跑跨越式跳高组合,进行了专项素质体能练习和补偿性体能练习。通过对以上两例的解读,笔者设计几种技术与体能练习搭配的方法:(1)技术练习中体能消耗大,采用游戏类、竞赛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体能的发展。(2)教材中技术练习体能消耗小,设计一些专项素质体能练习和补偿性体能练习。(3)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消耗各占一半,在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消耗相同的体能,合理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使技能得以巩固。
二、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的组合搭配
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入体能练习项目,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在浙江省各市县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活动中初见成效。这次浙江省初中区域联盟教研活动中,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诸多的教材组合方法。以鱼跃前滚翻课为例,起先是兔跳接远撑前滚翻,再收腹跳接鱼跃越过障碍物练习,连续收腹跳过小垫子接鱼跃越过障碍物练习。在鱼跃前滚翻后加深蹲起立、俯卧撑、鸭子步、爬行。这些组合属于技术与体能的二维结合。这些组合的教材内容是从“发展学生的体能”维度出发,巩固鱼跃前滚翻动作,发展鱼跃前滚翻所需的各种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笔者对教材的组合方法进行了分类:(1)“重复式”组合,前滚翻再加一个前滚翻,重复做这个动作,掌握动作技术与发展体能的目的。(2)“辅助式”组合,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技术,教师选择一项练习手臂力量的体能练习作为辅助,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3)“结合式”组合,在学做一个动作技术前后再做一个与其相关的动作,来提高单个动作技术的水平,如在鱼跃前滚翻后加深蹲起立,提高鱼跃前滚翻预备姿势水平。(4)“复合式”组合,把单个的动作技术与几个动作进行串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的衔接。
三、整节课中体能练习运动量的安排
这次研讨活动开始前组织者要大家明确的几个问题。(1)整节课中体能如何安排得当。(2)体能安排的大小学生能不能接受。(3)体能练习中要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活动间隙受邀专家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笔者对本次研讨活动两堂课的体能练习也进行了解读。第二堂课七年级“跨越式”和第三堂课八年级技巧“鱼跃”一线教师点评过程中都提到了体能练习过多,太过于侧重体能的问题。跨越式跳高这节课中在学习技术前安排了4个跳高起跳的辅助练习,然后安排了体能练习,分别是单足交替跳,连续向前跨跳、蛙跳、跳台阶,时间加起来6~8分钟。而教完跳高动作技术后,安排专门的体能练习,分别是蹲跳起、单脚跳、两腿开合往前跳、侧向高抬腿、前后左右跳等体能练习,时间是16分钟,两个体能练习前后加起来总时间共22分钟左右,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来讲,体能练习设计过多。八年级技巧“鱼跃”前面练习密度大。据专家统计,共计翻滚30次左右,学生出现疲劳状况,两三个学生出现脖子扭伤,执教者后安排俯卧撑体能练习接力,学生共做4组。这种体能练习项目虽然比较创新,但由于运动强度大,加上半节课技术教学消耗大量体能,学生会因疲劳而发生危险,导致身体各部位损伤。一节课中对体能的安排笔者有几点想法:(1)体能练习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整节课的2/5。(2)整节课的体能练习总强度不宜过大,应把握一个度,适合全体学生。(3)体能练习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体能练习,预防个别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等情况。
四、技术教学中隐含着体能练习
有一些课教材本身就隐含着体能练习,以技术为主的教学内容,如田径类、球类、体操类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能在技术练习中得到提高。笔者设计了几种技术 体能类型:运动型,技术与体能的结合,比如篮球运球技术,课堂中运球来回跑,变向运球、急停、过障碍物,学生在不同方法的运球技术中体能得到提高,实现了篮球技术与体能的共赢。实用型,运用与体能的结合,比如本次活动中前滚翻的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各种滚翻,学生体能和安全意识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游戏型:乐趣与体能的结合,比如“奔跑吧,兄弟”中的撕条,找到了某个人的物品,跑步中把这个物品相对应人的条子撕掉,体能在快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关键词:体育课;技术练习;体能练习;搭配;合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30-01
一、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的体能消耗应合理搭配
近几年体育课堂实践,体育课技术 体能在体育课中广泛被采用。浙江省初中体育区域联盟第一届研讨活动中,三节课中进行技术 体能练习的二维模式。第一节是水平四的“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跳远动作技术练习是上一步、上三步、短距离、长距离助跑、起跳、腾空技术动作,遵循了运动发展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整节课技术练习中体能消耗大。体能练习设计的是游戏——蜈蚣爬爬爬,整节课以技术为载体有效发展体能。第二节课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由于技术练习体能消耗小,执教者设计了几个单项体能练习和四步助跑跨越式跳高组合,进行了专项素质体能练习和补偿性体能练习。通过对以上两例的解读,笔者设计几种技术与体能练习搭配的方法:(1)技术练习中体能消耗大,采用游戏类、竞赛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体能的发展。(2)教材中技术练习体能消耗小,设计一些专项素质体能练习和补偿性体能练习。(3)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消耗各占一半,在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消耗相同的体能,合理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使技能得以巩固。
二、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的组合搭配
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入体能练习项目,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在浙江省各市县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活动中初见成效。这次浙江省初中区域联盟教研活动中,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诸多的教材组合方法。以鱼跃前滚翻课为例,起先是兔跳接远撑前滚翻,再收腹跳接鱼跃越过障碍物练习,连续收腹跳过小垫子接鱼跃越过障碍物练习。在鱼跃前滚翻后加深蹲起立、俯卧撑、鸭子步、爬行。这些组合属于技术与体能的二维结合。这些组合的教材内容是从“发展学生的体能”维度出发,巩固鱼跃前滚翻动作,发展鱼跃前滚翻所需的各种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笔者对教材的组合方法进行了分类:(1)“重复式”组合,前滚翻再加一个前滚翻,重复做这个动作,掌握动作技术与发展体能的目的。(2)“辅助式”组合,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技术,教师选择一项练习手臂力量的体能练习作为辅助,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3)“结合式”组合,在学做一个动作技术前后再做一个与其相关的动作,来提高单个动作技术的水平,如在鱼跃前滚翻后加深蹲起立,提高鱼跃前滚翻预备姿势水平。(4)“复合式”组合,把单个的动作技术与几个动作进行串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的衔接。
三、整节课中体能练习运动量的安排
这次研讨活动开始前组织者要大家明确的几个问题。(1)整节课中体能如何安排得当。(2)体能安排的大小学生能不能接受。(3)体能练习中要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活动间隙受邀专家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笔者对本次研讨活动两堂课的体能练习也进行了解读。第二堂课七年级“跨越式”和第三堂课八年级技巧“鱼跃”一线教师点评过程中都提到了体能练习过多,太过于侧重体能的问题。跨越式跳高这节课中在学习技术前安排了4个跳高起跳的辅助练习,然后安排了体能练习,分别是单足交替跳,连续向前跨跳、蛙跳、跳台阶,时间加起来6~8分钟。而教完跳高动作技术后,安排专门的体能练习,分别是蹲跳起、单脚跳、两腿开合往前跳、侧向高抬腿、前后左右跳等体能练习,时间是16分钟,两个体能练习前后加起来总时间共22分钟左右,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来讲,体能练习设计过多。八年级技巧“鱼跃”前面练习密度大。据专家统计,共计翻滚30次左右,学生出现疲劳状况,两三个学生出现脖子扭伤,执教者后安排俯卧撑体能练习接力,学生共做4组。这种体能练习项目虽然比较创新,但由于运动强度大,加上半节课技术教学消耗大量体能,学生会因疲劳而发生危险,导致身体各部位损伤。一节课中对体能的安排笔者有几点想法:(1)体能练习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整节课的2/5。(2)整节课的体能练习总强度不宜过大,应把握一个度,适合全体学生。(3)体能练习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体能练习,预防个别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等情况。
四、技术教学中隐含着体能练习
有一些课教材本身就隐含着体能练习,以技术为主的教学内容,如田径类、球类、体操类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能在技术练习中得到提高。笔者设计了几种技术 体能类型:运动型,技术与体能的结合,比如篮球运球技术,课堂中运球来回跑,变向运球、急停、过障碍物,学生在不同方法的运球技术中体能得到提高,实现了篮球技术与体能的共赢。实用型,运用与体能的结合,比如本次活动中前滚翻的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各种滚翻,学生体能和安全意识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游戏型:乐趣与体能的结合,比如“奔跑吧,兄弟”中的撕条,找到了某个人的物品,跑步中把这个物品相对应人的条子撕掉,体能在快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