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又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倍感困难。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将新知识的引入和探究过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架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时设计平分月饼:第一次分4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第二次分2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第三次分1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学生很容易得出前两次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块数,第三次每人分到多少呢?学生会说“半块”,师:半块用一个什么数表示呢?半块月饼再平均分给另外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的月饼又该怎么表示呢?能用学过的整数表示吗?整数不能表示生活中的所有情况,从而引出一种新的数——分数。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38页“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例3中,学生对于减100后要加上3,难以理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有165元钱在超市买了一把97元的雨伞,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算她最后身上应有多少钱(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同样的456 96与34-87 135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分别算成456 100-4,34 135-87。
二、将应用题的训练完全融入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能从生活中抽象出问题,观察生活、研究问题,但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联系生活,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约数倍数”单元教学中,对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实际应用:①一张长方形白纸长120厘米,宽75厘米,要把它剪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白纸的最大边长是多少?可以剪多少张?指导学生结合画图分析出正方形的边长能同时整除长和宽,是求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15,将短除法最后的商8和5相乘得出可剪40块;②
一、将新知识的引入和探究过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架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时设计平分月饼:第一次分4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第二次分2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第三次分1块,平均给两个小朋友。学生很容易得出前两次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块数,第三次每人分到多少呢?学生会说“半块”,师:半块用一个什么数表示呢?半块月饼再平均分给另外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的月饼又该怎么表示呢?能用学过的整数表示吗?整数不能表示生活中的所有情况,从而引出一种新的数——分数。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38页“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例3中,学生对于减100后要加上3,难以理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有165元钱在超市买了一把97元的雨伞,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算她最后身上应有多少钱(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同样的456 96与34-87 135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分别算成456 100-4,34 135-87。
二、将应用题的训练完全融入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能从生活中抽象出问题,观察生活、研究问题,但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联系生活,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约数倍数”单元教学中,对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实际应用:①一张长方形白纸长120厘米,宽75厘米,要把它剪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白纸的最大边长是多少?可以剪多少张?指导学生结合画图分析出正方形的边长能同时整除长和宽,是求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15,将短除法最后的商8和5相乘得出可剪40块;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