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走在通往“无限”的道路上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多种元素的综合体,要促进其形成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经历一个从“有限”不断跨越到“无限”的学习过程。
  
  一、从有限的兴趣走向无限的热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就踏上了语文学习的起跑线,教师应该在前面带着跑,要在身边陪着跑,并不断给他们指引方向,为他们鼓劲加油,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由不知到喜欢,由喜欢到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兴趣再到无限的热爱,从而自觉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如何从有限的兴趣走向无限的热情呢?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呢?笔者认为:(见表一)
  
  
  二、从有限的教材走向无限的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学好“例子”,然后挖掘“例子”中含有的有利于知识拓展或技能训练的“链接点”。让学生举一反三,从有限的教材走向无限的教材,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从一个人物走向一类人物
  学习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我们不仅要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事迹及其精神或品格,而且要注重延伸开去,让学生去阅读与文中主人同类型人物的生平或故事,从而拓宽知识面。例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阅读作业:课后,请搜集民族英雄的故事读一读,我们要举行一个民族英雄故事会,请大家认真准备。结果,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学生了解了很多民族英雄的生平和事迹,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2、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
  教材中每篇选文都有它独特的背景,有的选自于一本书,有的和一本书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充实他们的头脑,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我让学生去阅读名著《水浒传》;学完《三顾茅庐》一文后,我让学生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畅谈心得和收获。引领学生博览群书,这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坚持不懈的追求。
  
  3、从一种表达方法走向一类文章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范型”,客观上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带有示范作用的表达方法。老师要善于和学生一起赏析各种表达方法的妙处所在,并为学生提供同类文章,让学生阅读感悟,逐步内化,最后形成“此类文童可用此法”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习作实践,写出同类的文章来,使表达方法在运用中得以巩固。例如,学习《黄山奇松》一文后,我和学生共同概括此文在表达上的特色,形成三点共识:一是突出重点(三大名松)、分类描写;二是首尾概括、相互呼应;三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课后,我选择了几篇在表达方法上和教材类似的文童,和学生一起阅读,并比较异同;然后结合我市银杏树较多而且造型独特的实际,让学生以《家乡的银杏树》为题,进行习作练习,效果很好。学生的作品仿中有创,表达方法运用得当,表达流畅自然。
  
  三、从有限的课堂走向无限的课堂
  
  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鲜明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应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应当跳出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
  
  1、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好处。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对身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学生学得快乐而主动。例如,在学习《特殊的葬礼》一文后,我邀请了本市环保局的一位研究员来班级为学生介绍大运河水的污染情况,并和他一起带领学生来到大运河边对水质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回来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并举行了以“保护大运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接受了环保方面的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我还尝试着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充满人文资源的地方去学习和实践。古人做学问提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学生,如果自觉养成了“读书”、“行路”的良好习惯,那学问就会随时拥有,终生受用了。
  
  2、开展探究性语文实践活动
  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应该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这个方面,我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的思路是以小课题研究带动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学期刚开始,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定一个小课题,作为自己新学期课外研究的目标。学期中间,定期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情况及最新收获。搞小课题研究,学生探究的兴趣浓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自主探究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四、从有限的评价走向无限的评价
  
  过去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只靠一张试卷,这是非常有限的,也是很不公平的。我在实践中将目光投向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实施形成性的多元评价。具体采取了“双周评等”的评价办法。我为学生设计了“语文学习情况评价表”。(见表二,附后)
  
  根据学生两周的表现,我对照相应的等级指标,给每个学生分别打上等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两周来语文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以及要努力的方向。学期结束,将终结性评价与每两周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定期末语文学习等次。这样的评价所关注的内容是立体的,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程。学生在这种评价的指导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加强,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
作为思维外显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1]。可见,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本质是强调培养多种思维协调发展的自由思维品质。就我国中考的作文试题来看,其题型受到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深刻影响,同样经历了“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
【关键词】作文评价,表现性评价指标,分类分级,循证  长期以来,我国的作文评价指标存在偏重文采、指标失当、表述笼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开展分类分级写作表现性评价指标研制。  表现性评价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对某人使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艺制作完成的作品直接进行评价的方法。[1]这种方法更利于评价真实复杂情境下的技能水平,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写作的表现性评价指学生在特定写作任务
书名: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赵刊  出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4363123  定价:72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務,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确立了方向——“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人”。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刊
中国诗话传统讲究炼字,为一个字的优劣,打上近千年的笔墨官司。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之事。最有名的要算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为了其中“推”字好还是“敲”字好,至今仍争论不休,成为一宗未了的公案。  一  此事最早见于(唐)刘禹锡(772-842)《刘宾客嘉话录》: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
就一堂课来讲,教学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灵魂”,“怎么教”决定语文课堂的“品质”。好的课堂应该是“洁净灵魂”与“卓越品质”的完美结合。关于“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想从叶圣陶老先生的两句话谈起。    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什么与学习什么是应当同构的。就《牛郎织女》而言,我们必须思考学生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启示我们,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总共采用了八套试题,其中全国卷为三套,覆盖了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使用地区面积广,考生人数多,因此也最能够代表和说明今年我国高考语文命题的特征。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重在考查和引导“新时代”素养和“语用”的要素,以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根据2018年考纲说明,本年度的考试命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年度报告,复印报刊资料  一、2020 年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转载概况  1. 论文来源期刊转载数量  2020 年《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8 篇,来源于39 种刊物。排名前7 位的期刊依次是:《中学语文教学》(21 篇)、《语文教学通讯》(18 篇)、《语文学习》(16 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各
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时代性、统筹性与前瞻性等特性,它不仅规范当下语文课程实施的取向,还引领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近30多年来信息社会的积累与发展的时代格局中,公平与质量成为全球教育的主题,聚焦“全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的共同话题以及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质量的评估业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均注重母语
1872年,清朝向美国派出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开启了近现代中国人出洋留学的先河。但中国人的留学史并非从此走上坦途,而是有太多的波折。第一批幼童留学时,家人担忧悲伤,以为儿子将入虎狼之境。到民国初年留学镀金成为时尚,到上世纪50年代基本上中止了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留学再成时尚……其中的反复,能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的轨迹。  今日中国人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