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體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手脑并用,思维集中,扩大视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二、创设虚拟语文课堂,拓宽读写教学空间
  (1)有效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地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替代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
  我在教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六课《桂林山水》时,利用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录音,再配以秀丽的桂林山水风光,同时出现文字,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桂林的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又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庐山的美、瀑布的美,我先是熟练地运用色彩鲜艳的简笔画配诗,让学生感知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紧接着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如提出:“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你从这个字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画?”,使学生从中领悟想象意境的途径,从而进入这首诗所表现的青山陡峭、烟雾缭绕、急流飞泻、气势磅礴的意境。然后我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最后,让学生在这壮美的奇景前吟诵诗文,体会诗的音韵美,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古诗意境之美。学生在情绪饱满、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不但发挥了想象力,陶冶了情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习作指导教学。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中,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总而言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才能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从而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中遵循“三化”教学理念能有效实现核心素养落地。“三化”:一是“将知识条件化”即将地理知识回到具体的问题情境、熟知的生活情境、概念框架情境中,力避知识的干涸化,形成符合学生认知阶段和水平的教学设计。  二是“将知识结构化”即关注人的认知结构与书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强调根据人的知识理解和储存结构的特点来思考知识学习的结构安排。”三是将“知识与习得过程关联化”即将知识与该知识的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孩子们物理性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和形成从物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态度。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从事最基础但却是最重要的物理教学工作,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所以教学上我不敢怠慢,细心谨慎的将我的本职工作做好。  物理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又是最令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跟物理相关的科学实验很容易把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但是复杂的物理试题
期刊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篮球强,则中国篮球强。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主席姚明带来小篮球开展的提案。  一、要有长远的计划,不懈的意志力和与时具进即变革的思想  当今篮球运动依然是“巨人”团队智慧、意识、形态、个性修养、技能、应变能力等多因素综合实力的搏斗与较量。目前,普通高校篮球运动有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即智博谋广、身高体壮、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全面准确。当然很重要的还要
期刊
在讲授完世界历史的一战后,许多学生看到宏大的战争场面视频时,不禁惊呼,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甚至有同学直言:“很爽!”,这怪异的现象引起了我深度思考:学生是带着一种看好戏的旁观者心态看待战争的; 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潜在“暴力美学”倾向。这个结论的得出,使我又联想了史学的德育教化功能,不禁为教育的愿景与现实的骨干之大相径庭陷入了深思。因此,在准备上二战时,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二战内容的处理
期刊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
期刊
中国,一个素称诗的国度,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一百多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小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的:“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但是,
期刊
物理这门科学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多数人学习都感到困难,而初中生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不是很强,作为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心理、认知,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易接受、易记忆、善归纳。我在二十多年的物理教学生涯中,认为要搞好物理教学,类比方法的恰当运用十分有效。  在心理学上,类比是一种维持了被表征物主要知觉特征的知识表征,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有可能相同或相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使课堂教学开放而又充满活力,使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愉快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运用  信息技术在像蓝精灵一样走进了语文课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方式,显示了它的魅力,受到众多语文老师的青睐。我们要不断改进以往粉笔和谈话的教
期刊
新形势下的儿童个性,身体素质都有新的变化。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为此,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的工作谈谈自己的粗浅
期刊
摘要: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义。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