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桂林文化城的木刻家与他们的作品
中国的新兴木刻是在对国外木刻艺术的直接模仿中成长起来的。抗日战争前夕,李桦怀着开拓广西木刻的强烈愿望,多次抵达桂林、南宁等地开办画展,传授木刻版画的相关知识,他本人多次在桂林举办画展。李桦的木刻把我国的传统线刻和欧洲的表现主义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无穷力量的形象,创立了一种节奏铿锵、激情饱满的艺术风貌。他的版画,刀法雄浑有力,构图别有风味,民族风格很强。如他作于30年代的木刻作品《怒吼吧中国》,这件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双眼被蒙住,而且身体被紧紧捆绑起来的男性躯体,激情的表现他的屈辱和痛苦,预示着中华民族终将反抗和崛起。作品通过结构造型的强烈夸张,把激情遏制在简洁有力的线条内,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看出李桦在木刻语言实现民族化上的努力。李桦善于运用“表现自己热情的那种完美的形式与技巧,他的作品不仅在今日可以作为宣传画,而且在明日可以作为艺术品而保留。”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1932年赖少其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当时他的班主任是李桦。在李桦的带动下,早就对下层人们生活寄予深切同情的赖少其,与同班有抱负的青年一起,成立了表现社会、人生的“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他刻的抗战门神,是典型的既具有大众化又具有民族形式的艺术作品,由行营印发,颇得好评。在1939年春节被大量印刷,被贴在桂林的千家万户中,营造了匹夫有责的抗战气氛。在赖少其的推动带领下,李桦和温涛也相继在1940年各创作了以抗战门神为题材的木刻,在当时的湖南《开明日报》印刷出版。这些都为抗战的胜利做好了广泛的群众宣传,无论是形式与内容题材创作,都很新颖,有力度,真正达到为抗战宣传服务要求,从而获得民众普遍认可。
此外,还有很多是广西本土的木刻家,如宣海松,广西苍梧县人,1942年毕业后即参加欧阳予倩领导的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的木刻,主要有:《去吧,孩子》《游击队员》《敌人在那边》,等等。陈更新,广西贺县人,中学时在家乡参加漫画木刻创作,宣传抗日。后至桂林,代表作有《敌机轰炸后》等。阳建德,广西桂林市人,他从事街头抗日画报绘画工作,并且参加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主要版画作品有:《漓江造桥》《胜利的启示》《出发》《收获》等。有很多木刻家们有的还出了个人的作品集,如野夫的小品木刻《点缀集》、龙廷坝的《克敌》、余所亚的《木刻新选》,等等,这些都为宣传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桂林文化城美术刊物上的木刻作品
桂林木刻工作者以全国木协为活动中心,团结美术界人士,开展了大量的救亡宣传活动。如出版美术刊物,发挥木刻的作用。据史料初步统计,在这六年间,在桂林出版的美术刊物就有十几种,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
1、《救亡木刻》是《救亡日报》(桂林版)的美术副刊,占《救亡日报》整个第四版,八开。由漫画科目社主办,赖少其主编。《救亡木刻》的内容,主要是木刻作品、理论文章和全国的漫画木刻信息。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里面收集了多位木刻家的作品。其中有强烈控斥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罪行的,如李桦的《血的舞蹈》,赖少其的木刻组画《母与子》,钟慧若的《劫后》,等等。还有表现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精神的,如赖少其的《东北同胞的怒吼》,刘建庵、赖少其等作的《誓死不做亡国奴》等。
2、《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半月刊,由桂林工作与学习·漫画杂志社出版,赖少其主编。于1939年4月创刊,共出6期。《漫画与木刻》分为文字版和图画版两部分。文字版主要刊登关于漫画木刻理论知识。其中有赖少其的《艺术家与艺术》《木刻常识》,李桦的《三角刀的使用法》,等等,这些对于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中的木刻工作者提高创作技巧和欣赏能力,大有裨益。图画版方面能紧密配合形势的需要。有歌颂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的,如赖少其的连环木刻《大地的咆哮》,周令钊、刘建庵的木刻《民族解放的开端》;有号召人们奋起战斗、坚信抗战必胜的,如周令钊的《要抗战到底》、刘元的《胜利的笑》。
3、《木艺》,月刊,全国木协编辑出版,新知书店经售。1940年12月创刊,1941年1月因皖南事变发生而停刊,共出两期。内容分为木刻艺术理论和木刻作品。理论文章主要有周钢鸣的《对木刻的希望》,李桦的《绘画上的现实主义史的研究》、刘建庵的《对当前木运的几点意见》,等等,其中《对木刻的希望》一文,高度评价了鲁迅在扶植、培养我国木刻创作队伍的巨大贡献。该刊的木刻作品富有战斗性和时代信息,艺术技巧也比抗战前期进步许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达到了比较完整的统一。主要有黄新波的《血衣》《捧血者》《中国与中国人民》、刘建庵的《永生的灵魂》《马蹄声》、陈仲纲的《负重》《秋收》,这些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斗争情景,讴歌了万众一心抗敌,敌人的末日必将来临,给人民群众以鼓舞和力量。
此外,还有战时艺术半月刊社出版的《战时艺术》、音乐与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漫画专刊》、艺术新闻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新闻》等等,以上列举的都是比较进步的美术刊物和漫木专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于指导和推动桂林抗战木刻版画的发展,宣传抗日,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文化城木刻团体及其举办的展览
1、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38年6月12日于汉口成立,1938年武汉沦陷后,是年底,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桂林办事处成立,由赖少其、刘建庵、张在民负责。办事处成立后,即举办全国性的木刻作品展览会,展出作品三百多幅,开幕不久即遭敌机轰炸。接着,又搜出作品一百多幅,于1939年2月19日至21日,在桂林市中心十字街口展出。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三周年之际,《鲁迅纪念木刻展》在桂林乐群社礼堂举行,共展出作品三百多幅,连展5天。4月21日在桂林乐群社礼堂举办《木刻十年纪念展览会》,共展出作品四百九十二幅,还有十年来木刻运动的文献、史料等一百四十多件。之后,又先后主办了《中国木刻十年流动展》《全国木刻展览会》《街头木刻展览》等画展。这些画展使得桂林的木刻版画得到迅速的发展。
2、广西版画研究会于1936年由钟惠若、李漫涛、沙飞等发起成立。直属乐群社文化部领导,是年七月,邀请李桦到桂林主持木刻讲座,共三个星期,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并为李桦个人举办画展,出版专刊,推动了桂林的木刻创作活动。
3、中国木刻研究会桂林分会。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重庆被非法解散,为了领导、推动国统区的木刻创作活动,1942年1月,由王琦、刃锋、陈烟桥等发起在重庆成立中国木刻研究会。远在桂林的刘建庵被任选为理事。2月,成立中国木刻研究会桂林分会。10月,桂林分会在桂林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双十木刻展览会,展出作品一百三十多幅。1943年元旦,协助中国木刻研究会、西南木艺合作社在桂林举办《联合木刻画展》。10月在桂林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双十木刻展览会,展出作品二百六十幅。还有很多木刻团体举办的各种展览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木刻团体和木刻家们举办的这些展览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极大地发挥了木刻版画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木刻艺术自身的向前发展。
桂林抗战木刻版画为中国木刻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新兴木刻人才,为木刻版画的发展注入了一大批新鲜血液。桂林木刻界与外国艺术界的各种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也为团结世界其他国家反法西斯的侵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国的木刻版画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青《记李桦个人战地素描展》,栽《广西日报》,1939年6月.
[2]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下册,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页.
中国的新兴木刻是在对国外木刻艺术的直接模仿中成长起来的。抗日战争前夕,李桦怀着开拓广西木刻的强烈愿望,多次抵达桂林、南宁等地开办画展,传授木刻版画的相关知识,他本人多次在桂林举办画展。李桦的木刻把我国的传统线刻和欧洲的表现主义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无穷力量的形象,创立了一种节奏铿锵、激情饱满的艺术风貌。他的版画,刀法雄浑有力,构图别有风味,民族风格很强。如他作于30年代的木刻作品《怒吼吧中国》,这件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双眼被蒙住,而且身体被紧紧捆绑起来的男性躯体,激情的表现他的屈辱和痛苦,预示着中华民族终将反抗和崛起。作品通过结构造型的强烈夸张,把激情遏制在简洁有力的线条内,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看出李桦在木刻语言实现民族化上的努力。李桦善于运用“表现自己热情的那种完美的形式与技巧,他的作品不仅在今日可以作为宣传画,而且在明日可以作为艺术品而保留。”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1932年赖少其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当时他的班主任是李桦。在李桦的带动下,早就对下层人们生活寄予深切同情的赖少其,与同班有抱负的青年一起,成立了表现社会、人生的“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他刻的抗战门神,是典型的既具有大众化又具有民族形式的艺术作品,由行营印发,颇得好评。在1939年春节被大量印刷,被贴在桂林的千家万户中,营造了匹夫有责的抗战气氛。在赖少其的推动带领下,李桦和温涛也相继在1940年各创作了以抗战门神为题材的木刻,在当时的湖南《开明日报》印刷出版。这些都为抗战的胜利做好了广泛的群众宣传,无论是形式与内容题材创作,都很新颖,有力度,真正达到为抗战宣传服务要求,从而获得民众普遍认可。
此外,还有很多是广西本土的木刻家,如宣海松,广西苍梧县人,1942年毕业后即参加欧阳予倩领导的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的木刻,主要有:《去吧,孩子》《游击队员》《敌人在那边》,等等。陈更新,广西贺县人,中学时在家乡参加漫画木刻创作,宣传抗日。后至桂林,代表作有《敌机轰炸后》等。阳建德,广西桂林市人,他从事街头抗日画报绘画工作,并且参加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主要版画作品有:《漓江造桥》《胜利的启示》《出发》《收获》等。有很多木刻家们有的还出了个人的作品集,如野夫的小品木刻《点缀集》、龙廷坝的《克敌》、余所亚的《木刻新选》,等等,这些都为宣传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桂林文化城美术刊物上的木刻作品
桂林木刻工作者以全国木协为活动中心,团结美术界人士,开展了大量的救亡宣传活动。如出版美术刊物,发挥木刻的作用。据史料初步统计,在这六年间,在桂林出版的美术刊物就有十几种,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
1、《救亡木刻》是《救亡日报》(桂林版)的美术副刊,占《救亡日报》整个第四版,八开。由漫画科目社主办,赖少其主编。《救亡木刻》的内容,主要是木刻作品、理论文章和全国的漫画木刻信息。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里面收集了多位木刻家的作品。其中有强烈控斥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罪行的,如李桦的《血的舞蹈》,赖少其的木刻组画《母与子》,钟慧若的《劫后》,等等。还有表现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精神的,如赖少其的《东北同胞的怒吼》,刘建庵、赖少其等作的《誓死不做亡国奴》等。
2、《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半月刊,由桂林工作与学习·漫画杂志社出版,赖少其主编。于1939年4月创刊,共出6期。《漫画与木刻》分为文字版和图画版两部分。文字版主要刊登关于漫画木刻理论知识。其中有赖少其的《艺术家与艺术》《木刻常识》,李桦的《三角刀的使用法》,等等,这些对于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中的木刻工作者提高创作技巧和欣赏能力,大有裨益。图画版方面能紧密配合形势的需要。有歌颂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的,如赖少其的连环木刻《大地的咆哮》,周令钊、刘建庵的木刻《民族解放的开端》;有号召人们奋起战斗、坚信抗战必胜的,如周令钊的《要抗战到底》、刘元的《胜利的笑》。
3、《木艺》,月刊,全国木协编辑出版,新知书店经售。1940年12月创刊,1941年1月因皖南事变发生而停刊,共出两期。内容分为木刻艺术理论和木刻作品。理论文章主要有周钢鸣的《对木刻的希望》,李桦的《绘画上的现实主义史的研究》、刘建庵的《对当前木运的几点意见》,等等,其中《对木刻的希望》一文,高度评价了鲁迅在扶植、培养我国木刻创作队伍的巨大贡献。该刊的木刻作品富有战斗性和时代信息,艺术技巧也比抗战前期进步许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达到了比较完整的统一。主要有黄新波的《血衣》《捧血者》《中国与中国人民》、刘建庵的《永生的灵魂》《马蹄声》、陈仲纲的《负重》《秋收》,这些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斗争情景,讴歌了万众一心抗敌,敌人的末日必将来临,给人民群众以鼓舞和力量。
此外,还有战时艺术半月刊社出版的《战时艺术》、音乐与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漫画专刊》、艺术新闻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新闻》等等,以上列举的都是比较进步的美术刊物和漫木专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于指导和推动桂林抗战木刻版画的发展,宣传抗日,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文化城木刻团体及其举办的展览
1、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38年6月12日于汉口成立,1938年武汉沦陷后,是年底,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桂林办事处成立,由赖少其、刘建庵、张在民负责。办事处成立后,即举办全国性的木刻作品展览会,展出作品三百多幅,开幕不久即遭敌机轰炸。接着,又搜出作品一百多幅,于1939年2月19日至21日,在桂林市中心十字街口展出。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三周年之际,《鲁迅纪念木刻展》在桂林乐群社礼堂举行,共展出作品三百多幅,连展5天。4月21日在桂林乐群社礼堂举办《木刻十年纪念展览会》,共展出作品四百九十二幅,还有十年来木刻运动的文献、史料等一百四十多件。之后,又先后主办了《中国木刻十年流动展》《全国木刻展览会》《街头木刻展览》等画展。这些画展使得桂林的木刻版画得到迅速的发展。
2、广西版画研究会于1936年由钟惠若、李漫涛、沙飞等发起成立。直属乐群社文化部领导,是年七月,邀请李桦到桂林主持木刻讲座,共三个星期,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并为李桦个人举办画展,出版专刊,推动了桂林的木刻创作活动。
3、中国木刻研究会桂林分会。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重庆被非法解散,为了领导、推动国统区的木刻创作活动,1942年1月,由王琦、刃锋、陈烟桥等发起在重庆成立中国木刻研究会。远在桂林的刘建庵被任选为理事。2月,成立中国木刻研究会桂林分会。10月,桂林分会在桂林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双十木刻展览会,展出作品一百三十多幅。1943年元旦,协助中国木刻研究会、西南木艺合作社在桂林举办《联合木刻画展》。10月在桂林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双十木刻展览会,展出作品二百六十幅。还有很多木刻团体举办的各种展览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木刻团体和木刻家们举办的这些展览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极大地发挥了木刻版画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木刻艺术自身的向前发展。
桂林抗战木刻版画为中国木刻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新兴木刻人才,为木刻版画的发展注入了一大批新鲜血液。桂林木刻界与外国艺术界的各种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也为团结世界其他国家反法西斯的侵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国的木刻版画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青《记李桦个人战地素描展》,栽《广西日报》,1939年6月.
[2]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下册,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