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分析需要有效的切入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教材中文字的魅力,才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在探究此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接触到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学习了专家同行对通过言语行为分析语文教学的成果,感觉其作为教材分析的切入口,也有着很大的意义与价值。本文试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一、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的意义
言语即行为,教材语言首先是编者的言语行为,教材语言就是教材中使用的语言。言语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通俗点理解,就是教材言语所蕴含的行为教育取向,即教材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对学生的言语与行为进行教育的。这就是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的“句子意义”与“说话用意”,也就是“命题意义”与“言外之力(意)”。基于这样的理解,通过研究部编本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解析而言,意义在于:
其一,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深入文本。
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其实都是“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来源于考试要求,来源于教参,真正属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且能够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形很少。而言语行为的切入视角,可以让教师带着明显的意识去解析文本,这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极具现实价值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脱离了标准答案的教师来说,通过言语行为作为切入口,可以更好地形成个体认识。
其二,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是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认识的必然途径。当教师走出标准化教学思路之后,学生如何在课文阅读中获得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能否领略课文的“言外之力”密切相关。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先读懂直接的“句子意义”之后,再去领略“说话用意”,也就实现了言语行为运用的价值。
二、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例析
《春》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散文,统编本语文教材收录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由此可见其分量。作为一篇散文学习,常常需要学生领略其中的美,这个“美”其实正存在两层含义:一是文字表面的含义;二是文字背后的含义。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领略的是文字表面的美,而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春》这篇课文的解读,还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领略后者。
塞尔在解读“言外之力”的时候,是从作者心理状态、言语目的、作者所用词语与(客观)世界状态关系三个角度来进行的,我们解读《春》不妨就如此进行。限于篇幅,这里仅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段来进行阐述。
《春》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总体而言,在《春》这篇课文中,这段文字相对于其它文字,略有“特别”。在其他文字的笔触当中,总是跳跃着春的活力与美,而这段写春雨的文字中,“一点点黄晕的光”与“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愁情”,从言语动作的角度来看,这对应着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作者如此言语的目的又是什么?其是想描述什么样的客观世界的状态?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寻找《春》的写作背景,可以认为当时家庭与生活非常美满、工作春风得意的朱自清,借《春》描写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描写了内心的真实世界;与此同时,他也在寻找安放“‘颇不宁静’的心”的世界,在寻找的过程中,春雨以及春雨中的一些景致,或许就是对“纷扰的世界”的一种表达。
从言语行为的视角做出这样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去更为全面的解读《春》这篇课文,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得皆有提升。
三、从核心素养角度思考言语行为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学科教学的主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仍须为之寻找平衡点。基于此,须在教材分析、教学方式、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以期推动统编本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完善与改进,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实践,笔者以为言语行为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入点,既可以有效的对教材进行解析,又可以为核心素养培育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寻找语言的“言外之力”,需要思维的参与,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另外三个要素。对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而言,绝大多数课文的解析,都可以以言语行为为切入口,从效果上来看,简洁而高效。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教材解析与核心素养培育并行不悖,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言语行为作为解析语文教材的工具,其价值还需要更多的進行挖掘。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南校区。
一、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的意义
言语即行为,教材语言首先是编者的言语行为,教材语言就是教材中使用的语言。言语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通俗点理解,就是教材言语所蕴含的行为教育取向,即教材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对学生的言语与行为进行教育的。这就是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的“句子意义”与“说话用意”,也就是“命题意义”与“言外之力(意)”。基于这样的理解,通过研究部编本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解析而言,意义在于:
其一,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深入文本。
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其实都是“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来源于考试要求,来源于教参,真正属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且能够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形很少。而言语行为的切入视角,可以让教师带着明显的意识去解析文本,这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极具现实价值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脱离了标准答案的教师来说,通过言语行为作为切入口,可以更好地形成个体认识。
其二,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是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认识的必然途径。当教师走出标准化教学思路之后,学生如何在课文阅读中获得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能否领略课文的“言外之力”密切相关。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先读懂直接的“句子意义”之后,再去领略“说话用意”,也就实现了言语行为运用的价值。
二、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例析
《春》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散文,统编本语文教材收录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由此可见其分量。作为一篇散文学习,常常需要学生领略其中的美,这个“美”其实正存在两层含义:一是文字表面的含义;二是文字背后的含义。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领略的是文字表面的美,而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春》这篇课文的解读,还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领略后者。
塞尔在解读“言外之力”的时候,是从作者心理状态、言语目的、作者所用词语与(客观)世界状态关系三个角度来进行的,我们解读《春》不妨就如此进行。限于篇幅,这里仅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段来进行阐述。
《春》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总体而言,在《春》这篇课文中,这段文字相对于其它文字,略有“特别”。在其他文字的笔触当中,总是跳跃着春的活力与美,而这段写春雨的文字中,“一点点黄晕的光”与“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愁情”,从言语动作的角度来看,这对应着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作者如此言语的目的又是什么?其是想描述什么样的客观世界的状态?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寻找《春》的写作背景,可以认为当时家庭与生活非常美满、工作春风得意的朱自清,借《春》描写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描写了内心的真实世界;与此同时,他也在寻找安放“‘颇不宁静’的心”的世界,在寻找的过程中,春雨以及春雨中的一些景致,或许就是对“纷扰的世界”的一种表达。
从言语行为的视角做出这样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去更为全面的解读《春》这篇课文,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得皆有提升。
三、从核心素养角度思考言语行为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学科教学的主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仍须为之寻找平衡点。基于此,须在教材分析、教学方式、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以期推动统编本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完善与改进,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实践,笔者以为言语行为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入点,既可以有效的对教材进行解析,又可以为核心素养培育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寻找语言的“言外之力”,需要思维的参与,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另外三个要素。对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而言,绝大多数课文的解析,都可以以言语行为为切入口,从效果上来看,简洁而高效。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教材解析与核心素养培育并行不悖,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言语行为作为解析语文教材的工具,其价值还需要更多的進行挖掘。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