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重燃学生的英语热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对英语课的热情就慢慢降温了。课上,不再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了,不再兴高采烈地参加活动了,不再乐此不疲地表演对话了,不再……面对这一切的不再,很多教师都感到既困惑,又茫然。孩子们渴盼的眼神,激情的抢答,都跑到哪儿去了?
  探其究竟,排除个别学生因基础不好,拉下的知识越来越多,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外,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在于课堂缺乏吸引力。
  有一首歌中这样唱到:“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更何况是现在的小学生呢?他们天真烂漫,对生活充满好奇,充满幻想,我们那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怎能满足他们的品味呢?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必须从我们的主阵地——课堂,去寻找突破口。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从而令学生重新燃起喜爱英语的热情、学习英语的激情。
  我们不妨从几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扭转乾坤:
  一、课型善变
  从学习英语开始,好多孩子都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听老师说——跟老师说——在歌曲、游戏中巩固等等。这种只有一种味道的课堂持续了几年之后,新鲜的也变质了,活泼的也变呆了。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变这种单一为多样。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一节课只侧重对学生某一种习惯的培养或某一种技能的培训,每一节课,都给孩子新鲜的东西,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令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充满活力。如冀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就可以这样安排:语言点较多的第九课为讲授课;对话较多,知识又相对简单的第十课为表演课;十一课对于温度的理解,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来上一节实验课,形状的练习可以是绘画、说话课;十一、二课的名词复数,可让学生小组自学,找到变化规则及应用条件,从而使学生发现英语的规律性,找到学习的捷径,学习的乐趣;而十三课,则完全可以设计成一节实践调查课;十四课则适宜上成轻松愉悦的音乐课。这样一来,每一课,都是一种新形式,每一节,都有一种新感觉。孩子们岂有不爱之理!
  二、内容善变
  课本只是进行教学的参考材料,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教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标尺,尽可能灵活地重组教材或是选取对孩子富有吸引力的其它教学资料,只要是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资料,我们都可以应用到课堂上来。
  以冀教版第七册第十七课为例。在讲授它的第二部分“Different clothes tor different seasons”时,我们应该想到孩子们对于服装,肯定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审美和需求。如果只照本宣科的话,当然毫无兴趣可言了。但是如果我们先留给学生一定空间,让他们自己利用各种方式搜集有关服饰的知识,令其有充足的相关知识储备,而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为自己或家人设计四季服装,并配以文字解说,最后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这样一来,我们何愁不能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呢?
  三、活动善变
  变化多端的课型,魅力四射的教学内容,当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是同一个游戏,变换一点游戏规则,学生都会感到兴奋异常;即使同一个活动,掺入一点新鲜内容,学生都会感到新奇无比。因此,不要为活动而发愁,只要我们稍用心思,学生就会给我们一个不一们的课堂!
  四、作业善变
  小学英语听说的词汇量比较大,而要求他们能四会掌握的单词并不多。因此,有的教师要么让学生课下读课文,要么让他们写单词,更有甚者,让他们抄课文,这样枯燥乏味的任务,每次都做,谁还会觉得兴趣盎然呢?
  为了激发并且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我们亦大有可为。比如在学习“Christmas is coming!”一课时,可让学生在网上找与western holiday相关的知识,并进行交流,以扩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学完第二单元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个风景片。(先寻找关于季节的图片,可以是同一季节不同地点的风景图片,也可以是同一地点的风景图片。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拍摄DV作品。)这样,不知有多少“导演、编辑、摄影……”会就此产生呢。
  话虽容易,做之难。如此种种变化,并非易事,她需要我们细心地去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变化之道;需要我们有耐心,去静静等待,等候我们的孩子慢慢破茧成蝶,给我们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但如此种种希望,却决非难事,她只要我们转变,转变一点观念;只要我们开放,开放一点思想;只要我们花费,花费一点心思;只要我们变化,变化一点形式……这一点一点的付出,便是我们硕果累累的时刻。可爱的孩子,热切的眼神,积极的努力,自主的学习,美好的课堂……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行动,让变化早点来,让美梦尽快成真吧!
其他文献
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从听的角度测试考生接受语言,尤其是掌握并获取语言交流中核心信息的能力。它由第一节单项听力(第1-5段,每段材料仅读一遍)和第二节整体听力(第6-10段,每段材料读两遍)两部分组成。单项听力对话材料简短,语言信息量小,所设问题大部分都为直接性的表层理解题,同学们往往通过认真读题,捕捉听力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即能找到正确答案。而整体听力以成段成篇的对话或独白为材料,每个听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摘要】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目前学生语法学习的现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语法学法指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指导学生在背诵中,在联想中,在趣味游戏中学习归纳语法知识,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学法指导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作业中存在各种各样语法错误,而且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尤其在作文中不会书写正确的英语句子,汉语式英语句子居多,考试成绩总是
【摘要】虽然我国小学义务教育已经因为经济发展中国际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开设英语课程,但小学英语开设以后诸多因素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改下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创新突破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新课改创新突破  一、前言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应该注重把握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严格要求中的标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这是我从教历程中常常遇到的取舍问题。事实上,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历程中,人们需要获取的信息量不断增加,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需要。自主获取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能力,应从一点一滴中培养。  可是,在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该从何抓起呢?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又让学生快乐成长呢?笔者愿意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树立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观察,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瘀阻络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本课题共60例辨证为痰瘀阻络型
【摘要】随着新课改潮流的引领与推动下,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新改革带给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本文基于新课改的要求,试图通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更好地探索出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以便对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一、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时刻积淀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障碍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强加到所学语言, 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或导致交际的失败。文化障碍导致推断的失误, 而推断的关键是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民族心理因素、思维方式、审
一、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老师只是让学生们照读照念照背书上的简单对话,他们认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只要会读书上的英语小对话就成了,无需再扩大教学面。有些老师如果脱离课本的对话将无从下手去教导学生。以上种种情况是让学生学了不少的对话,异或让学生懂得了不少对话,但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对话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他们对于英语交际只停留在课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改对普及小学英语课程七年来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英语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让英语课堂“生活趣味化”,让学生真正“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并对英语产生兴趣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真正能把英语在生活中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程改革 趣味教学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